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1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中暑退赠乐天   

刘禹锡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

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

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中,诗人重点表现了暑气消退后自己的惬意感受。
B.诗人在秋夜里身着夏装,弹奏清琴,生活过得闲适雅致。
C.菊和兰在诗中都具有文化象征意味,诗人更加偏爱菊花。
D.诗人把相逢乐与少年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突出了前者。
2.诗的五、六两句深受后代评论家的称赞,请分析其妙处。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槐根梦

郭辉

沉入无边的黑暗里。

不见阳光的日子,过了很久,很久。

只是凭着感觉,才知道自己高扬的旗帜,是绿色的,

爱在风雨阴晴中,喧响不同的季节。

一辈子,永远只能与自己虚无的影子对话。

却总是那么坦然,那么仁厚,如同身旁默默无闻的泥土。

最为欢欣的,是自己身上那一枝枝梦想,会准时在三月,

迎着浩浩东风,青青翠翠地摇曳。

多少个蓬蓬勃勃的春天走过去了……

终于,那个扛着电锯的秋日,翩翩走了过来。

在一阵欢乐而又痛苦的震颤后,伟岸的身躯,依依惜别,轰然倒地。

一部向上的历史,就这样撕落下——最后一页。

岁月无情,往事如烟。

孤零零的心,却深怀着一个强烈的渴望不愿死去。

——谁能挖我出土?

——谁能赠我一柄雕刀,雕一尊崭新的生命!

1.文中两处加点的词语如果分别改为“青翠”和“蓬勃”,意思与原文基本相同,而原文表达更好,请简析原因。
2.请简要概括槐根的梦想。每句不超过10个字。
2024-03-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小题。

步至东皋

高启

斜日半川明,幽人每独行。

愁怀逢暮惨,诗意入秋清。

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

如何得归后,犹似客中情?

【注】①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因不满朝廷的高压政策,内心充满痛苦和压抑,辞官归里,后创作此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写诗人置身东皋,感受到环境的寂寥冷清,流露出了孤独寂寞之情。
B.“愁”“惨”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极不平静,从而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C.尾联以主客问答方式作结,含蓄地表现出诗人郁结于胸、难以言传的复杂情感。
D.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都写归隐,都思考自然和生命,但情感基调不同。
2.明人谢徽认为高启的诗“缘情随事,因物赋形”,请以本诗的颈联为例进行分析。
2024-03-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漫水村的好日子

王跃文

漫水是我村子的老地名,每次回去,都见村上有人家起新屋。低矮的老木屋慢慢消失,新房不断建起。若要问谁家起新屋花了多少钱,主人都只会谦虚地摇头笑。我知道,村里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过上好日子。

溆水河从南边深山里奔腾而下,流到我的村子漫水,水势早已平缓。河两岸是宽阔绵延的平地,田里的水稻、玉米、红薯、油菜、甘蔗、橘子、西瓜,四季不绝。老辈人没出过远门,直把家乡当平原。我同老人谈天,告诉他们溆水流入沅江,沅江入贯洞庭,洞庭汇入长江,长江奔向东海。

漫水真是个美丽的村子。记得小时候,老木屋家家相连,窄窄的村间小路多铺着石板。我夏天喜欢穿木屐,走在石板路上梆梆响。遇着村里的长辈,必站在路边行礼。隔上三五家,便可见大大小小的池塘,塘里养着大白鹅和大麻鸭,卸犁的耕牛泡在塘里戏水。鹅和鸭喜欢把头插进翅膀里,安闲地浮在水上睡觉。我夏天常常跳进塘里玩水,梦想自己也能有鹅鸭的功夫。村里最大的塘在王家祠堂前面,名字就叫大塘。乌桕树、松树、柳树,沿塘坎长着,树上落满麻雀、喜鹊、乌鸦、白鹭。一条小溪从大塘穿过,满塘清澈的活水,引得孩子们最爱在大塘游泳。

村里人每天都下地做事,勤快是受人敬重的。小时候,妈妈夸我肯做事,我便越做越起劲。半夜醒来听得刮大风,我有些睡不着。村外山上必定落满了松茅。天刚微明,我就从床上滚下来,取下竹筢子和筲箕,飞跑着上山去。路上会遇着些大人或同龄人,他们也是去筢松茅的。各自心里都藏着一片山坡,那是大家多年筢松茅常去的老地方。有时起大雾,筢松茅的人鼻子碰鼻子,才看清对面的黑影是谁。相互玩笑着打个招呼,又消失在严雾紧锁的松林里,山里远近都听得见竹筢子的响声。

新鲜松茅的清香很好闻,颜色嫩黄也好看。筢松茅时,倘又遇着一窝好枞菌,那天便是好运气了。我那会儿虽然力气不大,但挑着满满一担松茅也不觉重。松茅原本就不怎么砸秤。我把松茅稀里哗啦地倒在场院里,用扁担挑开摊匀,好让日头晒干。妈妈已做好早饭,我三扒两咽吃过,背上书包往学校跑,坐在课桌前打开书本,身上还满是松茅的香。

松茅毕竟不经烧,家里要有足够的柴火,还需要上山砍柴。山林都是封禁的,只能砍松杉之外的杂木。离家近的山上,稍高大些的杂木早已砍尽。我人小,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只能在离家最近的山上,砍贴地生长的檵木丛。偶尔会砍伤手,有一回,伤口砍得太深,我用柴刀刮下油茶树皮上的黄色粉末,涂敷到伤口上,居然把血止住。事后伤口亦无感染,大概是油茶树的植物碱能杀菌消炎吧。

当时,农村节能很受重视,不断推广各种节能灶。那些年,原是县里干部的父亲已回家当农民。他是读书人,手又灵巧,就自己动手打节能灶。父亲按新介绍的灶型,打了一款牛尾灶,引得村上的人都来学习。原理大致是两锅串联,共一孔灶眼烧柴。第一口锅煮饭,第二口锅炒菜,烟囱装在灶尾。用牛尾灶做饭炒菜,需主妇事先盘算清楚,眼快手疾,行云流水。

我那时除了上山砍柴,别的农活也干,插秧、薅田、锄草、刨草皮、捉棉虫、收稻子,只是没资格鞭牛耕地,那是成年男人干的事。我想等自己长大,不会再用牛耕地,我会去开拖拉机。那时,力田劳作的社员都相信,手头很多事以后都是机器干的。

十九岁那年,我离开那个叫漫水的村子。尔后,离家越来越远。父母仍在老家,我有空便回去探望。每次回去,都见村上有人家起新屋。低矮的老木屋慢慢消失,新房不断建起。若要问谁家起新屋花了多少钱,主人都只会谦虚地摇头笑。我知道,村里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过上好日子。

大塘坎的树上仍是落满麻雀、喜鹊、乌鸦、白鹭,塘坎边的坪上却像城市小区公园,装有各种健身器材。晚上,村妇们在坪里跳广场舞,男孩子打陀螺,女孩子跳绳。男人们爱玩着健身器材摆龙门阵。池塘里的大白鹅依旧伸长脖子高亢地叫,一只鸭捉了一条鱼引得一群鸭争抢。塘里却不见耕牛。村里早已没有牛耕,而耕地的机械却比当年的拖拉机更先进。

漫水是我村子的老地名,不知何故过去竟有多年被人改作“万水”。许是有人写字偷懒吧,但村里人仍把“万水”读作“漫水”。2012年,我创作了中篇小说《漫水》,用的就是家乡真实的地名。这篇小说后来获得鲁迅文学奖,并在英国翻译出版。乡亲们很高兴,又把村名改回漫水。

父母都已是九旬老人,不肯出远门。母亲说,乡下同城里也差不多,又比城里清静。又说,如今村里人住得舒服,不要去井里担水,不要去山上砍柴,都用自来水和液化气。娘是劳动惯了,只道如今日子过得轻松,会不会把年轻人养懒了。

有年春上,我回家看望父母,饭菜刚刚上桌,五只燕子飞进来,脆亮脆亮地叫,绕飞三匝,又翩然而出,像极了时下流行的快闪。妻惊呼:五燕旋堂,好吉祥啊!是啊,如今漫水人幸福吉祥的日子,不正是祖国发展的缩影吗?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历数漫水村地里的庄稼、四季的瓜果、沿塘的树以及树上的鸟,在客观上展现了家乡美丽宜人的生活环境。
B.文中两次提到“老木屋慢慢消失,新房不断建起”,作者在为家乡变化高兴的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岁月流逝的伤感。
C.将村名由“万水”改回“漫水”,既有以“漫水”命名的作品获奖的因素,也是基于对老村名根深蒂固的心理认同。
D.文中的父母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村庄,体现出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的特点,与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观点具有一致性。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详略结合,既有对家乡风物的简单罗列,又有对筢松茅、打节能灶等的细致描述。
B.与“我离开漫水村”的表达相比,“我离开那个叫漫水的村子”饱含着依恋不舍之情。
C.文中用了“薅田”“砸秤”“塘坎”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口语,增添了文章的乡土气息。
D.文章结尾的五燕旋堂画面含有象征意味,含蓄地提醒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3.文章标题为“漫水村的好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好日子”的含义。
4.本文入选《记得住乡愁》一书,如果你是该书编辑,请说明入选理由。
2024-03-2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闯入者     萨基

喀尔巴阡山脉东沿的一处杂木森林中,乌尔里希在一个狂风肆虐的冬夜立在那儿谛视,倾听,仿佛在等待猎物,其实为的是追踪一个仇敌。

乌尔里希家的林地幅员颇广而且猎物丰富;位于其边界的这条狭窄、陡峻的林地却藏不住什么猎物,不过却属它受到最为审慎的防护。通过他祖父时的一起著名诉讼,这块林地才从邻居的非法占有中被强行夺过来。但另一方却从未认同法庭的判决,于是这两个家族之间绵延三代不断爆发偷猎的争执以及类似的丑行,相互的敌意日深。到乌尔里希成为族长后,家族间的争执已发展为个人间的仇恨。假若说世间有一个人使他深恶痛绝,他巴不得这个人倒血霉的话,此人就是格奥尔格——敌对家族的继承人、偷猎的惯犯以及争议林地的肆意入侵者。

他独自离开山顶的岗哨,沿陡峻的远坡而下,目光穿过树干四处观望,耳朵透过狂风的呼啸、树枝不断的击打声聆听,为的是看到劫掠者的身影,捕捉到他们的动静。他要是能撞上格奥尔格就好了。而当他绕过一株巨大的山毛榉时,当真迎面撞上了他在搜寻的那个人。

两个仇敌各自原地站立,沉默地相互盯视了良久。每人手里都握着一支步枪,每人胸口都燃烧着仇恨,头脑里都渴望杀戮。而就在他们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时,大自然却已先发制人,以其自身的暴力将他们俩一举击溃。随着一阵暴风雪猛烈地狂啸,只听得他们头顶咔嚓一声爆裂,倾倒的山毛榉就在轰隆巨响声中将他们压在了底下。乌尔里希发现自己瘫倒在地上,身子被压得几乎动弹不得; 压下来的细枝划伤了他的脸,他不得不紧眨几下眼,把血珠从眼睫毛上挤出去,这才大致看清楚他遭遇的这场飞来横祸。在他身侧就躺着格奥尔格,格奥尔格还活着,在挣扎着,不过显然跟自己一样无助,被压在了树下。

乌尔里希吐出一连串咒骂的奇怪杂烩。格奥尔格听了一会儿,说:“这么说来你虽然该死,居然还没死,不过终究还是被压住了。”

“我是在我自己的林地里被压住的,”乌尔里希反唇相讥,“等我的人赶过来救我脱险之后,你不希望在我的林地里偷猎时被捉个正着吧,你这个无耻小人!

格奥尔格答道:“你肯定你的人还能救你出来? 这个森林里也有我的人,等他们把我拖出来后,为了好看,我会将吊唁信送至府上。”

“倒是多谢提醒。”乌尔里希反唇相讥,“我有七个人应该已经到了,等他们把我救出来,我想我就不必向尊府送什么吊唁信了。”

“好,”格奥尔格怒骂道,“非常好。去死吧,你个遭瘟的乌尔里希。”

“你也一样,格奥尔格,你个偷林贼、偷猎贼。 ”

两个人都不再挣扎了,因为他们俩都意识到想从大树底下脱身纯属妄想。乌尔里希好不容易把他的扁酒壶掏了出来,喝了点酒。他眼看着那个正拼死跟疼痛和疲惫做斗争的人,他开始觉得此前一直熊熊燃烧的仇恨似乎已经熄灭。

“朋友,”不久他开口道,“要是你的人先到,你愿意怎样就怎样吧。不过就我而言,我已经改变了想法。如果先到的是我的人,我会让他们先救你出来,把你当我的客人对待。我们自打生下来就像魔鬼一样,为了这片愚蠢的林子争执不休,这块鬼地方被风吹得连棵树都长不直。今儿晚上躺在这里,我开始觉得我们是两个大傻瓜。朋友,要是你愿意帮我将旧怨彻底埋葬,我愿意请你做我的朋友。”

格奥尔格缓慢而激动地开了腔:“我们俩今晚如果能一笑泯恩仇,林区的居民就都能尽享和平了……我原本一门心思地仇视你,痛恨你,可眼下我也改变了主意……我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有一段时间,两人都沉默不语。在寒冷黑暗的森林中,狂风被光秃秃的树枝扯成一缕缕的阵风,从枝干间呼啸而过,他们俩静待将使双方同时获救的人到达。

趁阵风暂歇之际,乌尔里希打破了沉默。

“我们大喊救命吧,”他道。

格奥尔格道:“我们可以一试。来,一起。”两个人抬高声音发出呼喊。

“再一起来。”几分钟后乌尔里希道,刚才的呼喊并未带来应答的声音。

“除了这些瘟风,我什么都没听见。”格奥尔格嘶哑道。

他们又沉默了几分钟,乌尔里希突然兴奋地大叫:“我看见有人穿过树林过来了。他们跟我刚才下山走的是一条道。”

两个人扯着嗓门再次大喊。

“他们一共几个?”格奥尔格问。

“看不太清楚,”乌尔里希道,“九个或者十个。 ”

“那肯定是你的人,”格奥尔格道,“我只带了七个出来。”

“他们正拼力奔过来,真是好样的。”乌尔里希高兴地道。

“是你的人吗?”格奥尔格问。

“是不是你的人?”见乌尔里希没有回答,他再次耐不住性子地问。

“不是。”乌尔里希大笑道,可那笑声却是被极端恐怖的事物吓破了胆的白痴般的笑。

“他们是谁?”格奥尔格着急地问道,一边竭力睁开眼睛,想看看对方不愿看到的到底是什么。

“是狼,林地真正的主人来了。”乌尔里希喃喃道。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乌尔里希和格奥尔格都想去这块狭窄的林地狩猎,都想遇到自己的仇敌并置对方于死地。
B.乌尔里希和格奥尔格都希望得到这块林地, 因为这块林地价值不菲,两大家族三代以来对它的所有权争议极大。
C.两个仇敌相见,相互默视好久没有马上向对方开枪,原因是两个人感到很突然,一时没有缓过神来,下不了决心。
D.被山毛榉压伤后,两个人先是互相诅咒,后来逐渐恢复理智,最终化解了仇恨,意识到“仇恨彼此”是傻子的行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采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两位主人公从小就继承了两个家族因争夺一块林地的所有权而埋下的世仇。
B.小说的人物对话既表现了两人尖锐的矛盾冲突,又反映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变化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两位主人公的活动和内心想法通过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自然道出,客观全面。
D.两个主人公已化解仇恨,狼的出现又带来死亡的威胁,小说戛然而止,运用留白的艺术手法,隐含着对狼的批判。
3.小说中有多个象征意象,请从“林地”“山毛榉”“狼”中任选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4.美国著名环境学家巴里·康芒那曾说:我们的生存,既有赖于结束我们人类之间的战争,也有赖于结束人类与自然的战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4-03-18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邺中和崔迈著作

寇准

虚室凝愁厌夜眠,长吟静对欲凉天。

梦回故国人空还,望断重城①月自圆。

时泰未能抛组绶②,性孤终是忆林泉。

明朝奉诏遐方去,何处烟江寄客船。

【注】①重城:重重叠叠的城。②组绶:古代系玉佩的丝带,诗中指官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身处空荡的房间,彻夜难眠,满怀愁绪,无论“长吟”或“静对”都难以排解。
B.颔联用“空”“自”二字,将诗人梦境中的内心感受与现实月满之相进行鲜明对比。
C.“忆林泉”指诗人念念不忘山野林泉,这与陶渊明“守拙归园田”表达的感情相同。
D.本诗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蕴含对追求真实自我的思考,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2.本诗以“凝愁”统摄全诗,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03-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午夜的风灯

费振钟

一个人踯躅在小城的午夜里,人家的灯火差不多都熄灭了,深巷里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这时候,小城真的是安静极了,也真的是无聊极了。初冬时节,夜风一起来,吹在身上,寒战战的,而肚子里又饥饿了,就想回去,但心犹不甘。①你原要在小城上重温旧事的,这旧事自然也包括午夜里的那盏风灯,然而风灯到这时候还没有出现。看不见往日熟悉的风灯,也许就是你来这座小城最大的缺憾。

沿河的小街仍是昨天的石板街,多由青石铺成,仍是一块块布满斑纹磨圆边角的石头。你也曾在这些地方停留,看水,看石头,看水从石头边流过,一时湍急,一时平缓。树上飘落的仍是昨天的黄叶,每一片发出簌簌语声;河水缓慢流淌着,仍是昨天的声音。然而,风灯在哪儿?昨天那盏玻璃风灯,在这样初冬的午夜,总是在小街一角散发着淡淡的光晕。小街上的人家,任谁打开窗格子,都能够看到。那时候在阁楼上教你读书的祖父,会对你说,街角上的风灯还亮着呢,再把唐人这篇文章诵读两遍!也许,你就有点恼恨这盏灯为什么老是不走。不过祖父接着又会说,饿了吧,那就叫人去灯那边端一碗咸米粥上来,你心里就又盼着那灯每天夜里都亮着才好。

其实,你可能并不真的记得那个在灯影中不声不响忙碌的人,那个大家都叫他叶伯伯的老人。他的形象一直是模糊的,你分辨不清他衣服的颜色,看不清他的表情,就算那顶你最熟悉的圆帽子,你也说不清到底是皮的还是毡的,是薄的还是厚的,前面是镶了一枚铜钱还是一枚玉。当然你更不会知道叶伯伯守着他的担儿,已经有多少个这样的午夜了。祖父对你说,叶伯伯是个本分的人。你可能似懂非懂。本分,就是在小街上熬米粥吗?你知道叶伯伯的粥有多么好吃,全城人没有谁比叶伯伯更会熬米粥了。单是粥的种类,就让你馋得忘记不了。②那些甜的莲子粥薏米粥红枣粥桂圆粥,那些咸的酸菜粥笋干粥皮蛋粥肉粥鱼粥,没有一样不好吃。要说起来,还是熬粥的米好,叶伯伯用的米都是他到百多里外太湖一带特选回来的。熬出来的粥,汤又黏又稠,上面有一层米油,加上叶伯伯精心做成的配料,怎么能不好吃呢!可你对叶伯伯为什么要熬粥,为什么要在深夜里摆着粥担,点着一盏风灯卖粥,还是少年一样的懵懂与无知!

也许对于小城人而言,叶伯伯其实也是陌生的。大家口里都说叶伯伯,只因叶伯伯的粥进入冬天以后是他们离不开的想头。叶伯伯的粥是小城冬天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叶伯伯自己却好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白天没有人看到叶伯伯,等叶伯伯在夜晚点亮粥担上的玻璃风灯时,他也不会看到别人了。谁能注意到叶伯伯与小城人的这种关系呢?没有人注意,其实这给了叶伯伯一种自由。叶伯伯摆着他的粥担,粥担上的风灯独自亮在小城的午夜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至少叶伯伯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许多年后,有一位作家这样写叶伯伯的粥担和他的风灯:

叶三的担子,是宋代的样式,他祖上传下来的。传了多少代,没人知道。宋代人的饮食很简朴。宋代人爱吃粥,粥的花样非常多。做粥不只是一种日常需要,而且还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许是这个原因,叶三的祖先说不定就是宋代一位做粥的大师。宋朝后来定都江南的临安,叶三的祖先也就从北方南渡到了江南这个小城,做粥的手艺一直传到叶三手上,有叶三的粥担子可以作证。叶三的粥担,一头是红木做成的柜笼,里面分成好多层格子,每层格子里放着大、中、小几套白瓷碗和勺子;一头是特制的紫铜粥锅,也分成好几档,每档是不同品种的粥,下面则是一只黄泥小缸炉。炉火闷着,煲着粥。每天晚上叶三摆好他的宋代样式的粥担子,点亮挂在柜笼上面的风灯。风灯亮了,才是叶三开始卖粥的时候。叶三从夜里九十点钟卖粥,过了凌晨一点钟就收担子,或许这也是宋代遗风吧。

有谁想到,哪一天,夜晚的风灯和叶伯伯的粥担会不在了?没有人想到。一种东西,成了习惯,人们就觉得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可是真的等到人们开始回忆它时,这才发现这种东西早已消失。夜晚的风灯就是在小城众人视而不见的某天夜晚,忽然就没有了。其实,小城里同时消失的,又何止是夜晚的风灯:那些时间深处的小巷,临街的烧饼炉里正在烘烤着香脆的烧饼,芋艿在盐开水里冒着咸咸的气息;一家竹器铺里年轻的竹匠在做一只精致的竹盒;街边溪水里上上下下是提着菜篮、米箩忙碌着的媳妇和姑娘们;④门楼边一个悠闲地吸水烟的老人,老人身后是长长的过道,幽幽地通向里面的天井和木楼……

一样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好东西,不一定能够留住,哪怕它是宋代的哩!你今夜所有的惆怅和缺憾,其实是没用的。

(有删改)

1.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安静的午夜小城里踯躅,无聊、寒冷与饥饿的作者却不甘心就此回家,意在引出下文对儿时旧事的遥想。
B.在回忆年少读书场景时,“恼恨”与“盼着”两个动词,直接表现作者对午夜的风灯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
C.在作者童年印象中,卖粥的叶伯伯衣服颜色、具体表情等都是模糊的,由此看出作者年少时的懵懂与无知。
D.白天没人看到叶伯伯,晚上叶伯伯也看不到别人,写出了叶伯伯的平凡普通,也突出他做粥卖粥时的专注。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将第一人称“我”设计为第二人称“你”,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
B.句子②不加停顿,一气呵成,列举出粥的口味和种类,意在突出作者对粥的印象深刻和独特情感。
C.句子③运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写出叶伯伯的粥担和风灯消失的出人意料,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D.句子④是一个长镜头,从门楼边老人吸水烟的场景展开,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画面极具纵深感。
3.“风灯”是本文的重要物象,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作者家乡将编选一本《家乡风物志》,请从历史渊源、风物特点、文化价值三个方面为叶伯伯的粥担拟写一段推荐语。
2024-03-1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半久雨走笔

方回

万事心空口亦箝,如何感事气犹炎。

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

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注]

千愁万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

[注]严,即严光,汉光武帝刘秀的好友,拒绝刘秀做官邀请,隐于富春江畔垂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首句直抒胸臆,说自己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心里空了,想把嘴巴也闭起来,不再去评论多言。
B.“感事”是感慨世事变迁,“气犹炎”是心气郁结,若灼若烧,诗人用反问语气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宁。
C.春已过半,久雨未晴,诗人望着飘零在砚台的落花,心情慵懒,连墨也懒得去磨了,借景来抒发愁绪。
D.诗人在颈联化用贾岛和严光两个典故,委婉表达了自己想学贾岛月下吟诗和严光隐居江边垂钓的想法。
2.诗歌的第四句和第八句都用了“帘”的意象,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3-17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地庄稼

付春生

我以前从不知道一块荒地是什么样子。当我走进一块地的时候,我看到的只是欣欣向荣和郁郁葱葱,种子和秧苗才是主旋律。那时,所有的田地都是光鲜的,温和的,充满生机的,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在上升——期待,让一切为庄稼的付出都变得值得和不可阻挡。

从一道沟,到另一道沟,那时不管是水地,还是旱地,只要不下雨,到处都可以看到农人的影子,他们不是在拔草,就是在间苗。阳光从他们额头倾泻下来,白皙的皮肤变成了土地的颜色,麦子的颜色。

土声土气的一声 “到地里去呀”,这是农人们经常说的一句家常话。从修地开始,这样的回答就从来没有间断过。祖先们看到任何一块有开发价值的地,都舍不得扔下。就这么点沟沟岭岭,像裁缝师利用好一块布一样,精心设计,巧妙布局——②大的,能走手扶拖拉机; 小的,还放不下一张犁。 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反正不能让任何一块能利用的土地废弃。

农人们也绝不会怠慢任何一块土地。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婴儿一样,给予它们最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地饿了,就给它们追点肥。杂合了青草的土经过了猪圈的发酵和酝酿,变成了激发土地激情的一种力量——原来板结无力的地,立马变得暄腾起来,活跃起来,养分充足,像心情舒畅的人一样。

经过精心规划,农人们懂得哪一块地该种什么,多长时间轮换。播种的时候,农人们总是满怀着激情把每一个步骤、每一项程序都做得非常充分,扎实。等所有种子都种到地里,秧苗一点点长出、一点点变大的时候,整个沟沟岔岔都成了丰富的杰作,该开花儿的开花儿,该吐穗儿的吐穗儿,一个个极尽风情,生机勃勃的画作豁然而出。

那时满山遍野呈现的是一种秩序和繁荣,一种精神和气度。以山水为背景,花木为依托,鸟声为伴奏,庄稼把人们的情思,都化成了寓意饱满的意象。从山坡上往下看,黍子是柔的,麦子是密的,挨挨挤挤在一起。叶子手拉着手,一绺绺,把整个田地都装饰一新。③当风儿刮来的时候,快乐生长的黍麦翩翩起舞,任意摇摆,站立,起伏,变换着各种姿态,呈现一种舒缓之美,优雅之美,韵律之美。

玉米和黍麦都排列有序,叶子颀长,但不同的是玉米给人一种宽广博大、沉郁厚重的感觉,充满了英雄气概。根根玉米也不似麦黍那样纤细,它让人感到一股力量,一种神秘。尤其是拔节的时候,急迫,紧促,急不可待,那是对丰收的渴望。

低处的,是红薯的舞台。长大后,蔓匍匐在地上。这可不是柔弱,而是生存的另一种状态。它们借助着大地的脉搏,延伸,爬行,让更多的子孙在藤上立足,接受阳光和雨露。叶子层层铺展,为红薯提供了一个隐蔽空间,让它们心无旁骛,不受任何搅扰。

那时,不论黄豆、高粱、芝麻,还是红薯、萝卜、土豆,④这些庄稼长在地里,它们的气息是温和的,谦逊的,有教养的,不像满地的荒草,为所欲为,由着性子生长。

怎样才能抑制住地里的草?唯有种庄稼。庄稼和草天生就是一对死对头,但草欺软怕硬,庄稼茂盛了,草就低下了头。其实,草看似一时销声匿迹,但它们一刻也没有放弃对土地的反扑。村里建厂后,年轻的农人被招进了厂里,有着不菲的收入。他们开始慢慢懈怠,不管不顾土地了。庄稼开始无精打采,根本压不住草,草终于占了上风。路上的草开始发威,几乎盖住了路以前的模样。山里的野猪也凭着满山遍野的草的护障,悄然跑了出来,在玉米棒子上啃,在红薯地里刨,把本来收成不好的粮食糟蹋得更惨了。一年,也收不了多少粮食,年轻的农人们后来干脆就不种地了,多少年祖辈们留下来的土地开始荒芜,慢慢显出了颓废的模样。

岳父去世后,要葬回祖坟。我很多年前曾去过一次,当时岳父还健在,带着我专门看了那个地方。那时,庄稼郁郁葱葱,祖坟的周边还都种着地,坟头突兀,非常显眼。但后来,已完全荒芜了。祖坟的位置很润湿,曾是种稻子的地方。几年不种,已长满了芦苇。虽然还不到最旺盛时节,但已经很高很高,超过了民房那么多。我们怎么也找不到祖坟了。是荒芜让我们迷失了方向,无法找到祖先的脚印。祖先,淹没在野草里。

岳父的老家已坍塌了,满地杂草,有的已长到了一人多高。院子里堆满了人们运来的塑料袋、破油桶、碎酒瓶等垃圾,有的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妻子、岳母和大姐来回踱着步,回忆着曾经住过的小屋,不禁感叹:还是要把房子盖起来呀。以后假如从城里回来,这里还是一个家,不盖就是一堆废墟了。是啊,不盖会更加荒凉,曾经的过往、回忆,父亲的关怀,母亲的疼爱,姊妹的游戏,一家人的快乐,都统统化成了废墟。

我近期回家路过一道沟的沟口时,意外发现农人们又种上一块红薯地。土地清新,田埂整齐,一棵棵秧苗长在地里,看起来非常瘦小,但已有了足够对付风雨的能力。我想,红薯几个月后,依然会蓬勃满地。

因为有庄稼在,大地就格外不同。农人们已感受到了这种迥异,感受到了新农村带来的气象——有庄稼的大地是诗意的、人文的,只要有它们在,农人们就不会感到焦躁和不安,不会感到困惑和无奈。这是一种生活的充实、富足和惬意。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地里去呀”,这句话是农人之间常用的一句招呼语,看似有些土气,却反映出农人劳作的不间断和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B.农人按照规范的步骤、程序来播种,秧苗在沟沟岔岔中不断生长,开花吐穗,生机勃勃,漫山遍野呈现出繁荣有序的景象。
C.玉米和黍麦都是常见庄稼,但在作者看来,玉米更宽广厚重,寄托着农人对丰收的渴望,而黍麦太纤细,对收获贡献不大。
D.在一道沟的沟口,有农人新种的一块红薯地,虽然红薯秧苗还比较瘦小,但是作者对它们能战胜风雨、蓬勃生长充满信心。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使用 “从……到……”“不管……还是……”“只要……都……”等关联词,充分展现出农人的勤劳。
B.句子②选用“手扶拖拉机”和“犁”两种常见农业器械,作为比照田地大小的衡量物,就地取材,巧妙自然。
C.句子③句式丰富多样,长短错落,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活泼灵动地展现出黍麦快乐生长时的各种美好姿态。
D.句子④运用对比手法,将温和谦逊的庄稼和为所欲为的荒草进行对比,鲜明地体现出作者对二者的褒贬态度。
3.文中两个加点词“力量”的含意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4.有评论认为付春生的乡土散文“在写痛中体现出对生存意义的思考”。请谈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4-03-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枪炮与玫瑰(节选)

曾剑

一九五〇年十月十九日黄昏,霞光如锦,倒映在鸭绿江水面,随着光影的移动一点点被岸吞噬。玫瑰色的光淡了,远了。夜幕袭来,透澈明净的江水,②被暮色一点点漫染。天渐暗,唯有那条手掌宽的白色国境线,横在浮桥中央,清晰可见。

宋春来在举步跨越国境线的那一刻,猛回头,望一眼就要离别的祖国。暮色迷茫,他的心也是迷茫的。他不知道这一别,还能否踏上归途。

宋春来是某军文工团一名副排职军官,十七岁,已和杨秋花一起跟随文工团征战一年有余。宋春来想多看一眼祖国,后面的人挤上来。他回过头,眼前是朝鲜的土地。

过了江,上岸,进入一片松树林,天更暗,步子慢下来。行不多时,团长陈聚旗喊:“停止前进,搭帐篷!”其实并没有帐篷,只是在林子里选块平地,展开篷布,四角扯在树上,遮挡露水。军先头作战部队已过,所以大伙并不担心敌人的枪炮,倒头就睡。

清晨醒来,曙光初露。原野上,雾似青烟,泥土的气味潮冷。宋春来起身,向外眺望,看见鸭绿江蜿蜒前伸。河床上白色的砂石在霞光里明亮起来,渐渐放着光。江畔都是人,都是鲜活的生命。牛车在江边的土道上吱嘎吱嘎,缓缓而行。赶牛的老人甩着鞭,吆喝着,声音悠扬,漫不经心。女人有的在江水边洗衣,唱着歌;有的穿着长袍,头顶水罐,来回奔走。老太婆在墙角做着祈祷。她们念叨着,祈祷死神不要光顾这里,枪炮声不要打破这里的宁静,可战争会因为她们的祈祷而远离这里吗?

这可怕的寂静,使宋春来内心深处涌现出一丝恐惧。虽说他早就是一名革命军人了,可这一年多来,除了在四野中南部队艺术学校学习,唱歌跳舞,就是跟在作战部队屁股后面跑。现在,他才真正有一种踏上疆场的感觉。山里的空气清新,却似乎令人压抑,宋春来内心深处,那不易觉察、不敢面对、不愿承认的一丝恐惧,被他的一个深呼吸压了下去。不久,他听到了枪声炮声,不是幻觉,不是耳鸣,战争真的打响了。尽管枪声炮声离文工团很远,是军步兵师在十几公里外打响的,但那里的战火映红了天空。宋春来凝望远方,听着枪声炮声。这激越的声响,竟然把心中那强压下去的一丝恐惧击得粉碎,取而代之的是热血沸腾,他恨不得上去放几枪。他不是好战分子,他相信,没有人真正愿意打仗,就是被称为“好战分子”的军长楚天明,也不是真的好战,只是被逼到那条路上。

打吧,既然战争不可避免,打他狗日的美国佬!宋春来这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骂了句粗话。

三天后,文工团的“采风”活动被批准,文工团员欢呼雀跃,打点行装出发。

文工团去的是一营。一营构筑的坑道里,淡淡的烛光,在微风中摇曳。坑道里贴着标语:“欢迎文工团的兄弟姐妹!”“绝不让文工团员伤一根毫毛!”文工团员看着这标语,心里暖烘烘的。杨秋花鼻子一酸,眼泪就要往下落。她陡地明白:这些可爱的兄弟们,说文工团只会添乱,不是不欢迎文工团,是不忍心文工团员到这残酷的地界。杨秋花伸手理了理她那被风吹得零乱的头发,挺起胸膛。她要为兄弟们尽情歌舞。

战争激烈,战斗部队伤亡陡增。文工团编入临时医疗队,没时间演节目。面对一个接一个被抬到眼前的伤员,杨秋花有些不知所措。防空洞不够用。没有帐篷,在夜风夜露中,病号会得伤寒。陈聚旗命令宋春来:“去找几间民房!”

他们终于找到了几间民房。男队员不断地把伤员抬进来,女队员配合军医护理。这年雪来得早,白雪一夜之间,覆盖了大地。战士们穿着薄薄的棉衣,没有防寒鞋,只穿着高腰胶鞋。

杨秋花从没见过这么多冻伤的战士。面对这些冻伤,她几乎没有办法。她不想把他们转入后方,转入后方,他们的腿就得锯掉。她命令女队员们把这些伤兵的鞋脱下来,用雪给他们擦脚,然后浸入冰水、雪水里。可是,往往刚把这个人的脚放进去,另一个人又被抬进来。③桶不够用,脸盆不够用,人手也不够用。让一只冻伤的脚缓过来得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也不够用。杨秋花解开衣襟,抱起一只脚塞进自己怀里。别的女队员也学着她的样子,怀抱一只脚。野战医院的院长看见杨秋花这么对待冻伤的战士,吼道:“你这样让他们等着,会要了他们的命,赶紧送往后方。”杨秋花说:“到了后方,他们的腿就得锯掉!”“腿重要还是命重要?”院长吼道。杨秋花哭了,说:“他们年纪轻轻,不能没有腿。”院长再也忍不住了,大发雷霆:“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你干不了就走开,不要在这里添乱!”杨秋花不再吱声。杨秋花想,这不是她的错,也不是院长的错。

战争来得这么快,这么猛,这么惨烈,是杨秋花没有预想到的。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腹部淌着鲜血,床铺被他的屁股压得陷下去的地方汪成一湾血泊。他的父亲母亲要是看见了,心里该是多难过,他们肯定也不想活了。杨秋花这么想着,那泪便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男孩死了,他还是个孩子,可是,他死了。他在闭上眼的那一刻,居然冲杨秋花笑了,小声地说:“同志,你长得像我姐,真好看。”杨秋花再也控制不住,号陶大哭。

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部队完成了阻击任务,奉命转移。④血染的军装在初冬的阳光里,灰黑油亮。衬衣没有换,头发没有洗,身子别说洗,抹擦一下都没能够。人行在路上,虱子行在人身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春来跨越国境线时内心感到“迷茫”,反映了他对前途未卜、生死难料的前景的忧虑。
B.文工团进入朝鲜后没有真正的帐篷,由此可以想象他们将要在战场上面临的艰难处境。
C.文工团员们听到可以去前线“采风”的消息后十分开心,体现了他们想为战争尽力的迫切心情。
D.院长连续冲杨秋花吼,表现出他对文工团临时编入医疗队却起到相反作用的强烈不满。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将故事发生时间写得较为具体,紧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B.句子②写夜幕降临时的景象,与前文玫瑰色的霞光形成对照,暗示了战争危险步步逼近。
C.句子③连用三个“不够用”,既突出了部队医疗条件的艰苦,也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惨烈。
D.句子④中灰黑油亮的“血染的军装”与战士们脏乱的外表组成一幅冲击力极强的画面,让人动容。
3.“清晨醒来”和“这可怕的寂静”两段写出了宋春来多重心理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4.作为一篇战争小说,本文将大量笔墨聚焦到杨秋花这个人物身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024-03-16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