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1-12高二下·陕西西安·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1 . 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子之武城
A.天下之无道也久矣B.非其鬼而祭之
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先生将何之
2015-11-17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1-12高二下·陕西西安·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2 . 选出对下列划线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未知,得仁 ②二王我将有所遇 ③为国礼 ④二三子我为隐乎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
2015-11-17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4-15高二下·上海·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 容易(0.94) |
3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金)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这首词写于诗人与朋友在济南团聚赏景三年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整首词以设问句开篇,交代了游览的地点、节令。
B.“红妆翠盖”描写游人盛装,引出“人物更风流”。
C.下阕“千里”、“三年”分别从时空角度抒写离愁。
D.上阕忆游览之景,下阕抒怀念之情,情与景交融。
2.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2015-10-21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陕西省音乐学等高二下期末考语文试卷
11-12高三上·陕西宝鸡·阶段练习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
4 .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2)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挟飞仙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5)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6)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2011-10-18更新 | 5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卷
9-10高三·湖北荆州·阶段练习
文言文阅读 | 容易(0.94)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缕。”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其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计。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易其敝衣敝:破旧
B.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发:发放
C.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 陈述事实
D.女觉遽反遽:急忙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杳不知其所之也                              未可以为信也
A.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缕。”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B.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项王瞋目而叱之C.母所生女认之D.一夕,为海潮所沦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后令汲于他泉,计其数百也                  及洞节,母往,女守庭果
A.膳其肉,味倍常鱼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B.女至池,鱼毕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常令樵险汲深
C.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D.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D.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5.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
                                                                       
2010-08-27更新 | 874次组卷 | 9卷引用:2010年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