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森林是水库、是钱库、是粮库、更是碳库。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森林的碳汇价值更加凸显。众人植树木成林。他连续10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向着建设绿色家园的美丽梦想拼搏奋进。

这让你想到了什么?请你以安庆一中高二年级学生会的名义倡议全校同学“绿水青山,从我做起”,写一封不少于800字的倡议书。

2023-09-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大意是,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以致用或许才是学习的终点。

以上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启迪,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界首一中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它以积极有为、刚健大气、理性优雅的精神特质和敦厚谨严的社会人伦秩序,千百年来形塑着中国人的精神人格和社会风貌。而某同学却说:对于儒家文化,像‘君子人格’‘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要那样去做,会不会排队被加塞,高铁被占座,甚至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如果你是儒家文化的学习者与践行者,你将怎样回应这样的疑问?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22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3月,一段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关于进京赶考的对话,被历史铭记。那是在中共中央即将离开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2013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赶考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考试,是人民对我们党永不谢幕的考试,赶考永远在路上。的确,赶考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这对当代新青年来说,也同样意义深远。

以上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

“上”“止”“正”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

上述材料能给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譬如为山,未成一箦,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箦,进,吾往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慎终如始。

(5)致知在格物。

以上五句话都出自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论语》《礼记》《老子》等先素诸子散文。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领会到了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认识到其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民众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也明白了很多立身处世的道理。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贵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校将组织以“学习传统文化,让经典照亮人生”为主题的学习讨论会,请从上述五句话中任选其一,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3-08-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红楼梦》中,刘姥姥告诫女婿:咱们庄稼人,守多大碗,吃多大饭。

材料二:北京冬奥会上荣获两金一银的谷爱凌在微博上写道: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综合理解以上材料,联系当代青年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07更新 | 321次组卷 | 4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夫子“失业”》是2021年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06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长沮、桀溺二人隐在乡下耕田。孔子叫子路去向他们问路,他们听说是孔子,就对子路说: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意思是,于今世道到处都是一般糟,谁能改变它呢?孔子听到这话叹气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大意是,我们生而为人就应做人所应该做的事,如果世道不槽,我自然就用不着费力气去改变它。长沮、桀溺看天下无道,就退隐躬耕,是朝抵抗力小的路径走;孔子看天下无道,就牺牲一切拼命去改变它,是朝抵抗力大的路径走。其实我们涉身处世,常面临两条路径,一是抵抗力小的,一是抵抗力大的。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③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以上三段材料选自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7-3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