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56年,袁隆平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科研生涯。因被“无性杂交”学说误导,袁隆平走了几年弯路,后转而根据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选定了杂交水稻方向研究1961年7月的一天,他发现了一株“           ”的稻株。这株稻株颗粒饱满,有10多个8寸长稻穗,长势犹如“瀑布”。袁隆平自认找到了“良种”,            地做标记、培育,期待来年亩产试验的大增收。怎知第二年,他满心期盼的“良种”,抽穗却            。“我很灰心,坐在田埂上,呆望着稻株百思不得其解。”袁隆平说。“发呆”中,他突然来了灵感:自花授粉的水稻,出现了杂种后代才有的“分离”现象,(         )他赶紧记载和反复统计稻穗参差不齐的分离比例。3:1!完全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袁隆平兴奋极了:他选到的植株,确为天然杂交稻!水稻也确实可能存在杂种优势!尽管当时学术界普遍否认水稻杂种优势的存在,但袁隆平还是坚信“眼见为实”。“实事求是,是做学问的态度。”袁隆平说。为此,他带着夫人、学生,一起寻找他“预测”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吃完早饭就下田,带两个馒头当午餐,忙到下午4点才回家。每天都要在几千、几万株稻穗里寻找,真的就是           。仅1964年、1965年,他们就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反复试验和积累,最终写出了世界杂交水稻历史上,截至目前也熠熠生辉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选定了杂交水稻研究方向。
B.以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选定了杂交水稻研究方向。
C.以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选定了杂交水稻方向研究。
D.根据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选定了杂交水稻方向研究。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超凡脱俗  如履薄冰  参差不齐  火中取栗
B.鹤立鸡群  小心翼翼  良莠不齐  火中取栗
C.鹤立鸡群  小心翼翼  参差不齐  大海捞针
D.超凡脱俗  如履薄冰  良莠不齐  大海捞针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说明自花授粉作物也有杂种优势。
B.是否说明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
C.说明自花授粉作物也许有杂种优势。
D.是否说明自花授粉作物也有杂种优势?
2024-01-23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2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在《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忆了当年求学期间同学们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情景。
(3)《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从侧面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树的枝头鲜花盛开,绿叶葱翠,一阵风吹过,清脆悦耳,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

树根埋在地下,朴实无华,寂静无声,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本”。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4-01-14更新 | 299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钟扬说过,“人不是因为伟大才善梦,而是因为善梦才伟大”。他做的很多事情都着眼于十年、百年,甚至千年,哪怕自己看不到开花结果,也要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中国古代形容社会劳动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阶段承前启后、周而复始。当前我们有大量空白需要填补,无数未知需要探索,万千新路需要勘测,“春种”具有创新开拓的关键意义。但是,这又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         ,愿意竭泽而渔的“短平快”,愿意出现在“秋收”时刻,却惧怕做一个也许看不见收获季节的“春种”人。今天我们太需要钟扬精神的滋养了!习近平同志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阐释过“滴水穿石”的时代哲理:水滴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         。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何愁不能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不计当下,把个人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这样的人最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最应该享受时代的荣光。钟扬走了,        ,当这种精神蔚然成风,我们的民族也将释放出更澎湃的创造力。

1.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4-01-0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选文二: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B.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C.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D.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逗。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所以并举。巫,原是男女巫师的通称,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职业,也为人治病。
C.六艺,指《诗》《书》《礼》《乐》《易》《论语》六种经书,其中《乐》已经失传。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授六艺。
D.蛮夷,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轻蔑称呼。此处指柳宗元当时的贬地永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第一段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两句都是宾语前置,“之”字为助词,为提前宾语的标志,句意是: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B.选文一第二段从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的观点,作者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从孔子的实践和言论两方面,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
C.选文二中“有辄哗笑之”是对《师说》中“则群聚而笑之”的有力印证,说明当时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选文二第二段,柳宗元引用孟子的名言,表明韩愈“好为人师”的观点,并结合古今事实及韩愈“抗颜为师”的遭遇来论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5.选文一第一段成功地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论证十分有力。本段中运用了哪些对比?请指出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4-01-0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网络发达的社会,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01-03更新 | 274次组卷 | 54卷引用:天津市(芦台一中、静海一中、蓟州一中、杨村一中等)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共和国痛失21位院士,他们大多都默默无闻,却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

作为钱学森的接棒人,郑哲敏一生都在践行“祖国的需要,就是科研的方向”的铿锵诺言。水文地质学家薛禹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三维热量运移模型,用于上海储能,他常说“要做学问,先要做人,首先要做一个立志报国的人”。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在97岁高龄,仍然坚持工作,他曾对人说:“我是个外科手术医生,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了,就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读了上述材料,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2-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爷爷的雷雨天

郑俊华

咔嚓!晚饭刚上桌,阴沉沉的天空,响起一声炸雷。

爷爷腾地从饭桌旁站起来,一把拉起我:不好,有敌情!快,杉木林!

这时候的爷爷,耳朵突然支楞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迅速拎上猎枪,我则伸手抓过把雨伞,打开角门,跟在爷爷身后,冲入夜色之中。

家里老房改造时,我主张,跨院的角门继续保留,因为爷爷,他喜欢!

我和爷爷冲下堤坝,绕过一棵棵百年老松,继续向前摸。

护林的老奎叔慢悠悠地迎面走来。我忙递了个眼神过去:老奎叔,什么情况?

几道闪电劈过,夜空忽明忽暗,雷声如高山撒落下了巨石隆隆作响。爷爷举起枪,如临大敌。老奎叔突然神色一凛,扯住爷爷的胳膊,压低声音说:有敌情,伤员们已经撤了!

爷爷也压低声音:撤哪儿去了?

你家!

快回去,快!爷爷掉过枪口,消失在夜色里……

当年,爷爷还是个身手矫健的青年猎手,我们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就是爷爷的猎场。大山的山洞、沟谷、古树、悬崖,没有他不知道的,就连那些拧犄角的羊肠小道,也都是他和他的几个猎手兄弟踩出来的。爷爷天天穿梭在山林中……

那年的一个午后,大山里来了一支队伍,大都面黄肌瘦,一袭破旧的灰色衣裤,裹腿打得还算结实;清一色的草鞋,经过荆条子的再三缠裹。再一细看,二三十人的队伍,几乎每个人都有伤,或头部、或腿部、或胳膊,灰白色绷带渗着血迹。山林赶路,这队人马显然已经很疲惫。

爷爷抄小道赶在他们前面,把随身带的干粮和腊肉、土酒,挂在路边的树上。一大兜,很醒目,他们一眼就发现了。

几个小兵如获至宝,争相过去取下来,拿到一个头缠绷带、手拄木棍的兵跟前。那兵年纪看起来比小兵大,性格沉稳。爷爷当时想,他一定是他们的长官。

那兵没接过东西,对几个小兵说了些山南海北爷爷听不太懂的土话。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爷爷从树后转出来,把小兵重新挂回树上的兜子取下,郑重地交给了那拄棍的兵。那兵也不是军官,就是伤比较重的老兵。

他们始终没说自己是什么部队,爷爷也没有多问。他们态度和蔼,相扶相助,在那样连日阴雨、缺粮少药的境况下,依然说笑、哼歌。

爷爷喜欢上了这些人。

他当夜回了趟家,没跟家人透露一点儿消息,扛着家里的糙米、土酒、狍子肉和全部的草药,从屋后跨院的角门溜走了。

爷爷是十天后,被后山罗家寨的瞿爷爷带人抬回家的。

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次爷爷是准备凭着自己山里通的优势,把这支与大部队走散的小队伍送过山去。

他们白天急行军,晚上宿山洞,绕开溪流、暗沼、沟壑,奔走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但是因为兵员有伤,他们并不能快速前进。

第三天下午,狂风大作,天空墨黑,乌云盖顶,电闪雷鸣中,有两架飞机向他们直冲下来。

老兵大喊一声:隐蔽!话到手到,他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兵推到了几步外的小石砬子旁,正想就地趴倒: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的爷爷还站在路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急步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结结实实地压在身下,两人就势滚进了路边的草丛。不过一息之间,空中落下三枚炸弹,把离他们几步远的羊肠小道,炸成了几尺深的断崖。

那次轰炸牺牲了七人,年龄最大的是拄棍老兵,38岁;最小的扛锅小鬼,仅15岁。

鹰嘴岩下的杉木林,堆起了一地坟茔,远远望去,一个个的土包令人难受。

一片弹片钻进了爷爷右脑,经当地名医瞿老山人竭力抢救,爷爷幸存了下来,但从此,爷爷的思维就停滞在了炮火硝烟中。

有一年,爷爷被请到县里,拿回了个红本本。村里人这才知道当年他遇到的队伍,是北上长征的红军。

那片坟茔成了爷爷的根据地,年轻时打猎,年老时护林、修坟,差不多每天必到。爷爷最得意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

时间是一剂良药,几十年过去,爷爷的病基本好了,但遇雷电、发烧、劳累等情形,还时有复发。

猎枪交公后,木工活娴熟的老爸,做了把一模一样的老式木头猎枪。

爷爷自是喜出望外。

老小孩一样的爷爷,是乡人的话题、乡人的至宝。每当爷爷病发,知根知底的寨里乡邻们,都会十分默契地主动配合。

当豆大的雨点落地时,我和爷爷已拐进了跨院的角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爷爷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让读者以为这是战争年代,当读到“老奎叔慢悠悠地迎面走来”时,才明白这原来是和平年代,饶有趣味。
B.爷爷非常慷慨地把自己随身带的干粮、腊肉和土酒送给一支二三十人的队伍这一举动,突出地表现了爷爷本性善良和扶危济困的特点。
C.小兵们争相取下爷爷挂在树上的装有食物的兜子而后又挂回树上去,是因为老兵告诉小兵们不明来历的东西不能随便吃,以免受骗上当。
D.拄棍的老兵在敌机轰炸时,毫不犹豫地“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压在身下,形象地表现了老兵爱护人民、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整体上采用倒叙方式,主体部分叙写了爷爷给红军送吃的,送红军过山,遭遇轰炸受伤,护林、守坟等等动人的故事。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讲述“我”所见所闻的爷爷的传奇故事,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并且更能突出小说主旨。
C.小说描写部队战士“态度和蔼”,“相扶相助”,乐观积极,巧妙地为下文交代这支队伍是北上的红军的谜底埋下了伏笔。
D.“狂风大作,天空墨黑,乌云盖顶,电闪雷鸣”的环境描写,不仅照应了小说的题目,而且渲染了紧张激烈的战争气氛。
3.小说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布衣将军张达志曾说:“(军队)离开了人民,就好像小娃失去了爹娘,无法生存下去,更谈不上打胜仗。”那么,小说中红军与人民的鱼水之情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分析作答。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而且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的清算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帐,意思就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但是亲属尽管怎样亲密,究竟是体外之己;虽说痛痒相关,事实上痛痒是走不出皮肤的。如果要维持这种亲密团体中的亲密,不成为“不是冤家不碰头”,也必需避免太重叠的人情,社会关系中权利和义务必须有相当的平衡,这平衡可以在时间上拉得很长,但是如果是一面倒,社会关系也就要吃不消,除非加上强制的力量,不然就会折断的。防止折断的方法之一是在减轻社会关系上的担负。

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货币是清算的单位和媒介,有了一定的单位,清算时可以正确;有了这媒介可以保证各人间所得和所欠的信用。“钱上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也就是普通包括在“经济”这个范围之内的活动,狭义的说是生意经,或是商业。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实质上馈赠和贸易都要是有无相通,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别。以馈赠来经营大规模的易货在太平洋岛屿间还可以看得到。Malinowski所描写和分析的Kulu制度就是一个例证。但是这种制度不但复杂,而且很受限制。普通的情形是在血缘关系之外去建立商业基础。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我常看见隔壁邻舍大家老远的走上10多里在街集上交换清楚之后,又老远的背回来。他们何必到街集上去跑这一趟呢,在门前不是就可以交换的吗?这一趟是有作用的,因为在门前是邻舍,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材料二:

个人本位原则的形成,是因为欧洲商业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家庭的需求度被削弱。遥远的雅典时代,人们就已经不实行所谓的子永从其父之法。甚至,在斯巴达城邦时代,人们在推行遗嘱法的时候,所遵循的原则已经不是所谓的“血缘”,而是立遗嘱之人的个人意愿。

到了基督教文化蔓延整个欧洲文化的时代,家族的利益,在教会利益面前,更是不值一提。在《圣经》中,就有:“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教会提倡人们把对家人的责任,转向对教会、教皇的效忠。后来,还产生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可见,欧洲文化中,对于宗族的无视,到了一种什么地步。

而欧洲宗教文化占主体的文化氛围,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被彻底推翻。原因和希腊的商业文明形成的原因很相似,都形成于经济的大发展时期,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心城市,就是一个个的经济中心。率先爆发文艺复兴运动的佛罗伦萨,就是意大利的经济中心。是经济发展下的新兴市民阶层,打破了人们对教会的盲目崇拜。这才有了但丁的那句:“人的尊贵,超过了天使的尊贵。”人的价值,在欧洲文化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肯定。

自此,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想潮流,在教会统治欧洲几百年后,重新占据了欧洲文化的重心。之后“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概念,在欧洲诸国的法律中,被彻底践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西方人在待人接物时,和中国人遵守的家国并重不同,他们既不依附于家庭,也不依附于他人,而是“自我依赖”。比如,后世欧洲的年轻人,成年的标志是脱离家庭的自力更生,与中国的继承宗嗣不同。可见,西方文化的个人本位原则,形成了西方文化精神中的“自我依赖”观念。

(摘编自腾讯网《为何中国人更注重亲情血缘,而西方人却相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属关系再亲密,究竟是体外之己;若要维持这种亲密团体中的亲密,就必须有社会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B.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种社会所发生的交易只不过是靠人情来维持的相互馈赠的方式。
C.在遥远的雅典时代,人们推行遗嘱法所遵循的原则已经不是“血缘”,而是立遗嘱之人的个人意愿。
D.西方人待人接物的观念与中国人明显不同,他们既不依附于家庭,也不依附于他人,而是依赖于自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血缘社会里人与人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的清算往回,因此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拖欠未了的人情。
B.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到10多里外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交换的事实说明,真正的交易只能在陌生人之间当场清算。
C.教会提倡人们把对家人的责任,转向对教会、教皇的效忠,是西方个人本位原则形成的根本原因。
D.西方“天赋人权”、“生而平等”的概念被彻底践行,促使个人本位原则的形成,并最终形成“自我依赖”的观念。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B.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C.兄弟阋(争吵)于墙(门屏),外御其侮(《诗经》)
D.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增广贤文》)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商业活动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10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开头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023-12-24更新 | 2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3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