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文化常识:辨析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书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兰亭集序》是文人雅土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      )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份分别叫作孟、仲、季,以示区分。(      )
(3)楔事: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上巳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
(4)“岁在癸丑”中的“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      )
(5)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
(6)“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相传彭祖活到八百岁,在中国文化里“彭祖”也就成了长寿的代名词。(      )
2 . 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的男子。(      )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      )
(3)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      )
(4)句读,古人指文章休止或停顿处。“句”指句末的停顿,“读”指句中语气的停顿。(      )
3 . 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羽扇纶巾是古时儒者的装束。(      )
(2)樽,一种盛酒器,一般是敞口,高颈,圈足,其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
(3)封狼居胥,东汉大将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后用“封狼居胥”指建立显赫战功。(      )
(4)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秦初开始使用,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
(5)黄花,即菊花。重阳赏菊,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      )
4 . 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因与“歌”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常统称“歌行”。(      )
(2)“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杜甫等倡导的,主张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的诗歌革新运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
(3)“左迁”是降低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出官”指免职出京;“除”指任命、授职。(      )
(4)“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      )
(5)“郡”是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秦统一天下后,曾设三十六郡。(      )
(6)“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      )
(7)“江州”是唐、宋行政区划之一。“江州司马”在诗中指白居易自己,现在引申为官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      )
2019-10-26更新 | 540次组卷 | 2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琵琶行》基础小题练
5 . 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杜康,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被后人尊为“酒圣”。后世多以“杜康”代指酒。古时候酒的别称非常多,有壶中物、醍醐、碧蚁、忘忧物等。(      )
(2)“青青子衿”中,“子”是对对方的尊称,“衿”指衣服的交领。“青衿”是汉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      )
(3)阡陌,是田间小路的意思。“阡”是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是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
6 . 判断题。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通过写官府的步步紧逼林冲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揭露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
(2)“那雪正下得紧”中“紧”被叶圣陶先生喻为“神韵”,这一字使文章境界全出。(        )
(3)古典小说中的“话说”是作者在古代白话章回小说中的惯用套语,它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开启下文。(        )
(4)林冲对李小二解释到沧州的原因是“我因恶了高太尉……”,林冲这样说是因为他虽被高俅陷害,但还是对高俅充满了敬重之情。(        )
(5)作者对林冲在“盖火盆”、“寻火种”的细节描写从情节上看,说明草场起火是陆谦等人放火;从性格上看,说明林冲细心、缜密。(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