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课内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新诗”不讲究格律,不讲究押韵。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的通常是现代白话。
B.陶渊明,一名潜,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C.闻一多,“新月派”代表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其作品《红烛》《女神》都是中国新诗的代表性作品。
D.雪莱,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英国文学史最有才华抒情诗人。他诗风自由,惯用象征手法,《致云雀》就是他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
2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情表》中的“秀才”是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晋时仍保留此制。与后来科举考试中的“秀才”相同。
B.庶民,与黎庶、黎民、生民、苍生、黎元、氓等义同,指平民百姓。
C.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D.惠子,即惠施,宋国人,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跟庄子是朋友。他主张联合齐、楚共同对抗秦国。
2022-09-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新民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关于课文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墨翟,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创始人。
B.李密的《陈情表》中的“情”可以做如下注解: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C.《孟子》原本并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才最终确立。
D.《孟子》和《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则长于论辩,气势磅礴。
2022-09-3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新民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台,是指魏晋至金代尚书台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又称行尚书省或行台省。
B.子史,为“经史子集”中子部和史部书籍,按内容划分。“子”专门收录先秦诸子散文。
C.东宫,是古代宫殿指称,因其方位得名,多为太子居处,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
D.藩部,官署名,西魏时尚书省十二部之一,北周设中大夫,掌管诸侯朝觐礼仪。
2022-07-3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反馈(一)语文试题
5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古代官名。是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为全国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
B.虎符:即兵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虎形,背有铭文,分两半,右半留中央,左半授予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由使臣持符验合,方能生效。
C.中国: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D.南越:古地名,即今广东、广西一带,也作“南粤”;也指南越族,是先秦时期百越各部落的一支。
2022-07-31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反馈(一)语文试题
6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我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B.桑梓,古人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以“桑梓”借指故乡。
C.壶浆,即箪食壶浆,意指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与“箪食瓢饮”同义,常用为犒师拥军的典故。
D.谥,是封建时代,一个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给予的称号。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评定授予。
2022-07-3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反馈(一)语文试题
7 .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超擢、右迁、进、黯都是表示职务任免的词,除黯外,都是表示升职。
B.“三考”指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三年一考,九年三考,按结果决定升降奖惩。汉以后,各朝一般均采“三考”制。
C.丧归制是我国古代丧葬制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官员遇到自己的父母去世,要弃官居家守制丁忧,服满再行补职。但是为了应对各种时局,“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
D.“赠”指在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官员对朝廷的贡献。
2022-07-31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反馈(一)语文试题
8 .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通过“举孝廉”,可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良好风尚。
B.永嘉,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故能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康熙皇帝。
C.吏部,古代官司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吏部尚书。
D.少牢,古代祭祀时只有羊、猪的称“少牢”,牛、羊、猪齐备的称“太牢”。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2022-07-3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反馈(一)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或陈述某种意见的一种文体。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以及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
B.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明清则称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
C.“孝廉”是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此制。
D.期功: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丧服和服丧的时间。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功,穿大功服(五个月)、小功服(九个月)的亲族。
2022-05-1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缘坐,又称“连坐”“从坐”,是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它以犯罪人为中心,以不同的亲疏关系为半径,确定受刑群体。
B.“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
C.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
2021-11-01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学情反馈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