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科举制度中,通过了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乡试、县试、院试、会试、殿试。
B.谥号是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如范仲淹谥号“文正”。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2022-07-2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综合能力检测(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关于名著介绍不正确的一的项是(       
A.《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背景。
B.《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该作品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C.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成功塑造了一个优秀女性形象。女主人公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演绎出简·爱动人心弦的人生乐章。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这组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2021-08-2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新生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明清四大古典小说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B.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C.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鲁迅。他小说的代表作是《狂人日记》。
D.“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其中“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易》《尚书》《礼》《诗》《春秋》。
2021-08-24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新生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关于元杂剧的一些说法,下列不当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
B.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主要指演员的动作)和舞台说明、剧名等构成
C.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刚强、凶恶或滑稽的人物)、杂(末、旦、净以外的杂角)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2021-05-20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四时之景”中春夏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戛然而止。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把秦朝聚敛之细与浪费之大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6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氓》成功运用比兴的手法。如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被弃后仍尽心尽力为夫家辛勤操劳。这一句用在段落开头同时起到了起兴的作用。
B.“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
C.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短歌行》是其代表作之一。
D.《离骚》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2017-03-1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淮南二中高一平行班12月月考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7 . 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B.古时候讲究谦辞敬辞的使用,如表示谦逊的自我称呼,“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若望仆不相师”“妾当作蒲苇”,敬称对方的如“孰与君少长”“少卿足下”“公教晞以道”。
C.诗人自称居士者多,许多是因为参透人生之后对佛禅的向往和依归。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等等。也有叫道人、散人的,如姜夔号“白石道人”,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D.古代书信体颇为丰富:“书”,指一般书信,如《报任安书》《与微之书》;“表”,是写给长辈、尊者的书信,如《出师表》《陈情表》;还有“疏”,也指书信,后来专指给皇上的奏章,如《谏太宗十思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