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张先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注】①张先,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②彩绦朱索,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泛指美人身上的衣饰。③双槽,指双琵琶,槽是琵琶等乐器上弦的格子。

1.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前三句是环境描写,词人通过绿野、天空、江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明澈洁净的江上美景图。
B.“天青垂水”句,一个“垂”字将天空、水面连接起来,水天一色,炼字精当。
C.“柳径”二句写岸边柳荫小路空无一人,只有柳絮飘舞,写景率直,用语平实,却有妙趣。
D.“汀洲”五句转向人物描写,船夫们竞相采香草、拾翠羽,踩水而行,泊船洲边。
2.白居易的《琵琶行》以高超的技巧手法摹写音乐,这首词在写法上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甚大。本词下阕是如何描写音乐的?请简要分析。
2024-03-1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文段二:

善学者,师逸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答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学记》)

文段三: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1.文段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叩之A以小者B则小鸣C叩之D以大者E则大鸣F待其G从容H然后尽其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君子坦荡荡”中的“君子”意义相同。
B.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后引申为准则、法度之意,例如“绳之以法”。
C.金,古代金属的通称。文中指金属制的刀斧等。“金石可镂”的“金”也指金属。
D.而,在句中表转折,与《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意义不同。
3.下列对以上三则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段一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进而论述学习的作用。
B.文段二中,作者是从“问”与“答”两个角度来说明“此皆进学之道也”。
C.文段三中,作者用古谚语进行举例论证,强调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D.这三则文段围绕“学习”的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都使用了比喻论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5.以上三则材料都旨在勉励学习,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分别概括。
2024-03-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兰花

戴涛

我每次走过街边的花店,总免不了朝里面的鲜花看上几眼,心想会不会有白兰花呢?可每次都会很失望。其实我也知道,白兰花是不会出现在花店里的,而且我也不是在花店里认识她的。

那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黄昏,我下班后去一家百货公司买东西,这家公司坐落在已经繁华了百年的淮海路(旧名“霞飞路”)上。当我经过一个弄堂口时,感觉有一缕香气飘来,香气自然清幽,还夹带了一丝暖暖的甜味,这显然不同于平日里空气中弥漫着的各类人造香精。

于是我开始寻找,在弄堂口我看到了一位六十来岁的妇人,她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她的跟前放着一个竹子编织的篮子,篮子里面铺着一块蓝条白底的湿毛巾,在毛巾的上面排着十几朵奶白色的小花,它两三厘米长,体型纤细,却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阿婆,这是什么花?

白兰花。

哦,白兰花,这花真好闻。

嗯,这可是最迷人的花香。

老妇人说话的声音,还有她的笑容都显得特别优雅,完全颠覆了我平日里对街头摆摊者或者一般市民的印象。我被她吸引,便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卖花。

这时走过一对青年男女,女子问男子:老公,这是什么花?这么香呀。

男子说:我也不知道。

于是他们蹲下来问老妇人。当知道这叫白兰花时,男青年显得异常兴奋:哇,这就是白兰花!我看过几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老电影,里面都有在街头叫卖,“白兰花”“白兰花”。这叫声又嗲又糯,每次看完了电影,这声音还在我的脑子里转。

老妇人微笑着看着他们:嗯,白兰花在这个城市被人喜欢的时间啊,已经超过了我的年龄。

女青年对男青年说:老公,我要买。

好的。阿婆,这花多少钱一朵?

难得你们年轻人喜欢,就送给你啦。

说完,老妇人从篮子里精心挑选出一朵白兰花,小心翼翼地把拴在花上的铁丝弯成一个钩子,将花轻轻地挂在了女青年胸前的扣子上,随后还送上一句祝福:祝福你们像白兰花一样美好。

眼前的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了。

告别了老妇人,我的心情却有些沉重。如果不是生活拮据,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会坐在弄堂口卖花吗?可照她这样的卖法,一天又能挣几个钱?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路过那里,然后买一朵白兰花。不久后的一天,我和一位经营宾馆的朋友聊天,他说他想打造一家能够体现上海这座城市文化风貌的酒店,问我有什么建议。我说可以在每个房间放上一朵白兰花,并且告诉客人,这是这座城市的味道。朋友听后说,好像有点道理,可以试试。我说这花由我来提供吧。朋友笑了,说这点小生意你也做。

我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妇人,她的脸上还是那么优雅、那么平静,说:这样好吗?

这有什么不好?不是为了宣传我们城市的文化嘛。

老妇人终于同意了。

明天您准备两百朵花吧,我和您一起送过去。

不麻烦你了,我自己去吧。

第一次我还是陪您去吧。我坚持道。

老妇人见我这样坚决的态度,也就只好答应了。我们说好了第二天中午我去她家接她。

第二天中午,我按照她给我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这是在市中心区域的一排老式洋房,应该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推开她家的门,客厅的设计和家具的摆设全是欧式的。

她让我坐到沙发上,给我倒上一杯白开水,充满歉意地对我说:真对不起,我先生走了以后,家里已经不备咖啡、茶叶了。

为了打破尴尬气氛,我问她:您怎么会想到去街上卖白兰花?

她沉默了片刻,说:记得小时候,我看见妈妈穿的旗袍上总是别着一朵白兰花,白兰花的气味就像是妈妈的气味,然后整个城市好像也是这个气味,所以我就迷上了白兰花。从我上小学到开始教书,每天都会佩戴着一朵白兰花。可是现在,白兰花要从这个城市消失了,人们脚步匆匆,似乎并不留意平凡的白兰花。

喜欢白兰花就需要辛辛苦苦地在街头卖白兰花吗?

我是想叫更多的人能够喜欢白兰花。还有,我感觉拿卖花的钞票去帮助失学儿童,要比拿其他钞票更有意义,也更让我开心。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走过街边的花店,总要朝里面的鲜花看上几眼,这说明“我”对二十多年前邂逅老妇人卖白兰花一事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B.精心挑选、小心翼翼地把铁丝弯成钩子、为女青年轻轻地挂上白兰花……细致的描写勾勒出温馨的场景,这一场景令“我”深受感动。
C.老妇人对体型纤细、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的白兰花情有独钟,是因为白兰花寄寓着她对丈夫、对母亲的思念和缅怀。
D.老妇人虽然没有豪言壮语和英勇的壮举,但人们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优雅、宁静、温暖、爱心,看到了人性美与人情美的光辉。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致力于细节描写,如“铺着一块蓝条白底的湿毛巾”的描写体现了老妇人对白兰花的细心呵护。
B.小说所写男女青年买花的情节既刻画了老妇人的形象,又为后文“我”找老妇人买白兰花作铺垫。
C.与《哦,香雪》的写作视角不同,本小说以“我”为视角,讲述了“我”的所见所感,增添了真实性。
D.小说运用插叙的手法,首写现在,然后叙述往事,这样安排设置了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老妇人并非因生活拮据而卖花,小说结尾在揭开这一谜底之前,前文已作了铺垫,请简要分析。
4.茹志鹃的《百合花》被人们称为“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这篇小说也具有“散文化”“诗化”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024-03-18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曾提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著名论断,强调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彼此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如果人类无度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同样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重要启示。《周易》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给予“生生”和“共生”极高的价值期许。“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强调要遵循“天时”来进行生产生活,体现顺应规律、适度节用的发展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将天地人统一起来、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顺时”“以时”“不违时”,顺应和保护自然,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达成“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如何历史地、实践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科学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和谐促进共生、以共生消解对立,不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形成。

(摘编自袁秀《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材料二: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文明史,归根结底,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面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和实践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崇。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观,东西方文明的哲学起点不同。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在对待自然这个问题上,西方思想在两个世界之间摆动:一个是被看作自动机的世界,按照编定的程序运行;另一个是神学世界,按照上帝意志运行。

无论“摆”向哪个世界,在西方看来,人并非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被人认识、使用和改造的对象。这种主客二分法有利于人类大胆突破蒙昧与陈规,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但其弊端在于令人过度自信,索求无度,最终与自然对立起来。

中国的自然观则“别开生面”。

在认识论方面,中国传统思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主张“天人合一”。“人”并非“天”外之物,也就无所谓对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庄子•齐物论》中所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张载在《西铭》中说得更明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人处自然之中,人类固是同胞,万物亦为同类。

在实践论方面,与西方哲学相通,中国哲学也强调“知天”。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了解和认识“天”以后,中国哲学指向的并非使用和改造,而是“于自然无所违”“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福建土楼的出现就印证了这一理念。福建土楼在建造时往往依山就势,能巧妙地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客家人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出于对近代以来西方自然观念的反思及对当代人类现实生存困境的关切,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赖。马克思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恩格斯提醒,不可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与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如榫遇卯,实现有机结合,产生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互利共生的辩证法为认识当下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中国开出的对症之方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哲学家们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应勇于担当,戮力同心,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未来可期。

(摘编自文龙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何越来越受推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的重要论述为当代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也契合“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
B.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不是对立关系,这与英国学者李约瑟分析的西方哲学不同。
C.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西方文明的哲学起点不同,这导致东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也不相同。
D.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应休戚与共,携手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B.只要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上,就可以解决和应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矛盾和挑战。
C.在自然观的实践论方面,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指向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互利共生的辩证法为解决当下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3.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B.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材料二中采用中西方自然观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中国自然观尊重、保护自然的特点。除此之外,材料二还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安徽黄山风景区是我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风光秀丽。安徽黄山现在以“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战略定位,充分发挥黄山市文化、生态、自然、旅游四大叠加优势。为进一步保护黄山风景区生态,发挥黄山风景区的生态优势,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向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建议。
2024-03-1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在说的名字,只是古代的,现行社会已不大流行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孔子的儿子出生时,鲁昭公赠送一条鲤鱼, 字伯鱼。春秋战国后,人们喜欢在姓和名之间加一毫无意义的助词,如烛之武、介之推等。汉代国力强盛,人们祈求长生不老,取名也多用安国”“延年”“延寿”“千秋”“去病等。西汉末直到东汉三国,单名盛行。到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受清高风气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字,如祖冲之、王羲之、裴松之等;其时又因佛教盛行,使命名又多取佛语,如王僧智、崔僧佑等

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古人注重礼仪,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 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取字情况看, ,可以说是因名取字,古人称为名之与字,义相比附,这义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条原则。名与字的关系种类也多样。如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平与原同义。如岳飞字鹏举,飞与鹏相关。如晏殊字同叔,殊与同义相反。名与字的意义还可取自五行相生,如楚公子壬夫,字子辛,壬为水,辛为金,取水生于金之意。至于班固字孟坚,欧阳修字永叔,则是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3.古人在姓名中冠以伯仲叔季表示排行,除了材料中提到的班固字孟坚,欧阳修字永叔之外,结合所学的课本知识中再找两例,并作简析。
2024-03-1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飕飗:拟声词,这里形容风声。②拳毛:拳曲的马毛。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秋风口吻叙事,“我”即秋风,当她重回人间,就去寻找诗人。这是个有情有义的形象。
B.颔联转为诗人自叙,和首联相接,场景生动,仿佛两位老友别后重聚,你一言我一语,畅叙深情。
C.“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两幅画面,借助动作细节,含蓄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平步青云。
D.诗人联想到秋风所过之处一定清爽明净,可以游目骋怀。这引得诗人抱病登高,兼答秋风情义。
2.有人说“一年颜状镜中来”一句格调虽低,却关联全篇,体现匠心。请尝试赏析。
2024-03-11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材料二:

余尝病天下《地志》谬误,非特妄引古记至记今时山川道里远近方向率与实舛,令人愤叹!设每邑有笃学好古能游览者,各考记其地土之实据,以参相校订,则天下《地志》何患不善。余尝以是语告人。嘉定钱辛楣学士、上元严东有侍读,因为余言:泰安聂君《泰山道里记》最善。心识其语,比有岱宗之游,过访聂君山居,乃索其书读之。其考订古今皆详核可喜,学士、侍读之言不妄也。

余疑《水经注》于汶水左右水源流方面,颇有舛误。又谓古奉高在今泰安右汶东。故古登封,入奉高境西行,度环水而北,至天门,历尽环道,跻岱,乃得封所。马第伯记可覆案也。往昔在济南,秋霁登千佛山,望岱巅诸峰遥相接。窃谓历城以南诸山,皆泰山也,后人多为之名耳。今阅是书,每与余意合,而辨正尤起人意。聂君欲余序以重其书,余浅学又偶过臆度,徒幸有合于好古力索久往来是山中者。聂君足重余耳,余安足重聂君哉!

(姚鼐《<泰山道里记>序》)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特妄引A古记B至C记今时D山川E道里F远近G方向H率与实舛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中的“居”是停留的意思,与“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的“居”意义相同。
B.戊申晦,指戊申日的晚上。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搭配来纪年、纪日,文中的丁未、戊申分别指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日。
C.《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郦道元对汉代《水经》作注,大量补充记述河流水道,内容生动丰富。
D.登封,即登泰山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在泰山筑坛祭天叫封,在山南梁父山辟基祭地叫禅。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穿”“越”“至”等词语连贯而下,既活画出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又写出他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
B.“苍山负雪”“半山居雾若带然”化动为静,或拟人或比喻,用语传神,设喻新奇,是写景的妙句。
C.“令人愤叹”虽是充满个性的愤激之语,却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符合作者主张的“义理”理念。
D.书序一般是对某作品的著作意旨、经过、编次体例等作说明,评价作者及其创作,而材料二却突破了常规。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窃谓历城以南诸山,皆泰山也,后人多为之名耳。
5.材料二中,姚鼐认为《泰山道里记》是一本怎样的书?
2024-02-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都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雨!

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吴所长用圆珠笔敲敲桌面,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富有装饰意味,它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我们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把塌下来的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例可循的。”“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

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到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穿工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稳妥往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这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

到底怎么修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吴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

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蹬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

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支光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瓦、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起,还拉住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灯直亮到夜间十一点。

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树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童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的黑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样了,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

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去。这一觉睡得很沉。

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如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高五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想象之外。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

被征求过意见的人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不中不西,穿西装戴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大屋顶干什么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所有感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

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嚷嚷着帮忙找了,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

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头对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说这围墙很好看。

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朦朦胧胧挨了一顿批……

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位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都赞不绝口。会议上专家们以围墙为话题: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族风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和原有建筑物的风格统一。

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

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所长把确定围墙设计方案和修建围墙的重任交给马而立,表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信赖和赏识,而马而立的表现也超出了他的期望。
B.围墙获得了建筑专家众口一词的赞誉,各派代表人物马上转为夸耀自己的贡献,这生动地刻画出这些人见风使舵、无劳而抢功的丑态。
C.熊熊的炭火盆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令人舒适,可读者的心却舒展不起来,小说的结尾也有讽刺意味,引发我们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D.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畸形心理,揭示了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弊端。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这段文字营造了优美和谐的意境,与前文中的各派相持不下的争议、马而立与工人们抢修围墙等场景形成对照,改变了叙述节奏。
B.“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个’。”写出了一些人虽然觉得围墙修得又快又好,但是下意识地想找出其中的缺点,一时又找不出来的丑陋心理。
C.洪老头的一句“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称赞了马而立修围墙水平高、效果好,充分肯定了马而立劳动,与其他人的指指点点、说轻巧话形成对比,丰富了小说的含义。
D.“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写修好的围墙给人们带来的直观感受,“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写围墙受到专家高度评价时一些人的喜出望外,谚语的使用增添了小说的可读性。
3.有着一张娃娃脸的办事员马而立,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请概括其形象特征。
4.小说发表在改革开放的早期,作者在《砌墙与拆墙——关于<围墙>的创作》中说:“我造墙的目的在于拆墙;造一堵有形墙,拆一堵无形的墙。”请结合这句话,简要概括小说内容,分析表现手法。
2024-02-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聚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自然或者非经济的因素造成的。正如费孝通所说: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聚落必定是一种生存或生活空间的社会性整合物。

聚落地理学和社会学对于聚落属性的理解存在巨大的分歧,其中的差异不仅仅因为地理学更加强调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社会学突出社会建构的力量。我们会看到,聚落地理学还保持了对于聚落的一种朴素的实体论想象,而在社会学中,对于空间的重视才开始不久,对于房屋和聚落的关注更是不够。

聚落是大地上的人文(纹),地不同,人不同,纹理也不同。这看上去很好解释,但聚落的历史往往比较长,影响因素多,进行个案的解释会很精彩,要跳出个案来寻找一般规律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地理学家通常会十分强调地形的影响,认为平原地区的聚落规模会比山区大一些。这在华北确实如此但在浙江、湖南、皖南等地区的山区丘陵地带可能反而比平原更容易找到大的乡村聚落。地理学家还重视腹地的大小,强调一地的生存资源的丰富程度会影响聚落的规模,但却没有没有兼顾人们在生活上的考虑以及其他诸多因素。有的理论对于解释同一个市场体系内部的聚落间聚落规模差异是有效的却不能用来解释聚落形态的区域间差异,因为在每一个区域中都存在中心地体系。也有地理学家用经济区位影响聚落规模的规律来解释,但也不适合用于解释大范围的聚落形态的区域差异。

历史的因素被看成是地理因素的重要补充,一般认为历史较长的聚落会大一些。这一观点在一个小的范围内比较容易成立。如果以一个乡镇为单位来统计,会发现规模和历史长短之间确实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观察到历史长短和聚落规模之间的相关性,却不等于可以认定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虽然在同一个区域内大的聚落更可能是古老的,但聚落是一个体系,其中必定会有大有小,是大的容易久存,还是老的发展机会多呢?老的容易变大,也可能是因为它具有区位优势。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部,区位对于规模的影响力其实会比历史更加明显。一旦区位优势丧失,无论多么古老的聚落都会衰落下去。

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被引进来做进一步的补充,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聚族而居的说法,但聚族的不等于就是比邻而居。即使在宗族集中居住的地区,一个宗族也会分居在多个聚落中,各个聚落大小不一。再如,不少研究注意到国家政治对于聚落形态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学者对于古代聚落形态的研究,以及今天人们从宅基地制度或者城市化政策等方面对于聚落形态的研究等等。不过,如果要从具体的制度或政策的角度研究聚落形态的区域差异,更值得重视的不是全国性的制度或政策,而是地方性的治理实践。在大一统的社会中,各地具体治理实践的差异性很重要,与地理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因素相比较而言,这种治理上的差异似乎更适合用于解释大范围的区域差异。

变量的杂多实际上给人带来了一种无序感,甚至有学者认为这种无序性其实正是传统聚落形态演化的基本特征。对于自发形成的结构来说,变化路径不清晰几乎就是必然的,但对于今天的学者来说,我们总是希望从这种必然复杂的历史中获得某些明晰的教益。要减少这种变量杂多带来的无序感,或许应该引入演化的视角,将以上各种静态的因素在动态的演化过程中进行梳理。而且一些人文地理学家或者规划学者的文献显示出一种集体性的认知:在描述聚落的演化时,需要更多地重视社会文化的因素。然而,囿于学科的界限,他们很难展开对于社会过程的分析。聚落实体观可能妨碍了地理学家的想象力。在地理学家看来,每一个聚落都是一个具体而实在的存在,它们是一个个客观的物的体系。各种物,尤其是房屋与周围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成一体。并且每一个自成一体的聚落都有一个专有的历史。抱持如此扎根的聚落实体观,就不容易接受对于聚落形态的跨区域的统一解释。这样的聚落不再是实体,而是一束关系,对聚落作如此想象恰是社会学所擅长的。

(摘编自熊万胜《聚落的三重性:解释乡村聚落形态的一个分析框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很大程度上,非自然或者非经济的因素造成了乡村聚落,这与费孝通的观点是一致的。
B.聚落地理学更注重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造成了它与社会学之间有着难以相融的巨大分歧。
C.聚落的规模虽然与时间有关,一般来说越古老的就越大,但区位优势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D.如果将聚落看成是具体而实在的存在,就不容易接受对聚落形态的跨区域做统一的解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空间的重视才开始不久”,这意味着在社会学中对于房屋和聚落作为实体的关注度目前还不够。
B.从第三段可以看出,虽然地理学学者对聚落形态的差异给出了多种解释,但依然形成了一个公认范式。
C.作者认为如果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研究,那么历史的长短和聚落的规模之间不一定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D.“聚族的‘聚’不等于就是比邻而居”,可见在宗族集中居住的地区,人们也会分居在多个聚落之中。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五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A.在不少山地丘陵里广泛分布着中型的团状聚落,这些地区的农民住宅往往包含着一个或多个中心公共区域。
B.地理学家认为耕作半径对小农经济聚落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平原的聚落规模一般会比山区的大。
C.从先秦到两汉,百姓居住场所经历了由在封闭有墙的聚落生活到与生活在无围墙聚落并存的变化。
D.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桐汭县,在撤并村镇政策执行的力度上,与其他各县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
4.联系全文,概括说明如何才能突破聚落地理学研究的局限?
5.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证明影响聚落形成的变量是复杂的。
2024-02-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这主要是由于东风意指春风,具有美好寓意,也与我国东临大海的地理位置和季风性气候关系密切。春回大地之时,我国中原地区一般会吹起东南风,而人们一般都会将其说成东风。因此,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东风基本等同于春风。依我国古代历法来看,天干的周天分布方位和五行属性决定了古诗词中的东、南、西、北四种风向与春、夏、秋、冬四季基本对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中原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东风”一词蕴涵丰富,有着文学、科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

文学作品中的“东风”是拉开春天序幕的使者。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与春天相伴而生的“东风”,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的是生机与希望。李白“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全诗嗟叹韶华易逝,莫负春光。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化万物的春风,蕴含着朴素而又深刻的哲理。

然而,古代诗词中,“东风”所到之处并非一概意味着春和景明,其“破坏力”也不容小觑。尤其对于爱花之人,眼见一夜东风后的满地落红,感伤与无奈之情油然而生,如“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都表达了作者对“东风”的幽怨之情,同时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更甚者,“东风”会带来一种饱受摧残的境遇。陆游对“东风”的嫌恶似乎达到了极致:“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此句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与痴情。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农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十分重要。古人通过对包括“东风”在内的自然万物进行细致观察后,逐步总结出有规律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生活。《礼记·月令》中就有将立春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的描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幅图画生动展现了古人浪漫的生活情致与朴素的生活智慧。

“东风”还是一味中药。东风草具有清热明目等功效。“东风”也是一种菜名。晋左思《吴都赋》中也有“东风菜”的相关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风”一词有了新的时代含义。1958年元旦创刊的光明日报《东风》副刊,名字就取自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著名论断。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深圳特区报》发表的新闻通讯,就引用唐朝诗人李贺诗句“东方风来满眼春”作为标题。

东风,是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想象的自然物象之一。“东风夜放花千树”里有中国人独特的浪漫情愫;“等闲识得东风面”中有中国人朴素而深刻的哲思;“东方风来满眼春”则标举着中国人引领风气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蒋坎帅、郝亚伦《如何“识得东风面”——谈谈“东风”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一向被认为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缠绵执着,对恋人的绵邈深情”。从诗面上看,这样解读并无不妥。实际上,多少年来,人们也是一直按照这种观点来诠释本诗的。然而,当我们真正做到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写作的具体背景、倾诉对象,那我们对该诗的理解恐怕不会如此纯粹、如此情深,对诗人的态度也不仅仅是同情、叹惋,应是五味杂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据许多专家学者考证,这首诗是李商隐为女道士宋华阳所写,表现了两人之间一段脱离世俗、不同寻常的恋情。其实,终唐一代,与女道士交游的文人名士不乏其人,但最终能够修成正果、终成眷属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当然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有关,与交往双方各自的身份、社会地位、文化差异有关,更与文人名士与女道士的交往心态、交往目的有关:或为求眷顾,曲意逢迎;或贪恋美色,逢场作戏;或追求时尚,满足虚荣……这种所谓的恋情本就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十分脆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若是遭遇社会嘲讽、家人责难等种种压力,分手便是早晚的事。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与其说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爱情诗,倒不如说是一首面对压力、斩断情丝的诀别诗。

“东风无力百花残”,含蓄地揭示了“难”的原因。“东风”有春风之意。有评论者认为,这一句是以诗意化的语言描写他们分别的时间背景:自己的恋情也如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这样理解自有其道理,但“东风”一词是有典故的,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在赤壁借助“东风”之力,打败曹操。所以“东风”又譬喻某种能改变历史走向、改写人物命运的神奇力量。揆情度理,李商隐此句也是应用此意:由于缺乏“东风”之力,他们的爱情之花就只能像百花一样任其凋零了。他希望对方能够谅解他的迫不得已,宽宥他的软弱无力。面对重重压力,他孤木难支,实在无力抗争,不得不忍痛割爱,结束恋情。

(摘编自李锋军《东风无力爱亦残——李商隐再解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具有美好寓意,往往带来生机与希望,所以“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
B.陆游对“东风”的嫌恶比其他诗人更甚,“东风恶,欢情薄”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与痴情。
C.在唐代,文人名士与女道士交游之风盛行,但他们的恋情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脆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
D.李商隐的《无题》一向被认为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爱情诗,但材料二作者更愿意说它是一首面对压力、斩断情丝的诀别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风”内涵丰富,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的想象。
B.从《礼记·月令》中的描写可知,“东风”在传统农业生产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C.材料二作者深入分析诗人写作的具体背景、倾诉对象,知人论世,提出了不一样的见解。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古诗词中“东风”的内涵,不过二者论述的角度和重心并不相同。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B.“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C.“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D.“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根据材料二,梳理概括作者“对诗人的态度也不仅仅是同情、叹惋,应是五味杂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