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标题:_______________

祝勇

(1)所谓的真实性,长期成为散文不能越过的雷池。如果加入了虚构成分,作品的身份就很可疑,就会被分流到小说中去。也就是说,真实性先于艺术性被认定为散文的基础。这一原则在分出了散文与小说的界限的同时,却模糊了散文与报告文学、新闻特写的界限,因为报告文学、新闻特写同样需要真实,以真实作为文体的界限,显然是不可靠的。

(2)他们所强调的真实,首先是不存在的,其次也是无法验证的。时间每分每秒都在改变着现实的局面,对于流逝的事物,我们如何证明它们的本来形态?记忆显然不能依赖。如果我们把记忆比作一个容器,它的四面充满了缺口和裂隙,它承载的内容随时可以溜走。当我们试图用忠诚来为记忆命名,它却在暗地里背叛我们。博尔赫斯曾经描写过一个具有超级记忆能力的人,他能够准确地复述他见过的每一道水纹,他的记忆能力滴水不漏,以至于他要回忆一天的事情,同样需要一天的时间。《纽约时报》图书奖有一部获奖小说,名叫《列宁格勒的圣母像》,作者是黛博拉·迪安,小说描写“二战”时期,俄罗斯爱尔米塔什博物馆讲解员玛丽娜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为了保护藏品,撤下了博物馆展出的那些价值连城的名画,但她仍然每天带领着参观者,面对墙上那些空旷的画框,做细致的讲解,用记忆和语言还原那些展品,在想象中搭建了一座“记忆宫殿”。可惜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我们也无须苛求每个散文写作者,有如此精准的现实复制能力。至于历史——如果私人的历史都无处安置,又有一个什么容器能够承载群体的历史?历史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复杂,姑且不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落到纸页上的历史肯定是主观的。即使掌握着“确凿”的资料,却有更多未知的部分永远被埋藏在时间深处。

(3)我们企图依赖的历史或者记忆,充其量只是可证的历史和尚未遗忘的记忆,而不包括那些不可证的历史和已经丢失的记忆(暂且这么说吧,已经丢失,就不叫记忆了),那么它们就不是历史和记忆本身,而只是代用品,而且代用品与本体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残缺的部分可能刚好关乎事件的实质,它们的丢失可能直接改变了人们对事件的评判。即使是历史和记忆的残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可以证明的事件,证据明天就可能丢失;今天的记忆,明天就可能忘却,而过去仿佛从未存在过的历史证据和记忆片段,又可能浮现出来。于是,历史抑或记忆中的所谓“真实”,也是在不断变动当中的,昨天的“真实”就可能与今天的“真实”打架,今天的“真实”又可能与明天的“真实”过不去。散文将根基建立在“真实”上,显然是行不通的。

(4)连当下的“真实”也同样形迹可疑。我们的眼睛长在身体之上,它们的位置决定了我们既无法完整地了解自己,也无法完整地了解世界。人们所能看见的只是一些散碎的印象,然后通过思想活动对它们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判断。况且,眼睛也并非忠贞不贰,我们常为它们的貌似忠厚所蒙蔽。魔术师可以轻而易举地证明用眼睛观察事物的缺陷。所以,所谓“真实”永远是身体之外的事实,它们有时可能很近,但当我们伸出手,试图触摸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远走高飞,溜得无影无踪。 (甲)

(5)小说与散文是否应当有一个边界?如果有,它又在哪里?小说里的故事可能基本“真实”,但它还是小说;散文中有虚构成分,但它依然是散文。小说与散文的分界显然并不在这里,而在于前者设置了一个事实现场,读者事先知道“事实”是无法在语言中复现的,因而并不对其“真实性”抱有期待,而只关注其叙述技巧,也就是说,只要故事吸引人,真假无足轻重;而散文则设置一个心灵现场,即使包含故事,也是为展现人们的灵魂现实服务的,散文家即使不是布道者起码也是倾谈者,读者对真实性抱有期待。作家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不能成为伪劣产品的生产者。 (乙)

(6)文学与史学、考古学及其他科学的区别在于,文学对于“真实性”的鉴别不借助碳十四,而只凭情感与想象。体制散文奉行的所谓“真实原则”,意味着事实不仅存在而且只有一个,而作家也只能用一种方式来说话。对此,一位作家的回答是,我们随手就能捞起一大把可以代表事实世界的什物;它不需要想象力,它在我们的想象力之外、在我们的愿望之外或健康或病态地活着,直到可以预计的将来。 (丙)

(7)虚构的现象在散文写作中不可避免,包括那些标榜“真实”的写作者,但散文的虚构与小说的虚构不同,小说的虚构是整体性的,而散文的虚构,往往是细节性的,它不能捏造,而只能使叙事更加完善、更加真实。张锐锋认为,小说的虚构,具有整体虚构的性质,它营造了一个完全的虚构世界。这一世界有着自己的逻辑,自己的结构,以及自己的原则。它的一切看似真实的东西都服从于整体虚构的规则。而散文的虚构则不同,它的虚构服从于真实原则,是真实的附属物和补充部分。用一个比喻,就是,小说重新捏制了一个艺术陶罐,而散文则是对已有的不完整的陶器碎片的黏合和修复,一些残缺的部分,以虚构的东西修补,以便复原陶器的真实形状。新散文中采取了很多虚构的成分,以便弥补记忆中的残缺,虚构是一种对真实的还原手段,而不是以此取代真实。 (丁)

(8)巴尔加斯·略萨说:“事件转化为语言的时候要经历一番深刻的变动。具体那个事实是一个,而描写这一事件的语言符号可以是无数个。”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要经历这样的变动,那就是虚构的过程:“想象力为在我们有限制的现实和无节制的欲望之间不可避免的离异产生出一种灵敏的缓冲剂,即虚构。由于有了虚构,我们才更是人,才是别的什么,而又没失去自我。”当然,小说和散文,是两种不同的虚构,这一点上面已经说明,但它们又都是真实的,用略萨的话说,它们都属于“真实的不同体系”。

——节选自祝勇《万卷如雪》

1.以下各项中最适合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散文和小说中的真实B.小说中的虚构
C.散文中的虚构D.虚构与真实
2.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A.把真实性作为划分文体界限的标志是不可靠的。
B.传统散文所强调的真实性既不存在也无法验证。
C.落在纸面上的历史都带有主观性也都无从验证。
D.残缺的历史或者记忆也有可能关乎事件的实质。
3.下面这句话最适合放在文中的哪一处(     
因而,有必要将散文的“真实原则”更改为“真诚原则”。
A.甲B.乙C.丙D.丁
4.作者认为小说和散文属于两种不同的真实体系,通观全文,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以第(7)段为例,分析本文的论证特色。
2024-01-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传统复兴与传统工艺振兴的期待,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是从西方崇拜、现代化崇拜和GDP崇拜中解脱而产生的一种自尊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一次精神觉醒。复兴传统文化不是倒退而是进取,重振手工生产也同样不是保守而是创新。传统工艺振兴,不是简单地扩大产业规模和销量,而是在文化上升格,在产业上升级。

随着手工生产被机器生产替代,传统工艺以工艺美术之名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历经盛衰荣辱而存活至今。被升格为美术的工艺,一度被当作轻工业产品、外销产品而降格,也一度笼罩在教授大师的荣光中。但是,随着美术的格位被当代艺术取代,传统的断裂和文化的不自信,使人们忘掉了一个事实,作为文人雅玩的传统工艺,原本并不需要借助西方的美术当代艺术来升格。传统工艺,在脱离了原本的精神文化母体后,一度沦落到只谈工巧不讲文化的地步,或者只知拾西方牙慧的程度。如今,到了重建传统工艺的精神文化母体的时候了。

在传统社会中,传统工艺是为等级制服务的,最好的东西应该献给最有权势的人。复兴传统工艺绝不是搞复辟,而是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满足温饱之后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如今,中国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包括文创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被期待成为支柱型产业,大众的确有权消费廉价的文化产品,但是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他们也有权接触高端文化。传统工艺振兴,应避免重蹈既有文创模式的覆辙,避免被卡通化、低质化和心灵鸡汤化。把传统工艺品开发成动漫衍生品和廉价纪念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降格,而且是对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

相对于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手艺人,设计师在这个时代并不稀缺。至今仍有不少人相信,振兴传统工艺非现代设计莫属。心手合一的传统工艺融意匠与制作为一体,对应标准化机器生产的现代设计则将绘图与制造、创意与生产分离。设计师或许更了解当代生活需求,或许不乏灵感和创意,但假如他们不深入了解工艺、材料和文化特性,便无法为传统工艺做出贴切的设计。再者,如果不能把控好制造环节,再好的设计做出来也是垃圾。现实中的现代设计+中国传统多半沦为抄来的西方设计+中国元素,既没有创意,也没有品质。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制造环节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意识地整合非遗资源,让手工劳动者为他们的设计代工。然而,这并不是传统工艺的复兴,而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中国制造。传统工艺振兴,需要提振工匠精神,向更高品质、更可持续的文创模式迈进。尽管文化遗产的活态持有者在未来的文创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仍然属于弱势群体。各级政府在制定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时,应在兼顾地方就业和短期效益的同时,有意识地保护稀缺文化资源,尊重非遗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造血功能,激活他们的自主研发能力。

(摘编自陈岸瑛《传统工艺振兴是一次精神觉醒》)

材料二:

传统工艺凝结着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身份的一种物质性标识。振兴传统工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工艺文化和工艺精神,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赋予其新的生命,进而重新走向世界,与其他民族的品牌展开文化交流,这也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一种方式。

工匠精神形成于传统工艺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是工艺文化的精髓。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包含了劳动者的智慧和心血:要设计其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制作方法,采用各种工具,运用恰当的技法和技能组织有效的生产等。振兴传统工艺要深刻体会蕴含于其中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从中培养专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工匠精神融入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今天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除了依靠高、精、尖的技术,更需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工业社会,传统工艺产品的价值由实用层面进入审美层面。传统工艺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原因,表现出浓郁的地域性、稀缺性和文化性,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在当代社会振兴传统工艺,深入发掘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以此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文化需求,更好地普及优秀传统工艺,使其更方便地走进大众生活。而对于当今的传统工艺制作者来说,结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创作百姓喜闻乐见的工艺作品,既是普及传统工艺的有效方式,也是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如今,智能化大生产、流水线式的工作模式主宰了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工业化大生产的产品相比于传统工艺品,往往缺少灵性和情感温度。传统工艺品的制造过程需要工匠们全程参与,并针对每件物品的特性融入个人独特的思考,这使得每一件工艺品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灵魂,而消费者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独特的匠心。不仅如此,中国传统工艺还体现了古人的生命观、价值观,以及在造物制器上顺应自然的思想观念。今天我们提倡振兴传统工艺并不是主张重回手工制造时代,而是以新的方式弘扬传统工艺包含的思想文化精神,涵养文化生态,滋养当下的文化建设。

(摘编自《传统工艺振兴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传统的断裂和文化的不自信,使传统工艺脱离了原本的精神文化母体,走向沦落。
B.如今有设计师让手工劳动者为他们的设计代工,这为振兴传统工艺开辟了新路径。
C.当今社会,要深入发掘传统工艺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满足大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D.传统工艺不仅具有地域性、稀缺性和文化性,而且体现了古人的生命观、价值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工艺的振兴,既要有计划地扩大产业规模和销量,又要提升其文化品格,促进产业升级。
B.当今的设计师想做出贴切的传统工艺设计,最重要的一环是把控制造环节,设计时尚产品。
C.增加工业化大生产产品的灵性和情感温度,就必须用新方式弘扬传统工艺包含的思想文化精神。
D.传统工艺“心手合一”意味着工匠全程参与制作,作品融入个人独特思考,富有个性与灵魂。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在当今社会,振兴传统工艺应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文化需求”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模仿好莱坞和迪斯尼这类大众娱乐化工业的模式。
B.固守“料不厌贵、工不厌累、艺不厌繁”的理念。
C.让大众随经济收入的增长,有机会接触传统工艺。
D.把大众尽量培养成具有高、精、尖技术的手艺人。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谈谈你对如何振兴传统工艺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甲】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1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乙】

我的创作生涯

艾青

我少年时酷爱绘画。

我念初级中学时,受民主思想的冲击,和同学一起上街游行,喊口号。

一九二八年中学毕业那一年,北伐军路过金华县城,我们到郊外去迎接,在操场上举行军民联欢会。

一九二八年夏天,我考入杭州的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念了不满一个学期,院长看了我的画,说了两句关键的话:“你在这里学不到什么,到外国去吧。”

一九二九年春天,我就随同几个同学怀着浪漫主义的思想,像从家里逃跑似的,到法国巴黎去了。

最初家里还可以接济,不久就断了支援。我在一家中国漆作坊找到了工作。有时工作半天,就到蒙巴纳斯一家画室画素描,而我早已爱上后期印象派的画家们了,看不起“学院派”的绘画。

我曾经说:“我在巴黎度过了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三年。”但是我亦没有饿过肚子。我阅读了一些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也读了些哲学书籍,文学读得比较多的是诗。我就像水上漂浮的草随波逐流。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我国东北的土地,民族危机一天天地深重了。

在巴黎,我参加了反帝大同盟的一次集会,我的第一首诗《会合》就是这次集会的记录。一天,我在巴黎近郊写生,一个喝醉了的法国人走过来,向我大声嚷嚷:“中国人!国家快亡了,你还在这儿画画!”一句话,好像在我的脸上打了一个耳光。

一九三二年初,我因家里几乎断了接济,准备回国,而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激起我国军民的抵抗。我经过一个月零四天的时间,到上海,战争已经结束。国民党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当我看到闸北一带的断墙残壁时,我几乎要哭了。

(节选)

【丙】

艾青诗歌中的“文字绘画”之美

荆利霞

艾青说:“绘画应该是彩色的诗,诗应该是文学的绘画。”

艾青早年的绘画经历,使他的人生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这段经历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画家的眼光去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事物,以画家的敏感去感知生活、书写诗歌,这也为他之后的诗歌创作增添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A)之美

在艾青的诗歌中,一般带有印象画派的印记,即用表示线条、形状的词语,在诗歌中勾勒和布置画面,并由此形成独具构图美的诗歌。

比如他笔下的《公路》“绵长的公路/沿着山的形体/弯曲地,伏贴地向上伸引”,运用像“绵长”“山的形体”“弯曲”“向上”“伸引”等表示线条性的词语,将公路的走势与形态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再比如《西伯利亚》“从山坡到山坡/电线架和电线/一直向天边伸引……”用“从……到……”“伸引”等词语,给我们视觉上以由近及远的审美体验;又如《会合》和《太阳》,用“烟圈”“圆体”等描述物体形状的词,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形象逼真的画面。再如《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在上述诗歌中,艾青以画家的敏感发掘画面潜在的线条结构和形状,进而用语言艺术创造出极具构图之美的诗歌意境。

B)之美

梵高说:“画里面的色彩,就是生活里的热情。”艾青也说:“一首诗里面……没有色调,没有光彩,没有形象,艺术的生命力在那里呢?”可以说,在艾青的诗歌中,色彩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首先表现为以彩寓象。在艾青的诗歌中,某些色彩被赋予了一定的隐含意义。比如在《那边》《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中用黑色表示黑暗、灾难、不公;在《生命》《吹号者》《冬天的沼泽》中用灰白色表示忧伤、难过、低沉;在《他死在第二次》《红旗》中用红色表示光明、热情、活力、希望;在《手推车》《风陵渡》中用黄色表示荒凉、失落、哀怨;在《呼喊》《北方》《绿色》中用绿色来表示生命、活力、朝气;在《向太阳》《小蓝花》《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用紫色表示悲痛、深沉、高贵等。

其次是原色的并列与堆叠。凭借着原色的并列以及不同颜色之间的堆叠往复,不仅勾勒出一幅极具审美享受的诗歌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体验,而且在这些色彩词语的并置与堆砌中,作者赋予这些色彩词之上的象征意义与附加情感被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出来。比如《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用绿色的并列与堆叠,强调了诗人内心对于勃勃生机的渴望之情;又如《那边》“黑的河流,黑的天/在黑与黑之间……”用黑色的往复循环,强调社会的黑暗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再如《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C)之美

艾青在《母鸡为什么下鸭蛋》一文中提到:“诗比起绘画,诗它的容量更大。画只能描画一个固定的东西;诗却可以写一些流动的、变化着的事物。”艾青不仅借用印象派的线条运用和色彩并列之法,还巧妙地使用了动词,使诗歌更具笔触的表现力之美。

比如在《湖心》中用“荡碎”“映着”“飘”等动态词语,将镜面似的湖面的寂静打破,恰似诗人“颤震的心灵”一般的不平静;再如在《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中,用“颤栗”一词,。艾青在诗中使用这种极具表现力的动词,一方面使诗歌呈现“颤动”的画面效果和动态之美;另一方面,又使得诗歌勾勒出的和谐画面出现激烈冲撞与矛盾冲突,以此表达诗人当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情感上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艾青说:“诗人必须是一个能把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情感思想融合起来的艺术家。”艾青的诗歌,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融入了时代情感与个人思考,正如他自己对诗歌的要求——“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节选,有删改)


【阅读甲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的这首诗不拘泥于形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并不整齐划一,富有散文美。
B.“乳液似的”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烟的清新感、流动感与缥缈的美感。
C.结尾的“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叹,但全诗出现两个“看”字,难免有重复之嫌。

【阅读丙文】
2.请将丙文的小标题补充完整,并思考其有何好处。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
3.文章多处引用艾青的原话,有何作用?
【阅读甲诗与丙文】
4.甲诗可作为论据,放在丙文的①②③处。请结合上下文,分别为丙文补写三个论据。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阅读三则材料】
5.丙文指出,艾青的诗歌“融入了时代情感与个人思考”。请阅读上述三则材料,结合“黎明”意象与作者生平,分析甲诗的思想情感。
6.请结合整个答题过程,小结诗歌阅读的方法。
2024-01-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4 . 请解释下面这句话的意思。你是否认同孔子这句话中所说的观点?请联系现实生活或阅读经验说明理由。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023-12-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森林为什么是“水库”》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朱清科

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

④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⑤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

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⑦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

⑧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⑨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1.37亿立方米。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⑩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林冠层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
B.林下灌木与草本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
C.林地土壤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
D.森林植被的增加能影响到霜、露、雾、雨、雪及雾凇等水平降水形态。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B.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D.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2023-12-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2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地理”这个概念,由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次提出,在沉寂近半个世纪后,再次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研究文学与地域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传统,我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找到大量与之相关的内容,虽然是零碎的、片断的,然而却是具体的、深刻的。《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采集和分类,是文学地理学最早的实践;《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吴国公子季札观周乐时对“国风”的评价,是文学地理学最早的言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据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统计,从那时起,公开发表的与文学地理学相关的学术论文不下千篇,学术著作不下200种。《文学地理学研究》等一批专著相继问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除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的学者,乃至研究文艺理论和地理科学的学者也参与其中,文学地理学成了文学研究中名副其实的热门。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在面对线性发展的文学史时,以时间的思维去考察历史长廊中的作家作品,但是当停留在历史的任一截面作或宏观或微观的考探时,必然会遇到空间归属的问题,而在很多情况下,文学研究的这一“空间”维度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和漠视。

文学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地理环境与文学要素之间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并给予合理的解释。文学地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使文学接通“地气”,追寻文学存在的生命与根脉,开拓了大量地方的、民间的和民族的资源,与书面文献构成广泛的对话关系,为传统的文学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使文学研究敞开了新的思想维度。

30多年来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实践,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即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和分析文学作品,解决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所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展示了文学研究的丰富内涵,也为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思路。

2011年,在中国文学地理学会首届年会上,与会专家首次提出将文学地理学建设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该学科的建设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地域角度切入中国文学的研究,是中国文学学科发展的自身需要。文学地理学是一种值得深度开发的文学研究的重要视野和方法,以“空间”视域介入打开了当代文学生产的层次与维度。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当前依然处在学科构建阶段。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陶礼天认为,当务之急是依据文学和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或视角,开掘出一批有学术生长点的相关专题,进行扎实而有成效的研究,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梅新林表示,建构文学地理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必须搞清五个问题:文学地理学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文学地理学并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有机的交融;文学地理学之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地位并非对等关系,而是以文学为本位;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为文学提供空间定位,其重心落点在文学空间形态研究;文学地理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可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曾大兴认为,文学地理学学科构建需要按照学科的规范进行顶层设计。文学地理学研究尤其要警惕狭隘的地方功利主义的渗入,避免简单、单纯以文学家的籍贯来划分地域文学,要全面理解本籍文化与客籍文化对文学家的双重影响,全面理解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的时代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摘编自朱羿《文学地理学:追寻文学存在的根脉》)

材料二: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请他具体介绍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特点和趋势。

记者:请您为我们展望文学地理学在新的一年里的研究趋势和重点。

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重点将体现在文学景观研究上。所谓文学景观,是指那些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景观,它属于景观的一种,但是又比普通的景观多一层文学色彩,多一份文学内涵。例如大家熟悉的阳关、玉门关、鹳雀楼、腾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黄州赤壁、杭州西湖、小鸟天堂等景观,其最初的名气并不大,都是因为文学作品才名满天下,因此都可以称为文学景观。据统计,我国境内著名的、保存相对完好的文学景观不下200处。这些文学景观既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或旅游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或旅游者会赋予文学景观以不同的文化内涵,一个著名的文学景观往往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记忆库。

文学景观既是文学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极为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值得研究与开发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境内发生的景观之争,其实有许多就是文学景观之争,例如碣石之争、隆中之争、赤壁之争、桃花源之争、花木兰故里之争、李白故里之争等,无一不与文学名著有关。

文学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研究一个普通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是如何成为文学景观的?它的确切地理位置在哪里?最早的形成年代是什么时候?在它成为文学景观的过程中,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或者旅游者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不同时代的文学家、文学欣赏者或者旅游者赋予了文学景观哪些不同的内涵?文学景观的魅力和价值在哪里?

由于文学景观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人们对景观的认识,提高了人们对文学的兴趣,也得到了地理学者、文化旅游学者及各地政府的肯定与重视,相信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摘编自李永杰《文学景观有望成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新热点——访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地理学依靠自身的理论活力与学科渗透力,被建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它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B.文学地理学最早的言论和实践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记载的吴国公子季札观周乐时对“国风”的评价。
C.文学地理学成为文学研究中名副其实的热门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大量出现。
D.文学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文学景观研究。在我国境内出现的景观之争,它们都是文学景观之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地理学再次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者们发现文学领域的研究有时不得不面对空间归属问题。
B.文学景观研究能够让文学景观多一层文学色彩,多一份文学内涵,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对景观的认识,提升人们对文学的兴趣。
C.对地理环境与文学要素之间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寻绎其联系,并给予恰当解释,这是文学地理学的基本任务。
D.如果简单地、单纯地以文学家的籍贯来划分地域文学,这样就会割裂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的时代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学地理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胡阿祥写作的论文《金陵怀古与其中的地名意境——以唐人刘禹锡的诗为例》
B.熊悦写作的论文《(樵歌)中的洛阳文学景观》
C.朱长英写作的论文《地理空间对宋词影响之研究》
D.王琳祥写作的论文《赤壁战地辨析——与万绳楠先生商椎》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文学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不超过60字)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3-12-1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个说法自然没错,但它在强调《诗经》的文学特征时,忽略了它在伦理层面的意义——而后者显然更为重要。严格地说,《诗经》是一部伦理的乐歌总集,它是华夏先民把自己对于国家、社会、家庭、婚姻、人生、自然等诸多方面的态度与认识,通过自然的歌唱,最诚挚地表现了出来。所以,如果在概括《诗经》是怎样一部著作时抛弃了伦理二字,对《诗经》性质的定义就是不准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关于这一点,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有很好的说明。他说: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观点,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篇。

近代学者曾经认为从文学角度研究《诗经》,是恢复了《诗经》本来的面貌。顾颉刚连载于1923年《小说月报》上的大文《<诗经>的厄运与幸运》明确指出:《诗经》是一部文学书。当时一批学人,如胡适、郑振铎等,都参加了关于《诗经》性质的讨论,并且达成了共识:《诗经》是文学,不是经。但是《诗经》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仅仅是一部诗歌总集能够概括的吗?显然不能。我们还必须看到,它是也是,它是文学与伦理的凝合。成就了它的美质,伦理成就了它的地位。如果我们仅仅把它作为文学对待,我们就会把两千年来研究《诗经》的大著作当作封建的垃圾处理掉,这对前人的成果是一种极不尊重的态度。

《毛诗序》说,《诗经》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从的角度说,它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人常说七情六欲,何谓七情?《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也就是说,这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得。情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征,一个正常的人如果没有了,不喜不怒,不忧不乐,不怨不惧,这说明他的生命力已经走向衰竭了。所以《诗序》说:发乎情,民之性也。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表达情感要看对象,要分场合。所以这,要能是起点,是终点。发所当发,止所当止,这就合于的要求了。我们给《诗经》在五四以来的性质认定中,加了伦理二字,这伦理的意义便在止乎礼义中。因为止乎礼义,就意味着要合于道德规则。像中国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观念形态的东西,都要在这歌唱中体现出来。

这里还须提到一点,《诗经》中的诗歌,原来是配乐奏唱的,因此有人说,《诗经》在它的时代,音乐生命远盛于它的文学生命。而这种唱奏,都是在礼乐的规定下进行,它是礼乐文明的一个主要载体。孔子之所以非常重视《诗经》,原因正在这里。所以我们对它的定义是伦理的乐歌总集

(选自刘毓庆《<诗经>:顺人情而循礼仪》,有删改)

材料二:

说起诗三百,我们今天总把它看成是纯文学,不过当时却不然。后世所说的文学,以及官僚,文人,民间,这些概念那时候都还没有。《论语·先进》中说到的孔门四学,曰德行,曰言语,曰政事,曰文学,此所谓文学,包括《诗》,也包括《书》和《易》,大致是指流传于当时的文献典籍而言。而《诗》不仅是美的文辞,而且是美的声乐,故它既是文典,而又可以作为乐语,作为声教,为时人所诵习。

如此意义之文学,《诗》自然不是出自里巷歌谣,《雅》《颂》不是,《风》也不是。《诗》的时代,是封建宗法社会的时代——这里说到的封建,正是它的本来意义。在此意义的封建制下,以社会等级论,可以划分为贵族与非贵族,前者包括大夫与士,后者为庶民与奴隶。以居住地域论,可别作国人与野人,前者包括贵族、工商,后者为庶人。若依社会职能,则又可分别为二,即劳心者(贵族)与劳力者(非贵族),前者的社会职能为政治、军事、文学,后者为农、工、商与各种贱役。若更细论,则贵族中尚有层层等级,非贵族中又有层层等级。比如士,乃武士也,是低级之贵族,居于国中,他有统驭平民的权利,也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义务,其地位则低于大夫,高于庶人,而仍属君子。至于奴隶与庶人,便都属于小人。这是从《左传》《国语》等东周文献中可以得到的认识。因此,《诗》中写到的从戎之君子,不会是士以下的庶人。而庶人与奴隶,那时候王可以把他随土田等物一起赐与受命者,他也可以被用来买卖交换——五夫之价与匹马束丝等,见于西周金文。至于庶人的生活状况,其水平之低下,条件之恶劣,由现代考古发掘中所见,可以知道得很真切。《风》曰堂曰室,曰著曰闼,庶人无与焉。而代表了当时物质生活最高水平的锦帛,玉器,青铜器,更不属劳力者所有。所谓礼不下庶人,或者原因之一即在庶人本不具备履行礼仪的最起码的财力。物质生活极端贫困,又怎么可能有创造精神生活的余裕呢。

何况劳动劳动者劳动者的歌原本不是一事。《召南·葛覃》写劳动,却不是劳动者的生活,《幽风·七月》写劳动者的故事,但它并不是劳动者的歌。比如陶诗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这是真正的劳动了,然而没有人会以为它反映了劳动者的生活。说诗者常常喜欢用后世的山歌、民谣与《诗》类比,其实无论创作意图、修辞手段抑或思想境界,二者都远不在一个层次。《诗》原是生长在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为宗法贵族体制所笼罩的社会,《雅》《颂》不论,《风》诗中的大部分作品,从内容到语言,原非可以里巷歌谣概之,因此很难用后世的概念,说它是民间文学

(选自扬之水《诗经别裁》,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穆先生的话有力说明了在定义《诗经》的性质时,应该考虑到其中的“伦理”特质。
B.“《诗经》是一部文学书”,以顾颉刚、胡适先生为代表的一批近代学人都力持此说。
C.封建宗法社会时代,等级分明,职能有别,因此《诗经》中的从戎君子不可能是庶人。
D.西周时期五个男子和一匹马一束丝的价格相等,可见于现代考古发掘出的西周金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学者把两千年来研究《诗经》的大著都当作封建垃圾处理了,很难说这是《诗经》研究的厄运还是幸运。
B.《毛诗序》说,《诗经》“发乎情,止乎礼义”。发所当发,止所当止,这正体现出《诗经》的“伦理”意义。
C.《诗经》的文学特点在于它既是文献典籍,又是“乐语”“声教”,所以在当时广泛流传,传唱于民间里巷。
D.《诗经》中的“君子”和“小人”是以社会地位和居住地域来区分的,“君子”即“国人”,“小人”即“野人”。
3.依据材料二的观点,下列可看作“劳动者的歌”的是(     
A.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经·豳风·七月》)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C.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
D.抓秧如绣花,棵棵摸到家,十指齐入土,泥草一把抓,揣到根底当肥下。(《抓秧号子》)
4.扬之水认为不能用后世的概念将《诗经》定义为“民间文学”。请依据材料谈谈理由。
5.《诗经》有哪些价值?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
2023-11-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必须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广大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见《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一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以血肉之躯、忘我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用青春浇灌热血,用行动诠释理想信念的力量。当代青年生逢伟大盛世,肩负伟大使命,应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当代青年要传承好光荣的五四精神,以小我融入大我的历史担当,继续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全力以赴,以青春之火,肩负使命,不断在摸爬滚打中砥砺初心,在基层历练中坚定信仰,在火热实践中升华思想,让青春的价值在推进民族复兴伟业中充分彰显。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面对新的时代使命和改革任务,传承五四精神最好的方式就是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接受红色教育、走红色道路,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将奋斗作为青春底色。要时刻兼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紧迫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使命感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以敢闯敢争的锐气、自我超越的勇气、不懈奋斗的朝气,学会在急难险重中磨炼自己,从而更好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争先、贡献力量、建功立业,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之歌。

——《让青春的价值在奋斗中彰显》,见《中国青年报》青年锐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整个社会里最有生气、最为积极的社会力量。
B.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青年要努力放飞青春梦想,谱写青春之歌。
C.共青团是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
D.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要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习主席的观点,突出强调了青年工作对于国家、民族当下与未来的重要影响。
B.材料一主要用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新时代青年须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时代的青春之歌。
C.材料二回溯青年的历史性贡献,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他们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雌壮歌。
D.材料二指出传承五四精神,“小我”融入“大我”,是青春的价值得以充分彰显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青春的价值在奋斗中彰显”中“奋斗”的一项是(     
A.青年人要时刻秉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使命感,谱写新的青春之歌。
B.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C.青年以敢闯敢争的锐气、自我超越的勇气、不懈奋斗的朝气,在踏实肯干中,实现自我脱贫。
D.在基层历练中坚定信仰,在火热实践中升华思想,让青春的价值在民族复兴中充分彰显。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屋脊上有这样一个山东人

——记山东籍援藏干部、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

1978年,34岁的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孔繁森愉快地踏上了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路程,他奉调担任这一地区的宣传部副部长。

看到孔繁森的身体素质不错,前来接收干部的日喀则地委组织部的同志试探着问他:你到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怎么样?

岗巴县海拔4750米,比日喀则整整高出1000米,而且地处偏僻,条件异常艰苦。到这里工作,对一个刚刚进藏的内地干部来说,困难可想而知。孔繁森没有丝毫犹豫:行!

孔繁森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在落后地区工作,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干成一件实事。他很快克服了高山反应,学会了骑马,在险峻的小路上策马颠簸,到基层农牧区调查研究,了解农牧民的疾苦。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孔繁森就骑马跑遍了全县所有公社,为指导全县工作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孔繁森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工作过,针打得很好,他看到岗巴县的农牧民群众缺医少药,决定重操旧业。每天,他白天工作、劳动,晚上背起药箱,走村串户,为病人送药打针。最多时他一晚上要走几十里路,打20多针。几年来,他治好的病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一次,孔繁森下乡骑马时不慎落马,摔成了严重脑震荡,昏迷不醒。当地老百姓扎起担架,抬着孔繁森走了30多里山路来到县医院。当孔繁森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的是一双双焦急期盼的目光,一位老大娘还手捻佛珠,不停地为他祈祷。他的视线一下子模糊了……

1982年初,孔繁森内调回山东工作。听说这一消息后,岗巴县群众背着醇香的青稞酒,手捧洁白的哈达,赶到县委所在地,为孔繁森送行。许多群众泪流满面,难舍难分:孔书记,我们舍不得您走啊!

人的一生往往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考验。1988年的一天,山东省委组织部找到当时已是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谈话,告诉他省委已决定让他再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

听到这一消息,孔繁森脑海中闪过家中的情景:老母亲年近九旬,体弱多病,爱人做过手术,不能干重家务活;孩子们正在上学,经济上不能自立……孔繁森一走,这个家庭会遇到什么困难,可想而知。沉思片刻,孔繁森又一次作出了人生历程中重大的选择:去!

孔繁森进藏时正值深冬,寒冷、干燥、严重缺氧,使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也感到不适。然而,为了尽快掌握他分管的全市教育工作的情况,孔繁森进藏不足一个星期,就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

到拉萨仅四个月,孔繁森就跑遍了拉萨所属八县区的每一所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民办小学,走访教职工近600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他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集中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全民教育意识,三年来,拉萨市教育事业有了明显起色:全市达到了乡乡有学校,绝大多数村有了民办学校,儿童入学率由过去的45%提高到的近80%。

这次进藏,孔繁森一心为群众的心肠跟过去一样火热。拉萨市有55个敬老院,孔繁森在短短几年内跑了48个。每次到敬老院,他都自掏腰包,买上罐头、衣服、药品、收音机等送给老人,一次,敬老院一位老人病了,恰巧院里的汽车出了故障。孔繁森听说后,背上老人,直奔医院,看病、化验、打针……孔繁森背着老人整整转了一个上午。医生护士都误认为孔繁森是老人的儿子。老人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活菩萨,活菩萨

孔繁森有3个子女,然而他却说他有5个孩子。原来他到拉萨后收养了两个藏族孤儿,这两个孤儿都只有10岁左右。

一方面要当公务繁忙的副市长,另一方面要做照料孩子的慈父,这双重角色使孔繁森心力交瘁,晚上孩子尿了床,要半夜起来换床单;每天下班,要急急忙忙回家为孩子做饭;几乎每天都要洗孩子的脏衣服……这些困难都没有使孔繁森后悔,孩子们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健康地成长起来,孔繁森到阿里地区赴任时,又将孩子带到了那里。

那是1992年下半年,自治区领导找孔繁森谈话,准备让他担任一个厅的领导职务。正当他准备赴任时,突然又接到了让他担任阿里地委书记的任命。勇于吃苦的他把到阿里工作当成自己人生经历中又一次严峻挑战,毫不迟疑地接受了组织任命。

阿里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通电的地区,就是地委大院每天晚上也只能用小型发电机发两三个小时的电,来维持昏暗的灯光。生活的艰苦更不必说。

条件的艰苦使孔繁森消瘦了,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那乐观忘我的情绪,上任伊始,他就一头扎进基层,有路的地方坐车,没有路的地方就骑马。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孔繁森认清了阿里地区条件的局限性,更看清了这里得天独厚的优势。采访中,他如数家珍地摆出了阿里取之不尽的宝藏:

——金矿、水晶矿、硼砂矿等十几种矿产资源储量极为丰富,孔繁森和地委、行署研究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开发。

——阿里靠近普兰口岸和斯不气口岸,另外还有80处通向国外的山口,边贸开发前景广阔。去年阿里地区外贸纯收入达到600万元。

——阿里水资源丰富,目前正准备投资两亿元,修建一个大型水电站,解决制约阿里经济发展的电力问题。

……

阿里是西藏最偏僻的地方,也是潜力和希望最大的地方。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步子迈得再大一些。我有信心和全地区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创业,把阿里建设成一个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阿里!孔繁森语气坚定地说。

孔繁森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副迟浩田将军的题词——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这不正是孔繁森和西藏人民、西藏这块土地结下深情的最好写照吗?

是啊,孔繁森的确与二百多万西藏人民必连着心,他深深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选自1994217日《大众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繁森两度进藏,都事出突然且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但他并未退缩,而是勇敢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B.孔繁森每来到一地任职,都迅速地了解了当地的客观情况,为接下来开展工作准备了大量一手资料。
C.孔繁森会打针、学骑马,在条件极度恶劣的西藏地区,他的一身本领帮他更好地完成了他的本职工作。
D.孔繁森与西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正是这份情谊让他下定决心要将阿里建设成文明富裕的新阿里。
2.下列选项中,对材料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五、六两段,连用多个数字,意在突出孔繁森艰苦的工作环境与投入的工作态度。
B.本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以孔繁森职位的变迁划分作板块,串联起全文。
C.大娘捻佛珠为孔繁森祈祷、老人称其为“活菩萨”等侧面描写,烘托了孔繁森高大的人物形象。
D.本文挑选了能够体现人物品质的典型素材,进行了适度的想象夸张,使人物的形象饱满而生动。
3.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孔繁森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的能源发展也进入新时代。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时代中国的能源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图1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2021—2019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2019年各能源品种消费前三名国家

(数据来源:2020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材料二

在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清洁能源大省四川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全局中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方向路径。

“在生产侧,国家制定的目标是到 2060 年,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80%以上,我听说四川现在就已经能达到这个目标了。”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认为,实现碳中和,四川在生产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下一步需要着力的重点在消费侧,“现在的问题是终端需求还无法摆脱化石能源。”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刘世锦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件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能“单打一”,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指标错位,不能因为要减碳而减少生产能力。对于现阶段如何破题,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技术创新。刘世锦说,绿色技术要实现3个目标:提高生产力、少排放或零排放、形成相比传统技术的低成本竞争力,“要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但事在人为。例如光伏产业,过去十年间发电成本已经下降超过 80%,现在已经完全可以和燃煤发电竞争。

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认为,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原因错综复杂。“我们对长江流域主要城市主要产业进行归纳发现,产业同质化很严重,尤其是重化工企业沿长江高密度分布,以及城镇化占用大量生态空间,带来了突出生态问题。”王焰新建议,长江流域的生态治理,除了要在污染防治方面实现跨区域跨流域合作外,更要从产业协同布局上入手。

(摘编自《专家学者支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四川实践创新——实现“双碳”不能“单打一” 长江治理关键在产业协同》四川日报20211229日第5版)

材料三

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近期全球能源市场震荡加剧,多国表态将重新审视本国能源政策。有观点认为,世界碳中和进程将出现更大不确定性。约翰·约翰逊表示,能源市场震荡加剧,将导致碳中和进程出现两种相持力量。

约翰·约翰逊表示,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全球性意义。“我对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及对这一目标的认真态度印象深刻。在此之前,大家对低碳没有足够重视,但在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一夜之间一切好像都改变了,这是世界脱碳进程的一个分水岭。”

约翰·约翰逊表示,在推进“双碳”目标过程中,中国经济将孕育出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已经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电池技术和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者,这一优势将继续下去。接下来,氢能、碳捕获和储存、碳交易、绿色金融等领域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如果中国政府能够进一步引导企业和资本市场在低碳技术方面进行更多投资,中国经济发展也将增添更多动力。”

(摘编自《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具有全球性意义——访英国商品研究所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约翰·约翰逊》经济日报2022322日第4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我国提出新发展理念并坚持贯彻。
B.由图1可知,自2012年至2019年我国煤炭消费量逐年减少,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正逐渐向清洁低碳转变。
C.我国“双碳”工作成果世界瞩目,2019年水电、可再生能源消费排名世界第一,但煤炭消费量还过高。
D.四川省委高度重视“双碳”工作,四川作为清洁能源大省,目前已经达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双碳目标不能以牺牲经济为代价,不能减少生产力,相反,实现双碳意味着更长远、更高质量的发展。
B.光伏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从生产力、排放量、发电成本这三个方面都证明了这是一项成功的绿色技术。
C.虽然世界碳中和进程将出现更大不确定性,但约翰·约翰逊认为,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推动了世界脱碳进程。
D.中国已经具有可再生能源、电池技术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巨大优势,一定能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增添更大动力。
3.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并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时提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结合材料,请简要说明四川在“双碳”工作中面临“危机”的形势下,如何开辟“新局”。
2023-10-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