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01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 . 读下面删去了结尾的微型小说,从小说的内容、情节出发,展开想象,猜测并续写结尾,80字左右。

如果先生的墓志铭

我迷路了。

夜,伸手不见五指。我跌跌撞撞地走进了一个阴森森的地方。

突然记起身上还带着手机,抖索着摸出来,摁亮屏幕,想照一下周围的情况。

忽然,手机发出滴——的一声响,低头一看,原来是扫到了一个刻在石块上的二维码。

屏幕上跳出一行行的字:

欢迎你关注如果先生的微信平台!

……

如果我再努力一点,就一定能考上大学。

如果我再大胆一点,就一定能追上那个女孩。

如果我再肯干一点,就一定能坐上那个位子。

如果我早点戒烟戒酒,身体就能一直健康。如果我不沉湎于网络。

如果……

如果看了我的墓志铭你还无动于衷,那么,朋友,请你进来静静地躺着,换我出去好好地享受与珍惜时光。

这么有趣的墓主人会是谁呢?……


结尾续写:__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月15日,阿根廷与澳大利亚相会于北京,北京工体上座爆棚。梅西在比赛第81秒闪电进球,一切都让这场夏日狂欢显得完美。不过比赛中,一名身穿梅西球衣的年轻球迷突然从看台栏杆跳下,趁保安不备冲入场内,在全场球迷的欢呼声中先是和梅西拥抱,然后与大马丁击掌,哪怕他最后是被保安抬出球场,但已经赚足了风头,爆红网络。事后,北京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对少年邱某某处以行政拘留,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

这一事件的网络讨论热度甚至超过了梅西来华,有人赞赏,有人羡慕,有人担心;请你从球迷、保安、球员、裁判、媒体中任选一个身份发表对此事件的态度与看法。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400字。

2024-01-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语文期末考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中可以填入的最为精确的词语为(     

《红楼梦》的中心主题是贾府的兴衰,也就是大观园的枯荣,最后指向人世的沧桑、无常,“_______________”的佛道思想。曹雪芹以两场家宴,用强烈的对比手法说尽了大观园的繁盛与衰落,一笑一哭,大观园由人间仙境沉沦为幽魂鬼域。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前言》

A.浮生若梦B.道通为一C.无用之用D.积善成德
2024-01-25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高中的学习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你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的步伐,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B.暑假我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了藏品“核舟”,在一个长不盈寸的核桃上竟能雕刻出那么丰富的内容,这样的雕虫小技令人叹为观止。
C.他是我师傅的老邻居。师傅有几个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他都洞若观火
D.《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2024-01-0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语文学习的缺失,直接导致中学生语言认知水平下降。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字词句表达能力都很差,写出来的东西让人不忍卒读
B.语言就像社会定下的筛子,虽有助于人和人间的了解,却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
C.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要时时勤勉,而不要想着一劳永逸
D.每次我们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方法大相径庭,但总能殊途同归。
2024-01-0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6 . 请围绕“夏”这一主题,用三行现代诗,写出你的发现、你的心声。要求有想象和细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超过60个字。
三行诗示例:

蔡培国

一条银色的扁担

这端天涯   那端

故乡

档案

麦芒

白纸。黑字

一堆

醒着的历史

2024-01-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7 .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杭州拥有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处世界遗产,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站在迎接亚运会、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的历史节点上,杭州要___________,擦亮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深化“后申遗时代”的遗产保护与探寻工作,打造世界遗产保护的“杭州样板”。

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还拥有不少来自百姓之手的民俗技艺。例如西湖绸伞,选料考究,制作精巧。它的伞面采用特制的伞面绸制作,薄如蝉翼,织造细密,色彩瑰丽,图案有西湖十景、龙凤等。伞骨则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成,“百里挑一”的竹子还要经过擦竹、编挑、整形等十多道工序,保证其任凭烈日曝晒、风雨侵袭也不弯曲变形。

1.填写在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丝不苟B.就地取材C.因地制宜
2.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根据资料,给西湖绸伞填写下联。
上联:轻巧绸面绘山色       下联:
2024-01-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较易(0.85) |

8 .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Ahào hàn)无边的历史长河里,每一处文化遗产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或静卧一,聆听时间的)语;或处于喧市,默视着行人luò yì bù jué)。B】文化遗产有大小之分,大者,见证沧桑巨变,小者,凝聚柴米油盐。但不论大小,它们就在人们身边,在日复一日的岁月更迭中然沉淀着历史,记载着历史文脉。C】我们应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讲好它们的故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一(yú/yǒng)        然(qiāo/qiǎo)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3.文中三处画线句,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AB.BC.C
2024-01-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一学期的高中生活里,我们追随师长,相约同伴,捧读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经典之作,开展《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投身征文大赛、诗歌诵读、校园辩论等语文实践活动,往往会有新的收获和成长,不经意间常会有一种感悟:哦,这才是真正的高中语文课。

请以“哦,这才是真正的高中语文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叙这学期语文学习中的某件事,来表达你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认识,不少于800字。

2023-12-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的诗词水准公认非常之高,苏轼被王国维列为与庄子、陶渊明、杜甫同列的一线诗人。不过今天翻苏轼诗词,精彩的篇章固然________,但似乎写作并不费力,很少给人一种苦心孤诣的感觉。他的诗词始终有一种飘然轻举、高飞万里的畅达感,似乎未经意,又是天然的大手笔。而有些名句,一眼就能看到一种功力。比如李白的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明显能看出作者的较劲,力求达到耸人耳目的效果,创造阅读的陌生感。

苏轼诗词,很少有这种感觉,他似乎没有刻意地发力,刻意制造特殊的阅读体验。比如《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很著名,但要说哪里好,却又抓不到什么亮点。是炼宇还是警句?是境界还是气象?似乎都有些谈不上,但就是这种娓娓道来,却在不知不觉间沁人肺腑,随之流传千古。这就是,一种天才。所谓天才,就是有一种俯视感,不屑于炫技,也不有意________自己的风格,信笔而挥,就是非凡的笔墨。苏轼曾评价自己的书法是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其实评价他的诗词也恰当。天才是不需要参照系的,不会表现________的紧迫,就像嘴上说我没复习的学霸,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一交卷却是高不可攀。

     ),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后世评价苏轼的诗词,常见的是以文为诗”“以诗为词。苏轼的创作常常是跨界的,创作在他眼中都是文体不限,诗、文、词是可以混搭的。这种跨界,恰恰是苏轼天才面貌的________:我创造规则,而非被规则所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多如牛毛   展示   迫在眉睫   呈现B.比比皆是   标榜   亦步亦趋   流露
C.多如牛毛   标榜   亦步亦趋   呈现D.比比皆是   展示   迫在眉睫   流露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态度
B.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态度是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
C.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态度,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是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
D.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态度,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
3.文中说苏轼“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这在《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都有所体现,请选择其中一篇中的相关内容写一则文学短评,分析苏轼“透彻了悟”的哲思。字数150-200字。
2023-12-31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