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79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之境,词之言长,凝结了传统文化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诗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其传承      A      ,沉淀在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心间。

2016年,央视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甫一播出,就吸引了许多人观看,此后七年,每一季(中国诗词大会)推出,都会受到观众的热掉。那么。(      )?总导演颜芳告诉记者,创作团队每年都在问自己,还有什么新亮点呈现给大家?我们一直把(中国诗词大会)当成一棵大树看待,布望它每年都有一个成长,这个成长不仗是外表上的交化,(      )。

颜芳认为,诗词是一个成长的概念,创新是      B      的。①《中国诗词大会》在2022年就增加了诗词小剧场,②节目组通过用科技的加持,③将诗词化作短剧,④表演了一场文化的跨时空对话。主持人龙洋感慨道,从接触这个节目开始,就感受到节目组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们永远在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让古韵诗词焕发新生。

1.你所在的学校将“诗词小剧场”作为“传承经典,你我同行”校园主题活动之一,并选取了《琵琶行》进行演出。请你为这个节目拟写宣传语。要求:符合活动主题,使用对偶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4.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处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5.下列句子中“一”字的含义与例句中“一”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央视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甫一播出。
A.你要一心一意读书。B.祝你一路平安
C.你和小明说的是一码事。D.你一解释,我就明白了。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旧时代生人相见不称。通称是先生,有带姓不带姓之分;不带姓好像来者是自己老师,特别客气,用得少些。北平人称某爷某几爷,如冯爷吴二爷,也是通称,尊卑关系明显,要比某先生亲昵些。但不能单称,与先生不同。先生原是老师,却是父亲;尊人为师犹之可,尊人为父未免吃亏太甚。至于老爷,多一个字,就不会与父亲相混,所以仆役用以单称他的主人,旧式太太用以单称她的丈夫。女的通称小姐太太师母,却都带姓;太太师母更其如此。因为单称太太,自己似乎就是老爷,单称师母,自己似乎就是门生,所以非带姓不可。太太是北方的通称,南方人却嫌官僚气:师母是南方的通称,北方人却嫌头巾气。比先生亲近些是某某先生某某兄某某是号或名字;称,取其仿佛一家人。再进一步就以号相称,同时也可称。在正式的聚会里,有时候得称职衔,如张部长王经理;也可以不带姓,和先生一样;偶尔还得加上一个字,如贵公使。下属对上司也得称职衔。但像科员等小脚色却不便称衔,只好屈居在先生一辈里。

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人认为要调整句序,有人认为没有必要。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2.现在的日常交际中,“老爷”的称呼几乎消失了。请结合文本谈谈消失的理由。
3.从见面时称谓的细微差别中,你能获得交际中的哪些启示?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①往往发病于婴幼儿期,②其主要病因归结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③目前,孤独症儿童的诊断大多依靠医生的经验性判断。④这样的方式容易误判。⑤比如孤独症初期症状常常表现为轻微的语言障碍和社交障碍,⑥就会被误判为发育迟缓或性格内向。临床经验表明,许多孤独症儿童常伴有长期便秘或功能性胃痛等症状,一些有经验的医生会      ①      。受此启发,研究人员招募了1627名孤独症患儿和非孤独症儿童,详细统计了236项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非孤独症儿童相比,孤独症患儿肠道中的14种古菌、51种细菌、7种真菌、18种病毒、27种微生物基因和12个代谢通路均发生了改变。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和传统生物统计方式,从数千种肠道微生物组特征标志物中,筛选出了具有高诊断准确性的31种标志物组合,       ②        ,能够比较客观而准确地诊断出孤独症患儿。

1.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一段写法在外国很早就有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总结了古希腊的悲剧技巧,其中谈到。经过几十年后如何相认,这能产生动人的效果。中国的传统剧本像《庵堂认母》也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写得不够婉转曲折,太快了,三问两问就问出来了。要这么来,那么来,最后逼得他不得不看出是谁来了,这样才能引人入胜。相认之后,来个大转折,叫作突变”“转机。在这一段戏里,侍萍幻灭了,,由想象中的互相怀念变成现实中的阶级对立。生命难道是钱可以换的吗?侍萍大怒,撕了支票,以后又看着周萍打鲁大海,这个周萍也不是想象中的萍儿了,她对周萍愤怒地说: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整个情节一是相认。到了打,戏就到了高潮了。以后是急转直下,侍萍和大海走了,周朴园要鲁贵、四凤也离开周家。

(摘自《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

1.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起伏跌宕,始见真相”?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深圳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驱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      ),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A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      )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      )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B是它困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C赤热的决心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

(摘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A.漠然       消失       繁劳       盘算
B.默然       消失       烦劳       清算
C.默然       消逝       繁劳       盘算
D.漠然       消逝       烦劳       清算
2.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用了三个分号,将其中的分号都改为逗号,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3.文中ABC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深圳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前,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浪潮之下,机器人协助养老不再是一个 A     的科幻故事,上海日前正式发布《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让AI+机器人养老模式备受期待。

该方案中可以看到多个与机器人相关的关键词,如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老年人提供辅助,更能在康复训练、情感陪伴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极大缓解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的压力,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成为老年人生活中 B 的一部分。以光华一号为例,这款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大放异彩的养老机器人,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能力。①它不仅能搀扶老人行走,②还能够读懂人的表情并且情感回应。③这样的机器人,④无疑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和温度。

当然,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推动机器人更好地赋能养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例如,在技术研发方面,(甲),激励科研人员和企业不断创新;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共担成本,通过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降低机器人使用门槛,让更多养老机构和老年人能够受益。在社会认知方面,(乙),让大家认识到机器人作为辅助工具,在提供更优质养老服务上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假如你是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请你在“养老新朋友”的主题讲座上,向社区的老年人及其家属介绍“AI+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价值。不超过80字。
5.请为推广“AI+机器人”养老模式撰写一条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洁,富有感染力,使用修辞,16字左右。
昨日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为夏天吃不完的西瓜贴上保鲜膜,这是很多人的习惯做法。保鲜膜能将食物包裹住,隔绝害虫、尘埃等,对保存西瓜确实有好处。那为什么网传西瓜贴了保鲜膜反而细菌更多了呢?①________。首先,你用的保鲜膜是否合格?②________,就难发挥保鲜的效果,放久了细菌繁殖自然会更多。其次,还要看食物在使用保鲜膜前的情况。如果西瓜在贴膜前,已经沾染了比较多的微生物、细菌,那贴膜后,③________。所以,大家最好使用合格正规的保鲜膜,而需要保存的食物应该尽快贴上保鲜膜并及时冷藏保存。

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B.炎炎夏日,你是不是对冰镇饮料等冷饮食物情有独钟?
C.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D.请你认真分析这次比赛的得失,争取下次获得更大进步。
2.如果将上文作为健康养生类公众号的推文,下列各项中做标题最恰当的是(     
A.《“贴膜”更易让食物生细菌?》B.《保鲜膜不“保鲜”?》
C.《吃不完的西瓜怎么保存?》D.《隔夜西瓜能不能吃?》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测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形式生动活泼,可看作艺术化的中国古代文化百科全书,诗词文赋、建筑园林、饮食医药,一一跟人物故事①________。中国读者从《红楼梦》中得到的知识和学问,获得的体验和启示,受到的震撼和愉悦,比从其他任何一部经典中得到的都要多,它给读者带来的审美冲击是②________的。

《红楼梦》③________地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的文学语言雅俗共赏,体现了汉语的无穷魅力,有些来自当时的日常俗语,如用隔锅饭儿香形容④________;有些已成了如今的日常用语,如用⑤________形容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是典型例子。

1.请在文中横线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在文中横线④⑤处填写恰当的短语。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测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回忆往事,用诗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击水”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诗人少年时期______①______,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诗人心忧天下和人民的生活处于______②______之中的情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在字里行间,充分显露出诗人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在心中始终流动着奔涌的鲜血,旨在报国,作为一个青年,能够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在文中展现得______③______。

1.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B.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C.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
D.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训练(三)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言谈间本该(   A   )的话,再三斟酌下还是铺垫了好几句。“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绝没有别的意思”“退一万步讲”等一番限定与修饰下来,交流的畅快也急转直下。

额外的限定语,事实上起到的是补充与解释的作用。“ 甲 ”,往往隐含着“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的意味;“ 乙 ”,经常作为“接下来我要开始陈述观点了”的开场白;“ 丙 ”,。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一般都能起到缓和与留有余地的交流效果,就像是一种语言的润滑剂,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

如此(   B ),图个啥?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不少人心里直犯嘀咕:一句无心之语,会不会冒犯到身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张口就来的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怕被误解,怕惹是非,怕生嫌隙,自然也就会在铺垫和说明上多此一“句”。结果就是,交流变得索然无味,理解变得无比奢侈。难怪有人总结现在聊天的套路:打破尴尬,用“哈哈哈”;表达开心,用“哈哈哈”;不知如何回复,也用“哈哈哈”。其实,是不是真的想“哈哈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不太会让人出错”。

言谈间限定语越来越多,①目的旨在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②纵观现代人的社交网络,③坚强与脆弱、独立与依赖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④这些情感与思绪的交织,⑤许多人只好在言语中采取“试探”的策略,⑥为自己提前圈定了一个语言的“紧箍儿”,⑦不求“动人”,但求“不得罪人”。

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多次使用引号,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一般都能起到缓和与留有余地的交流效果。
B.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
C.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
D.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张口就来的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
3.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用‘哈哈哈’来打破尴尬、表达开心和应对不知如何回复时的窘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5.第二段的举例论证不完整,请将第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三个限定语填入甲、乙、丙三处,并在丁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丁处不超过18个字。
7日内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