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1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杨士莪:用心倾听大海的声音

杨士莪:1931年生,河南南阳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士莪的童年,正逢战乱、家境贫寒。他曾跟随家人辗转多地,并逐渐在心里埋下了科研报国的种子。1950年,正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的杨士莪感受到国家的需要,心中暗想:“参与海军建设既能完成报国夙愿,又能在国家建设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能胜任的岗位。”于是,他毅然报名参军,提前告别了学生时代。几年的军队生活后,杨士莪来到大连海军学校当教员,之后又被抽调北上,参与哈尔滨军事工程院校组建,成为第一批教员。

水声工程,是对水下声学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光波、电磁波在水中都会有严重的衰减,只有声波可远距离进行信息传递而衰减较少。因此,在探测海里情况方面,水声科技至关重要。当时,我国水声科学研究仍很薄弱。为此,杨士莪自学多国外语,一头扎进了这个陌生领域。“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回忆当时的选择,杨士莪这样说。

1957年,杨士莪被派往苏联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进修,在那里他拓宽了眼界,也坚定了他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的决心。回到学校后,他立即着手拓宽专业领域,建立了一个理工结合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

他的这一想法也引来了质疑:“我们系的声呐教研室,已经开了全国的先河,有必要改变现状吗?会不会有些好高骛远?”杨士莪则认为:“水声科学是涉及面非常广的专业领域,如果我院只是办声呐专业,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不立这个标杆,不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永远达不到更高水平。”

在杨士莪的倡导下,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的水声专业诞生了。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创建的水声专业已成长为我国著名的水声科研基地和水声人才培养基地。1981年,该学科点获得国家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第一批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3年,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此建立……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才,为我国水声领域的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4年,载着近百名科研人员的水声科学家考察船出发开始科考。杨士莪担任首席科学家和考察队队长。在深海区域作业时,太阳几乎垂直高悬于头顶,甲板温度高达70多摄氏度,烫得没处落脚。为了做试验,科研人员顶着烈日,抱着100多斤的线轴在电缆堆里钻来钻去。“赶上大风浪,许多试验就做不了。只能趁着风平浪静的时候,没日没夜地连轴转。”杨士莪当时已年过花甲,和大家一起承受着高温酷热、缺少淡水、没有蔬菜等困难。其他人可以轮班,作为队长的杨士莪,为了掌握整体情况只能一直坚守,常常半个月也睡不上一个完整觉。

去年,90岁高龄的杨士莪还参与了两次科学考察。记者问他为什么如此高龄依然坚持参与科考,他淡然地摆摆手说:“搞研究,不到现场怎么行?有任何困难都得克服,该坚持时就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大海变幻莫测,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我很幸运,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我深知良师对于做学问的人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学子。”杨士莪常常说起青年时期受到的良好教育。如今,他依然承担着多名博士生、硕士生的导师工作,继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水声科学研究辛勤耕耘。“科研事业是群体事业,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何成绩和荣誉的取得,都是团队努力和集体智慧的结果。”

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教授朴胜春说,杨老师上课时的认真劲儿令人敬佩不已,他研一时修的“水声传播原理”课程,是杨士莪的主要研究领域。当年,这一方向的研究生只有朴胜春自己,课堂上往往只有他们师生两个人。“即便如此,每堂课上,杨老师都是工工整整地写板书,常常写满好几个黑板,一丝不苟。那是我上得最累的课之一,一点儿不敢偷懒,因为每次杨老师都会提前到教室,在那里等着我去上课。”朴胜春的言语间对杨士莪充满敬意。

摘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探测海里情况方面,水声科技非常重要,因为声波在水中进行远距离信息传递的衰减比光波和电磁波少。
B.在苏联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学习拓宽了杨士莪的眼界,也坚定了他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克难的决心。
C.杨士莪为了做试验,在甲板温度高达70多摄氏度时还抱着100多斤的线轴在电缆堆里钻来钻去。
D.杨士莪对待教学一丝不苟,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上课,他也会工工整整地板书、认真进行教学,从不敷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学习物理到报名参军,再到研究水声科学、从事大学教育,杨士莪的每一次选择都将国家的需要放在首位。
B.杨士莪从苏联回来后建立了我国的水声专业,培养了许多水声人才,为我国水声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
C.杨士莪带领科研人员在深海区域作业时,为了掌握整体情况,他一直坚守,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非常敬业。
D.杨士莪自从“遇见”水声学,就将其作为毕生的研究,最终成为中国水声工程奠基人,其专一精神让人敬佩。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杨士莪的精神品质并加以说明。
2022-07-2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加深对自身群体文化的了解,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深刻理解我们的文化本源、文化本体、文化构成与文化发展脉络,真正拥有文化自觉意识,真切知晓我们美在何处,因何而美,为谁而美。从《永不消逝的电波》《高山下的花环》等在中国电影各个阶段涌现出的那些彰显着人民性光芒的优秀作品,到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等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弘扬了一部部璀璨的文化经典的电视综艺,无不对中国文化中那些震撼人心的美进行了深刻挖掘,它们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有着历史厚重感、文化纵深感的中国形象。

我们的审美观和美学理念来自文化的传承,五千年文明史给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今天在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我们更应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

(摘自陈杰《文化自信才能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光明日报》202214日)

材料二:

作为文化精品,严肃文学在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影响力可能有所下降,却永远不会过气,在任何时代都有其文化价值。严肃文学改编创作回暖起始于2015年。当时,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一开播就获得了观众好评。2017年,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白鹿原》收视率低开高走,获得了较高的口碑。20204月,改编自余耕小说《如果没有明天》的《我是余欢水》因生动展现小人物的现实生活而引发受众热议,成为年度爆款网剧。11月,另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严肃文学改编电视剧《装台》播出,聚焦装台工人这一底层群体,以一种久违的粗砺、坚硬和温热的生活质感打动人心。

总结这些电视剧获得观众青睐的原因,首先它们都继承了原著扎实的现实主义风格,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有极强的认同和代入感,也让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群体能够看到曾经的时代样貌;第二,改编加强了故事的连贯性和叙事节奏,让整个故事更加紧凑流畅,更加符合电视剧观众的观看需求;第三,创作注重对故事核心人物的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对主人公精神成长的细致表现,在现实主义的统摄下跳跃着理想和浪漫主义的光辉。

(摘自赵勇《严肃文学改编热潮袭来》,《光明日报》202213日)

材料三:

余光中反对台湾现代主义诗晦涩难懂的写法,《当我死时》贯彻他一向明朗的诗风。1966年,余光中在美国当客座教授,身处异乡,非常怀念阔别17年的祖国,写了此诗。本诗的时空背景交代清晰,情意转折——祥和、满足、感叹、希望、怀想——有脉络可循,意象丰盈而眉清目秀,可读可解,写法简直是和西方盛行、东方趋附的现代主义破碎支离晦涩作风对着干。西方古典诗歌不是破碎支离晦涩的,中国古典诗歌更非如此。

余光中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写法有信心有鉴赏力,他行走在诗歌的高光大道,即讲究形象思维,讲究音乐性,有主题,结构完整,脉络清晰。余光中不排斥西方,《当我死时》援用的正是西方的经典诗体十四行诗,这西洋的酒瓶,装的是中华的佳酿。余光中一生用大量的作品为实际例证,建构了一种半自由半格律的新诗体式,笔者认为这方面的诗学成就,堪与唐代杜甫的确立五七言律诗相比。余光中建立的诗法,可说是基于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自信,凭着这份自信,他抗拒了西方来势凶猛的现代主义。

《当我死时》在诗歌形式、诗歌艺术之外,还呈现了对国家的信念。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这是余光中对家国的无上热爱和赞美。母亲,在这位诗人心中,就是乡土;《乡愁四韵》(1974年作)的末节写道: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这一节可说是余光中《腊梅》(1968年作)中想古中国多像一株腊梅/那气味,近时不觉/远时,远时才加倍地清香句子的加强版。诗人希望死后葬在大陆,这反映了很多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要叶落归根;因为爱这个国家,其生命之根在这个国家。

(摘自黄维樑《余光中诗作与诗论表现的中华文化自信》,《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12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不消逝的电波》《高山下的花环》可谓是在中国电影各个阶段涌现出的能彰显人民性光芒的优秀作品的代表。
B.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是严肃文学的典范,这些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都获得巨大的成功。
C.现代主义诗歌堪称西方盛行,东方趋附,于是余光中便借用其形式,融合中国古典诗歌元素,创造了一种新诗体。
D.作于1974年的《乡愁四韵》和作于1968年《腊梅》在情感主旨上有趋同现象,而且随着时间变化情感愈发浓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建构了中国的文化从业者的专业标准,列举出一些符合这一标准的成功作品、给艺术创作带来积极的思想启迪。
B.材料二,举出一系列作品被成功改编的实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其中原因,如都保持有粗砺、坚硬和温热的生活质感。
C.材料三,通过对余光中诗歌形式、艺术和思想情感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他诗歌中体现出的文化自信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D.以上材料出处不同,但其间有逻辑关系,或讲如何出文化精品,或讲如何扩大其影响力,或讲精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3.根据材料一,中国的文化从业者“更应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美”。请以材料三中的余光中诗歌创作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07-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2月,《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1年)》《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印发。“一规划、四办法,对于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田慧生说。

2017年9月起,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初始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3个科目启用国家统编教材。2019年,“统编本”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与此同时,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于2019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2021年已覆盖26个省份。“三科统编教材更加突出育人导向,既遵循学科规律又贴近学生实际,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做到了有机结合。”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分册主编叶小兵表示。

与此同时,制定(修订)课程和教学质量标准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国家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质量标准不断完善,构建起全面覆盖各学段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学业评价的标准体系。

“建设教育强国,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必须牢固树立教材精品意识,全面提升教材质量,用一流的教材支撑一流教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说。

(摘编自赵婀娜《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1日)

材料二:

近日,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教材工作责任追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大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核、出版、印制发行、选用使用等各环节存在的主要责任问题,明确追责情形和处理方式,实行全覆盖、全链条、规范化责任管理。

(摘编自闫伊乔《五部门出台规定加强教材工作责任管理》,《人民日报》2022年05月24日)

材料三:

今天,“人教版数学教材”话题一连登上7个热搜。有网友指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内插画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教育部教材局已关注到此事,介入调查。

由于社会审美日趋多元化,有关教材插画到底丑不丑的问题,或许见仁见智。但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产品,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是不是存在程序性缺失,公众意见在教材审查环节有没有长期“缺席”,则应当被严肃审视。

教材本身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审美和价值观的体现。很多网友就表示,过了十几二十年,自己还是会对瓜田里刺猹的少年闰土、杜甫像、三味书屋等老版插画印象深刻。对教材插画来说,特别需要专业态度和反复打磨的工匠精神。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封面插图的执笔者景绍宗分享:每一册封面创作,都历经了绘制线稿草图、色稿草图,与教材编写团队讨论,听取各方建议,征询孩子们的想法,最终由政府相关部门审查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均有数遍乃至十几遍的修改调整,甚至会推翻重画。最终,封面作品也获得了广泛好评。

艺术也许存在争议,但一旦被应用到教材中,就存在妥不妥当、合不合适的问题。也许比起这些插画到底“丑不丑”,教材编审流程是否科学、合理,公众意见能不能被及时征询、重视更重要。

(摘编自任冠青《教材插画丑不丑,谁说了算?》,《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05月2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切实提高中小学教材建设水平,国家制定颁发了“一规划、四办法”,涵盖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教材的工作领域。
B.三科统编教材突出育人导向,贴近学生实际,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于2019年秋季学期起覆盖高中阶段所有年级。
C.在启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修订)课程和教学质量标准工作在稳步推进,构建起全面覆盖的标准体系。
D.专业态度和反复打磨的工匠精神对教材插画创作非常重要,这是景绍宗执笔的教材封面作品获得好评的重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党的十八大以来,教材建设扎实推进,牢固树立教材精品意识,用一流的教材支撑一流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从小打好中国底色。
B.针对小学数学教材插画问题,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教材工作责任追究的指导意见》。
C.“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事件”反映出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存在程序性缺失、公众意见在教材审查环节长期“缺席”等问题。
D.插画是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文字相得益彰,少年闰土等老版插画让读者印象深刻,这也体现了新版教材插画水平的退步。
3.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教材建设水平?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2-07-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通过品读经典培养高尚的心灵,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例如,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摘编自朱万曙《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读书,就可增长学问见识;而要“养性灵”,则非读经典不可。
B.成为经典的关键在于,其中蕴涵的思想精髓能够触及心灵、启迪后人。
C.经典是代表时代精神、穿越时空、经过历史筛选的最有价值的书籍。
D.经典所带给人的启迪往往是多方面的,经典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读书谈起,然后论及何为经典以及品读经典的好处,论证逐层深入。
B.文章对刘知几的看法,既有所肯定,又有深入辩证的分析,论证逻辑严密。
C.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了孔子思想在今天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这一观点。
D.文章引用经典诗文、列举大量事例,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论证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B.品读经典,就是与圣贤哲人对话,从而感受、沐浴圣贤哲人的思想的光华。
C.品读经典,可以将人们带回历史现场,穿越回古代,感受历史人物的魅力。
D.品读经典虽然对提高人的生存技能毫无帮助,但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心灵。
2022-07-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考古学孕育于传统的金石学,金石学具有“证经补史”的作用,将青铜、石刻等古物上的文字当作传世文献之外的史料,可以修正和补充文献记载的历史,但金石学产生和发展的动机是对金、石等古物中人文价值的探索。

《周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故有“器以载道”之说;《礼记》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故有“器以藏礼”之说。器物承载的“道”和“礼”是无形的,却通过有形的器物来体现,是来自前代的知识与传统,是可以被传承的人文价值。在金石学萌芽的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家就十分重视古物中的人文思想。孔子“信而好古”,他的一部分知识就来源于古器物中的“道”,并借助对“道”的阐释来传承古代的人文思想。《荀子》记载了一个孔子与“欹器”的故事:“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见到的这件“欹器”不是一般的容器,被悬挂起来时,无法盛满,也不能空置,只有恰好盛到一半时才能保持端正。显然,这件供奉在宗庙内的器物不具备实用价值,而是有着“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特殊寓意的礼器,孔子借助这件古器来阐发他的中庸思想。

北宋是金石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知识阶层热衷于对古代金石的搜求与研究,一个主要动机是借助对商周古器物的研究来复古三代礼制。宋初颁行《三礼图》,但“未必尽如古昔”,于是兴起了以古器物来诠释古代礼制的热潮。吕大临所撰《考古图》是一部传承至今的古器物研究著作,然其意义远在证经补史之外,是借助对古器物的考订来恢复三代古礼。吕氏家族是这场复古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执行者,一家数代复古学礼。从蓝田吕氏家族墓地的考古发现看,吕氏极力复古了周代的墓园制度、棺椁制度,而且直接以大量的古器和仿古器随葬。宋代金石学从古器中寻求古代的人文传统,起到了人文传承的作用。

宋代以后金石学一度式微,直到清末民初,随着新发现的甲骨、简牍等被纳入搜求的范畴,金石学得以复兴,但这时的金石学也像其他很多传统学问一样,发生了向现代学术的转型,现代考古学应运而生。

与中国古代的金石学类似,作为欧洲考古学前身的古物学,其最初的动机也是寻求古物中的人文价值及其传承性。从14世纪开始,欧洲社会兴起了从希腊、罗马等古典文明中寻求人文传统的风潮,大量古物被发现和阐释。知识精英也像北宋的金石学家一样,把古物当成了比文本更可信赖的人文知识来源,努力从古物中寻求古典文明的价值观及其与当时社会的联系。19世纪,古物学开始了向现代学术的转型,承担了重建欧洲历史的重任,现代考古学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无论是中国的金石学,还是欧洲的古物学,其产生和发展的动机都是寻求古物中的人文价值及其传承性,古物如一座桥梁沟通了古今,使古今文明发生了联系,文明得以延续。当金石学或古物学转型为现代考古学后,对古代遗存中人文价值的挖掘与阐释、传承与共享依然是考古学的重要任务。

(摘编自李梅田《考古学的文化遗产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石学能够“证经补史”,利用传世文献之外的史料修正和补充文献记载的历史。
B.儒家有“器以载道”和“器以藏礼”之说,器物可以体现无形的“道”和“礼”。
C.北宋的知识阶层热衷于搜求与研究古代金石,诠释古代礼制,试图复古三代礼制。
D.古物沟通古今,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是比传世文献更可信赖的人文知识来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梳理古代金石学的发展历程,中心论点是传统金石学孕育了中国考古学。
B.文章引用《荀子》的有关记载,旨在论证“欹器”是件具有特殊寓意的礼器。
C.文章以吕氏家族为例,论证宋代金石学寻求人文传统,起到人文传承的作用。
D.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深入揭示了中国金石学与欧洲古物学产生和发展的动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脱胎于金石学的中国考古学,担负着挖掘与阐释、共享与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
B.后世宫廷常悬挂欹器作为帝王的警示之物,这体现了古人对儒家中庸思想的推崇。
C.北宋兴起了一场诠释古礼的复古运动,其中代表成果是《三礼图》和《考古图》。
D.欧洲知识精英曾将古物当成古典文明价值观的载体,从中寻求人文价值及其传承性。
2022-07-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文语境中,文明一方面可指文化,另一方面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文化则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也就是说,文明是指人类的社会实践成果。人的社会实践本身的丰富性,使得从多重视角区分文明成为可能。例如,从时间而言,文明可以区分为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从载体形式而言,可以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从生产方式而言,可以区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这些划分当然可能有所交叉,体现的正是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辩证统一。其中的显著特,点则是文明的实践性与人类历史的实践性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文明话语阐述上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各种文明之间能够发生交流与互鉴的现实前提。

在唯物史观的理论视野中,作为社会实践成果,文明的一切进步(即社会生产力的任何增长),例如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都是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相应地,唯物史观的文明话语,是通过分析人的社会实践如何演化,探讨如何摆脱剥削压迫、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文明状态。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和人类交往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突破阶级、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人本身的自由发展。

与文明概念密切相关的是社会、国家和阶级的概念。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是为了缓和社会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社会作为人的集合体,其本身划分为阶级(即人对人的剥削),也就是生产的积累和发展使得社会分配出现了差别,这不仅是文明产生的基本前提,而且也是国家出现的基本前提。文明作为人类不同社会群体的实践产物,突出特,点是在人的生产和交往的复杂互动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各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不断再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也是各种文明核心价值的凝聚和增值。

在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中心的变迁转移、文明实体的盛衰兴亡时有发生。纵向来看,文明发展的阶段性建立在生产和交往的历史阶段性之上,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化具有基本的一致性。横向来看,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掀起的世界文明交往大潮,充斥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国家对封建农业文明国家的剥削掠夺,以及工业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

与人类文明同步发展的是社会生活状态的日益复杂。对于现代文明而言,最重要的现实基础是工业生产力和国际交换形成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导致的世界市场的存在,意味着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劳动力也成为商品。但是,人之为人,不应被异化、商品化。人类文明的可贵之处,在于保有反思和自新的勇气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人运用唯物史观不断深化对人类文明的具体认识。我们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自然体现,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实践模式。这是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摘编自董欣洁《唯物史观的文明话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的实践性与人类历史的实践性是一致的,这一特点让不同文明之间发生了交流和互鉴的活动。
B.根据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只要突破阶级、地域等限制,就可以真正地实现人本身的自由发展。
C.国家与文明这两个概念关系非常密切,国家出现和文明产生的基本前提都是生产的积累和发展。
D.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状态,人类不应该被异化,人类文明要保有反思和自新的勇气与实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文明进行分类,能系统地呈现文明的具体类别,有助于阐释文明的内涵。
B.文章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从社会和国家两个角度论证了缓和社会冲突的具体方法。
C.文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论证了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中心和文明实体都是不断变化的。
D.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的文明话语,既有相关理论阐述,又有发展实践分析,增强了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按照不同标准划分而成的文明类别之间有交叉,能体现人类历史的纵横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B.文明是人类实践的成果,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核心价值的凝聚和增值。
C.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化基本一致,是因为文明中心变迁和文明实体兴衰不时发生。
D.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人结合自身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实践模式。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幻想是人的天性,文学中的超现实想象,便挥洒着这种天性。不过并非一切幻想,皆具文学价值。什么样的幻想有此资格,耐人思索。

我们读那些奇思异想的作品,往往产生错觉。仿佛作者落笔之顷,只顾把自己源源涌现的念头倾泻纸上。从不费心考虑读者,实则不然。就本质而言,写作源于交流的冲动。“盖写文章即是不甘寂寞,无论怎样写得难懂,意识里也总期待有第二人读”(周作人《结缘豆》)。有时候,当你敲开那天马行空的外壳,深入进去,甚至会意外发现,作品注重读者体验,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庄子·逍遥游》开篇,讲过一则著名的大鹏故事,恰可举以为证。

文章里的大鹏,一飞冲天。上到九万里的高空;横跨大陆,从北海直奔南海,威风是威风极了,潇洒也诚然潇洒。可是《庄子》对它毫无称颂之意。因为大鹏倘没有风在下面托着,即寸步难行。它仍有所依赖,故而并不自由。

众所周知,自由——准确地说,精神自由——乃是《逍遥游》的主题。越是把大鹏写得威风潇洒,越衬托出自由的难能可贵。连它都算不上自由,自郐以下,更无足论。问题在于,大鹏无从亲见,如何使读者接受这种恢宏的想象?在文学的世界,大鹏是怎样飞起来的?

《逍遥游》用了两种办法:随处插入一些生活化的比方,辅助我们领会。譬如为说明风不够大,便无法托起大鹏。《庄子》取生活事例类推:“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即便你不懂得,大鹏是多么依赖着风,也该懂得,船是多么依赖着水。由此及彼,不难体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然而,先秦时交通不发达,没见识过江河湖海的大有人在。《庄子》担心内陆人士还不明白,又设想一个场景:“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倒一杯水在凹洞里,水浮得起一棵小草,却浮不起那只杯子。这和浅水浮不起大舟同理。替解说造出另一层解说。层层嵌套,谓之苦口婆心,谁曰不宜?又如为说明蜩与学鸠之所以嘲笑大鹏,全因见识有限,文章也打了个比喻:“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用出行越久、干粮准备越多这件小事,论证见识与境界的适配问题,同样是生活化的思维。

而最精彩的类比,莫过于这句:“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想象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瞰地面,会看到什么。凭当时的科技水平,自然无人飞上天,拥有过类似的视野。庄子灵机一动。逆向思考:我们都曾站在大地上仰望天空,那么,以从下往上看的感受,推测从上往下看的感受,不就行了?天上想来也有各式各样的建筑、街道、人物,只是离得太远,世人望去,但见一片苍茫,无边铺展。以此推想,自九万里高空俯视,地上的千门万户、山川城池,也将混融一气,不复分辨了罢。《庄子》想象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但在这里,正是日常生活经验,方催生出此种想象。

读者常觉《逍遥游》想象瑰奇,脉络飘忽,前一点无可置疑,后一点却不尽然。清人宣颖评此篇:“文后生文,喻中夹喻,如春云乍起,层委叠属,遂为垂天大观,真古今横绝之文也。”(《南华经解》)卷一但是细细参究,文章何以不一线直下,而每于中途岔开一笔。谈及其他?“文后生文,喻中夹喻”,是跟读者捉迷藏么?答案非但不是,而且相反,是为了协助理解。大鹏故事的叙述,原本连贯流畅,只不过反复被生活化的比方打断。我们试把这些比方看作注释,括入括号,剩下的部分,便怡然理顺。执此法以阅《庄子》,许多行文脉络上的难点,均可迎刃而解。其效力又不限于《逍遥游》一篇了。

(摘编自成玮《读庄子一法》)

材料二:

哲学讨论的超验对象,不能拿逻辑范畴来思考,因而“说”与“不说”“怎么说”成了巨大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意在言外的——“寓言”。儒道两家的思维方式都是中国化的,将天和人联系在一起来考虑,认识论是体悟式、直觉式的。适应这种思维方式最有效而又形象化的方式就是寓言。因此,与《庄子》的表达方式一致,阅读《庄子》时也不需要直接讨论宇宙观、人生观和认识论、实践论等概念,而是以形象化的方式直接讨论庄子对宇宙和人生的看法。换句话说,寓言是庄子哲学的言说策略,把寓言当成寓言读则是我们的阅读策略。

寓言的产生也是言意不可调和的结果,同时又把言意矛盾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庄子反对辩论,可又善于辩论;庄子反对言说,可又是语言大师。庄子在怀疑而不能放弃的基础上选择的“狂言”(“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这种话语形式。体现其一边立言,一边破言的态度。《庄子》作为哲学的言意矛盾尤其突出,而思想(危言)与思想的表现(寓言)有如盐溶于水,深刻与生动完美结合。

(摘编自芦淳、欧阳田《文哲融合——<逍遥游>的阅读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中的超现实想象,迎合人的幻想天性,但不是一切幻想都有文学价值。
B.庄子为了帮助读者领会自己的文笔,用厚水负大舟进行类比,化抽象为具体。
C.读者常认为《逍遥游》想象瑰奇,脉络飘忽,这个观点,清人宣颖不认同。
D.中国化的思维方式将人与天联系起来,这一点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一致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逍遥游》中插入了生活化的比方,可见庄子很重视读者的体验。
B.庄子以大鹏尚且算不上自由为例,论证了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C.把比方看作注释,是阅读的不二法门。其效力不限于《逍遥游》。
D.庄子在文章中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这使言意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ú,慢慢呼气之意)以湿,相需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B.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庄子·人间世》)
C.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列御寇》)
D.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有人认为庄子是诸子中真正的“文学家”,也有人称庄子是“半个哲学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7-2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地理学是研究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文学事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地域差异的科学。在语义学当中,文学地理是由“文学”和“地理”两个词组共同构成。其中“文学”即“为文之学”,其中“文”的本意为“花纹”和“装饰”,因此“文学”更多兼具审美艺术价值的内涵表现;“地理”最早出现在《易·系辞》中,与“天文”对应,而随词义发展和引申,地理开始逐渐以阐明山川陵谷特征为主要意指,即山川形体之象和内在逻辑。文学地理的形成来源于以文学记录地理的创作形态。最早文学地理学并非自觉概念,而是经过西方文学批评译介形成的外来解释概念,后经我国大批学者的努力,现已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理论术语、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特色的研究方法的文学研究新学科。

一般认为,文学地理学应当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文学与地理学的相互结合,主要是以文学融入为目的,进行地理学内容或素材的表现。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均不乏以自然地理风貌为内容表现的文学创作,这类文学作品的地理因素作为叙事背景存在,用以进行场景渲染和营造。其二是以地理为核心所呈现的文学形态。这类地理著作本身以地理为主要内容,但是同时具有文学特质,如《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著作,虽然为地理学著作,具有地理学的研究价值,但同时其行文方式独特,具有较强的文学意蕴。

不过在相关文学批评的研究视野中,针对性进行批评研究的更多为第一类文学地理学内容,研究学者认为“文学”才是文学地理学当中的核心,这种文学认定尝试从文学视角对文学所呈现的地理进行解构,地理的表现最终是为文学的呈现所服务的,地理意义是文学意义之下的第二义。

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文学地理学强调文学创作应当具有连通“地气”的能力,文学要素中的地理作用与文学表达应当形成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往文学研究主要是针对地理分布情况构建文学系统,典型的郡望研究模式便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导向。今后文学地理学研究要尝试以地域性文化演变进路、文学史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这种文学范式之下,相关的文学批评要以地理如何成就文学价值、文学家所受何种地理影响为思维内核。

(摘选自陶瑞萱《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综述》)

材料二

沈从文的《边城》是研究文学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所塑造的地域空间饱含诗性。湘西边城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是他文学地理创作的本源,一些意象的烘托颇为惬意。其中贯穿整部小说的便是水的意象。边城茶峒依水而建,《边城》的故事都是围绕着水而展开。故事的主人公老船夫和少女翠翠便是生活在水边,靠着渡船过着生活。水贯通了整座茶峒边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凭借着水而彼此连结和交流。边城中的水是一种环境象征。它是一种自然景致,一种自然形成的天然屏障。茶峒人民因水而与外界阻隔,俨然一座世外桃源。它的存在预示着生命的诞生,烘托着爱情的朦胧,同时也宣示着生命的终结。它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还是一种生命的启示。同时,边城中的水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了生活在其中的茶峒人民心灵的纯洁和质朴,充满灵性和柔情。

同时,作为沈从文故乡的湘西世界,其特有的民风民俗也正是他极力想要向读者展示的部分。依山傍水的湘西边城,养育着质朴无华的人们,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他们独特而又真实。祖父对孙女翠翠的爱,翠翠对二老傩送的爱,天保与傩送的手足之爱都是未曾遭受现代文明侵袭的传统之美。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他们摆脱了世俗权势和利益的裹挟,唯一久存的是美好的人性和真挚的情感流露。这是秀丽环境下自然、淳朴、善良的灵魂。除却民风,民俗也是《边城》中的重头戏。在湘西端午节过节方式也颇具地方特色,有泅水捉鸭子,龙舟竞渡等等,傩送和翠翠第一次见面便是在端午节,因此这个节日自然而然也成了两人爱情的见证,自然也成就了一种诗性的遐想空间。

(摘选自刘威《文学地理视域下沈从文湘西世界探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地理从词义发展和引申角度来看,包含审美艺术价值和山川陵谷特征的双重内涵。
B.文学地理学是外来解释概念,最早源于以文学记录地理的创作形态,现已成为一门文学研究新学科。
C.地理学著作虽然具有较强的文学意蕴,但本身仍以地理为主要内容,因而不在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视野之内。
D.《边城》中,沈从文对湘西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的着意描摹,使它成为研究文学地理学的典范之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地理学认为,尽管文学和地理彼此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但地理的表现最终是为文学的呈现服务。
B.在不同地域端午节的过法不尽相同,因此《边城》对当地端午节的描写体现出地理上的独特性。
C.因为未曾遭受现代文明侵袭和世俗权势和利益的裹挟,湘西才形成了自然、淳朴、善良纯质的湘西民风。
D.虽然地理意义是文学意义之下的第二义,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向要侧重于地理对文学的影响。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文学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一项是(     
A.《秦腔》(贾平凹)B.《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C.《再别康桥》(徐志摩)D.《蜀道难》(李白)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写作思路。
5.结合材料观点,请从《边城》中选择一个除水之外的你印象最深的地理意象,试做赏析。
2022-07-2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轼不仅是大自然的出色歌手,而且对自然美有独特见解。苏轼指出,客观的山水自然美同诗人耳目相接,触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令诗人情不自禁地歌唱他、赞美他,这是作家创作自然诗的源泉,这种外物有触于中而产生诗的观点与前人一脉相承。

苏轼强调诗文创作,特别是自然诗创作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要有真情实感和创作冲动。苏轼在《读孟郊诗》中说:诗从肺腑出。对于自然诗来说,首先要求对所描写的自然景物对象满怀真挚、亲切之情,甚至要把它们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知心朋友来对待。其二,主张诗要自然流露,反对人为的矫饰。他认为诗文创作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既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也反感好为艰深,以文浅易”。他赞赏诗的奇趣,却严厉指责那些求深务奇,以至怪僻而不可读的作者;他爱好豪迈风格,但又痛斥那种以狂怪来冒充豪放,认为奇怪应该是自然溢出,不能人为地强求。

自然诗的描写对象是自然类,自然万物都是按照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运动和变化。因此,苏轼非常强调亲自阅历,广泛深入地体验和研究大自然,他把这一点看作是自然诗创作头等重要的前提。他在《怀西湖寄晃美叔同年》诗中,具体叙写自己长期深入地观察和研究西湖的体会,他说西湖之景谁能识其全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为了认识西湖美景之,苏轼幽寻穷年,遍游祖国诸地。

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可以发现美,但山川自然景物,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因而自然美具有不稳定性。苏轼能清晰地认识到大自然的运动变化,并从哲学上对此作了理论概括,具体指出:人禽室宫器物皆有常形,而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均无常形。他在著名的山水哲理诗《题西林壁》中形象地表述了这一观察事物的方法,他认为要认识自然乃至世间万事万物,固然要游于物之内,才能洞悉幽微,但如果只顾深入其内,或视野狭小,或囿于私利,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局部,陷于主观性和片面性。苏轼正是成功地运用以静观动观物之极而游于物之表的方法,去观察和把握山水自然美。

客观存在的自然美是自然诗的源泉,这是自然美的客观性,但是,自然诗并不是现实中的自然美的简单重复,而是诗人创造性劳动的成品。客观自然美是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苏轼多次论述自然美的丰富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他说风雨云月,阴晴蚤暮,态状千万,又说江河之大,与海之深兮,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苏轼提倡在山水诗画中创造这样一种清雄奇富,变态无穷的意境美,他认为这是艺术上最难的课题,也是最美的境界。

(摘编自夏玲《谈苏轼随物赋形自成文理的艺术自然美学观》)

材料二:

在谈到绘画的创作过程时,东坡提出随物赋形的命题,在《书蒲永升画后》中,东坡说: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东坡赞赏蒲永升所画之水为活水而非死水,因为画家性情与画融合一道。东坡又谈到此前以画水著称的画家都能画出水的变态,号称神逸。

随物赋形作为画论的命题,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其所主张之意,一在于画家在创作时要应物随机,不主故常;二是赋形有充分的主体性,是画家在随物应机中摄取对象之形而予以艺术表现,融合了创作者的生命力及精神品格。是指事物的本然状态,则是指创作的应然状态,这是一个由本然而应然、由形似而神似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率性而为的过程。

形神是一对不可孤立、单独看待的美学范畴。不能脱离形似单论神似,也不能拘泥于形似而忽略神似。对于绘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无形似则无神似!这个形,是画家笔下的形,而非外在物象之形。作为文人画意识的代表人物,苏轼主张传神而超越形似,他所说的传神,并非静态的,而是因其随物赋形而生成的效果。如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所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又指出人物画的传神,不是在于其形貌描写之外,又有神韵附焉,而是就在所画人物的自然神态之中,也即在人物的一颦一笑之中。画家达到自由的境界,随物赋形,运斤成风,即会达到传神的效果了。

(摘编自张晶《画以适意随物赋形——苏轼画论撷要评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自然之美是作家创作自然诗的客观条件,外物有触于中而产生诗这一观点是苏轼独创的见解。
B.苏轼赞赏“奇趣”,但指责那些“怪僻而不可读”的作者;他爱好豪迈风格,但痛斥以狂怪冒充豪放的做法。
C.苏轼强调,要亲自阅历,广泛深入大自然,真正认识到自然奥秘,从而为创作优秀的自然诗奠定基础。
D.自然之美千变万化、丰富多彩,自然诗的作者需进行一系列创造性劳动,才能创作出诗词的意境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诗需要将真情实感以自然的方式流露,反对人为的矫饰,因此创作过程中不太追求艺术技巧和表现形式。
B.从苏轼诗句“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可看出诗人对自然的真情实感。
C.苏轼在绘画时十分重视画作的传神,他对所画对象的外在形态并不看重,主张画作要传神从而超越形似。
D.“赋形”具有充分的主体性,是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像苏轼这样的画家的创作活动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符合文中苏轼诗画创作主张的一项是(     
A.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B.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C.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苏轼提出了“随物赋形”的美学观念,请结合材料谈谈自然诗和绘画创作应如何体现这一观点。
2022-07-2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临近,“10秒”中医药体验馆正式亮相北京冬奥村。体验馆将中医药与冬奥——科技——文化主线紧密结合,以高科技手段和创新理念作为中医药深厚文化底蕴的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医之美,展示中华文明之美。据“10秒”中医药体验馆志愿者司天卓介绍,体验馆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轨迹,设置“秒懂中医”“经络探秘”“四季变换”“云游北京”“功夫打卡”等多个场景,每个场景都配有“10秒”微视频,并运用8K5G等高科技手段,通过中医药这座文化桥梁,为世界瞩目的奥林匹克冰雪盛会增添中医药色彩,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摘编自肖聪聪《探访“10秒”中医药体验馆》)

材料二:

多年来,奥运会与中医药已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1500米自由泳冠军格兰特·哈克特身上拔火罐留下的红印,就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在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身上的拔罐印再次引发热议,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自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开幕以来,北京延庆冬奥村有个最火的“打卡点”—中医药展示区,来自各国的运动员纷纷点赞:“中医的穴位按摩、拔罐等,我们在训练中也经常做,非常有效果。”中医药既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也能产生理想的诊疗效果,一旦接触和了解,外国人也可能深深地爱上中医药,这是中医药在奥运会上广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秋实《让冬奥会成为展现中医药魅力大舞台》)

材料三:

“中医药的发展必须实事求是,既要汲取中医药丰富的养料,深入挖掘它的价值点,又要善于利用现代医学的技术和成果,讲世界都听得懂的语言,用公认的标准证明自己。”在日前中医药领域的一次研讨会上,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的这番话引发共鸣。中医强调的是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一人一策,所以有时候做临床试验有些困难,拿不出严格的临床数据,导致很多人对中医药的疗效产生怀疑。宋瑞霖认为,中药的研发过程必须夯实证据体系,而且一定要当成一个方法学和科学问题来看待,“千万不要认为做临床试验就是用西医的那一套”。如果得不到现代化、国际化的实证医学的支持,中医药的价值就没法得到彰显并走向世界,“不管你自己认为多么好,别人不信”。

(摘编自陈海波《拥抱现代医学,中医药要讲“世界听得懂的语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办奥运,是展现中医药魅力和中国文化的良机。借奥运会之力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B.奥运会是影响较广的体育赛事,奥运冠军等体育明星的喜好与生活习惯被大众广泛关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C.中医药能为运动员提供保健服务和运动伤诊疗,减缓和治愈他们的伤痛,中医运动医学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D.中医做临床试验有些困难,拿不出严格的临床数据,这意味着中医药不能做临床试验,不能进行实证医学研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体验馆打造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范式,证明了科技手段是彰显中医药价值并促使它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
B.穴位按摩、拔罐等受到了外国运动员的认可,这些国家已将中医外治疗法作为运动员修复伤病和日常疗养的手段。
C.中医药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理想的诊疗效果,使外国人一旦接触就会爱上中医药,这是中医药广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D.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不足,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国际上推广中医药文化面临一定的困境。
3.中医药如何才能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内容,提出合理的建议。
2022-07-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