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喜雨

曾巩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

【注】①瓯窭(ōu jù):狭小的高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志趣高洁,以名利为枷锁,为官只是偶然之举,也表明了作者的谦虚不矜不伐。
B.颔联写农民热火朝天的农桑活动,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写风雨时至。更增一喜。“生北极”“出灵湫”是想象。中间两联虚实结合,拓宽了诗歌意境,增添了诗歌审美意趣。
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会见”说明他的愿望已经实现。
2.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这一评论作简要分析。
2024-05-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校/邢台市信都区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乘舟初到岳阳时所作。②鲲鹏:鲲鹏是传说中鲲鱼变化成的大鹏鸟。《庄子·逍遥游》写道:(鹏)乃今将图南。”“图南意为打算向南飞,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江国之大、山城之高,画面宏大,气势磅礴。
B.颔联上承首联,转写近景,对仗工整,重视炼字,颔联中的“翻”“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岸风翻动暮色中的波浪,雪花飘洒于寒灯上的景象。
C.颈联抒发了诗人前途未卜、心绪茫然之感,表明安史之乱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给诗人的心理带来了巨大阴影。
D.此诗为五言律诗,意象丰富,意境壮阔,富于节奏,承转自然,情景呼应,浑然无间,显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2.诗的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04-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叛军已经攻占了洛阳城。②莲花山: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③明星:传说中的华山仙女。④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经过千里跋涉,终于见到了明星仙女。
B.第三至六句描绘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玉女纤纤素手拈着芙蓉,凌空飞舞,仙袂飘飘。
C.第七至十句是诗人想象自己被邀请来到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并一同遨游于太空。
D.后四句为实写,胡兵占据洛阳,人民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封爵簪缨。
2.请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简要分析,这首诗写的仙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写的仙境有什么区别?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1】,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2】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注释:【1】流霞:美酒名。【2】落帽:用的是东晋孟嘉登龙山,风吹帽落的典故,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天高气爽、山明水绿的绚丽秋景,令人赏心悦目。
B.“携”“酌”“搴”“泛”生动地写出诗人洒脱畅饮、采花赏菊的情景。
C.第七八句写诗人独自登高,面对美景强颜欢笑,抒发了孤独无奈之情。
D.诗尾由写景转为抒情,以歌声收束全篇,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2.下列诗句中“水”的意象,与“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中的“水”意蕴不同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这首诗写诗人重阳节登高的所见所感,请结合诗句内容,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三、四句写明月云水,夜气漾漾,天水相连,江面空阔,诗人沉郁的内心顿时一片空明愉悦。
C.中间四句多处写月,各具特色,或明或暗地表达了作者身处羁旅,只有明月作伴,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D.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还未尽兴欣赏,心已随如飞的轻舟远离。
2.此诗对渔歌的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是如何描写渔歌的?
2020-07-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①韦偃:唐代画家,善于画马。②歘(chuā):形容短促迅速的声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偃知道杜甫喜欢自己所作的画,在离开杜甫之前为他画了一幅画,杜甫为此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B.“坐看千里当霜蹄”一句写韦偃所画的骏马非常逼真,转眼之间,就即将奔驰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C.尾联作者由画中马想到自己的现实处境,真想得到这样一匹同生同死的骏马以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
D.本诗首联写画马背景和缘由,颔联写作画经过,颈联描写画面内容,尾联抒写感想,脉络清晰。
2.诗歌是如何表现韦偃画技之高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春日                                                                              游春

[宋] 晁冲之                                                                                  [宋] 欧阳修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两首诗歌共有的意象是_________ ,共同的情感是___________
2.在描写春天景色方面,这两首诗各有妙处,请简要分析。
2019-06-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2019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8 . (09年湖北卷)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2019-01-30更新 | 26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第六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