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8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微信公众号一篇《一个寒门士子之死》刷屏朋友圈,无数人的转发使这篇文章瞬间席卷网络。这篇阅读量达“10万+”的爆款文章,赚足了读者的眼泪,也使杜撰该文章的自媒体赚足了流量,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

某网讯,今年5月,xx地市积极组织开展视频直播农产品带货活动,先后举行了20多场“‘流量扶贫’村村行” “‘流量扶贫’年货大集”等活动,线上交易额高达1500万元,极大地解决了疫情造成的农副产品滞销的难题。

“流量”越多,获得关注的机会也越大。10万+转发量、100万+量和阅读量……在这个时代,对“流量”的追求似乎满足着人们的某些需求。

你对上述现象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2024-01-1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
名校
2 . 仿照例句修辞手法,以“她的笑声”为对象,写一个句子。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仿写:                                                   
2024-01-1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文中划线句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浸染。不难想象,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防范和警惕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出现断层。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乡土中国》知识填空

社会结构模式

差序格局团体格局
乡土社会的结构模式西洋社会的结构模式
主张自我主义主张个人主义
____________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____________依靠“法”维持这一格局
2024-01-1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5 . 理解性默写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泰山记》中作者写日出过程中天边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____________

5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7从槐树叶底,____________,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8《鹊桥仙》中说牛郎织女短暂的相会远胜世人无数次的相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静女》中说并非彤管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除了名,还有字、号,如韩愈字退之,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对人有尊称敬称,如“苏子愀然”“君问归期未有期”“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中的“子”“君”“父”都是这样的用法。
B.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子》一书大部分为荀子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古人纪年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前者如“壬戌之秋”,后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纪日,除了常见的干支纪日(如“是月丁未”),有些日子在古代还有特殊的名称,如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称“晦”、十五称“望”。
2024-01-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各句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知识明确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B.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的老师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不足挂齿,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C.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文: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译文: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
D.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译文: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译文: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或者被日光照着,或者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鞠躬的样子。
2024-01-1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有些领导总是埋怨农民不积极配合,他们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自己的某些做法是否切合实际呢?
B.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西部地区若能大胆创新,乘势而上,就能迅速赶上东部沿海地区,甚至青出于蓝
C.这些古籍卷帙浩繁,流传久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D.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一叶知秋
2024-01-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A.①其曲规(中:合乎)     ②声非加也(疾:劲疾)
③非能也(水:游泳)          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
B.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②正襟坐(危:高高地)
一苇之所如(纵:放任)   ④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C.①举酒客(属:嘱托)     ②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
江陵(下:顺……而下)   ④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往)
D.①道皆砌石为(蹬:石阶)   ②崖当道者(限:界限)
③而半山雾若带然(居:坐)     ④绛皓色(驳:杂)
2024-01-18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木(nè)       隙(xià)       恼(zháo)
永(jùn)          钉子(xiē)   坍圮(tān pǐ)
B.国(cuì)     (yì)        木(chuán)
郁(wěng)       (tiē)        守(gè)
C.分(niè)     (hè)        文(xí)
(tuì)          (ruǐ)        廿四(niàn)
D.袅(nuó)   桨(zhào)       游(xī)
帖(yù)          (pì)          悉悉窣(sū)
2024-01-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