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屋舍

傅菲

①屋舍特别经得起破旧,像一个人,特别经得起衰老。墙,是黄土墙。瓦,是红土瓦。四面黄土墙,前后各开一扇门,两个斜屋顶,便是一间河边的屋舍了。一间屋舍可以住人三百年。

②红土瓦要经五十年以上的日晒雨淋,黏土烧制出来的红色才褪尽,成了黑瓦。瓦楞上有了狗尾巴草,一根两根,竖起来,随风招摇。瓦垄里,乌青的苔藓长了毛茸茸一层。夏季,青苔卷曲,晒干了的玉米须一般,都以为它死了,可阵雨绕着村子跑了一圈,它又肿胀起来,黑须吸饱了水分,过了一夜,青黝黝的。

③谷雨时节,燕子衔来唾泥、草屑、脱落的鸟羽,在房梁下筑巢。雏燕长出了黄喙,唧唧,唧唧,在窝里,不知疲倦地叫。燕子飞进门口,巢里一下子探出四五只脑袋,张开喙争食。有了燕子,屋舍像多了一群小孩,有了生机和气象。燕子是家里长居的亲戚,假如家里突然有一年燕子不来,全家人都会落寞,猜想着,燕子怎么不来了呢?母亲对我讲,燕子来的时候,要飞过汪洋大海,再远再累,不畏路途千辛万苦,都会回到旧年的屋舍。

④做房子,是大事。柱子、房梁和大门,用料都不能马虎。下地基,竖大门,上梁,乔迁,都要挑选吉日。

⑤建一栋房子,需要准备几年,甚至几十年。木料、石头、粮食、菜蔬、工具、劳力、钱银,都不可或缺。积个十年二十年,准备得差不多了,看了风水,打了木桩,再请来石匠、木匠,下地基。下地基,动土了,放鞭炮,上香,算是请土地神,请来亲友乡邻,吃一餐。石匠必是老师傅,德技受人尊崇,腰扎红布条,挖第一铲土,泼洒一碗烧酒,喝唱:“福耶——天地吉祥,日吉西阳。先请阴阳,再请鲁班。请到鲁班先师,缔造万年华堂。左边造起金银铺,右边造起囤谷仓。”

⑥墙是夯墙。泥是黄泥,黏土,掺石灰,用铲搅拌,一畚箕一畚箕,倒在一个夹板里,用两头狼牙棒一样的木柞,夯。一木柞,一木柞,双手抱着木柞夯。夯了夹板,才知道什么是苦累。夯夹板时,黄泥里会夹杂泡过水晒干的芦苇秆。这样的墙,三百年也不会倒塌。

⑦竖了大门,石匠师傅便催促木匠师傅,加把劲,等着上梁。请来亲友乡邻,把屋架用棕绳绑起来,放了万响的炮仗,把屋架点对点,角对角,线对线,立起来。

⑧秋天很快结束,冬雨很快到来。河水羸弱,山油茶花凋敝多时,霜露一天比一天白,冷涩的田畴一片发白发黄,漆树叶红遍山崖。木匠忙着定瓦椽,石匠开始盖瓦,徒弟夯地坪,地面撒一层石灰,夯,夯,夯。一栋泥土房出现在了一条小河边,红瓦黄墙。乔迁的日子也到了。

⑨大雪来临,屋檐挂起了长长的冰凌。新建的房子,在晨昏,升起了炊烟。人在泥腥扑鼻的厢房里,静静酣睡。厅堂摆着八仙桌、竹椅子、板凳。厨房有了柴火,木柜。木柜里有碗筷、勺盘,有腌辣椒、霉豆腐。早中晚三餐,母亲的劳作,有了诱人的味道。畚箕,笸箩,晒席,都挂在墙上。镰刀,斧头,柴刀,都插在木匣鞘里。圆肚的米缸是个大肚罗汉,酒缸藏在地窖里。蓑衣,斗笠,悬挂在门背后。房子成了屋舍。

⑩雨水的潮气,太阳的燥气,隐隐的蜡烛光,淡淡的柴火烟,灶膛的蒸汽,蜘蛛的爬痕,犬吠声,鸡鸣声,猪的号叫声,孩子的嬉闹声——它们随时间一起,渗透进墙里。渗透进了夯实的地坪里,渗透进了木板里,渗透进了米缸里。影迹渗透进了时间,时间透进了另一个时间。屋舍有了长久不灭的声息。

⑪做房子的人,已经下不了床,他的衰老是屋舍老旧的一部分。他会想起什么呢?想起他年轻时,上山伐木,下河捞石头。想起他娶妻的那个夜晚,蜡烛一直烧到天亮,烛油淌满了桌面,火苗一直扑通扑通地跳着。想起这间屋子里,每一粒土,都滴下了他滚烫的汗水。想起自己挑着稻谷,翻晒,入谷仓,一箩筐一箩筐地倒进去,堆得满满一仓。想起他床畔的亲人,他笑了,含而不露,泪水模糊了眼睛,最后一滴泪水饱含了全部。

⑫一栋栋的屋舍,在河边,低低地缩在蓬勃而起的一棵棵树下。一个四季,一圈树轮,无数个树轮,屋舍有的成了颓圮。黄土墙早已发白,墙缝有了雨水霜雪的留痕,柱子房梁有了蛛丝和虫洞。虫噬咬的木齑粉,扑簌簌落下来,落在我们肩上,成了时间的灰烬。

⑬有母亲居住的屋舍,便是我们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家。屋舍大门口,是一条石板路,石板路通小巷,小巷尽头是稻田,过了稻田便是小河,小河通往另一条江河,没有尽头。世界被一条河打开了闸门。

⑭风雪夜归人,再一次推开屋舍厚重的大门。

(有删改)

1.分析第③段描写燕子的作用。
2.以第⑨段为例,赏析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
3.本文为何以“屋舍”为题?请从构思角度加以分析。
4.请立足你的阅读经验,结合相关文本内容,把下面这一则学习建议补写完整。

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我们要选择恰切的方法。假设你要理解“熟人社会”这一文化现象,面对《红楼梦》,合适的方法是梳理人物关系,如发现家业萧条的刘姥姥能够进入钟鸣鼎食的贾府是基于其女婿家祖上与金陵王家连宗认亲,进而理解这一现象;面对《乡土中国》,合适的方法是___,如___;面对《屋舍》这篇散文,合适的方法是___,如___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2 . 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出门

(清)陆次云

回首望家山,渐远山渐低。

倾听岸傍语,乡音已渐移。

放舟入大河,烟水无端倪

偶逢相识人,遥呼心依依。

无如交行舟,倏忽已远离。


【注】①端倪:边际。②无如:无奈。
1.下列拟编纂的诗歌选集中,适宜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A.《明清格律诗选》B.《明清近体诗选》
C.《明清古体诗选》D.《明清乐府诗选》
2.下列选项中,适宜用来评价本诗的一项是(     
A.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皎然《诗式》)
B.夫诗,比兴错杂,假物以神变者也。(李梦阳《缶音序》)
C.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谢榛《四溟诗话》)
D.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
3.诗人将情感波动寓于叙事之中,这一写法颇有特色。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赏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