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1 .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巧妙运用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请你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使用了通感修辞手法的两项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C.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D.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小阅读-课外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雅舍小品》初版于1949年,到1975年为止,二十六年间已经销了32版;到现在想必近50版了。我认为梁氏散文之所以动人,其原因大致是因为下列这几种特色具备。

首先是机智闪烁,谐趣迭生,时或滑稽突梯,却能适可而止,不堕俗趣。他的笔锋有如猫爪戏人而不伤人,即使讥讽,针对的也是众生的共相,而非私人,所以自有一种温柔的美感距离。其次是篇幅浓缩,不务铺张,而转折灵动,情思之起伏往往点到为止。此种笔法有点像画上的留白、让读者自己去补足空间。梁先生深信简短乃机智之灵魂、并且主张“文章要深,要远,就是不要长”。再次是文中常有引用,而中外逢源,古今无阻。这引经据典并不容易,不但要避免出处太过俗滥,显得腹笥寒酸,而且引文要来得自然,安得妥帖,与本文相得益彰,正是学者散文的所长。

最后的特色在文字。梁先生最恨西化的生硬和冗赘,他出身外文,却写得一手道地的中文。一般作家下笔,往往在白话、文言、西化之间徘徊歧路而莫知取舍,或因简而就陋,一白到底,一西不回;或弄巧而成拙,至于不文不白,不中不西。梁氏笔法一开始就逐走了西化,留下了文言。他自称文白夹杂,其实应该是文白融会。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认为梁氏散文之所以动人,大致是因为下列这几种特色具备。
B.我认为梁氏散文之所以动人,大致是因为具备下列这几种特色。
C.我认为梁氏散文之所以动人,其原因大致是因为具备下列这几种特色。
D.我认为梁氏散文之所以动人的原因,大致是因为下列这几种特色具备。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3 . 按要求选择。
(1)国庆期间,班级同学组成的课题小组准备参观青村老街,了解老街历史、文化。课题组设计了访谈提纲,你觉得下面的提问不合适的一项是(     
A.您对青村老街的历史有多少了解呢?B.您知道青村名称的来历吗?
C.您还记得十年前青村老街的样子吗?D.一般有多少游客在假期来老街呢?
(2)下列将《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现象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乡下人不识字——面对面社群没有文字的需要。
B.各人自扫门前雪——中国乡下佬公私界线分明。
C.乡土社会夫妇排斥私情——小家族所求的是稳定。
D.籍贯不因迁徙而改变——血缘是乡士社会稳定的力量。
2022-12-13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老子》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段话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对老子的说法你有怎样的看法,借鉴文段的表达特色,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2020-08-12更新 | 27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对下面各项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A.①你这样狠毒,哪管我们母子死活。②哪是什亲戚,别骗人了。③她还活着,就在你面前。④看你现在怎样对待她。
B.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②根本就不是什么亲戚。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站在你面前。④那次她们母子被人救了。
C.①你只管剥削人的大事吧。②你真的是她的亲戚吗?③谁需要你给她修坟墓?④你现在打算怎样对待她?
D.①你哪有心思管我们的事!②你哪配做她的亲戚!③人活着,就在你面前!④你怎么不认识我?
2020-02-24更新 | 42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