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微信公众号一篇《一个寒门士子之死》刷屏朋友圈,无数人的转发使这篇文章瞬间席卷网络。这篇阅读量达“10万+”的爆款文章,赚足了读者的眼泪,也使杜撰该文章的自媒体赚足了流量,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

某网讯,今年5月,xx地市积极组织开展视频直播农产品带货活动,先后举行了20多场“‘流量扶贫’村村行” “‘流量扶贫’年货大集”等活动,线上交易额高达1500万元,极大地解决了疫情造成的农副产品滞销的难题。

“流量”越多,获得关注的机会也越大。10万+转发量、100万+量和阅读量……在这个时代,对“流量”的追求似乎满足着人们的某些需求。

你对上述现象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2024-01-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北宋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司马光和苏轼表示强烈反对,王安石也不退让。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面临被处死的危险,王安石却为其求情。虽政见不同,但王安石评司马光:司马君实,君子人也!司马光论王安石:介甫文章节义,皆有过人之处。王安石被罢相,与苏轼同游后,感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王安石病逝,司马光请求朝廷对其厚加礼赠,苏轼为其起草制书,提笔评价: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材料二:《论语》中有诸多关于君子的言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学校刊物将举办“君子之风”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采风的官员经过一片肥沃的田野,面前美丽的自然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笑闹声,原来是一群妇女正在采摘芣苢。其中不知是谁,首先唱出了采采芣苢的曲调,然后大家一边采摘,一边相互应和。暖阳之下倩影穿梭,歌声此起彼伏,如同天籁之音。

采风者不禁看呆了、听醉了,他将这个场景用诗歌记录下来。于是,那群采芣苢的妇女的歌声也穿越了时空,至今仍然欢快而鲜活地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请从“热爱生活”、“快乐劳动”、“文化传承”三个词语中选一至两个关键词,展开联想或者剖析事理,自命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23-10-3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综合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等等。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和歌颂,他们的形象真实而丰满。

写一篇记叙文,展现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描写人物时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的生活大都在重复之中,如一日三餐的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古老的习俗代代相传。对重复的生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你对“重复的生活”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这也是一种         

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写一篇记叙文。不得抄袭。

7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对门窗一般注重其通风、采光或围闭的作用,而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门窗除此之外还注重借其呈现美感,比如园林建筑中的漏花窗,便是为了充分显示窗外的环境之美而设计的。中国饮食烹饪也讲究好滋味之外的艺术,注重食名优美、食器精美、环境雅致。

以上材料对我们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联想、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25更新 | 91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鲁迅《拿来主义》

材料二:

中国的高铁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高铁技术的自行摸索阶段、国外技术的消化阶段、中国高铁的反超阶段。国外技术的消化阶段又分三步走:第一步,不求创新,只求复制,严格按照外方的图纸去做;第二步,在流程上,把学到的技术原汁原味固定下来,保证不走样,让自己的制造水平可以和外方看齐;第三步,制造组装工作完全掌握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在学习方面,你是否也经历过类似上述材料中的情形?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篇记叙性或者议论性的文章,参加校刊“借鉴·创新”专栏的征文活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1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5)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先秦诸子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民众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贵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校将组织以“学习传统文化,让经典照亮人生”为主题的学习讨论会,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青少年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希望老师和家长帮忙解决。其实,无论社会怎么变化,劳动和劳动精神都是很重要的。

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论是科学家的脑力劳动,工匠们的技艺施展,还是普通劳动者的辛勤汗水,都体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都体现了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指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着劳动精神,辛勤付出,乐于奉献。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或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以“践行劳动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05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