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画同源同脉,两者在笔墨使唤、功能效用、审美趣味上形神毕肖,无有差池,历代书论画论主张、理念也似芝兰玉蕙,     ,宋以后,书画相继出现地域区分论,集大成者数明董其昌“画分南北二宗”、清阮元“南北书派论”意外的是,双方观点相为径庭,出现书画审美少有的     现象。书画“南北之论”出发点都是为了避免媚妍,在分析 之后,双方归结点却迥然有别。董其昌推举南派绘画,认为南派充盈自我隐逸,淡然林泉的生命意识,不为物役、无不融洽、不为俗累才是画派“正宗嫡传”。而阮元在强调“两派判若江河,南北世族不相通习”基础上一味尊以北派书法,呼请“所望颖敏之士,振拔流俗,究心北派,守欧褚之旧规,寻魏齐之坠业,庶几汉魏古法不为俗书所掩.不亦袆欤?”上述殊论,如果我们跳出“仕者见仕,智者见智”多元审美判断,而从审美 上加以厘正,便可看出艺术风格求得不媚不妍,最理性的选择就是使媚妍要么走向淡远进入空灵之境,要么走向拙朴赋予雄浑之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交相辉映   同途殊归   佐证   范畴B.相得益彰   殊途同归   佐证   范畴
C.相得益彰   同途殊归   证明   领域D.交相辉映   殊途同归   证明   领域
2.下列各句的引号和文中“正宗嫡传”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刘奕均,新浪第一个千万草根博客博主,网名“极地阳光”。他新出版的小说以敏感的笔触,为我们带来了温暖、感恩、阳光的青春色彩。
B.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不少国家和地区还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枪炮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C.1948年4月,《挺进报》负责人、中共地下党员陈然在《我的自白书》中写道一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D.郑板桥的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民间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董其昌推举南派绘画,认为南派充盈自我隐逸,淡然林泉的生命意识,无不融洽、不为俗累、不为物役才是画派“正宗嫡传”。
B.董其昌推崇南派绘画,认为南派充盈自我隐逸,淡然林泉的生命意识,无不融洽、不为俗累、不为物役才是画派“正宗嫡传”。
C.董其昌推举南派绘画,认为南派充盈自我隐逸,淡然林泉的生命意识,不为物役、不为俗累、无不融洽才是画派“正宗嫡传”。
D.董其昌推崇南派绘画,认为南派充盈自我隐逸,淡然林泉的生命意识,不为物役、不为俗累、无不融洽才是画派“正宗嫡传”。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汉字历经________岁月,有着无穷魅力。汉字具有象形和会意的特性。汉字的象形,(     ),并随汉字的演变过程不断规范而固定;汉字的会意,与汉字的象形特征密切相联,见到汉字形状就知其意思:象形和会意和谐地融合在汉字结构中。汉字结构,有一种稳重端庄的整体感,这表现在汉字的上下左右都处于相互对应、相互平衡的状态中。还有一种审美感,即人们见到汉字,一种审美愉悦之情就会________而生。这是因为汉字的形态具有艺术特质,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部首大都是对自然形状的描绘,能使人一下子进入到所创造的意境里。汉字的构形往往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质,日常生活中常有借用字形譬况事物形状的现象,如“八字须”“十字路口”“金字塔”“国字脸”等。像这样传达出传统文化的汉字________。这一特性是其他文字所没有的。中国汉字还有神奇的社会功效,就是中华民族在________的生存土地上能维持着南腔北调的民众彼此相沟通的大一统局面,这得益于汉字所起的维系团结的重要作用。今天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漫长       油然       不胜枚举       广袤无垠
B.峥嵘       沛然       恒河沙数       一望无际
C.峥嵘       油然       恒河沙数       广袤无垠
D.漫长       沛然       不胜枚举       一望无际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
B.是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
C.是把事物的特征描绘下来,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
D.是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把事物的特征描绘下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
B.穿越历史云烟,追溯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
C.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还可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
D.穿越历史云烟,追溯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还可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
3 . 阅读下面文字

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甚至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因为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原因。但是在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进行区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能___,一味地____是没有意义的。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的趋势下,艺术世界将会发生巨大改变,并重塑艺术的边界,其未来是否会影响到艺术家的主体性身份?是否原本只有人类可以胜任的艺术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

从积极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对文艺家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其____,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极短的时间内阅遍人间所有的艺术精华,达到____的效果。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为艺术家分析素材,增强和丰富艺术表现手法,让他们的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给人类多彩的文学艺术世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文化消费者能体味更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甚至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原因是因为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
B.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甚至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因为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
C.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超过人类智力甚至与人类智力相当的作品,因为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
D.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甚至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原因是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造成的。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视而不见     排挤     绵薄之力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视若无睹     排挤     一臂之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
C.视而不见     排斥     一臂之力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视若无睹     排斥     绵薄之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只有交给时间来回答B.时间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C.时间会证明这一切D.这一切都将是毋庸置疑的
2020-02-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闽南人一步步构建起精神和生命的框架。(甲)就像一棵树、一条河、一座山枝枝蔓蔓,起起伏伏,慢慢生成,呈现此状,而非彼状,定是漫长的时光和数不清的事物共同成就的。生命的过程饱含着某种嘱托,闽南人带着虔诚的信仰坦然接纳时空,不与无常对抗,从而孕育出深广的慈心佛性,让生活既充满俗世的欢愉,又超越了生活的表象。

(乙)在闽南,每家每户最华彩粲然的地方,即:供奉佛像、神龛祖宗灵位的厅堂。条件稍好的人家则会辟出一间静室当佛堂。小时候,我们同宗几户人家聚居于一座古大厝,泼猴般顽劣的我们从祖厝厅堂前过,却不敢造次,必得屏息敛声,步若轻云。村庄里上了年纪的老阿婆大都长年吃斋礼佛,大抵是尝遍一生的甘苦后终于与命运和解,通过倾尽所有的供奉把有生之年的悲怆交由菩萨去摆平,从而获得一种坦然。(丙)他们的日常生活,难道不是自然地带着宗教的虔诚?山风鼓荡,海涛涨涌,琴瑟和鸣,皆若妙法禅音,渗入百姓生活的细节里。不动声色的阳光,气定神闲的晚风,都是法器,都是梵语。尘世的好不在发达荣耀,而在于草木的枯荣和时序的更迭里,在于人与万物无可名状的保持与投契。

1.文段中的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接纳B.屏息敛声C.气定神闲D.在于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0-01-29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至今具有300余年历史,因其     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无为自古以来便有放灯、赏灯习俗。清康熙年间,无为的几位著名画家悉心研究,经多次     ,反复实验,最终     了色纸和玻璃,(       )。所谓剔墨,即在绢纱画框上,手工艺人用笔勾勒出精心的拟画轮廓,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干后再在胶面上描画、着色、晕染、勾线,以工笔绘制。纱为丝织品,轻薄透明。灯中燃烛,闪映画面,人影婆娑,栩栩如生。纱灯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多项工艺制作而成,     

1.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精美绝伦     革故鼎新     摒弃     独辟蹊径
B.美轮美奂     推陈出新     抛弃     独辟蹊径
C.美轮美奂     推陈出新     抛弃     别开生面
D.精美绝伦     革故鼎新     摒弃     别开生面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创“剔墨”技法,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
B.独创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上画,并运用“剔墨”技法
C.运用“剔墨”技法,并独创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
D.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并独创“剔墨”技法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笔精心勾勒出拟画的轮廓,在轮廓以外部分上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
B.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把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
C.用笔精心勾勒出拟画的轮廓,用墨把轮廓以外部分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
D.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把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
2020-01-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为迎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第五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5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展,包括北京的料器、天津的泥人张、河北的秸秆扎刻等在内的数十项非遗项目精彩亮相。为期5天的联展主题为“寻匠务本”,旨在整合三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合作平台,展现三地非遗之美、文化之美和传承发展的实践,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段时间,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的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以垃圾分类为中心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催生了“垃圾分类师”这一新兴职业。线上接单、上门代收、代为分类……一名勤奋的垃圾分类师,收入颇为可观,也激发起人们对新兴职业群体的好奇。除了垃圾分类师之外,近年来社会上涌现出不少新兴职业,如食品造型师、创客指导师、健康管理师等等。新职业彰显了人们日益丰富多样的生活,更     出社会发展的新活力。新职业的出现与发展,     新经济的培育和壮大,也是我国职业变迁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一大批新职业     ,立基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年轻一代来说,更多的职业类型,让他们在发展空间上有了多元选择,得以在个人兴趣与成长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可以说,新职业中     了发展新机遇,体现了新的就业观,为更多人搭建了人生出彩的舞台。也应看到,(               )。总体看,不少新职业的成长基础仍比较薄弱,迫切需要以健全的法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加强立法,尊重规律、做好研究,用完善的法律引领、推动新职业的发展;新职业代表新方向,只有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创新发展,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6日版,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映射   得益     应运而生   蕴含
B.映射   得益于 水到渠成   包涵
C.折射   得益     水到渠成   包涵
D.折射   得益于 应运而生   蕴含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职业的“新”不只是因为它是新近诞生的职业类型,也在于其发展尚不成熟
B.新职业的“新”不只是因为它发展尚不成熟,也在于其是新近诞生的职业类型
C.新职业的“新”不是因为它是新近诞生的职业类型,而是在于其发展尚不成熟
D.新职业的“新”不是因为它发展尚不成熟,而是在于其是新近诞生的职业类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使围绕垃圾分类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
B.随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垃圾分类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
C.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以垃圾分类为中心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
D.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的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垃圾分类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龙是国家祥瑞。古人认为,大凡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就会      ,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此时便会有祥瑞出现,以彰显上天的满意和鼓励。这种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5个等级。其中“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龙和麒麟、凤凰、龟、白虎同为五灵之一,是最高等级的祥瑞。在这里,(          )。不过,龙的吉祥意义并非仅与国家政治      ,它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许多人喜欢用“龙”作为孩子的名字,更有些人将生儿育女的时间选择在龙年,以为龙年出生的孩子活泼可爱,生命力格外旺盛。此外,民众们还在陶瓷、竹木、建筑、玉石、剪纸、刺绣等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        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而龙风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都鲜明地表达出人们对吉祥如意、美满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在过春节、元宵节来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龙灯;端午节期间则又开展龙舟竞渡。而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更愿意从事一些       的活动,以取得好兆头。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国家政治又一次与龙有了关联。
B.龙又一次关联了国家政治。
C.龙又一次与国家政治有了关联。
D.国家政治又一次关联了龙。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风调雨顺       息息相关       数不胜数       约定俗成
B.风栉雨沐       休戚相关       数不胜数       不约而同
C.风调雨顺       休戚相关       擢发难数       约定俗成
D.风栉雨沐       息息相关       擢发难数       不约而同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过春节、元宵节的时候,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龙灯;端午节期间则又开展龙舟竞渡。
B.过春节、元宵节来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期间则又开展龙舟竞渡的盛大活动。
C.每当春节、元宵节来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期间则又开展龙舟竞渡的盛大活动。
D.在过春节、元宵节的时候,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期间则又开展龙舟竞渡。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发乎真心地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人说得好:“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 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这提醒人们,(       )。一两件事上 、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也值得敬佩。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

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实践表明, 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演进,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体主动作为,也需要榜样引领示范,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施展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要素     挺身而出     蔚然成风     放任自流
B.因素     自告奋勇     风靡一时     放任自流
C.要素     自告奋勇     风靡一时     顺其自然
D.因素     挺身而出     蔚然成风     顺其自然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锤炼品德的个人,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
B.锤炼个人品德,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
C.必须持久不懈地发力,时时处处地提升,来锤炼个人品德
D.锤炼品德的个人,必须持久不懈地发力,时时处处地提升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B.施展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全民道德素质达到新高度。
C.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D.施展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全民道德素质。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医药曾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积极影响。如何切实利用好,发展好、继承好中医药,是每个中国人不容回避的。今天,中医药难“守正”,原因在于“以西律中”,用西医的“鞋子”来衡量中医的“脚”,导演了现代版的“________”。唯有培育适宜中医发展的沃土,才能更好传承中医药的精华。________,守正不意味着泥古不化。实际上,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________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从中医典籍中焕发新生的青蒿素,到将传统中药的砷剂与西药结合治疗白血病……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中医药的发展________,要正确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才能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切实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成为每个中国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B.切实利用好,发展好,继承好中医药,这是每个中国人不容回避的时代责任。
C.如何切实利用好,发展好继承好中医药,这是每个中国人不容回避的时代责任。
D.如何切实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成为每个中国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郑人买履   然而   创建   负重致远
B.削足适履   显然   创建   负重致远
C.郑人买履   显然   奠定   任重道远
D.削足适履   然而   奠定   任重道远
3.根据上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下列所拟写的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承千古事,守正永流传
B.守正不泥古,创新莫离宗
C.银针草药需传承,守正出新迎健康
D.千方妙药救群生,黄帝青蒿昭万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