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36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于义                  喻:知晓,明白B.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C.譬如为山,未成一     篑:盛土的竹筐D.请斯语矣            事:实践,从事
2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厚、语言质朴。
B.韩愈,字退之,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韩文公”。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人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赤壁赋》中“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D.唐代以前的诗被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歌”“行”“吟”等体裁,如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近体诗可以分为律诗、绝句等,律诗如杜甫的《登高》,绝句如柳宗元的《江雪》。
2022-06-25更新 | 6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隐逸的诗人之宗,是我国西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开创的田园诗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
B.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辛弃疾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郭沫若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要求新式应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D.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从小就懂得让梨的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下面句子中的“而”属于哪种用法,按顺序排列哪个选项正确(       
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连词,表递进关系。③连词,表转折关系。④连词,表因果关系。⑤连词,表顺承关系。⑥连词,表修饰关系。
a.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d.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e.蟹六跪二螯
A.②③⑥①⑤B.③②⑤⑥①C.②⑥③⑤①D.③②⑥⑤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6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农家

【明】钟芳

牛放平芜绿满郊,小池储水灌新苗。

夜归醉共妻孥乐,不与陶朱【注】斗富饶。


【注】陶朱,即陶朱公,后泛指大富者。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在南山下种豆的情形,诗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B.陶诗的第三、四句写诗人每天早上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流露出对辛苦劳作的抱怨。
C.陶诗第六句“夕露沾我衣”与杨万里《插秧歌》中“雨从头上湿到胛”,都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
D.钟诗的第一、二句写原野吃草的牛和蓄水灌溉新苗的水池,营造了祥和、安宁的气氛,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2.陶诗和钟诗的最后两句分别是全诗的“诗眼”,请分析二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同“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             得:处事合宜
B.致知在             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   辟:偏向
D.之其所哀而辟焉       矜:怜悯,同情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                  吾为其无用而培
B.知止后有定             不仁,如礼何
C.欲齐家者               恕乎
D.小人闲居不善          之于未有
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B.跨者不行
C.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一)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选文(一)第二段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
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摈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
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3)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7.结合《大学之道》,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
2022-03-06更新 | 58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下列对本课《鹊桥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个精妙的比喻写尽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对男女主人公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C.本词的内容是歌咏牛郎、织女的神话。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
D.这首词主要运用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2)这首词上阕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焉用亡郑陪邻/其无礼于晋
B.君知难也/吾还也
C.舍郑以为东道主/使烛之武见秦君
D.子亦有不利/用亡郑以陪邻
20-21高二上·山东·课时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何莫学                            人之力不及此
B.死而后,不亦远乎?            学不可以
C.天下仁焉                            自牧荑,洵美且异
D.见不贤而内自                  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
2021-10-30更新 | 10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