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代有人评论“《红楼梦》有四时气象”“《红楼》一书,四景皆备,细心者一鉴即得之”,指的是《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人顺着四季节律生活,或过节或过生日,或办喜事或丧事等。

(1)以下是《红楼梦》中故事情节与四季的对应关系。请从中任选一项,或另选作品中的一处情节,分析该情节与某个季节、作品主题的内在联系。
①共读西厢——春        ②元妃省亲——夏
③抄检大观园——秋     ④宝玉出家——冬
(2)如果史湘云过生日,根据作品中史湘云与其他人物的交往情节推测,她首先会想到邀请谁?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也可另选作品中其他人物,简述你的理由。
可选人物: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袭人   刘姥姥   ……
2024-01-04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公冶长》)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无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卫灵公》)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子路》)

(1)孔子对“直”的阐释丰富。请结合上述语句中有关微生高、史鱼的内容,解释“直”的含义。
(2)上述叶公和孔子的对话与下面材料中的法律条文,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请说说你的看法。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2023-12-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生活着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成长经历中或纯净、或炽热、或失落、或感伤……的记忆都留在了这里。请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和场景,分析他(她)的“成长印记”。
2023-12-23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答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歌德的《迷娘》,有意思的是,歌德笔下的迷娘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几乎诞生于同一时代,但是,二人在生活环境与思想性格上都有巨大差异。

试通过人物比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迷娘在生活困顿时曾是马戏团的演员,在西方,一个人如果遇到困难往往会求助某个团体。但是,在同时代的中国,林黛玉在遭遇家庭变故后,却选择投奔贾家。试通过《乡土中国》中的相关概念解释黛玉这一行为。   
(2)迷娘表达爱情的方式直接而热烈,而黛玉却完全不同,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试举例说明黛玉是如何向宝玉表达爱意的。   
2023-12-10更新 | 26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5 . 下面两则《论语》都谈到孝道,观点有何相似之处。试加以分析。
(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023-11-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6 . 我们可以发现孔子非常看重对《诗》的学习,那么《诗》真的是一个人提高修养所必须研读的吗?
2023-08-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7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逐渐在缩小,乡土性也逐渐淡化了,“乡土”观念日渐式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对振兴乡村,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分享出来。
2022-09-26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
8 . 由第1章《乡土本色》可知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那为什么现在“北漂”“南漂”这么多?
2022-09-26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
9 . 根据你对“差序格局”这个概念的理解,分小组讨论,思考回答:微信朋友圈算不算是差序格局的一种表现?
2022-09-26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
10 . 阅读《乡⼟中国》要关注核⼼概念,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抓住和理解核⼼概念呢?小组讨论,做答。
2022-09-26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