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99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庖丁不与筋骨硬碰硬,巧妙回避,依道而行,顺应规律,这是道家的看开

材料二: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临危受命,不计较个人得失,体现了他的担起

“看开”与“担起”是两种生存于世的姿态,身为新时代青年,你认为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昨日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主题口号:团结、友谊、进步。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主题口号: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表示,自己会坚持变法,“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也就是不会因为他人的抱怨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而司马光在《与王介甫第三书》中则认为变法者应当“采察天下异同之议”,也就是要听取不同的意见。

其实,不仅仅是变法,我们在做其他事情时也可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屠呦呦提到在1971年10月4日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从而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进而开发出新抗疟药物,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其实,读书治学、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环境保护、国家治理、民族复兴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突破口”。

请以“突破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日内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部分学校/安徽省金榜教育阶段性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大略》

上面的文字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坚持是成功的关键,《中庸》中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说,别人一次能做好的,自己十次做好,别人十次能做好的,自己尝试千次去做好,如果真有这样坚持,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但是也有人认为成功在于选择,《孟子》中的“缘木求鱼”的成语某种意义上也是强调选择道路的重要性。如果方法路径没有找对,再费力气也没有用。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6-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

2024-06-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8 . 完成作文。

一条小鱼对另一条年老的鱼说:“我很想去大海。”

“大海?”年老的鱼说,“你就在海里呢!”

小鱼很惊讶:“可是这里只有水啊!”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对此的理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24-06-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Ⅱ中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语言文字运用Ⅱ材料

近日,一段视频引起普遍关注。视频中,自媒体品牌“洁出表达力”创始人刘洁老师,在给某校国栋班授课时读及帝国,有学生嘻嘻哈哈地提到了“大日本帝国”。刘老师当场对该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屠杀的罪行教育学生,国仇家恨不能忘,崇洋媚外不能容。陈词慷慨,振聋发聩。

这段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热烈的讨论和高度的赞扬。但同时也有人“另辟蹊径”,指出“仇恨教育要不得”,并拿刘老师Celine(法国顶级奢侈品牌)的腰带说事,内涵她崇洋媚外,言行不一。

2024-06-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微写作。

结合文言文阅读,揣摩《淮阴侯列传》中司马迁对韩信的认识和评价,以司马迁的视角,用白话续写人物短评,不超过150字。

2024-06-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