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3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月15日,阿根廷与澳大利亚相会于北京,北京工体上座爆棚。梅西在比赛第81秒闪电进球,一切都让这场夏日狂欢显得完美。不过比赛中,一名身穿梅西球衣的年轻球迷突然从看台栏杆跳下,趁保安不备冲入场内,在全场球迷的欢呼声中先是和梅西拥抱,然后与大马丁击掌,哪怕他最后是被保安抬出球场,但已经赚足了风头,爆红网络。事后,北京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对少年邱某某处以行政拘留,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

这一事件的网络讨论热度甚至超过了梅西来华,有人赞赏,有人羡慕,有人担心;请你从球迷、保安、球员、裁判、媒体中任选一个身份发表对此事件的态度与看法。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400字。

2024-01-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语文期末考10

2 . 根据要求作文。

下图是《永玉六记·汗珠里的沙溪》中的一幅漫画。那个坐在青石板上,仰望星空,充满遐想的少年是否让你产生共鸣?

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

根据这幅漫画,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4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和地名。

2024-01-24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3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容易(0.94) |
3 .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024-01-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2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4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孔子“①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做学问应有好学和乐学的精神;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②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探寻问题要追究事物根源;曹操“老骥伏枥,③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有远大志向。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④____________”的奋斗精神,范仲淹“⑤____________,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⑥____________”的实践态度,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⑦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都给予我们精神指引。探索路上我们终会收获“⑧______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

2024-01-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3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5 . 完成默写。

诗文最寄情,“__________,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陶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__________”,这是男子对美丽女子的无限爱慕之情;《子衿》中“一日不见, __________”,这是思而不见的无可奈何之情;《送杜少附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王勃以豁达积极的心态对远行友人的劝慰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孟浩然婉转含蓄表达从政之愿渴望举荐的求仕之情。

2024-01-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语文期末考09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孩子

楸立

我叫陈延安,但我还有好多名字,比如王海、吴小洲、常京京、霍小武等等,这些名字都是在我每次换新家后,爸妈起的。                

我说过我经常搬家,今天在上海,明天来到了常州,过半年我又到了南京,我就像爸爸手里那只褐色的老皮箱,无声地四处漂泊。

爸妈的真实名字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叫王海时,爸爸叫老王;叫吴小洲时,他自然就“随我”姓吴了。妈妈长得很美,她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我记忆里的妈妈很少说话,她是爸爸的好助手。

爸爸妈妈出去办事时,就将我一个人锁在木屋里,白天从窗子上向外张望,马路上小孩子们穿着花衣服,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手牵手,上幼稚园、去戏院,我心里就好羡慕。这些我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巷口有几个梳着麻花辫的小女孩,正在跳房子做游戏,我在窗子里向她们摆手,可她们看不到我,能和她们一起玩该有多好呀!这时门开了,妈妈走进来,我急忙把手藏到身后。

晚上我缩在被子里,屋子里静得可怕,屋檐上野猫的叫声好人,角落里总有个黑影,张牙舞地准备吞噬我,我把被子蒙起来动也不动,耳朵里听到的全是自己的心跳和喘息声。

我爱做梦,梦中经常听到“滴滴”的声音,我有次问妈妈,家里的表坏了吗?妈妈说我的耳朵出问题了,可我的耳朵好好的。

不要认为我是个被遗弃和拐骗的孩子,我是爸妈亲生的,他们很疼我很爱我,一家人在一起时,爸爸亲着我的小脸蛋说:“孩子,等你长大了就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我们在这城市换了三个地方,爸妈分头出去的时间多了,一天深夜我在被子里,听到妈妈和刚进门的爸爸小声谈话:“好像什么人变坏了,中央让赶快转移。”

妈妈说:“什么时候走?”

爸爸坐在床沿上低头吸口香烟说:“明天你先走,我去把这次任务完成!”

我看到妈妈从老皮箱里取出一支乌黑亮的小手枪,递给爸爸。

天刚发亮爸爸就出去了,妈妈为我穿好衣服,拎起那只皮箱领我下了楼,我的小手被她牵着,上了一辆黄包车,我抬头望了望住了仅十几天的老木屋。黄包车到了江边码头,我和妈妈登上一艘油轮,妈妈时不时地看着手腕上的表,焦急地盯着渡口,却始终不见爸爸的影子,我也开始为爸爸担心起来。

时间在一点一滴地过去,油轮的汽笛叫了三次了,码头上忽然来了好多宪兵和军警。他们向油轮奔跑过来,妈妈抱紧我,亲了亲我的脸,对我说:“孩子,在这里不要动,不许哭,会有人接你,妈妈要走了。”说完她( ① )地走出油轮。

我看到妈妈( ② )地走上码头,一个瘦脸男人指着妈妈说了什么,军警就把她抓住,上了辆很严实的汽车。

我扒在窗户上看着,眼泪流下来,我对我自己说,我不哭,一定不哭。不知不觉我睡着了,醒来时我身旁站着个高个子叔叔,他说是爸爸让他来接我的,我和他到了一个地方下了船,换上汽车,然后是马车,走了好多天,来到了到处是山的地方,山上还( ③ )着一座宝塔,一切都那么新鲜。

高个子叔叔领着我,见了一个长胡须的伯伯!伯伯从我的衣角里面取出一张纸条,那上面密密匝匝地写满了数字和字母,这是妈妈缝进我的衣服里面的。我住进了宽敞的窑洞,这里有学校,学校里有好多和我一样大小的小朋友,我不再是孤单的了。可我到夜里总是梦到爸爸妈妈。

我弄醒睡在一旁的罗陕北。

“小北,你想你的爸爸妈妈吗?”

小北说:“我想。”

然后我们就哭出声来,把所有的孩子都闹醒了,孩子们都哭,喊着要爸爸,要妈妈。第二天,伯伯来了,他身旁跟着位面善慈祥的阿姨。伯伯来到我们中间,那位阿姨拉着我和罗陕北的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离开了你们,学校的老师、阿姨她们都是你们的亲人。孩子们,我就做你们的妈妈,我就是你们的妈妈。”

所有孩子一齐喊:“妈妈,妈妈!”声音漫山回荡,响彻云霄。

1.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蜷(juǎn)缩   张牙舞爪(zhǎo)   锃(chéng)亮   密密匝匝(zá)
B.蜷(quán)缩   张牙舞爪(zhǎo)   锃(zèng)亮     密密匝匝(zā)
C.蜷(quán)缩   张牙舞爪(zbuǎ)   锃(zèng)亮     密密匝匝(zā)
D.蜷(juǎn)缩   张牙舞爪(zhuǎ)   锃(chéng)亮   密密匝匝(zá)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决然   坦然   矗立B.坦然   决然   矗立C.决然   坦然   伫立D.坦然   决然   伫立
3.选出恰当的语句填补文中横线处,并依次写下所选择语句的序号(     
①虽然不知道爸妈为什么这么做,但我清楚爸妈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
②虽然我不知道爸妈为什么这么做,但清楚爸妈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
③我虽然不知道爸妈为什么这么做,但爸妈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
④我不能和孩子们交朋友,不能和周围的人说话,甚至不能在楼下的空地里晒太阳。
⑤我不能在楼下的空地里晒太阳,不能和孩子们交朋友,甚至不能和周围的人说话。
⑥我不能和孩子们交朋友,不能在楼下的空地里晒太阳,甚至不能和周围的人说话。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我”用过很多名字,并且每次换新家后,爸妈都会给“我”起新名字。这样的内容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感,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就像爸爸手里那只褐色的老皮箱,无声地四处漂泊”这句话用孩子身边熟悉的事物作比喻,贴切自然,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和表达特点。
C.由于地下工作的保密性,爸妈是不会当着“我”的面谈工作的,作者就多次用睡觉和做梦的内容来叙述“我”所认识的世界,所理解的世界。
D.小说善于刻画人物,个个形象丰满,“孩子,在这里不要动,不许哭,会有人接你……”话语中可知妈妈饱含深情,又理智沉稳,从容淡定。
5.下列与小说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将视线投到革命阵地的后方,聚焦于革命者的家庭,尤其是“红孩子”身上,表现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命运,打破了固有的主题表达模式。
B.小说的前半部分有意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诡异”氛围,以强烈的情感来吸引读者,左右读者的判断,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品位。
C.“我”梦中常听到滴滴声,以为是家里表坏了,妈妈却说是“我”的耳朵出问题了。妈妈的回答透出作为母亲想帮孩子释惑,却又不知原因的无奈。
D.小说以“妈妈妈妈!声音漫山回荡,响彻云霄”结尾,既传达出红孩子们对妈妈的无限思念,也暗示了红孩子们在组织的怀抱中获得了新生。
6.本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有着情节设计和形象塑造上的多重好处,请结合文章分析。
7.小说主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章加以概括分析。
2024-01-1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语文期末考09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送别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即部属。诗人被弹劾罢官,退居带湖。数年之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临别时写了这首诗相送。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yìyǐ: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带回一车薏苡,有人诬陷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wūtú: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

材料二:

乾道六年,辛弃疾为湖北转运副使,寻知湖南。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奏疏曰:“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盗,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进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湖南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作,乃复奏曰:“乞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庶使夷豫知有军威而慑服。”诏委以规画。经度费钜万,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如期落成,开陈本末,上遂释然。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居民家取瓦,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注释]①草窃:掠夺。②经度费钜万计:经营耗费数以万计。③俾(bǐ):使。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首联“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塑造了一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中腾跃向前的勇猛的壮士形象。
B.古诗讲究炼字,颔联一个“愧”字,表达了诗人因为自己的才能有限而深感愧疚的谦虚胸怀。
C.颈联表明自己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有知人之明,自己国事,仗义执言。
D.全诗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雄健而沉郁,展现出作者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
2.下列对文言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贪吏迫使为盗”中的“为”字在字典中的义项中有“做”“干”“发明”“治理”“成为”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此处应解释为“成为”。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中的“间”是“参与”的意思,以此推断,“草窃间作”中的“间”也可以解释为“参与”。
C.“又以湖南与溪峒蛮獠接连”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中的“以”意义和用法是不一样的。
D.说明或解释重大问题时,一般要分条陈述。颜师古注:“疏,谓条录之。”用这种方法写成呈奉给皇帝的建议即奏章,也称为疏。
3.下列对文言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B.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C.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D.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4.辛弃疾的好友陈亮说他“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叶嘉莹老师曾说:“辛弃疾是最为了不起和不可及者,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会更觉其词人合一,得可及可敬。”辛弃疾的“”体现在哪里?请结合诗歌和文言文(各找出一处)具体分析。
2024-01-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语文期末考09

8 .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乙]

伯夷、叔齐,孤竹君二子也。文王卒,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之。及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司马迁《史记·伯夷叔齐列传》有删改)


注:①孤竹君:商朝孤竹国国君的封号。②谏: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③弑:指臣杀君,下杀上。④兵:用作动词,杀害,杀伤。⑤宗周:这里指归附周朝。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父               或王急宜B.扶而                    委而
C.居天下之广     面山而D.孤竹君二子也          跳往助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理解:景春认为公孙行和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这句话透露出景春对他们的羡慕甚至崇拜。
B.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得志的时候,百姓按他的要求去做:不得志的时候,要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理解: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信守承诺,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C.太公曰:“此义人也。”
翻译:太公说:“他们是有道义的人啊!”
理解:这是太公对伯夷、叔齐由衷的赞叹,从侧面表现出伯夷、叔齐对道义的坚守。
3.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在伯夷、叔齐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2024-01-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3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瓜·茄子·小鸡

南瓜苗在围墙上的破脸盆里早已秧好,可以移栽了。

天阴漆漆的,挑一担火粪,在小麦地靠近坟包处,挖几个坑,火粪捧进去填实。火粪肥力足,土质里含有草木灰、牛屎粑粑灰、刨花灰……蓬松得很,无需小铲子,直接用手指掏个洞,将南瓜苗扶上,培土,浇水。

妈妈说:水要慢慢浇,才洇得深……

第二天,如果是个晴天,就不要偷懒,趁早饭前,摘几片树叶子去把新载的南瓜苗盖上,免得被太阳晒蔫了。还是要浇水的,急不得,慢慢洇。黄昏,也要去浇一遍水。

过不了几日,南瓜苗养活了。从妈妈对待瓜苗的耐心、仔细和爱惜里,叫人自小懂得人与万物的深厚关系。后来,每次听柴可夫斯基的《船歌》,便会想起乡下岁月。钢琴一点点地往纵深处探,与我给南瓜苗浇水何等相似呵,一点点地,一点点地往下滴,生怕冲垮了火粪,怕它疼似的,爱惜着,恰如春风微拂……

南瓜苗旁边耐不住寂寞地长了七八株野草,用小锄头尖轻轻掉,顺便给南瓜苗松松土,再一把枯稻草上去,最好再点儿淡肥。妈妈一边侍弄,一边告诉我,肥力太足会把南瓜苗烧死,所以粪要兑水稀淡点。我努力地记住这些——想着将来,也要自立门户,一定要把庄稼活做好了。哪知,一辈子忘不了。

接下来,南瓜长高了,分了好几个杈,开始牵藤。植物有野性,却没眼睛,抹黑一样,触须四处探,总不明白似的,妈妈就来引导,把这些触丝往坟包的方向引,它们也听话,一直往那里长去。太快了,不及半个月,藤蔓将整个坟包覆盖住了,巨大的叶片上白筋纵横,通常,这样的品种结出的瓜糯而甜。

皖南当地的南瓜是蒲团状的,扁扁圆圆的,好看,天生是艺术品。

同事的伯伯是位画家。有一天,她说想让伯伯画一幅画送我,问要怎样的。我脱口而出:就画一个我们皖南的蒲团南瓜吧,最好上面停一只蚂蚱。随口一说,就忘记了。

多日后,同事带来一幅画,画框都装好了。她说,伯伯特地去皖南采风,专门拍了南瓜回来画……伯伯何等艰辛,为一个蒲团南瓜。

这幅画挂在餐厅许多年,映照着一个寒瘦之家一日三餐的朴素、寡淡,佳趣天成。

市场上售卖的瓜,一头大一头小,圆不圆,扁不扁,着实不耐看,吃起来,水垮垮的。

农忙时节,把结出的南瓜挑回去,放在阴凉的床下,可一直吃到冬天。

南瓜烧豆角,长夏的常见菜。没有肉,倒点菜籽油光锅,囫囵烀一锅,下饭得很。除了这道菜,就是蒸茄子,青茄子、红茄子,自菜园摘回,随便划几刀,在水里浸出黑汁,挤干。这边把米饭锅烧开,滤掉米汤,茄子倒饭上;另备一小碗,蒜瓣切碎,加盐、菜籽油,一起蒸。锅巴香了,茄子也熟了,捞出,拌上佐料。在童年,这简直是神仙般的伙食。

茄蒂不扔,攒下一盘,掰开,扯除白筋,清炒辣椒丝,就着粥,绝一味。茄蒂上有芒刺,下锅后渐软,但依然有韧劲,吃进嘴里,抵着了上颚,微微地痒,至今犹记。

在乡下,摘茄子,一摘便是半篮,留下的茄蒂可观。当今,去菜市,只能买三四个茄子,那么点儿茄蒂,怎值得吃呢?况且,现在的辣椒早不是那个味了。

当今的孩子不懂的。自小吃惯大棚种植的瓜菜,他们的味蕾没有乡愁可言。

每次听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自有小鸡出壳的茸茸感。我又要过童年了。

妈妈找一个破篮子,填充几件不穿的袄裤,放二十个鸡蛋。

家里那只芦花老母鸡早几天前便开始不思粥饭了,她要尝试行一段母亲的伟大历程。

妈妈就成全她。

鸡毛全部松开,比平时庞大了一倍多,她爱惜地把二十个鸡蛋抱在怀里孵,认真,专注,水都不晓得跳下来喝。每天早晚,妈妈就把她抱下来,备好稻子、水,她才勉强啄饮几口,咯咯咯地,拉一堆白色的鸡粪,就又飞到窝里了。

天下物种,皆一样,一旦做起母亲,简直往神性的路上走了,牺牲,忘我,慈悲。

妈妈每晚都要把鸡蛋拿出来,放在灯下照,有时会兴奋地指给我看:小鸡眼睛长好了呢,你看你看。仅一个小黑点而已。

《大提琴协奏曲》流淌至后来,险象环生,我的气息快要跟不上其间的节奏了,真担心晕过去。对的,就是这种窒息感,让我回到童年,我们家芦花鸡孵蛋同样令人窒息、焦急——冰冷的鸡蛋,怎么可以焐热了,然后长出小鸡雏来?每天看,每天都还是那么冷冰冰的一只只鸡蛋。孩子哪有耐性静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

一切都等不及了。我们喜欢去河边看燕子串花衔水,去打谷场拿个大扫把扑蜻蜓……要么,呆呆坐在稻草堆上,望远……

直至有一天,一只只小鸡啄破蛋壳,自顾自挣出,弱弱地叫唤着,唧唧唧,唧唧唧……

鸡妈妈好神气啊,脱胎换骨似的,走在前头,领着十几只(中途坏了几只蛋)小鸡雏在村里散步、啄食虫子。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茸茸可爱。

小鸡喜爱吃小鸡草的籽实。我们去田野里逮,一捋一大把,回来撒在地上,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一窝蜂地过来,抢食不已,它们一边啄,一边发出唧唧唧的微弱之声,是谢谢你,谢谢你的意思。

日子一天天地往下过着,小鸡们日渐地高了,壮了,开始蜕绒毛。这时,妈妈还会去街上捉回几只小鸭、小鹅一起养起来。

多年以后方知,童年捋过无数的小鸡草,学名看麦娘。

(选文有改动)

1.选文写了“我”童年生活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
2.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南瓜苗旁边对不住寂寞地长了七八株野草,用小锄头尖轻轻掉,顺便给南瓜苗松松土,再一把枯稻草上去,最好再点儿淡肥。
3.请对选文第三部分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2024-01-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3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网络发达的社会,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01-03更新 | 266次组卷 | 5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四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