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甲】

五美吟·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乙】

虞姬

(明)朱妙端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

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

注:①黥彭:黥布和彭越,与项羽同为秦汉之际崛起的诸侯,归附刘邦,为西汉开国功臣,初封异姓王,后以谋反罪被处死。②朱妙端,工诗,善吟咏,颇有诗名,被称赞“闺品之豪”。

1.对两首诗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B.咏史C.闺怨D.边塞
2.以下评价适用于甲诗的一项是(       
A.雄浑沉郁B.淡远清新C.幽怨悲壮D.含蓄蕴藉
3.简析两首诗借虞姬形象表达情思的异同。
2024-05-1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

【南宋】高观国

楚峰翠冷,吴波烟远,吹袂万里西风。关河迥隔新愁外,遥怜倦客音尘,未见征鸿。雨帽风巾归梦杳,想吟思、吹入飞蓬。料恨满、幽苑离宫。正愁黯文通

秋浓。新霜初试,重阳催近,醉红偷染江枫。瘦筇相伴,旧游回首,吹帽知与谁同。想萸囊酒盏,暂时冷落菊花丛。两凝伫,壮怀立尽,微云斜照中。

【注】①梅溪:词人好友史达祖的号。史达祖此时北行使金,身处被金人占领的河北。②文通:南朝文学家江淹,字文通,著有《恨赋》。③瘦筇:竹杖。④吹帽:晋代孟嘉重阳携宾客登高时帽子被风吹落,后用以咏重阳宴游,形容名士风雅。⑤萸囊:盛茱萸的佩囊。

1.下列对整首词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笔调豪放B.气格苍凉C.清空高远D.峭拔隽永
2.这首词融怀友之情和故国之思于一体,请对此加以赏析。
2024-04-30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各题。

长相思(二首)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山驿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1.以下对两首词的比较,最不适切的一项是(  )
A.两首词均为双调三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平韵,且用韵相类。
B.两首词喜用淡语,共同呈现出“语弥淡,情弥苦”的特点。
C.两首词选取相同意象,取义相近,对意象的处理各有其妙。
D.两首词都将视觉、听觉、触觉等巧妙融合,写景虚实相生。
2.《长相思·雨》中“愁人不喜听”与《长相思·山驿》中“行人不要听”在抒情效果上有何相似之处?结合两首词的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2024-04-30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十一首·其十一

【清】史承谦

何处凄凉赋卖金。偶逢风月一披襟,倦游无味到而今。

竹叶暖余残腊味,梅花薰透早春心。晚来生怕薄寒侵。

【注】①赋卖金:用汉武帝陈皇后以千金购司马相如《长门赋》事。②披襟:豪迈状。宋玉《风赋》: “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A.江城子B.扬州慢C.浣溪沙D.望海潮
2.作者人生“不称意”,只有“偶逢风月”才能“一披襟”,看似豪气,实多辛酸无奈。下面的诗句与此相同的一项是(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陆游《诉衷情》)
B.禅榻吹箫,妓堂说剑,也算男儿意气场。 (陈维崧《沁园春》)
C.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
3.有人说“竹叶暖余残腊味,梅花薰透早春心”这两句“可作春联,贴于酒家”,有人说这两句不能给人以“暖”“薰”之意。根据你对全词意境的理解,评判前人看法。
2024-04-30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关山月

南北朝 徐陵

月出柳城东,微云掩复通。

苍茫萦白晕,萧瑟带长风。

羌兵烧上郡,胡骑猎云中。

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

注:①拥节:执持符节。亦指出任一方。

1.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A.刚劲凝练B.深沉含蓄C.清新自然D.沉郁顿挫
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描写边塞景象,给人雄壮之感。
B.五六句描写敌寇大举进犯,凶狠残暴。
C.最后两句写将士奋起杀敌,英勇豪迈。
D.静谧、清冷的氛围,反衬出战争的激烈。
3.请结合高适的《燕歌行》,分析两首诗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
2024-04-1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即目

(清)王士祯

苍苍远烟起,槭槭疏林响。

落日隐西山,人耕古原上。

毗陵归舟

(清)王士祯

泊船西巍河,解缆东城路。

凉月淡孤舟,通遍村隐红树。

查查暮归人,悠悠渡江去。

【注】①本诗为诗人经过山东临淄见到的情景。临淄曾是战国时齐国都城,极为繁华。②槭槭():光秃的树枝发出的摩擦声。③毗陵:今江苏常州。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不是近体诗。
B.两首诗从内容上看都不是送别诗。
C.两首诗都善用叠词,从视觉听觉描写景物。
D.两首诗都善写景物,以虚实结合传递情思。
2.学校诗词社与视频达人社联合举办“隽永的诗意”微视频大赛,小明想选择一首诗拍成视频,在《即目》与《毗陵归舟》之间难以抉择,想听听你的看法。请具体阐述你的看法。
2024-04-18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客夜有怀

(清)吴兆骞

一灯愁独卧,永夜客衣单。

星月临江静,楼台拂曙寒。

悲笳霜外断,清漏梦中残。

忽忆西园会,笙歌满玉阑。

【注释】①清初诗人,曾因科场案被流放到塞外宁古塔,著有《秋笳集》。②西园会,泛指文人雅集。

1.找出与这首诗题材相同的一项(     
A.王维《山居秋暝》B.陶潜《归园田居》C.李清照《声声慢》D.杜甫《登高》
2.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点题,以“愁”字总领全篇。
B.三四句写夜色静谧,春风拂去寒气。
C.五六句写胡笳与刻漏声,以声衬静。
D.悲、清、断、残,渲染出凄清氛围。
3.结合全诗,鉴赏诗歌结尾两句的构思特点。
2024-04-1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宝山区高考二模语文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歌风台

(明)祝允明

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大风飞云亦壮哉。

韩彭英卢相继死,寄命寺人髀股间,未央志气拉飒摧。

相望千年余,安能为之哀。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

【注释】①祝允明:明代书法家,号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②掉臂:自在行游貌。③芒砀:芒山、砀山的合称。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南,与河南省永城县接界。④韩彭英卢: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皆造反而死。⑤寺人髀股: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髀:大腿,音。刘邦曾居宫中不出,樊哙闯入见刘邦以宦官腿为枕躺着。⑥未央: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高帝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⑦拉飒:如杂乱芜秽之物。⑧项王韩侯:项王:项羽;韩侯:韩信。

1.出版社编辑准备为收录本诗的作品集拟制一个名称,你认为下列不妥当的是(     
A.《明清古体诗选粹》B.《吴中四才子律绝》
C.《枝山歌行菁华录》D.《明人咏史诗大全》
2.下面对于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能够轻松取得如大风飞云般伟大的帝业,关键在于用人与杀伐。
B.随着开国将帅们一个个地死去,留下的人奴颜婢膝,当初志气不再。
C.借刘邦《大风歌》和汉初人物史事,深沉感慨,尽情抒发兴亡之感。
D.这首诗歌从古人写到今人,由前朝写到今世,风格沉郁,语言顿挫。
3.请联系诗歌内容与注释,鉴赏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024-04-1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满江红

[宋] 叶梦得

重阳赏菊,时予已除代

一朵黄花,先催报、秋归消息。满芳枝凝露,为谁装饰。便向尊前拼醉倒,古今同是东篱侧。问何须、特地赋归来,抛彭泽

回首去年时节。开口笑,真难得。使君今郡更,自成行客。霜鬓不辞重插满,他年此会何人忆。记多情、曾伴小阑干,亲攀摘。

【注】①除代:原任官员期满或罢任,与新任官员交接。这年春天叶梦得在福州除代,回到家乡。②使君:作者曾任知州,故以此自称。

1.上阕最后一句所用典故涉及的主人公是          
2.以下对本词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秋菊,用了拟人的手法。
B.下阕写了霜鬓戴花,意气昂扬。
C.以回忆勾连上下阕,自然流畅。
D.多处用典而不隐晦,风格典雅。
3.词中有三问,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在此三问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024-04-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卷

10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怀陈阜卿

(宋)陆游

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司考试官,时秦丞相孙以右文殿修撰来就试,直欲首送。阜卿得予文卷,擢置第一。秦氏大怒。予明年既显黜,先生亦几陷危机。偶秦公薨,遂已。予晚岁料理故书,得先生手帖,追念平昔,作长句以识其事,不知衰涕之集也。

冀北当年浩莫分,斯人一顾每空群

国家科第与风汉,天下英雄惟使君

后进何人知大老,横流无地寄斯文。

自怜衰钝辜真赏,窃虚名海内闻。

[注]①秦丞相孙:秦桧孙秦埙。②“冀北”二句:追念能从群马中识别良骥。③风汉,即疯汉。据《玉泉子》,唐文宗时,士人刘蕡应试写的策论,直言宦官专权祸害国家,官仇士良大怒:“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试官惧,不敢录取。④据《三国志》,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⑤大老:德高望重的人。

1.下列对本诗小序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奠定全诗昂扬激越的感情基调B.表达对于奸臣滥用权力的嘲笑
C.交代了怀念陈阜卿先生的缘由D.引出尾联作者孤芳自赏的慨叹
2.结合小序和注释,赏析本诗颔联用典的表达效果。
2024-03-03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