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50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求实即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经世致用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早在中国史学开始兴起的时期,秉笔直书就成为史家的崇高美德而受到称赞。尤其是孔子因晋国史官董狐的“书法无隐”而称他是“古之良史”,以及《左传》作者记述了齐国太史、南史氏为书“崔杼弑其君”而不惜以死殉职,这种秉笔直书的精神境界就成为史家遵循的传统。

唐代刘知几撰《史通》,有《直书》《曲笔》两篇,指出了史学上“直书”与“曲笔”的对立,分析了它们的利害。认为“直书”“直词”是实录的前提,而“曲笔”“诬书”则会造成实录难求。刘知几正是从历史撰述是否是“实录”这一根本点上,来划清“直书”与“曲笔”的界限的。这种求实的精神自司马迁《史记》被誉为“实录”之后,便成为大多数史家追求的目标而形成优良的传统。曲笔作史危害很大,造成的史事上的错误也不少,但在整个史学上毕竟只占少数。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史家是以董狐、南史、司马迁为效法的楷模,存实录、写信史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从史学发展的连贯性来看,任何得计于一时的曲笔作史,终究要为后人所揭露和纠正。

从史学的社会作用来说,求实,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基础。刘知几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中国古代史学之求实的传统和经世的传统在总的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可以从《史记》《资治通鉴》等各类有代表性的著作中看得很真切。《资治通鉴》意在“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附以《考异》30卷,使其所记、所论有经得起检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历代盛赞《资治通鉴》者极多,金朝女真族统治者金世宗的话或许更有深意,他说:“近览《资治通鉴》,编次累代废兴,甚有鉴戒,司马光用心如此,古之良史无以加也。”

在中国古代史学上,有的统治者或有的史家,为着某种需要而掩盖历史真相或篡改已经写出的史书,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这跟史学的经世致用并不是一回事,其间界限不可混淆。这种曲笔作史的行为,只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的支流,而且总是遭到后人的唾弃和鄙视。求实的传统和经世的传统,以及它们之间在总的趋向上的一致性,乃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主流。

(摘编自瞿林东《说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以史学为经世工具的认识,由历代学人不断加以阐发,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深刻。汉初的贾谊把取鉴于历史作为国家施政的要务看待,他说:“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致用”与“求真”大多数情况下是统一的,是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求真”即秉笔直书。古人知道,用真实的历史为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是理想的史学局面,也是优秀史著且有久远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史学既要关注社会需要,又要严格对自身的写实要求,这是二而一之事。

当然它们之间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冲突,古人采取了他们认为适当的方式。从董狐直笔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直”的理解。《左传》记载了赵穿杀灵公之事后,接着写:“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董狐写的并不是直接的历史事实,而是在强调赵盾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如果没有后来的解说,读者会误认为杀死灵公的人真的是赵盾。可当事人赵盾和后来的评判者孔子以至以后的读者,都认为董狐是在秉笔直书,是书法不隐。显然在这里客观史实与主观认定已出现了一定的间隔。

《论语·子路》中孔子有一段与叶公的对话。文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窃)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个“直”与客观事实拉开了更大的距离。在孔子看来,“直”的把握是有限度的,违反了人性的“直”是不足取的。也就是说面对人伦亲缘等必要的社会要求,“直”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应当包含更丰富的内涵。儒家是以人伦为出发点建立起社会结构与运行理论的,在他们看来,亲缘关系的松弛会直接导致君臣关系等上下等级制度的不稳定,所以破坏了伦理秩序,就会危及社会的安定。这是对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阐述,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从史学上贯彻孔子的思想,就产生了适当牺牲客观事实而求得伦理意义上的“直”这样的处理原则。说得直白点就是为了“致用”而让“求真”做出适当让步,也就是说在“求善”与“求真”之间,“求善”是占压倒优势的。把“为亲者讳为尊者讳”作为一条重要的原则,体现的就完全是“求真”服从于伦理的政治考虑了。近代以来这类所谓的《春秋》笔法为人所诟病,也正是为此。但在古代的思想背景下,这个原则是为人们所认同,并赞赏的。

(摘编自许殿才《中国古代史学的“求真”与“致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秉笔直书是史家的优良传统,故齐国太史、南史氏不惜性命也要记录“崔杼弑其君”的真相。
B.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左传》中董狐秉笔直书的相关记载,但是对董狐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
C.为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史著只能严格写实、客观记录,否则不能成为优秀的史著。
D.材料一所指“曲笔”,是恶意掩盖真相的行为,这与材料二中“子为父隐”的性质并不相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家大多效法秉笔直书的楷模,曲笔作史难逃后人的审视与批判,这使得曲笔成为史学支流。
B.金世宗盛赞《资治通鉴》,认为它体现了史学的求实传统和经世传统在总的趋向上的一致性。
C.《史记》《资治通鉴》践行了史家“直书”的优良传统,《史通》则对“直书”作出了理论上的分析。
D.“为亲者讳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虽然如今为人诟病,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到了贯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左传》不仅写出了一些具体、生动的人物,还记述了个别历史事件的始末,丰富了史书记事的容量,是对《春秋》的继承与创造。
B.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史学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的理论著作,书中对中国史书的体裁、体例有总结性的精辟见解。
C.《汉书》批评汉文帝居功荒政,提到文帝时期的政局就像寝于未燃之时的积薪之上,又对景帝时期出现的冤狱情况提出批评。
D.《史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战争等重要历史场面都很精彩,这增强了史学自身的生命力,也扩大了它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作用。
4.材料二第一段提到了贾谊的史学观,请简析《过秦论》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直书”,请谈谈两则材料对其认识的不同。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月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以来,东西方都重视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古希腊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出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而美育之于数千年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亦功不唐捐。上古时期,中国便已出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西周建立起来的礼乐文化制度,则对中国数千年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思想,更奠定了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孔子深知艺术审美的力量,虽然已由德育内化为一种心理要求,但只有成于乐”“游于艺的美育才是最高境界。在此,道德目标通过审美转化,成为自由人性的有机组成而发端内心,让枯燥严肃的理性染上灵动的色彩。孔子的美育思想是后世文以载道的理论基础,也是其精神价值核心所在,被此后的儒家所继承。如战国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西汉《乐记》提出乐者,伦理者也;宋明理学经广泛吸收佛道理论之后,将美育理论本体化、精致化、体系化,提倡洒落自得、浑然至乐的人生风范和人生境界,强调通过这一自由心境的体验,达到真、善、美及知、情、意的统一。

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美育不仅传授艺术形式带来的审美情感,而且蕴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事实上,道德和艺术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两大精神基石,中华人文精神亦由此带有泓邃的审美品格。如钱穆所言:文学必在道义中,而道义则求其艺术化。中国之人生乐处,即在是矣。岂非中国之文化特质乎!在中国,艺术与道德的有机结合,涵养出一种人格审美求善的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甚至不妨说,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方式和渠道就是美育。纵观历代中国社会,无不将生活化、道德化的艺术作为人格培养的基本手段。这种通过审美中介来实现外在规范向内在自觉的转变,迥异于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抽象先验理性道德律令的绝对服从,而是融合具体情境,一方面在艺术审美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又在道德培养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最终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极致。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空前密切,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开始发生变化,其理论形态呈现出中西交融的面貌,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和精彩观点。如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首次全面论述了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初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美育架构。蔡元培筑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借鉴康德、席勒美育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还推动美育列入国民教育计划,让中国现代美育走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朱光潜则拓展了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以当时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为依据,强调美育对个体心灵的解放功能,突出了美育作为创新教育的特征和意义,并将美育落实到人的生命体验之中。刘海粟、丰子恺、林风眠等人的艺术教育便属于这种美育观点的践行。如果说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人的美育思想属于启蒙类型,那么,陶行知、徐悲鸿等人奉行的美育思想则将美育的终极指向定位于社会救亡与民族解放。综言之,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对传统的最大超越之处,是形成了以个体独立之为本位的思维方式,重视的价值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从的心理结构出发,讨论与美育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摘编自吴为山《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没有音乐教育就不能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
B.文章认为在几千年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中美育作用大,是功不可没的。
C.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文学与道义是分离的,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D.近代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的特点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少了,西方的东西多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首句提出观点,表明东西方对于美育作用的重视,而后通过大量事例具体分析阐释了“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
B.第二段首先明确了中国传统美育的内涵,并运用引用论证,借用钱穆的论断阐述了文学与道义之间的关系。
C.第二段末将中国传统的美育方式与康德的做法进行对比,进而导出中国美育的终极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
D.第三段先总说,后分说,介绍了所例举的杰出人物对中西方美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指出两种类型美育思想的指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审美教育,始于上古时期,经过西周的发展,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时,审美教育的地位基本稳固。
B.中国传统美育不单纯是基于艺术形式的审美体验,还蕴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
C.康德不是以审美中介实现外在规范向内在自觉转变,而是要求对“先验理性”或“道德律令”绝对服从。
D.陶行知、徐悲鸿等人将美育的终极指向社会救亡与民族解放,较之启蒙类型的美育思想更具有社会意义。
4.结合第一段内容,概括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
5.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不断涌现出一部又一部精彩纷呈的电影作品,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请结合本文内容,从电影从业者的角度分析国产电影崛起的原因。

序号

电影名称

总票房

1长津湖57.75亿元
2战狼256.94亿元
3你好,李焕英54.13亿元
4哪吒之魔童降世50.35亿元
5流浪地球46.88亿元
6满江红45.44亿元
7唐人街探案345.23亿元
8长津湖之水门桥40.67亿元
9流浪地球240.28亿元
10红海行动36.51亿元
2024-06-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

冬天已近在咫尺,索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他越冬的抱负并不算高,只要在好客的布莱克韦尔岛监狱待三个月——有饭吃,有床睡,还有志趣相投的伙伴。他诅咒那些以慈善名义对城镇穷苦人所设的布施。从慈善机构的手里接受任何一点好处,钱固然不必付,但你必须遭受精神上的屈辱来作为回报。对索比这样一位灵魂高傲的人来讲,是一种不可忍受的折磨。虽然法律铁面无私、照章办事,但至少不会过分地干涉正人君子的私事。

索比离开长凳。在第六大街的拐角处,他捡起一块鹅卵石,向商店橱窗的玻璃砸去。人们从转弯处奔来,领头的就是一位巡警。索比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两手插在裤袋里,对着黄铜纽扣微笑。

肇事的家伙跑哪儿去了?警官气急败坏地问道。

你不以为这事与我有关吗?索比说,多少带点嘲讽语气。

警察根本没把他看成作案对象,毁坏窗子的人绝对不会留在现场与法律的宠臣攀谈。警察看到半条街外有个人正跑去赶一辆车,便挥舞着警棍追了上去。

索比心里十分憎恶,只得拖着脚步,走到了一个老远的地方。这儿,整夜都是最明亮的灯光,最轻松的心情,最轻率的誓言和最轻快的歌剧。淑女们披着皮装,绅士们身着大衣,在这凛冽的严寒中欢天喜地地走来走去。索比在剧院门前捞到了扰乱治安这根救命稻草——一个大模大样巡逻的警察。

索比在人行道上扯开那破锣似的嗓子,像醉鬼一样胡闹。

他又跳,又吼,又叫,使尽各种伎俩来搅扰这苍穹。

警察旋转着他的警棍,扭身用背对着索比,向市民解释说:这是个耶鲁小子在庆祝胜利,他们同哈特福德学院赛球,请人家吃了个大鹅蛋。声音是有点儿大,但不碍事。我们上峰有指示,让他们闹去吧。

索比怏怏不乐地停止了白费力气的闹嚷。难道就永远没有警察对他下手吗?他扣好单薄的上衣,以便抵挡刺骨的寒风。

索比看到雪茄烟店里有一位衣冠楚楚的人正对着火头点烟。那人进店时,把绸伞靠在门边。索比跨进店门,拿起绸伞,漫不经心地退了出来。点烟人匆匆追了出来。

我的伞,他厉声道。

呵,是吗?索比冷笑说:好哇,那你为什么不叫警察呢?拐角那儿就站着一个哩。

当然罗,绸伞主人说,那是,噢,你知道有时会出现这类误会……我……要是这伞是你的,我希望你别见怪……我是今天早上在餐厅捡的……要是你认出是你的,那么……我希望你别……

绸伞的前主人悻悻地退了开去。那位警察慌忙不迭地跑去搀扶一个身披夜礼服斗篷、头发金黄的高个子女人穿过横街,以免两条街之外驶来的街车会碰着她。

索比往东走,咕咕哝哝地抱怨那些头戴钢盔、手执警棍的家伙。因为他一心只想落入法网,而他们则偏偏把他当成永不出错的国王。

最后,索比来到了通往东区的一条街上,这儿的灯光暗淡,嘈杂声也若有若无。他顺着街道向麦迪逊广场走去,即使他的家仅仅是公园里的一条长凳,但回家的本能还是把他带到了那儿。

可是,在一个异常幽静的转角处,索比停住了。这儿有一座古老的教堂,样子古雅,显得零乱,是带山墙的建筑。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色的玻璃窗映射出来,毫无疑问,是风琴师在练熟星期天的赞美诗。悦耳的乐声飘进索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粘在了螺旋形的铁栏杆上。

月亮挂在高高的夜空,光辉、静穆;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屋檐下的燕雀在睡梦中几声啁啾——这会儿有如乡村中教堂墓地的气氛。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拨动了伏在铁栏杆上的索比的心弦,因为当他生活中拥有母爱、玫瑰、抱负、朋友以及纯洁无邪的思想和洁白的衣领时,他是非常熟悉赞美诗的。

索比的敏感心情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交融在一起,使他的灵魂猛然间出现了奇妙的变化。他立刻惊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深渊,堕落的岁月,可耻的欲念,悲观失望,才穷智竭,动机卑鄙——这一切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顷刻间,这种新的思想境界令他激动万分。一股迅急而强烈的冲动鼓舞着他去迎战坎坷的人生。他要把自己拖出泥淖,他要征服那一度驾驭自己的恶魔。时间尚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再现当年的雄心壮志,并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它。管风琴的庄重而甜美音调已经在他的内心深处引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去繁华的商业区找事干。有个皮货进口商一度让他当司机,明天找到他,接下这份差事。他愿意做个煊赫一时的人物。他要……

索比感到有只手按在他的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来,只见一位警察的宽脸盘。

你在这儿干什么呀?警察问道。

没干什么,索比说。

那就跟我来,警察说。

第二天早晨,警察局法庭的法官宣判道:布莱克韦尔岛,三个月。

1904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索比对慈善机构深恶痛绝,他认为慈善布施是以牺牲人格尊严为代价的,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伪善。
B.索比常得过且过,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明晰的规划,但年轻就是资本,他也有可能成为煊赫一时的人物。
C.索比轻微的犯罪行为,既能满足他的要求又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后果,体现了底层人民苟活于世的狡黠。
D.索比的生活中也曾拥有家庭的温暖、纯真的友谊、懵懂的爱情、远大的志向,但当下他只有一条长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色幽默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索比为达到自己入狱过冬的可笑目的,自导自演了一系列的滑稽剧情。
B.作者有意将索比放置于对比鲜明的环境之中,索比看得到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但热闹都是他人的。
C.绸伞的前主人误认索比是绸伞的主人,作者着意描写其言语闪烁之态,折射出人物内心愧疚与不安。
D.小说语言看似轻松风趣,实则冷峻沉重,在无家可归的索比眼里布莱克韦尔岛监狱竟是好客的存在。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分析警察的典型性体现在哪里。
4.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人文主题为“苦难与新生”,结合小说内容,从另一角度诠释“苦难”“新生”的内涵。
2024-06-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夫妻粉

庞泽云

雨镇这个地方,最有名的是夫妻粉。这粉摊经过几代的单传,传到了鲍大勺手里,那手艺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摊上只有两张案桌,是用四条长板凳支起的。案桌周围参差不齐地摆着几把竹椅、几个方凳和几个石礅。旁边,是一张放调料、碗具、家什的条桌和一个泥炉。泥炉上架着一只深底铁锅,锅上没有盖儿,却横着一个钻着密密麻麻小眼的桃木压漏。因为夫妻粉的传统忌用现成干粉条,说是干粉不鲜;都是把粉面和好了,放入压漏里挤压,直接从眼儿里落水下锅的。这样,煮出来的粉晶莹透亮,有鲜气。

这粉摊虽说简陋,却天天都挤满了食客,人们宁肯站着吃,从街沿这边站到街沿那边,也要来光顾。人多逼得手脚忙,两口子半天下来,裤裆里都是汗。

是的,这粉摊有些与众不同:只卖半天。倒不是怕忙,而是要用半天去预备调料。饭靠火候,酒靠害,百样佳肴靠调料嘛!②这粉,绝就绝在调料上。

咋绝?酱油醋,葱姜蒜,味精白糖辣子面。这些普通的玩意儿它都下,自不必说。可有两样东西,却是外界人不大晓得的,那就是娃娃椒和雅鱼汤。

娃娃椒是离雨镇十五里地青溪山上的特产。一般的椒,一粒就是一粒,可娃娃椒大粒上还背着个小粒,肉头厚,润色好,油气重,不但麻味浓,还有一股醉鼻舒肺的特殊香气。这娃娃椒在青溪山上只有几十棵树,夹杂在遍坡遍岭的普通野椒之中;而且还专爱往那悬崖峭壁上长。

雅鱼则是雨镇边羌江里的独产珍品。肉细嫩,且无刺,熬出汤来,又白又酽又鲜,可是,这鱼专生于江边激流拍岸处的石穴、石腔,要得此物还有几分危险。历来夫妻粉的摊主儿都有上青溪,悬采娃娃椒;下羌江,险捉雅御鱼的本事。不然,就当不了摊主。

然而,也曾有人把以上调料样样数数弄了个齐,但做出粉来,却仍然比不上夫妻粉。他们不晓得,这料的齐全,还只是事情的一半;还有那怎样配料的另一半呢?

配调料也像和墙泥、抓中药一样,得严格地讲究比例,这就全靠人的摸索了。

如今的鲍大勺,是在怎样配调料?那是金口玉牙也问不出来的。③人们只是传说着,说他都是五更半夜起来配,把窗户掩了,把门闩子上了,还要用屁股抵着门扇,连他婆娘都不许看

在鲍大勺这辈夫妻粉摊的食客中,有一个是最为精细的了,那就是糖酒公司退休的袁老头儿。这老头原是公司的品酒员,那味觉器官灵得令人吃惊。用这张嘴来吃粉,那体验当然就比别人更为深、细,评价得也就更为中肯。这几年老头儿退休在家,嘴闲得慌,没那么多酒品了,就一头扎进了雨镇的小吃摊儿,这夫妻粉摊当然是常来的。

喂,鲍老板,有一回,袁老头儿吃完粉,一边捏着根火柴剔牙,一边就对夫妻粉评起来,这粉,入口酸辣,入喉麻辣,回味香辣,酸中有甜,甜中有咸,香中透鲜。安逸得很哟!我的舌头都差点吞下去了。

鲍大勺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自然惬意。一乐之下,便把自己那张竹马架搬了出来,给袁老头儿做了一个专座,只有他来才打开。

随着生意兴隆,票子大把进,婆娘便来话了:我说,把这套破家什换了吧。马要鞍装,人要衣裳,这粉摊也该伸抖伸抖了。

你晓得个球!肥狗有肉在毛里边,乌龟有肉在壳壳头。桌椅吱嘎,篷子补巴,这是祖训。

既不肯换摊子,那就多卖半天嘛,婆娘忍不住又说,大家都在向钱看,咱不当出头鸟,也别做排尾雁呀。

多卖半天?鲍大勺觉得婆娘说话太可笑,那找哪个去给我下江捉雅鱼?第二天还卖不卖了?

我说你就是个铁脑壳,三根砧子打弯了都打不透。离了红萝卜就不成席啦?没有雅鱼汤,就用草鱼汤顶嘛。

鲍大勺眼睛一鼓,想发火,但和婆娘的眼光一碰,又马上收住了。他看到婆娘的眼睛有些发红。于是,便赔了个笑脸,口气软软的:

嘿嘿!这鱼汤怎么能换呢?祖上没这个规矩,再说,让人吃出来,不就丢人现眼了嘛。

你呀,就是……就是什么,婆娘一时找不到合口的词儿,就跳过去说,那些吃粉的哪个不是窸窸乎乎,几个三下就搅完了?还像戏台子上吃饭呀,慢下慢下地品?孙二娘开黑店,用人肉包包子,不是看到几根什么毛,武松还吃不出来呢!

不会品?袁老头儿会不会品?

雨镇上有几个袁老头儿?他不来,又咋样?

是的,就是袁老头儿不来,也不会影响夫妻粉生意的。夫妻粉名声在外,就是换了鱼汤,一般人马上也不会就吃得出来。特别是那一群一群来雨镇旅游、公干的人,他们晓得个啥?

可是,鲍大勺还是不愿这么做。

婆娘拗不过他,最终只好骂一句了事:你狗日连这点形势都看不清,早晚有你着辣的时候!

婆娘的话真还说准了。不到两月,鲍大勺碰到了难事:由于农村的承包越来越彻底,青溪山的林坡划给了十户农民。要吃娃娃椒,只剩一条路:买。可是,现时的物价,又兴自调了。物以稀为贵,物以需为贵。娃娃椒对于鲍大勺来说,既需又稀,因此,人家就拿竹杠敲他了。要三十块钱一斤。天哪!比以前整整多了五倍。

这事使鲍大勺很伤心。那十户农民,可以说每回到雨镇赶场,都要吃他的粉,吃过又都不止一次地竖起大拇指连声称道,如何如何的好,还说鲍家两口子的品性也好,没有因为有块金招牌,就黑起心肠要高价。④可是,这些人的脸,怎么一下子都变了呢?手头有点娃娃椒,熟人熟事的,就能厚起脸皮说出那么高的价!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大勺的粉摊之所以只卖半天,是因为娃娃椒和雅鱼这些调料必需品的备料过程很费事。
B.鲍大勺视袁老头为知音,特意为他开设专座,这说明他非常在意顾客的用餐体验和评价。
C.鲍大勺不听妻子的劝告,执意不改变调料,体现了他不懂变通、因循守旧的性格特点。
D.小说通过写鲍大勺在社会变革后产生的经营困境,深刻揭示了传统手工艺发展中的问题。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只有”“参差不齐”“几把竹椅”“几个方凳”等突出了粉摊设的简陋,与下文食客盈门的盛况形成强烈反差。
B.句子②中的“绝”字,在下文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调料成分都是不易搞到的当地特产和珍品,二是配料比例极为讲究。
C.句子③借人们的传说为鲍大勺的配料过程增添了传奇色彩,同时也表现了鲍大勺为人的小气和夫妻之间关系的不和谐。
D.句子④中的疑问句,表现了鲍大勺对那十户农民的行为深感困惑的心理,感叹句则表现了鲍大勺对他们见利忘义的愤慨。
3.小说用了较多笔墨写袁老头和鲍大勺的婆娘,这两个人物在文中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班级开展针对这篇小说的续写方案讨论活动,同学们形成了甲乙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甲】鲍大勺最终依从婆娘的话,改变了夫妻粉的调料;【乙】鲍大勺继续坚持用原来的调料。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更好?请结合文本,阐明你的理由。
2024-06-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推广优良品种往往伴随着一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极有可能导致物种的单一化。一旦遇到特大病虫害爆发,就会难以抵挡,形成全局性的灾难。前些年,世界水稻曾经历过一场空前的灾难。一场突发的水稻黄矮病在全球大肆施虐,科学家们曾竭尽全力试图在现存水稻品种中寻找一种能够救治此病的抗病基因。也许这些稻种亲缘太近,在遍查了四万七千种水稻后都没找到所需的抗病基因。他们的搜寻不得不转向亲缘关系最远的野生品种。最后终于在印度山谷里找到一株野生水稻,它含有合格的抗病基因,从而挽救了全世界的水稻。

同理,一种迅速扩张的强势文明也会像推广优良品种那样,让人类文明呈现出一花独放的清一色局面。问题是,这种日益趋同的人类文明是否也会像物种单一化那样,潜伏着让人类遭受整体罹病的危险?

纵观全部文明史,可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人类文明总是呈现多样化倾向。通常,各种文明并不都是齐头并进的,它们的发展也总是不平衡的。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生命周期,它们都必然地要经历发生、发展、成熟、鼎盛、衰落,乃至消亡的整个过程。一旦某种文明蕴含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发展成一种能对世界文明整体产生巨大而又深远影响的强势文化,它就会像作物优良品种那样,以高屋建瓴之势无可阻挡地向整个世界迅速扩展,打破原有的多样性文化格局,排挤形形色色的本土文化,成为独占鳌头的主流文化。这种一统天下的态势不可避免地会使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化。

两百多年来,以西方文明为本体的现代工业文明异军突起,崛峙为一种迄今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是咄咄逼人的强势文明。这种文明借助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发达的交通运输,迅捷的信息传送,以及遍布全球的金融贸易网络,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在极短时间就将其推进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简直就像一台超强马力的巨型推土机,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整体球面上任意地纵横驰突,往来推碾,一时间大有铲平一切异己文化之势,使得人类文明空前的模式趋同、价值趋同与形态单一化。说起来真叫人腻烦,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同一时刻,喝着同一种罐装饮料,观看同一场足球决赛,欣赏同一部电影大片,或是坐在同种类型的电脑前,使用着同一家公司开发的电脑软件,玩着同一种电脑游戏……

一种文化的核心之处往往寓于它的哲学与宗教之中。植根于古希腊文化的西方现代文明,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尽管它今天盛极一时,如日中天,却也并非十全十美或有望永世其芳。这种文化与生俱来地带有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个是它没能跟自然和谐,在与自然的关系上都郁纡着一段发自本源的对立情结,并在它走向强盛的数百年里,让此种对立充分展露。时至今日,它已彻底打破了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长达170万年人类与自然一直保持的和谐关系,而且这种紧张与对立已经危及今天人类自身的生存。此种文明另一个根本性弱点在于它的竞争哲学。任何立足于竞争的理念都是重实力而轻德素的。它不仅在本质上是疏离的,而且从不否定人的原始欲望,更不需要根除近乎原罪的人性恶。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只需限制它,规范它,通过制定些法律,立下些规矩,借以保障人类社会不致因恶欲泛滥而走向毁灭的结局。同时,它还要有意地利用人类这种古老欲望,相反相成,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无所不在的竞争正是这种文明外表繁荣而内里残酷的症结所在。

人类现代文明确实是整体性患病了。这种发自本源的疾病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这种文明的整体罹病靠其自身是无法治愈的,你不可能在这种文化自身之中找到足以让其自愈的抗病基因。也许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到血缘关系最远的某些人类文明中寻求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英国学者彼得·罗素认为:我们可能生活在西方文明正在衰落的时期……我们的文明终将衰落。它自己已经证明了它的不可持续性。也许在最原始的、物质匮乏的地域中保持着某些当今世界最为淳朴高尚、最能和谐自然的人类文明。他们可能是一些土著人,但是彼得·罗素寄希望于他们。如此看来,这些淳朴民族所聚居的僻远之地完全有可能成为续接人类香火的诺亚方舟

对我们来说,最明智的选择也许就是像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那样保护我们的诺亚方舟

(选自詹克明《空钓寒江·保护诺亚方舟》,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当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文明发展成为“强势文化”,就会导致世界文化单一化。
B.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强势的文明,以锐不可当之势,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推进到世界各地。
C.西方现代文明崇尚“竞争”哲学,这必然导致它与自然对立、重实力而轻德素等自身难以克服的根本性弱点。
D.西方现代文明不仅不否定人的“原始欲望”,不根除“人性恶”,反而会利用人类这种古老欲望来促进社会发展。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已证明:要获得医治水稻黄矮病的抗病基因,可从亲缘关系最远的野生水稻中去寻找。
B.只要某种文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会打破原有多样性文化格局,使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化。
C.西方文明虽然盛极一时,但因其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根本性弱点,必然会从鼎盛走向衰落。
D.人类现代文明自身无法治愈其整体性患病,要寻找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应当另寻它途。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人类文明领域和物种领域的问题加以类比,从而引发出共同性的结论,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给人以启发。
B.文章第三段从人类文明史的宏观角度进行纵向审视和思考,深刻揭示了世界文化由多样化走向单一化的内在机理。
C.文章第四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大量生活事例,意在阐明人类文明模式趋同、价值趋同、形态单一化的问题之严重。
D.文章引用彼得·罗素的话语,揭示了西方文明不可持续性,表明了只有原始文明才是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
4.材料中的“推土机”和“诺亚方舟”两个词语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5.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各地文明的未来只有‘西化’一条出路,其结果将不堪设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4-06-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的荔枝(节选)

马伯庸

逃驿?!

这个词猛然刺入李善德脑海,让他惊得一激灵。

李善德面色凝重地里外转了几圈,真的是屋徒四壁,干净得紧。唯一幸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石头马槽,槽底留着一条浅浅的脏水。

李善德坐在门槛上,展开驿路图,知道这回麻烦大了。这个黄草驿所在的位置,是远近八十里内唯一能提供水源的地方,一旦这里发生逃驿,整条线路将会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飞骑将不得不多奔驰八十里路,才能更换骑乘和补给。

更麻烦的是,一离开昌江县的山区,就要立刻弃马登舟,进入汨罗江水路。这里耽搁一分,水陆转换就多一分变数。

如今已经是五月二十二日未时,转运队已从岭南出发三日,抵达黄草驿的时间不会晚于五月二十三日午时。

没过多久,李善德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而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绕行一段曲折山路,迂回离开山区,李善德斜靠在船舱里。他浑身酸疼得要死,只有嘴巴和胳膊还能勉强移动。小舟轻捷地在江水表面滑行着,顺流加上桨划,让它的速度变得惊人。几只夜游的水鸟反应不及,惊慌地拍动翅膀,才算堪堪避开船头。

李善德面无表情地咀嚼着干硬的麦馍,从船篷上抽下几根干草,充做算筹,在黑暗中飞速计算着。这一次荔枝转运,意料之外的麻烦实在太多了。

按照原计划,荔枝转运中枝节枯萎,将发生在抵达江陵之时。当地已经准备好了冰块和竹节。但刚才的计算表明,枝节枯萎很大可能会提前,在进入岳州时发生。而岳州无冰,他们只能用盐洗隔水之法坚持到江陵,再改换冰镇。岳州到江陵这段空窗期,对荔枝的新鲜程度将是致命打击。

李善德疲惫地闭上眼睛,山岳他可以翻越,但从哪里凭空变出冰块来啊?这道题,解不开,完了,完了……

在绝望和疲惫交迫之下,李善德的潜意识接管了身体,强制他进入了睡眠。李善德梦见自己走进一片林中,有桂树有荔枝树,他信手剥开一枚荔枝,却发现里面是一张陌生人的面孔。

他吓得把荔枝抛开,攀上桂树的高处。那桂树却越来越歪斜,低头一看,一只斑斓猛虎在树下狞笑着抓着树干。李善德正要呼喊求饶,却发现不知何时夫人与女儿也在树头,紧紧抱住自己。女儿嚎啕大哭着,喊着阿爷阿爷。

本来他以为老虎不会爬树,暂时是安全的。可荔枝树的树根却猛然拱起来,把地面抬得越来越高,猛虎距离树顶越来越近。一瞬间,所有的荔枝都爆裂开来,喷出浓臭的汁水。无数魂魄呼啸而出,把整棵桂树和他们全家都淹没了。

他霍然醒来,挣扎着要起身,不防整个人咣当一声摔到船舱底部。这时桨手进来禀报,已快接近洞庭湖的入江口了,耳边哗哗的水声传来,他竟睡了足足快十二个时辰。

这噩梦实在离奇,不过随着神智复苏,梦里的细节正飞快地消退,一如烈日下的冰块。等等……李善德突然意识到什么。

对了,冰块。他想起来昏睡之前的那个大麻烦。也许是充足的睡眠让思考恢复了锐利,也许是噩梦带来的并不止于悚然。李善德突然看懂了最后一片残留梦境的真正解法。

桂树没有倒在地上,地面却在逼近桂树,那么荔枝赶不到冰块所在,那就让冰块去找荔枝!原来我连做噩梦都在工作啊……李善德顾不得感慨,赶紧拿起舆图,勾算起行程来。只要先赶到江陵,让他们把冰块反方向渡江运到岳州,应该刚刚能和转运队衔接上!   立刻换舟,我要去江陵!李善德挣扎着起身,对篷外喊起来。

五月二十四日卯时,一条江舟顺利抵达江陵城外的码头。码头的水手们都好奇地看过来,区区一条长鳅江舟,居然配备了三十个桨手,个个累得汗流浃背。虽说溯流是要配备桨手不假,可这一条小船配三十个,你当这是龙舟啊!

李善德全然不理这些眼光,直奔转运使衙署而去。负责接待他的押舶监事态度恭谨,可一听说要派船把冰块送去岳州,便露出为难神色,只吸嚅道:可是,可是江上暑热,冰块不堪运啊。

李善德亲自来到冰窖门口,吩咐库丁们把四块叠压在一起,再用深井水泼在缝隙处。他一共动用了二十块,合并成五方。这五方搬运上船后,再次叠压,看上去犹如一座冰山似的,用三层稻草苫好。

监事有些心疼地唠叨说:即便如此,送到岳州只怕也剩不了多少了。李善德不动声色道:   我算过了,融剩下的,应该足够荔枝冰镇的用量。

可很快问题又来了。这条运冰船的吃水太深,必须要减重才能入江。李善德扫了他们一眼:这船上多少水手?

十五名。

减到五名。与行船无关的累赘一律拆掉!李善德的声音比冰块本身还冷酷。

于是他们拆下了船篷,拆掉了半面甲板,连船头饰物和舷墙都没放过,还扔掉所有的补给。一条上好的江船,几乎被拆成了一个空壳。李善德目送着光秃秃的运冰船朝下游驶去,没有多做停留,继续北上。前面出了这么多状况,他更不敢掉以轻心,他已经失去太多,绝不能接受失败。

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有删改)

【背景介绍】唐玄宗朝,李善德遭同僚设计被迫接敕令,将岭南鲜荔枝于六月初一贵妃寿辰当日运抵京城。岭南距长安不下五千里,而荔枝物性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虎威逼、家人哭喊、荔枝臭腐,梦中种种折射出李善德面对新鲜荔枝恐难按时进京这一危机而产生的压抑和恐惧心理。
B.区区一条小船上竟然配备了三十个桨手,既是李善德试图以盛大的官威压服低级官吏的职场心理使然,更是为情势所迫。
C.“全然不理这些眼光”“扫了他们一眼”“声音比冰块本身还冷酷”,这些体现了李善德冷静、坚定、果决的性格特征。
D.面对转运路上的各种变数,李善德化险为夷,将荔枝按时运抵长安,展现出精于筹划、严谨细致、随机应变等个人能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历史事件为基础,加以文学想象,细致展现了人物艰难的处境与不懈的抗争,带给读者超越时空的审美感受。
B.小说以李善德为主要人物,以转运新鲜荔枝为中心事件,减少不必要的人物与情节,事件推进迅速,矛盾集中突出。
C.小说对话繁复婉曲,监事与李善德的对话推动了情节发展,塑造了人物形象,延宕了叙事节奏,营造了紧张氛围。
D.小说以“一骑红尘”却未见“妃子笑”为结尾,形成一个开放性结局,李善德成功与否,留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
3.为凸显李善德的危急处境,小说是如何处理叙事时间和叙事语言的?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4.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本文与蒲松龄的《促织》在处理“小”和“大”的关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4-06-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换言之,想真正了解中国文化,需要深入领会中华礼乐文明,把握其核心精神。站在情、礼关系的视角上看,通情达礼即是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礼者理也,礼的思想基础在于合理,而所合之理实为情理,情礼关系的实质即是情理关系。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发展,是一个民族性与民族文化不断转化与创新的发展历程,通情达礼在此发展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文化启示意义。

中西传统文化一个突出差异在于对人的性情问题的理解与价值评断不同。与西方传统文化凸显自然与文明的断裂与对立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乐文明强调自然与文明的连续、质与文的统合,这背后隐含着对人之自然性情的价值肯定。情是中华礼乐文明形成的基础,人的自然性情则代表着生存的真实性,是文明创生的摇篮与理想的归所。当子贡请教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时,孔子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来点化他,其中的”“之情亦已成为理想人格的现实情态。由此出发,人的生存成为一个内外、始终的一贯。然而,伴随中国现代性发展中理性至上原则的凸显,作为的人道原则与制度规范可能会逐渐与作为的人之自然性情相疏离,呈对立之势。由此将引发人的生存的抽象化、概念化、工具化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思考中华礼乐文明中本乎性情的文化立场殊为必要,正所谓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

中华礼乐文明在本乎性情的基础上,强调立乎情理。所谓人道原则、礼法规范皆是情理的体现。换言之,本乎性情并不意味着纵情肆欲,而是要发乎情,止乎理。这个,一则源于人情之通,它在共情的基础上演化为同感共振的一体通情之义。所谓共情指人在生生不已的基础上共有的好恶之情,古人甚至将此共有之意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正所谓天人同道,好恶不殊;所谓通情指对共情的体贴以致达到同感共振的境界,《礼记·檀弓》讲到的邻有丧,春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的做法即充分体现了通情之义。由共情而通情是中华礼乐文明言情的总趋向,故而古人以为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二则源于良知的发用流行,当孟子言理义之悦我心时即已点明人的情感世界中蕴含着明确的超越性的道德情感指向。今日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阐发务实求真、崇尚自由的理想诉求时,往往极力凸显自然性情的合法性、合理性,却忽视了情理所包含的自我规范与致良知”“发明本心等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思想寓意,由此很容易引发纵情肆欲、精于为己等不良现象。

礼乐之教显为德治,刑政之治则属法治。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正所谓刑以弼教,法以济礼,二者相须而成,实质是力求情、理、法的一贯。礼乐之教,得乎情理,化民以德,培善成俗;可谓智深而谋远。法之所罚在于示以威信,止邪归正,正所谓礼以行义,刑以正邪,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再者,礼法之用要在中道合义,不可拘泥不化。无论德治还是法治,皆系政教之一端,所谓道无常道,法无常法,要在审时度势,因势合义,以俾于事,而非固执一端。此外,传统的以德入法是立法的精神原则、理想指向,就这个角度而言,刑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惩恶扬善、成就德行。故古人论及刑政理想时皆言为政以德,但绝非用道德规范来直接代替刑政之法,为此,古人曾言: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如果强行理想化地以德入法,则极易导致因道德绑架而轻易构人以罪抑或纵容犯罪。中华礼乐文明的这种德法并治思想,对当下构建道德文明与法治社会不无裨益。

中华礼乐文明还强调存敬有畏。古人很重视崇天敬祖,在他们看来,崇天,一则在于天地者,生之本也,人道亦本于天,且内在于人,是人的存在规定、价值本原;二则在于天命无不报,即天命具有不假人为的至上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古人讲知天命   畏天命,即是在提示行人道的同时,亦要敬畏天命,修身以俟之。而敬祖则在于人本乎祖”“无先祖,恶出?,古人提出敬祖意在重仁袭恩,不忘先人业绩。崇天敬祖的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古人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的人文精神。在此背景下,人即是一个知止守道、存敬有畏的现实规范性存在。当前社会中涌现出无知无畏、娱乐至死等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恰在于人心缺少了对天理道义的敬畏感,以致行为肆无忌惮。结合中华礼乐文明这一文化精神对此做适当反思,当是颇具建设性的。

(摘编自华军《通情达礼: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礼乐文明的文化立场是本乎性情,在对人的性情问题的理解与价值评断上,中西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明显不同。
B.本乎性情并不等于可以纵情肆欲,而是应该发乎情,止乎理,这个“理”既来自人情之通,又来自良知的发用流行。
C.古人所谓的“共情”是指将人在生生不已基础上共有的好恶之情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以致达到同感共振的境界。
D.传统的以德入法是立法的理想指向,但若强行理想化地以德入法,则将导致因道德绑架而轻易构人以罪或纵容犯罪。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通情达礼”是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如果不把握其核心要义,进而深入领会中华礼乐文明,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
B.人的自然性情代表着生存的真实性,当它与人道原则、制度规范相疏离甚至对立时,中国的现代性发展就会凸显理性至上原则。
C.人们在阐发自己的理想诉求时,既要凸显自然性情,也要重视情理所包含的自我规范等,可见本乎性情与立乎情理相生相伴。
D.当今社会,如果人们遵从“通情达礼”这一核心精神,对天理道义心存敬畏,就不会出现无知无畏、娱乐至死等不良的行为。
3.下列做法中,不能体现“通情达礼”对中国现代性发展的文化启示的一项是(     
A.我国多所医科大学开设临终关怀类课程,普及临终关怀教育,提升学生尊重生命、医者仁心等素养。
B.我国成立社区矫正机构,坚持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与道德教育,消除其重新犯罪的可能性。
C.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中华儿女举行缅怀黄帝的祭祀活动,昭示了中华民族同根共祖、复兴发展的理念。
D.“天宫”建成,“嫦娥”探月,“天问”探火,我国发展航天事业,正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前行。
4.请根据材料第四段,简要说明如何处理好“德”与“法”的关系。
5.当代中国现代性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可用中华礼乐文明中的哪些文化立场加以修正?请分别加以概括。
2024-06-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门铃响起

[冰岛]布拉吉·奥拉夫松

今天是周四,一大早起我就坐在书桌旁。快到五点,天色逐渐昏暗起来,因为已近十一月末了。这时门铃响起——在一周当中的这个时间,居然有人来按我的门铃,这太反常了。 我从书桌旁站起来,才意识到自己已在桌旁连续坐了两三个小时。打开大门前,我依然怀着那个想法——每当我没指望会有什么人来访时,我总会这样想:

有人要来杀我。

门外站着个中年男子,穿着蓝色的连体冲锋衣,一见我便直奔主题,完全没有自我介绍或是打个简单的招呼。

你这儿有空瓶子吗?他问。

没有,不好意思,我这儿没有空瓶子。

他并不相信我,转身离开之前还盯着我看了一眼。我目送他离开:他手拿一个黑色的塑料袋,看起来像是装空瓶子用的。我自问,这种行为算不算是粗鲁:敲开人家的门,没有一句自我介绍或是简单问候,就直接讨要东西。我走进厨房,打算在重新坐回书桌之前找点喝的,门铃突然又响起来。我依然怀着那个想法:

来了。

打开房门后,我确信,这一次我是真的猜对了,因为按门铃的还是刚才那个人,那个跟我要空瓶子的男人。除了要来达成他原本的计划——杀掉我,他还有什么别的理由又来敲门呢?

罐子有吗?他问。他要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承认我松了口气。

罐子是吗?稍等,我看一下。

我没有立刻离开大门,而是犹豫了一瞬,因为我担心自己被耍了或被骗了。 最好在我去——或者假装去——洗衣房察看有没有空罐子的同时,我能顺便把门关上。但不知为何,我没有这样做:就像我对自己说的,我向这位外来客屈服了。我再三请他稍等片刻,而在我进去的时候,就任由大门开着。 洗衣房在门厅内侧,再往里走才是厨房。这是公寓里唯一一个从两个方向都能进入的单元。

我知道我一个空罐子都没有。在我回答他的时候我就知道。但我还是翻了翻洗衣机旁的黑口袋,就是门口的男人拿的那种。我从里面掏出一块木板,我一直打算先拔掉上面的钉子,再把它扔进垃圾桶来着。我知道,这些钉子会扎坏木板碰到的一切东西。在我把木板掏出来的时候,口袋就被刮出一个洞。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回原处,生怕袋子被弄得更破,同时感到一股冷气从敞开的大门涌进公寓。难道是他进来了?他的眼神中隐藏了些什么?他穿着这件冲锋衣是要做什么?我想我知道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要是他打算拿着这个袋子四处游走,就必须穿得暖一点才行。 因为人们是不会请他进屋的。我觉得那不大可能。 自从进到洗衣房后,我就再没听见男人的动静,也没有什么迹象表明他已经自己进了屋;但我感到冷意渐强,这一定是说明:外面的门开得更大了。任由房门敞开的时候总会这样。我看着挂在洗衣机上方的晾衣绳上的干燥衣物,它们已在这儿晾了好几天。我靠近门口,小心地向外看去。前方的门果然开得更大了。我竖起耳朵,想确认男人是否还在外面,然后我听到了他清嗓子的声音,还听到了他的袋子发出的细碎声响。我尽可能小心地将门虚掩起来,朝另一扇通向厨房的门踱去。

我听到街上传来汽车鸣笛的声音,司机一定是被人挡住了路,他的喇叭按个不停。我决定趁机把厨房门打开、溜进去。就在鸣笛声停止之前,我刚好将门关上。冰箱上的壁钟显示现在是五时十分。外面天色更黑了。我突然注意到水槽旁的桌子上放着一罐酸黄瓜,便试着回想,它是不是我方才找喝的东西时顺手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却记起我当时根本就没打开冰箱,因为门铃响了。

不知是因为窗外昏暗的天色,还是因为前厅敞开的大门,总之厨房里很冷。我把耳朵贴在通向洗衣房的门上,却什么都没听见,连街上的汽车交通声也没有。明明几瞬以前,街上的交通好像还很繁忙,而现在,街道似乎空空荡荡。侧耳贴门之时,我回想起一个叫劳鲁斯的亲戚,大家都叫他拉里,是我妈妈的叔叔。我想起四十年前的一天,他冲到我童年时的家,暴跳如雷,满口咒骂。那天,他给我们带了东西,两只购物袋里满满地装着他从货车司机朋友那里免费拿来的早餐麦片,他想把这些麦片给我们兄弟姐妹。他把麦片给了我们,虽然妈妈很不希望我们收下,因为这些麦片都是些陈年旧货。爸爸则对此没有意见,对于涉及这位亲戚的一切,爸爸都持这个态度。但麦片并非拉里后来愤怒离开的原因,而是那天晚上他喝得烂醉——这是妈妈说的。他喝光了自己所有的酒,就来跟我的父母讨他们的酒;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就在房间里等待,把耳朵贴在门上;我们等着拉里再向母亲大吼一次,骂她傻瓜、抠门;等着他说,他以后再也不会来我们家了。

你真是抠门到家了!在母亲朝他摔上门之前,他大声吼道。

这幅拉里的画面将我的思绪拉向了童年的另一幅画面:我十岁或者十一岁,挨家挨户地推销一本名为《动物保护》的杂志。可没有人愿意订阅。我又回想起另一段与推销有关的记忆:童年里的灰暗一天,我试着在雷克雅未克市中心卖报纸,大概就是我和朋友们结识《动物保护》的出版人的时候。

厨房里变得好冷。时钟显示五点二十分。 门厅里已很久都没传出任何动静。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那个提袋子的男人溜进了屋里,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已放弃了等待,我也听不见街上车辆的声音。而后终于传来了一辆车的声音,要么是公交,要么是卡车,紧接着交通仿佛又恢复了正常;刚刚这条街道居然那样安静,真有些诡异。我却并没觉得暖和多少。好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快到五点”“五时十分”“五点二十分”,小说多次提及具体时间,主要表明“我”对时间的敏感。
B.中年男子“完全没有自我介绍或是打个简单的招呼”“就直接讨要东西”,这让“我”感到冒犯。
C.当男子第二次按门铃时,“我”采用了缓兵之计,先稳住中年男子,自己则拖延时间,寻找机会逃脱。
D.“洗衣机上方的晾衣绳上的干燥衣物,它们已在这儿晾了好几天”这句话描绘了洗衣房的情景,侧面表明“我”此时的生活状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两次听到门铃,都“依然怀着那个想法”,运用反复手法,强调这一怪诞想法在“我”头脑中根深蒂固,而自己也不清楚到底为什么。
B.小说不仅没有明确交代“我”的身份和经历,而且中年男子最终如何也没有明确交代,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C.小说并没有明显、具体的情节冲突,但非常注重对主人公心理的描写刻画,主人公臆想了别人的动机和行为举止。
D.小说中多次写到天“冷”,可谓一语双关,既是指天气寒冷,照应了中年男子身穿连体冲锋衣的事实,也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3.小说中“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说明。
4.小说插叙了“我”的童年经历,有何作用?
2024-06-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青绿色的皮肤,圆滚紧绷如一面鼓的肚子,都显示出丽贝卡体弱多病、忍饥挨饿的历史甚至要比自身的年龄更久远,然而食物端上来的时候她却任凭盘子搁在腿上尝也不尝。丽贝卡过了很久才融入家庭生活。她总是缩在家中最偏僻的角落,坐在摇椅上吮吸手指。数天过去,她什么都不肯吃。谁都无法理解她居然没有饿死。后来印第安人发现她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乌尔苏拉发现后,在院子里洒牛胆汁,往墙壁上涂辣椒油,相信用这些办法可以遏制她的恶习。然而丽贝卡在寻找泥土时显得异常狡黠机智。乌尔苏拉又将兑了大黄的橘汁让丽贝卡喝下,却遭到了她拼命反抗和污秽咒骂。无奈,乌尔苏拉在药物治疗外,加上了皮带抽打。永远无从确知,究竟是大黄或毒打,还是二者一起最终发挥了效用,总之几个星期后丽贝卡显出康复的迹象。

丽贝卡改掉食土的恶习后,被安排到其他孩子的房间睡觉。一天夜里,和他们睡在一起的印第安女人突然醒来,听见一种奇怪的响声在角落里时断时续,她以为有动物溜进房间,警觉起来,却发现丽贝卡坐在摇椅上吮着手指,双眼像猫眼一般在黑暗中放光。比西塔西翁心中充满恐惧和难逃宿命的凄苦,她在那双眼睛里认出了威胁他们的疫病,正是这种疫病逼得她和兄弟背井离乡,永远抛下了他们古老的王国,抛下了公主与王子的尊贵身份,这就是失眠症。

天亮的时候,印第安人卡塔乌雷失去了踪影,他姐姐比西塔西翁留了下来,认定了自己的宿命:就算逃到天边,这致命的疫病也会穷追不舍尾随而至,没有人理会她的惊恐。“要是不用睡觉,那再好不过。”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那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用,”但印第安女人向他们解释,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遗忘,也就是说,患者慢慢习惯了无眠的状态,就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笑得喘不过气来,认为这不过是又一种印第安人杜撰的疾病,乌尔苏拉为防万一,还是将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

几个星期后,比西塔西翁的恐惧似乎平息了下去。有天晚上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乌尔苏拉也醒着,问他怎么了,他回答:“我又想起了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他们一刻也没睡着,但到了第二天感觉疲劳尽去,便把不眠之夜抛在了脑后。午饭时候,奥雷里亚诺惊异地讲起他如何一整夜都在实验室忙着给一枚别针镀金,准备在乌尔苏拉的生日送给她,但此刻却仍然感觉良好,到了第三天,大家在该入睡的时刻还是毫无睡意,这才意识到已连续五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终于警觉起来。

“孩子们也都醒着。”印第安女人的话里带着宿命意味,“这病一旦进了家门,谁也逃不了。

他们果然染上了失眠症,乌尔苏拉从母亲那里学过各种草药的效用,熬制了乌头汤让所有人服下去,可他们仍然睡不着,整天醒着做梦。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一时间家里仿佛满是访客。丽贝卡坐在厨房角落里的摇椅上,梦见一个和自己相貌极其相似的男人,他身着白色亚麻衣裳,衬衫领口别着一粒金扣,给她带来一束玫瑰。陪伴他的还有一位女士,用纤细的手指拣出一枝玫瑰簪在她发间。乌尔苏拉知道那男人和女人是丽贝卡的父母,但一番努力辨认之后,还是确信从未与他们谋面。与此同时,由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个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疏忽,家中出品的糖果小动物仍源源不断地在镇上出售,大人小孩都津津有味地吮咂着可口的绿色失眠小公鸡、美味的粉红失眠小鱼和柔软的黄色失眠小马,于是到了星期一凌晨整个镇子都醒着。一开始没人在意,恰恰相反,人们都因不用睡觉而兴高采烈,因为那时候马孔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时间总不够用,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就把活儿都干完了,凌晨三点便无所事事,听着音乐钟数华尔兹的音符,那些想睡觉的人,不是因为疲倦而是出于对睡眠的怀念,试遍了各种消磨精力的方法,他们聚在一起不停地聊天,一连几个小时重复同样的笑话,整夜整夜重复这一恶性循环。

何塞·阿尔卡带奥·布恩迪亚意识到失眠症已经侵入镇子,便召集起各家家长,把自己所知的失眠症情形讲给他们听,众人决定采取措施防止灾难扩展到大泽区的其他村镇。他们把用金刚鹦鹉跟阿拉伯人接来的小铃铛从山羊脖子上摘下,放在镇子入口,供那些不顾岗哨的劝告和恳求坚持进镇的来客使用,那时节走在马孔多街道上的所有外乡人都要摇动小铃铛,好让病人知道自己是健康人。他们在镇上逗留期间禁止一切饮食,因为疫病无疑只经入口之物传播,而所有食品饮料都已沾染失眠症,这项举措成功地将疫病控制在村镇之内,隔离卓有成效,后来人们就将紧急情况视为常态,生活恢复秩序,工作照常进行,没人再为睡眠这一无用的习惯担忧。

(摘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文本二:

我是在加勒比出生长大的,我熟悉那里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岛屿,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产生了自叹力不从心的感觉,总感到在自己所构思的和能够写出来的东西中,从未有一件事是比现实更令人惊奇的,我力所能及的只是用诗的手法移植现实。在我写作的任何一本书里,没有一处描述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摘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再谈文学与现实》)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百年孤独》是墨西哥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他曾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
B.乌尔苏拉用牛胆汁、辣椒油、大黄和皮带抽打对丽贝卡进行治疗,表明了她的野蛮、残暴。
C.比西塔西翁认为逃避是徒劳的,失眠症总会穷追不合,她选择继续留在马孔多,这反映出她内心极其恐惧和凄苦。
D.小说中的失眠症是可以通过食物途径传播的,镇子上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主人公家出品的糖果,这导致病症在镇子上扩散开来。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丽贝卡是一个怪异、孤独、痛苦的形象,体现了“百年孤独”的主旨。
B.文中反复提及“宿命”一词,这种思想既是比西塔西翁一系列言行的依据,同时也反映出她昔日遭遇的苦痛。
C.患上失眠症后会醒着做梦,文中具体描写了丽贝卡的梦境,“清醒”和“梦幻”的反差中有着奇妙的表达效果。
D.镇上的人认为睡眠无用,无需担忧,他们的工作生活秩序都回归正常,这暗含了作者对他们愚昧思想的讽刺。
3.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思迪亚一家对待“失眠症”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
4.马尔克斯说“在我写作的任何一本书里,没有一处描述是缺乏事实根据的”,请说说材料一中哪些“魔幻”情节对应着怎样的“现实”依据。
2024-06-1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主题性创作,是指围绕蕴含重要人文思想价值、体现民族精神、影响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展开的艺术创作。它是用艺术的方式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审美叙事,用审美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再发现,以启示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主题性创作也不例外。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戏剧冲突的要求,也是对现实课题的回答。只有回应时代关切的作品才能引起受众的关切,电视剧《苍天在上》和电影《战狼2》《流浪地球》等曾受到观众热捧,这不是偶然。因为这些作品的戏剧冲突,回应了现实中的课题,是用艺术思考完成的答卷。历史题材创作虽然不直涉现实,但真正优秀的作品都充满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回应着时代的关切。当代精神观照下的历史,是与时代息息相通的活的历史。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是现实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历史在现实的延展。主题性创作,聚焦一个主题、一种题材或一个历史节点,这只是出发点,回应时代、昭示未来,作品才能赢得当代观众的青睐。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主题性创作回答了现实课题,解决了现实问题,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和人生。感应时代的能力钝化,作品则难以担当“回答现实课题”的职能。

真正的艺术创作,都是一次新的发现。这是主题性创作的重要经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能否产生大作品,是对我们时代艺术创造能力的考验。

从本质上看,脱贫攻坚主题性创作属于农村题材。农业合作化运动曾孕育一批作品,堪称新中国农村题材创作的一次高峰。从《三里湾》《山乡巨变》《汾水长流》到《创业史》,不同于传统的乡土文学,这些作品展现的完全是新的生活气象、新的人生理想、新一代的农民形象,是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收获之一。此后的农村题材创作,自觉不自觉地从生活厚土中汲取养分,比如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主题性创作是一条有本有源有效的艺术路径。如果不是怀着狭隘的艺术观念,就不难发现,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走的也是类似的路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对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叙事。《红楼梦》虽然采取了虚构的艺术手段,但仍然是对一个大家族的历史事变的艺术写照。这些作品有主体事件支撑,有对事件的主题提炼,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立像以尽意。这些经典传之久远,对我们今天的主题性创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表现历史和现实事件的重大性,应当呈现这些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体现的精神向度以及对未来的作用。这需要创作者心怀大历史观,只有在大历史观中才能把握其内在逻辑,才能触摸到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到的历史内容”。这方面,电视剧《长征》等完成得不错,既表达出历史自身的矛盾运动之动能,又传达了中华民族从深重灾难中突围的坚定意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道义。

大历史观是一种眼界,也是一种眼力。有没有大历史观,直接影响作品的格局和气象。创作者心怀大历史观,作品才能呈现更多激情与生气。

(摘编自张德祥《主题性创作——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

材料二:

以女性为主要角色和受众,聚焦女性故事,探讨女性议题,是“她故事”的鲜明特征。从古装剧《武则天》《后宫·甄嬛传》到都市剧《都挺好》《安家》等,电视剧里的“她”大多被塑造为独立、果敢、有行动力的女性,这些电视剧在赢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一次次将女性话题推进大众的视野。

问题是,这样的“她故事”真实再现了社会现实吗?她们的职场成功真的是依靠自己的独立奋斗吗?在《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助力者是“完美父亲”蒙总;在《安家》里,房似锦的上海老洋房业务必须依靠徐文昌才能完成;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的独立离不开贺涵的支持……这些独立女性的背后,大都隐藏着一位男性保护者。

如何跳出套路,刷新当代人对“她形象”的认知,创作代表我们时代的“她故事”?

创作者应进一步开阔视野。自觉引入社会历史视角,挖掘当代都市现实背后的历史纵深支撑,有意识地把女性故事纳入我们时代的“中国故事”,“她故事”才能讲得深透。

角色的精神空间也需要拓展。真正的独立气质表现在思想意识、行为逻辑和社会关切方面,不应简化为步步为营的成功学攻略。鲁迅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走出自怨自艾的小天地,“她故事”才能真正与时代接轨、与现实契合。

我们还需反思流量经济与产品思维对艺术创作的伤害。我们过度关注收视率、点击率与网络话题度,艺术创作思维就不得不向产品思维妥协。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遵循创作规律,兼顾现实感与问题意识,作品才能迸发出打动人心的恒久魅力。

(摘编自白惠元《让作品迸发出打动人心的恒久魅力》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主题性创作用审美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再发现,以启示未来,因此只有主题性创作才能反映现实、观照现实。
B.主题性文艺创作,只要聚焦一个主题、一种题材或一个历史节点,作品就能赢得当代观众的青睐。
C.脱贫攻坚创作不属于主题性创作,《三里湾》《创业史》等作品不同于传统的乡土文学,它们是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收获之一。
D.《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叙事,这些作品有主体事件支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题性创作要能回答现实课题,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创作者要有格局和大历史观。
B.因为主题性创作要起到启示未来的作用,所以只能用审美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再发现。
C.跳出套路,刷新当代人对“她形象”的认知,创作代表我们时代的“她故事”需要创作者的努力。
D.如果我们过度关注收视率、点击率与网络话题度,会使艺术创作思维向产品思维妥协。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题性创作”的一项是(       
A.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电视剧《山海情》
B.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C.以扫黑除恶为主题的电视剧《扫黑风暴》
D.以爱情为主题的电视剧《你微笑时很美》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你认为优秀的作品创作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概括。
2024-06-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