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0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最难作假,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该是散文。我不是说诗人和小说家就不凭实力,而且是说用力的方式比较间接,所以实力几何,不易一目了然。散文是一切文学类别里对于技巧和形式要求最少的一类,散文家无所依凭,只有凭自己的本色。广义的散文天地宏阔,凡韵文不到之处,都是它的领土,论其题材则又千汇万状,________,论其功能,则不出抒情、说理、表意、叙事、写景、状物六项。情、理、意、事、景、物六项之中,前三项抽象而带主观,后三项具体而带客观。如果一位散文家长于处理前三项而拙于后三项,他未免欠缺感性,显得空泛。如果他老在后三项里打转,则他似乎欠缺知性,过分落实。散文与诗,是我的左右手,我曾戏称自己的散文是左手的。我开始写散文,比开始写诗虽然晚了三年,但是左手的缪斯比起右手的缪斯来,却成熟得较早。读者展开这本选集,我左手的掌纹纵横,就________了。浙江文风鼎盛,群汪洋,民初以来更是名家辈出。单以散文而言,从鲁迅、夏丏尊、郁达夫、徐志摩、俞平伯、丰子恺、陆蠡,一直到柯灵和琦君,两浙的贡献说得上是独步文坛了。如果我们再追朱自清与梁实秋两家的祖籍,当可发现一为绍兴,一为杭县,则山阴道上,更是________。作能在这________之乡出版,实在是一大荣幸,也将是一大考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胜枚举       历历在目       应接不暇       人杰地灵
B.比比皆是       历历可数       应接不暇       山清水秀
C.不胜枚举       历历可数       琳琅满目       人杰地灵
D.比比皆是       历历在目       琳琅满目       山清水秀
2.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缪miù        彦yàn       溯sù          拙zhuō
B.缪miù        彦yán       溯shuò       拙zhuō
C.缪liáo       彦yàn       溯shuò       拙zhuó
D.缪liáo       彦yán       溯sù          拙zhuó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不是说诗人和小说家就不凭实力,而是说用力的方式比较间接,所以实力几何,不易一目了然。
B.我不是说诗人和小说家就不凭实力,而是说诗人和小说家用力的方式比较间接,所以实力几何,不易一目了然。
C.我不但是说诗人和小说家就不凭实力,而且是说用力的方式比较间接,所以实力几何,不易一目了然。
D.我不但是说诗人和小说家就不凭实力,而且是说诗人和小说家用力的方式比较间接,所以实力几何,不易一目了然。
今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面想,一面又恨认不得这个是谁。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呆看。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仿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蔷薇花的“蔷”字。宝玉想道:“一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怕忘了,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个“蔷”字。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十个“蔷”。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心里却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心事,才这么个样儿。外面既是这个样儿,心里不知怎么熬煎呢。看他的模样儿这么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在绘形摹态上生动形象,极富想象力。请简要分析。
2.对文学作品来说,句式运用往往极具表现力。文中画横线部分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文中加点词在表意上各有不同,请联系材料简要分析。
(1)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呆看。
(2)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心里却想……。
昨日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目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格式,不是雕虫小技,而是______。我们常说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一百回的《西游记》,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所谓就是回目,又称章回题目,是章回小说的典型特征。在章回小说由民间说书艺术雅化为文人案头之作的过程中,回目形式由单句发展为偶句,字数也由______而逐步定型为七八言,(1),而且也便于追求文字和音韵上的形式美。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期。作为杰出代表的四大名著是典型的章回体小说,即每一回的标题都是一副词句工整、前后相接的对联。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因为就大多数回目而言,句子可长可短,结尾可平可仄,句式灵活多变,与诗的形式并不相同,反而与对联更为______。在章回小说的每回之前,(2),让读者看了此联就知道这回所要讲述的内容;______统观阅读小说回目,还可以从中了解整部小说的叙述脉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枝独秀       错落有致       吻合       如果B.一枝独秀       参差不齐       契合       不但
C.独树一帜       错落有致       吻合       不但D.独树一帜       参差不齐       契合       如果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被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B.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C.将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D.将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3.许多回目本身就可以当作言辞优雅、意境生动的名联来欣赏。下面选取了《红楼梦》两个回目,请你从中任选一个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赏析。
(1)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2)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7日内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中学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今天,虽然已经有很多预测台风轨迹的模型了,但没有任何模型能够100%准确地预测出台风接下来的运动轨迹。影响台风运行轨迹的因素很多,      ①      。北半球绝大多数的台风生成于副热带高压南侧的热带辐合带中。台风会在副热带高压的引导下前进,就像是一个大人牵着孩子走。

倘若副热带高压很强,呈现带状,从海上一直延伸到我国内陆,台风一般就会西行登陆我国。如果副热带高压不是带状,     ②       ,而在东边的海洋上,台风就会沿着副热带高压边缘,走出一个抛物线路径——西行、北上再转东北行。

单一副热带高压引导台风,      ③      。但如果副热带高压断裂为多个,这就让台风的路径变得非常复杂。这次卡努在我们国家以及日本突然掉头转向,就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断成了三块。台风西北侧的陆地上高压和台风南侧的高压相互扯皮,南侧高压显得略强,引导台风转为缓慢东行。而之后台风东边的高压再次加强西伸,接管台风,引导其北上。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台风会在副热带高压的引导下前进,就像是一个大人牵着孩子走。
②即使在剥削阶级高压统治的时代,劳动者中也经常涌现出卓越的艺术家。
B.①台风西北侧的陆地上高压和台风南侧的高压相互扯皮
②这个问题因为几个部门扯皮,至今没有被解决。
C.①没有任何模型能够100%准确地预测出台风接下来的运动轨迹
②或许我们需要明白,人生的轨迹不一定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运行。
D.①从海上一直延伸到我国内陆,台风一般就会西行登陆我国。
②他沿着海滩指向另一个地方,告诉我他兄弟是在那个地方登陆的。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人喜欢牡丹,说她_____。我却喜欢梅花,喜欢她“凌寒独自开”的自信。客居海南,常听朋友说海南也有梅花,觉得有些诧异。朋友说,东山岭脚下的溪边村,是海南著名的三角梅风景旅游区,我便专程去看。

三角梅有鲜红色、橙黄色、紫红色、乳白色等不同颜色,三朵小花聚生于三片红苞中。徜徉在三角梅基地,我竟发现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成一株,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出来的特色。小鸟叽叽喳喳地在三角梅上欢快地跳来飞去,人就沉浸在一片_____之中。在花团锦簇的三角梅花海中,还有一座书香四溢的书屋,经常有一些书法家、画家聚集于此,_____,尽展才情。离基地不远处有一座溪边客厅。这是一座颇具古风的凉亭式建筑,可见桌椅摆件都是古物。墙上、吧台旁,挂着斗笠、簸箕等传统农家工具,_____,充溢着乡韵,勾起游人的乡愁。

一座花香四溢的美丽乡村,一处凉风习习的古亭式客厅,一派静谧朴拙的宜人氛围,让人清心、净心。三角梅的美,可谓秀美艳丽甚至婀娜动人,她只属于自己。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秀色可餐       燕语莺声       笔走龙蛇       古色古香
B.国色天香       燕语莺声       挥毫泼墨       古色古香
C.国色天香       鸟语花香       挥毫泼墨       素旧拙朴
D.秀色可餐       鸟语花香       笔走龙蛇       素旧拙朴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发现竟由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成一株,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出来的特色。
B.我发现竟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于一株,艳丽异常,专门嫁接出来的三角梅。
C.我竟发现一株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合而成,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的三角梅。
D.我竟发现一株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艳丽异常,专门嫁接出来的有特色的三角梅。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鲁迅笔下“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不蹈袭前人成法,不断追求新变,其对音乐之贡献____________。中国古代重要乐种清商乐,便创始于曹操。清商乐兴起于曹魏时期,此时文坛较活跃的是建安文人团体的核心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他们不仅促成乐府民歌的文人化转型,更让清商乐____________。曹操于____________之际,不废吟咏,他填写的乐府诗如《蒿里行》《短歌行》等在当时就众口相传,风靡一时。曹操基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兼以宏伟之想象,对乐府诗的体制进行了大胆革新,发壮心,抒豪情,表现出尚实精神与通达作风。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历经1800年的岁月流转,清商乐依然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容小觑   风生水起   厉兵秣马   流光溢彩
B.不容小觑   声名鹊起   戎马倥偬   熠熠生辉
C.非同小可   风生水起   戎马倥偬   流光溢彩
D.非同小可   声名鹊起   厉兵秣马   熠熠生辉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增强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B.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C.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D.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三曹”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在莎莉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小海伦终于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综合素养评价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绘画至晚明,苏州的文脉渐渐势弱,流转至两个地区——南京与上海。董其昌于文人山水画中_____,一时之间,以他为首的松江派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南京则在金陵画派的_____之下,直至清中期。唯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进一步完善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承接了大写意花鸟画风。明清之际,朝代易帜,_____,一大批文人画家纷纷遁迹于山林之间,恪守着大明朝汉族正统的意志,形成了遗民画家的艺术群体。其中有出家为僧的八大山人与石涛,为中国绘画增添了异彩。展览场地的一幅《游鱼图》,为八大山人的作品。画上大面积的留白,一尾瘦鱼游弋于上部。鱼脊由一笔绘出,贯穿头尾。鱼眼一笔圈成椭圆形,靠近上眼眶处以重墨点睛,是八大山人早期标志性的白眼向人的画法。下方几抹水草,两条小鱼,突出了上方瘦鱼的_____之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另辟蹊径     统摄     天崩地裂     孤傲B.别具匠心     统摄     地动山摇     高傲
C.另辟蹊径     统制     地动山摇     孤傲D.别具匠心     统制     天崩地裂     高傲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唯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完善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进一步承接了大写意花鸟画风。
B.只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进一步完善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承接了大写意花鸟画风。
C.唯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承接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进一步完善了大写意花鸟画风。
D.只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进一步承接了大写意花鸟画风,完善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时珍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C.你现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7日内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物流,物的流通。中国古代为农耕社会,商品意识淡薄,谈不上全面的物的流通。中国古代虽没有物流的概念,但并非没有物流的工具。从古诗词中大抵能看到它的影子,最出名的一首物流诗应是杜牧的《过华清宫》其中几句读者 A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处之,便是物流运输的工具,那时最快的是马。官方的快递小哥骑着快马,从南方出发,一路向长安(今西安)疾驰。按彼时的运输条件,纵然八百里加急,杨贵妃想吃到原汁原味的鲜活食品,也是不容易的。而普通百姓,想第一时间尝到南方的新鲜果蔬,纵是垂涎三尺,也 B

胃口无法满足,情义又何尝不是?②唐朝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读者仍然熟悉。③家书自然指亲人之间互报平安的信件。④一封信,何以能值万金?有文学夸张的成分,更因为战争,驿路不畅,信送不出去,也送不过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望眼欲穿却听不到亲人的消息,便会 C 其实,即便没有战争,百姓之间的书信往来也走不了官方的快递渠道。邮驿属于官方机构,传递官服文书、军事情报,民间书信,搭不上车。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即”与文中加点的“即”,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无他人帮忙,我也能如期完成。
B.出发在即,请你再检查一下行李。
C.他总是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D.你要先改变非黑即白的思维习惯。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7日内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有人问,____?北方人的答案绝对是——任何节日。没有什么节日、重要的日子,是一顿饺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来一顿。

北方人对饺子可能有一种特殊的刻在基因里的执念:逢年过节要吃饺子,出远门要吃饺子,冬至要吃饺子,头伏也要吃饺子……饺子就酒,越吃越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仿佛任何节日如果没有饺子,就不配叫做节日。这在许多南方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为什么总是饺子?

饺子之所以能深刻影响北方人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的原因,与历史和现实中的农业生产密不可分,且深刻地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中国的饮食版图中,南米北面、南甜北咸是最常见的格局:秦岭——淮河线以北降水相对较少,主要种植粟、麦等旱地作物,____,主要种植水稻等水田作物。

更有意思的是,吃饭经常是一项集体活动,____,而饺子的咸鲜口味就成为了一项共识选择。另外,饺子还可以是维系情感的纽带。梁实秋在《饺子》里描述的小康之家吃顿饺子,要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捏、煮,忙成一团,然而亦趣在其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1.下列句子中的“要”和“小康之家要吃顿饺子”中的“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要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捏、煮,忙成一团。
B.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C.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D.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达南溪,已是暮色四合。四围的群山在夜幕的掩映下,线条也显得很柔和,在夜色中留下了静默的剪影,并不似白天看到的大山那样陡峭险峻。山村的夜很静,不知名的虫子也是 A 地鸣叫,仿佛怕惊扰了夜眠人的清梦。反而不知是哪儿传来的哗哗水流声,在寂静的夜里听得格外真切,也格外悦耳。夜宿南溪梅园,水流声 B ,这一夜竟睡得格外香甜。后来听主人说,很多客人专门来南溪听水声,南溪的水流声治好了他们多年的失眠症。

①第二天早起,我就 C 地去寻找水声的来处。原来这水声来自梅园两侧的瀑布,瀑布都不大,一东一西,仿佛分挂在梅园双肩的两条白练。②东边的瀑布较低,从客舍下方的石壁上流入南溪,声音比较轻柔;西边的瀑布较高,从客舍北边的山上泻入西边的水潭,水流与水面相激发出很大的声响,绽放一朵朵浪花。③梅园是徵派风格的建筑,白墙黛瓦,典雅清秀,毗山临水,动静相宜,静中有声。④每天早晚,我徜徉于南溪两岸,陶醉于南溪秀美的自然风光。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仿佛”与文中加点的“仿佛”,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B.这个问题仿佛一个谜,让人琢磨不透。
C.只见一个和他年岁仿佛的男子,正从一辆轿车里走出来。
D.那封信虽然没有保留,但写那信时的心境直到现在都还能仿佛。
3.“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南溪”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7日内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部分学校/安徽省金榜教育阶段性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