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各组句子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子路说:“君子尚可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B.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C.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D.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2018-03-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道听而涂,德之弃也                                   说:传播。
B.君子不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施:同“弛”,怠慢、疏远。
C.士见危命,见得思义                                   致:导致。
D.君子而不费,劳而不怨                                惠:使……受惠。
2018-03-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契丹与吾为兄弟
A.忧劳可以B.李牧连
C.莫如西D.汝之纯明宜其家
2018-03-1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本来
B.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               与:赞成
C.始祸焉                              速:加速
D.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            许:表示约略、估计
2018-03-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C.可谓智力孤危D.成家而致汝
2018-03-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鲈。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摄衣而上,巉岩,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巢,俯冯夷之幽宫,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而登舟,放中流,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鸣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时之                    同“需”,需要。
B.蒙茸                         打开
C.其所止                    听从
D.予亦                    进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安所得酒乎                           望旧乡
B.攀栖鹘之                           正襟坐而问客曰
C.反而登舟                                 延伫乎吾将反
D.有孤鹤                                 而吾与子之所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A.顾而                           毕至
B.山高月                           火尚足以
C.巉岩                                  雪霏霏
D.掠予舟而西                    顺流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C.曾日月之几何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二客不能从焉                         自其变者而观之
B.中流                                  吾独穷困此时
C.摄衣而上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状似松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例句:复游于赤壁之下
A.不吾知其亦已兮B.客有吹洞箫者
C.为仲卿母所遣D.既替余以蕙镶兮
7.下列句子中,句子中所用修辞不同于其他选项的是
A.踞虎豹,登虬龙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D.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8.对“归而谋诸妇”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归来商量诸位妇人。B.回来和诸位夫人商量。
C.回来后就这个事与夫人商量。D.回来后与夫人商量这个事。
9.下列选项中涉及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中的“望”字,指的是农历的每月十五日,在《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也指的是这个时间,只是月份有区别,之后再一个月就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了。
B.《兰亭集序》“岁在癸丑”中的“癸丑”二字,是古人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次序的体现,《赤壁赋》“壬戌之秋”中“壬戌”二字也是同样的作用。
C.古时候女子出嫁用“归”字来表达,如《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女子回娘家的时候一定要得到婆家同意,由娘家派人来接,才能称之为“归宁”,如果“自归”,说明女子是被婆家休弃了,《孔雀东南飞》中刘母也正是因此而表示惊异。
D.古时候以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一个相应的名称,如“黄昏”指的是戌时,也就是现在的19点到21点;“人定”指的是亥时,也就是现在的21点到23点。
10.下列关于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生动描绘了清新幽静的江上景色。
B.此为后赋,写的是初冬之景,境界寥落幽峭;而课本中的前赋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尽显宁静清爽。
C.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情,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2018-03-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还也                                孰能讥之乎
B.不出,火                         若属皆为所虏
C.余与四人拥火                  其无礼于晋
D.击沛公于坐                         寄所托
2018-03-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穴然                   深远幽暗B.便言多令才             言辞敏捷
C.齐彭为妄作               死去的人D.体无                  灾祸
2018-03-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填入下面唐诗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是一项
寒窗灯尽月斜晖,佩马朝天独掩扉。      ,白云空长越山薇。
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
A.细水浮花归别浦B.淡烟浮照明星楼
C.清露已凋秦塞柳D.绣户夜攒红烛市
2018-02-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徽,字尚文,应天人。天顺四年进士。除南京刑科给事中。宪宗即位数月,与同官王渊等疏陈四事。末言:“自古宦官贤良者少,奸邪者多。若授以大权,致令败坏,然后加刑,是始爱而终杀之,非所以保全之也。愿法高皇帝旧制,毋令预政典兵,置产立业。家人义子,悉编原籍为民。严禁官吏与之交接。惟厚其赏赉,使得丰足,无复他望。此国家之福,亦宦官之福也。”

其冬,帝入万妃谮,废吴后,罪中官牛玉擅易中宫,谪之南京,徽复与渊等劾之曰:陛下册立中宫,此何等事,而贼臣牛玉乃大肆奸欺。中宫既退,人情成谓玉必万死。顾仅斥陪京,犹全首领,则凡侍陛下左右者将何所忌惮哉!内阁大臣,身居辅弼,视立后大事漠然不以加意。方玉欺肆之初,婚礼未成,礼官畏权,辄为阿附。及玉事发之后,刑官念旧,竟至苟容。而李贤等又坐视成败,不出一言。党恶欺君,莫此为甚。请并罪贤等,为大臣不忠者戒。臣等职居言路,不为苟容,虽死无悔,惟陛下裁察。

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最后御史杨琅言尤切,几得罪。

徽至普安,兴学校教士,始有举于乡者。却土官陇畅及白千户贿,治甚有声。

居七年,弃官归,言者屡荐,终以宦官恶之不复录。弘治初,吏部尚书王恕荐起陕西左参议。逾年,谢病还,卒,年八十三。

(节选自《明史•王徽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B.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C.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D.诏谓妄言邀誉/欲和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疏,是分条说明的文字,文中的“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分条陈述的文书。
B.中宫,或称皇后,在建设宫城时,大多将皇后的宫室建于子午线上,位于后宫的中心。
C.首领,在文中指头颈,引申为“生命”,这里指牛玉还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D.内阁,是政府最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组织,最早由明成祖朱元璋设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徽耿直敢言,明宪宗即位几个月,王徽就和其他官员上书陈事,认为宦官奸邪者多,不能授大权给他们,只能丰厚奖赏,严令禁止官吏与宦官勾结。
B.宪宗听信万妃谗言,废除吴皇后,宦官宁玉被贬谪到南京,王徽上书弹劾,认为牛玉胆大妄为,罪该至死,如今的处罚会让皇帝身边的忠臣产生顾忌。
C.在擅易中宫的事情上,王徽认为内阁大臣对此事漠然置之,礼部官员畏惧权势,刑部官员念及旧情,李贤等人又坐观成败,都有过错,应一并惩罚。
D.王徽遭贬普安,治理很有名声,兴办学校教化士人,使当地有人中举,他弃官后,虽屡被推荐,但因宦官厌恶不被录用,直至弘治初年才被起用。
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法高皇帝旧制,毋令预政典兵,置产立业。
(2)臣等职居言路,不为苟容,虽死无悔,惟陛下裁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