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0.1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迁徙不定的朝廷。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之说。
B.颔联融情于景,境界开阔,情感悲壮。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沉郁悲抑之情难以排遣。
C.颈联含蓄蕴藉。诗人以酒浇愁,酒随泪溅,可是“举杯销愁愁更愁”。听浪思归,而无所归,故暗自惊心,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归之情。
D.尾联由个人身世之忧写到家国之愁。“欲问行朝近消息”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群盗尚纵横”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2.后人评价本诗颔联与李贺《雁门太守行》的颔联在写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0.1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竹

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①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②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恶劣的生长环境,也赋予了竹不图安逸、不慕奢华的品性。
B.“梢云”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竹梢高耸入云的情状,为下文写“高节”做铺垫。
C.“耻染”句表明竹子自感无法与湘妃相比,为不能像湘妃那样痴情而感到羞愧。
D.结尾两句抒写竹子希望能制成长笛高声吟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的独特情怀。
E.末句“吐龙吟”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像龙飞冲天一样,大展宏图的远大抱负。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9-05-11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