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1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劳模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模精神以特定的时代内涵与形象表征回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现实需求,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底色。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这一时期的劳模选树也因此集中于工农业生产领域,并与组织劳动竞赛、完成生产任务紧密结合,在全社会形成了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如耿长锁、王治俭等农业领域劳模,王进喜、时传祥等工业领域劳模,焦裕禄、雷锋等先进模范代表,均以其团结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激励各地区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纪录,并最终凝练成具有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精神特质的劳模精神。

改革开放后,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迅速提升,劳动形态日益多元,社会生产亦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时代基调下,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变化直接扩展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凡是通过合法劳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生产力发展者都被纳入劳动者范畴。劳模群体也突破了物质生产领域,知识分子、技术人员、私营企业家、体育明星等类型的劳模不断涌现。如孔祥瑞、包起帆等生产劳模,袁隆平、吴大观等科技工作者,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王顺友、吴登云等服务业劳模,不仅具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还以锐意进取、巧干实干的精神风貌继承并发展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的精神品质,刻画出具有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内涵特质的新时期劳模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此背景下,劳动内涵进一步更新和拓展,不仅需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还需要创造性劳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大会评选出包括一线工人、企业技术人员、农民工、科教等专业技术人员、科级以下干部等多个群体,基本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由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特定劳模群体凝塑的精神品质进一步丰富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精益求精、创新创造为表征的新时代劳模精神,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识逐渐深入,劳动形态日益多元,劳模精神的具体内涵也在新的历史主题下被赋予相应的时代元素,但其基本内涵与精神所指却始终如一。

(摘编自崔延强、孟亚男《劳模精神的时代传承与当代高校劳动教育路径创新》)

材料二:

“5月是结婚旺季,各位小姐姐们一定要在最美的时节做最美丽的新娘……

416日,一场名为星婚庆星耀眼的直播在进行,这次带货的两位主播均是劳模。在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劳模直播已不是新鲜事,镜头中的他们服务贴心、带货可靠,被网友们称为劳模天团

80年代的劳模服务到如今的劳模带货,在南京新百,老典型群星璀璨,新劳模层出不穷,唯一不变的是劳模们在平凡岗位上守正笃实、锐意创新。

劳模天团的带头人正是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吕雪瑾。

我能成为劳模,都是向商场里的劳模师傅们学习的。吕雪瑾笑着传授经验。

南京新百善劳模。1983年,陶佩芬被评为全国劳模。柜台里有300多种小商品,白天忙,她就把商品的价格、品名、产地、用途等抄下来带回家背,业余时间到牙膏厂、肥皂厂和口腔医院向专业人士请教专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陶佩芬成了洗化用品行家,蒙住眼睛的她随便拿块香皂一闻,就能准确地报出其品牌、产地、价格和特征。

陶佩芬时常将自己的服务秘诀讲述给同事听。在她的传帮带下,大批从业人员懂得了什么是匠心。陶佩芬还组织编写《新百劳模服务艺术》手册,帮助青年员工找到通往劳模舞台的钥匙

20187月,吕雪瑾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6位一线劳模共同探索新零售时代变化下的创新服务营销方式。经过一年的摸索,逐步探索出老字号商业信誉+劳模品牌资源+场景化购物体验的新型服务模式。

确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劳模都有着自己的使命。

陶佩芬工作的20世纪80年代初,没人在意服务态度,她自己买东西时遭过白眼。当上营业员后,她温暖的笑容、处处为顾客考虑的态度让顾客如沐春风。

迈入新时代,一批年轻劳模脱颖而出,劳模精神也被赋予更多内容,一方面要将专业化做到极致,另一方面还要能把握时代脉搏。

吕雪瑾深知光靠之前的两把刷子在当下已行不通。她开始带着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试水直播带货。如今,劳模带货已发展成全员直播,在劳模的垂范作用下,南京新百的每一位营业员都拥有了直播带货的能力。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劳模已经过时了,我不这么认为。吕雪瑾说。

劳模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摘编自苏雁、王菲《南京新百的劳模天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集中在工农业生产领域选树劳模,有利于组织劳动竞赛,有利于形成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
B.随着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劳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外延也随之扩大。
C.劳模精神以两种方式来进行形象表征,要么以著名个体的名称,要么以具有代表性的地名来进行形象表征。
D.南京新百频频出现新劳模,主要是因为南京新百提供了有老字号信誉的平台,以及老一辈劳模的垂范指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动形态日益多元,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物质生产领域劳模的比重保持不变。
B.“工匠精神”“女排精神”等精神是中国人民面对不同挑战凝练出来的精神标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奋勇前行。
C.在新零售时代变化形势下对新型服务模式的探索,是南京新百的劳模们对“守正笃实、锐意创新”精神的践行与诠释。
D.南京新百的劳模们青蓝相接、薪火相传,在他们之间代代传接的财富不但有服务秘诀,更有永远不会过时的劳模精神。
3.下列与人物通讯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以网友的赞美之词“劳模天团”构成的标题,和《“探界者”钟扬》这一标题一样,都具有标题醒目、简洁的特征,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材料二的开头叙写“星婚庆星耀眼”直播的场景,与《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开头一样都采用了“亲历者”的视角,使文章具有“在场”感。
C.和《喜看稻菽千重浪》中写袁隆平“一边甩去手上泥巴一边对我说”一样,材料二也用访谈中得到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如“吕雪瑾笑着传授经验”。
D.人物通讯虽时效性不及消息,但其注重多角度表现人物,使人物形象能更全面具体地展现,材料二通过多渠道的采访来再现人物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4.陶佩芬的“匠心”和《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张秉贵的“一团火”的含义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
5.新中国成立至今,劳模精神分别以哪些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品质回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文化强国也成为中国的文化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别人就是信口雌黄,我们也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话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少方面还没有话语权,甚至处于‘无语’或‘失语’状态,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还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

长期以来,不少从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学者认为,有了法国学派所提出的影响研究和美国学派所倡导的平行研究,整个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就是一座完满的大厦。事实是否真的如此?通常,没有学过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人,在比较文学研究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比较文学是既求同又求异的,比较就是求同中之异,异中之同。这种直觉,实际上是正确的。但是,在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是求同的,而不是求异的。

事实上,不承认异质性与变异性的比较文学,不可能是真正的全球性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话语。而对异质性与变异性的重视,也正是比较文学变异学超越前人学科理论的创新之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中外各领域交流的不断深化,比较文学“中国话语”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学者正在倡导建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比较文学的中国话语。在建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前,首先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于是否承认“异质性”,即跨文明文学间的可比性是否能够成立。在西方话语体系建构下的比较文学理论,一直是以西方求同式比较为框架,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文学比较的合法性是受到怀疑的。西方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同源性”和“类同性”,那就不构成可比性。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如果不承认不同文明间的可比性,比较文学就不可能是真正全球性的理论学科。因此,西方学者仅仅强调“同”是远远不够的,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可通约性,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摘编自曹顺庆《建构比较文学的中国话语》)

材料二:

随着叙事学研究对结构主义的突破,探究叙事文本及叙事行为的伦理意蕴已成为叙事研究关注的内容。在叙事转向的背景下,伦理学研究也从叙事中寻找帮助。叙事伦理离不开叙事主体的伦理意图,无论是所叙述的故事还是故事的叙述形式,都是叙事主体(包括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有意为之的结果。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是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来的。按照布斯的说法,隐含作者是隐含在文本中的作者,这样的作者是真实作者的“第二自我”。说白了,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的作者,一般就是指隐含作者,这个作者是通过文本建构起来的,离开文本,这个作者的形象就不存在。

就隐含作者对人物与伦理关系的把握来看,中国古典小说一般是用社会的伦理规范来衡量人物。用伦理规范给人物贴标签,人物不仅有善、恶这样的道德品性,还有忠、奸这样的伦理认知,人物的善、恶和忠、奸联系在一起,有时忠、奸代替了善、恶,这体现出古典小说深入骨髓的历史意识。善恶虽然有公认的标准,但不排除境遇伦理情况下的个性化感受,忠奸则是以儒家的规范伦理为标准,一般是经过时间检验后的对人物的历史评判。另一种表现则是用人物的伦理定位来统率人物行为。古典小说强调人物的道德姿态,隐含作者习惯于对人物进行伦理定位,人物行为基本上被纳入到伦理定位之中。即使在宣扬个性情感的才子佳人小说中也不乏其例。

与中国古典小说相比,西方小说的隐含作者对人物与伦理关系的把握有所不同,不重视伦理规范,而是重视人物性格。如果说中国古典小说是用伦理来规范人物,西方小说则是通过人物来显示伦理。小说中人物虽然难以完全逃离伦理规范的约束,但有时候人物个性还是冲破了这一约束,“冲破”过程既显示出约束人物的伦理规范,也显示出人物新的伦理诉求。如果说中国古典小说用人物的伦理定位来统率人物行为,人物行为被纳入到伦理定位之中,西方小说总体上看则重视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千差万别,性格可以有道德寓意,但难以有伦理定位。西方小说对人物性格的重视,与叙事理论对人物性格的关注不无关系。小说重视人物性格,是为了显示该人物的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是为了该人物与其他人物共有的某种伦理品格。

(摘编自江守义《中西小说隐含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并拥有话语权,是避免在国际舆论中处于被动地位的重要前提之一。
B.欧美比较文学缺乏“求异”的理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则重视异质性与变异性,明显优于前者。
C.如果只求“同”,不辨“异”,势必会忽略不同文化的独特个性,忽略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D.中国古典小说将忠奸善恶交织在一起,显示了隐含作者的意图,有用伦理规范衡量人物的意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并且采用了相同的论证结构。
B.如果按照西方原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东西方文学的可比性是存疑的。
C.隐含作者依托文本而存在,而真实作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隐含作者面貌。
D.西方小说对人物性格的关注,导致了对人物的伦理定位难以有共同结论。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的观点的一项是(     
A.《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中将岳飞之忠和秦桧之奸进行了对照,鲜明地表达出对岳飞人格魅力的推崇。
B.《好逑传叙》中评价主人公,“爱伦常甚于爱美色,重廉耻过于重婚姻”“尽人伦之乐而无愧者也”。
C.弗吉尼亚·伍尔芙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写人物的,同时也正是为了表现性格……才发展起来的。”
D.《复活》中的众多人物都可从道德方面加以解读,所有这些解读最终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认知。
4.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5.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这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2023-09-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元诗中,诗人对屈原既有肯定与同情,也有不赞同。

元诗肯定屈原,主要是肯定其忠贞爱国的志行与高洁的人格。元诗对屈原忠贞爱国的肯定随处可见,如王旭《读〈离骚》》中的“奸骨百年尘共朽,忠名千古日月光”,秦衡《题燕穆之楚江秋晓图》中的“愧我无才重吊屈,忠魂千古有谁招”,而王沂的《题屈原渔父图》则点出了屈原的“眷眷乡国心”,刻画了其至死不忘故国的忠贞形象。元诗对屈原的不赞同主要是反对其“独醒”、自沉汨罗。反对其“独醒”的元诗并不少见,如“一尊正候陶征士,莫学三闾爱独醒”(《次韵简苏昌龄学士仲铭禅师》)。反对其自沉汨罗的士人自古有之,仅汉代就有贾谊、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但元代诗人表现得更加直接,喊出了“君莫学屈原,空葬江鱼腹”(于立《题醉卧图》)的话语。

元代诗人对屈原志行及人格的肯定,对其遭遇的同情等,大多历代有之,并无新意。而对屈原“独醒”、自沉汨罗的反对,并非元代独有的,前代也有,后世也会有。在元代,儒生的地位一落千丈,儒生不仅没有稳定的入仕之路,还被种种不平的措施压制。元代科举时废时行,曾被废弃长达七十余年;恢复之后,又分榜取士,即使中举,也仍然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士人们便认为“归隐山林”或“饮酒自醉”才是生存之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元代文人在诗中否定屈原“独醒”自沉汨罗也就不足为奇了。

元人对屈原的志行虽有不赞同,但对屈原的作品十分喜爱和推崇。元代理学家吴澄就曾说,孔孟而下,人们乐传以屈原为首的数十君子之文。元人读《离骚》,在当时是随处可见的。元诗也可佐证,如“一灯深夜读《离骚》”(周霆震《戏笔》),“柴门尽日无人到,读罢《离骚》更煮茶”(李源道《暮春即事》)。

元代诗人不仅喜爱读《离骚》,在创作上也有意学《离骚》。元初诗风承宋末,或承继四灵、江湖诗派,流于浮浅;或继承江西诗派,调字酌句,争奇斗怪。元人认识到这种流弊之后,主张“宗唐复古”,即古体宗汉魏晋,近体宗唐,以期扭转风气,这几乎是学界公认的。但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元人认为只有自然而然地表达性情,才能进一步破除元诗模拟、浮浅之风,所以主张由汉魏上溯到风、骚,继承风、骚中的“性情之真”与“性情之正”。所谓“性情之真”即“性情流出,自然而然”(吴澄《王实翁诗序》),所谓“性情之正”即“哀而不伤”(《论语》),怨而不怒。屈原的作品不仅得“性情之真”,也得“性情之正”。如朱熹所言,屈原的作品虽然辞旨“怨怼激发”,然“皆生于缝继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是一种自然流出,不能自已的真挚情感。屈原的作品也并不是“怨君”,而是寄寓了其“忠君爱国眷恋不忘之意”,在客观上可以起到“正人心”的作用,合乎儒家“吟咏性情之正”的诗教理想。元人也看到了这一点,如吴澄虽然认为诗“古祖汉,近宗唐”(《胡助诗序》),但其也认为《诗》《骚》“性情流出,自然而然”,所以他说“言诗,颂、雅、风、骚尚矣”(《诗府骊珠序》)。元代诗人不仅在诗学理论上主张人们学《离骚》,也进行了创作。据学者统计,元代诗人创作了将近340首骚体诗,占元代骚体作品总数的一半以上。

元代诗人肯定与同情屈原,不赞同其“独醒”、自沉汨罗,而对其作品十分喜爱和推崇。

(摘编自陈静《元诗与楚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诗中,诗人对屈原有肯定与同情,元诗主要是肯定屈原忠贞爱国的志行与高洁的人格。
B.与汉代的贾谊、司马迁、班固等人相比,元代诗人在反对屈原自沉汨罗上表现得更加直接。
C.元代诗人反对屈原“独醒”、自沉汨罗,原因就在于元代科举被废弃而士人们无入仕之路。
D.元代诗人在诗学理论上肯定了《离骚》的“性情之真”与“性情之正”,还创作了骚体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元诗对屈原的肯定、同情与元诗对屈原的不赞同进行对比,论证了元代诗人的复杂心理。
B.文章列举元人读《离骚》的例子,论证了元代诗人虽喜爱读《离骚》,但对屈原的志行不赞同。
C.文章运用引证法,除了大量引用元代诗句外,还引用了朱熹等人的言论,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D.文章整体上采用总—分—总式结构,首先提出论题;然后展开分析,深入论证;最后总结得出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并不是只有元代有人反对屈原“独醒”、自沉汨罗,其他朝代也有人反对。
B.元初诗风承宋末,或承继四灵、江湖诗派,争奇斗怪;或继承江西诗派,流于浮浅。
C.元人主张“宗唐复古”,以期扭转风气;但也有部分元人主张由汉魏上溯到风、骚。
D.屈原的作品得“性情之真”“性情之正”,在客观上可以起到“正人心”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人凭着经验和智慧,发现人类居住的地球表层的山川水土的差异,影响了生物存在和器物制造的品质,又体验到山川水土上氤氲着一种“气”,与人类呼吸相通,生命相依。地理环境以独特的地形、水文、植被、禽兽种类,影响了人们的宇宙认知、审美想象和风俗信仰,赋予不同山川水土上人们不同的禀性。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地理环境制约较多,又以为“万物皆灵”,崇拜自然物象,特殊地域的万有物象就在冥冥中嵌入其心灵深处,形成原始信仰,并携带原始信仰这份文化行李,习惯成自然地走向文明。

……

在中国,“地理”向来是经史子集四部中“史部”的分支,这种“以史为干、以地为支”的原生知识结构,使“中国地理学”带有浓郁的人文色彩。“言其地分”“条其风俗”,成为地理学的基本思路,并将之与圣人的学统联系起来,有所谓“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剔除其间的圣王教化说教,可以看出其在知地理中强调“观风俗”,形成非常深厚的“风俗地理观”。

早期文献是史地纵横,文学蕴含于其间,而蕴含则是以“风俗”作为萃取剂的。众所周知,中国诗歌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诗经》,一个是《楚辞》。《诗经》的收集,《汉书·艺文志》根据刘歆《六艺略》,提出了“采诗说”:“《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里也隐含着一个“风俗地理观”。如此采诗,自然采来了不少平民的或泥土的声音。那么,朝廷乐师又是如何对之结构和编撰,最终经孔子删定的呢?《诗经》分为三体:十五国风,大小雅,以及颂。这个顺序就是由地理的民俗,通向士人阶层,通向朝廷的政教,一直通向宗庙的祭祀,穿越了原野、朝政、天国三界,而这一切是以地理作为基础的。十五国风开始于“周南”和“召南”,就周公、召公在汉水、汝水、长江流域这一带,推行其政治教化,从现实的政治升平而开始,然后再回到地理的方国。先回到卫国,卫、邶、鄘,这是过去殷商王朝的核心地带,然后回到洛水流域,它先从中国要害地方商、周两朝最核心的地方开始十五国风,然后扩散到周围扩散到郑、齐、魏、唐,唐就是晋,现在的太原一带;还有秦、陈,陈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安徽亳州一带。从地理的核心转到周边,最后回归幽(今陕西彬县),幽在歧山之北,是周人的祖先公刘崛起之地,所谓“笃公刘,于幽斯馆”“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是周朝开国的地方。《诗经》的十五国风,隐藏着一种潜在的地理意识,由中心到边缘,由现实到历史,以漩涡式的地理运转脉络,总揽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年之间中原诸国民间的吟唱,颇多“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人间声音。《诗经》的诗歌跳动着二三千年前中国人的精神脉搏,其十五国风以螺旋式的地理结构,牵引着中国人文对中心与边缘、历史与现实的结构性想象和安排。

作为另一个诗歌的源头的《楚辞》,崛起在长江流域,楚人多才,奇思妙想,产生了屈原的《离骚》《九歌》这样的千古绝唱。他用楚国的语言、楚国的声韵、楚国的地名、楚国的名物,展开了富有神话色彩的想象,与天地鬼神进行令人心弦颤动的对话。楚国疆域本是三苗迁移居住之地,这里的巫风祭祀歌舞,自然会刺激长期被流放的屈原,孕育着他神异奇诡的想象力。对此,一千年后的流放文人刘禹锡身临其地,犹有同感。《新唐书·刘禹锡传》说:“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伫。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清人舒位亲临其地,也作《黔苗竹枝词》一卷曰“夫古者轩采风不遗于远,而刘梦得作《竹枝词》。武陵人歌之,传为绝调”。南楚夜郎之地,多民族聚居,而巫风歌舞极盛,对于孕育疏野奇幻的歌诗的产生,长期存在着野性的活力。

因而《楚辞》旷世独步,与《诗经》双峰并峙,成为另一个独立的诗歌想象和语言表达的系统。中国文学开头的时候就和地理空间结下不解之缘,出现了代表着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两个各具千秋的诗性智慧的系统,这样,我们去采风,去发掘民间资源,发掘人文地理资源,以及展开我们的想象方式,就有了两个源头。“诗学双源”是中国文学的根本性特点,单源容易枯竭,双源竞相涌流,“双源性”赋予中国诗歌开放性的动力。这就是地理赋予文学生命现场和意义源泉,即地理造福于人文之所在。

(摘自杨义《“史干地支”的原生知识结构与诗学双源》)

材料二:

在区域文化类型的丰富性上,中国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形成了一块块色彩丰富的、具有独特的环境板块、历史传承和群体行为方式的区域文化“七巧板”或“马赛克”。“区域文化类型的七巧板”使得我们的思想文化的底蕴非常深厚,多姿多彩。

中国思想文化的源流是非常复杂的,并非单线汲取、单源发展的,其底蕴深厚,流派迭出,式样多姿多彩,跟区域文化的交替汇入、相互作用极有关系。……周公的后代封于鲁国,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唯有在鲁国保存周公礼乐最是完整。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40年),孔子十二岁的时候,晋国上卿韩宣子出使鲁国,“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音春秋》”,感叹说:“周礼尽在鲁矣。”各诸侯国往往到鲁国学习周礼和古代文献,鲁国就以“礼仪之邦”驰名。所以,孔子在鲁国创立儒家学派,是得天独厚,以周礼作为他思想的轴心。

但是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荣幸,就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所以孔子与奉祀商朝的宋国,渊源很深。鲁国民间的和官方的文化,加上周边的由杞国传下来的夏文化、由宋国传下来的商文化,使孔子的儒学既能够在鲁的本土区域生根,又渊博丰厚而能传之久远,演变成为古代中国主流的思想文化体系。

(摘自杨义《文学地理学四大领域与区域类型的“七巧板效应”》)

1.下列对材料相应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为干,以地为支”的原生知识结构既能观风俗,也能施行圣王教化。如要推行王者的说教风化,移风易俗,孔子认为“乐教”是很好的方式。
B.从民间的“诵”“咏”到“风雅颂”,经历了采诗之官、朝廷乐师、孔子、朝廷官员、王者共五重修整,而王朝需要推行政治风化,则反向为之。
C.与十五国风截然不同的独立系统《楚辞》崛起在长江流域,立足楚地风俗风物,展开浪漫想象,与天地鬼神对话,成为长江文明的诗学源头。
D.儒学能在鲁国本土区域生根,源于鲁国保存周公礼乐最为完整,“周礼尽在鲁矣”,又融合了鲁国民间文化及周边的夏、商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地理环境制约较多,加之崇拜自然物象,形成原始信仰,人类携带着这份信仰,习惯成自然地走向文明。
B.中国早期文献无“地理”独立分支,后人按照“言其地分”“条其风俗”的方式,从两大源头中,厘清地理结构,寻味文学意蕴。
C.《诗经》十五国风的地理运转脉络是从地理的核心转到周边,最后又回归周朝开国的地方,形成了中心到边缘、现实到历史的地理结构性安排。
D.清人舒位、唐人刘禹锡、战国屈原都感受楚地楚风的原始野性活力,借用楚地语言、声韵、地名、名物创作或仿作,其神异奇诡的想象力造福后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作者“风俗地理观”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兰亭集序》(王羲之):“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D.《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4.请根据材料简要阐释如何以“风俗”为萃取剂确认“诗学双源”?
5.西汉的建立诞生了正史《三国志》,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请结合材料,简要阐释《三国演义》如何体现文学地理学的“七巧板效应”?
2023-08-3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升自我保护能力,15日,新疆昌吉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下简称“3·15”)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昌吉一小学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向师生介绍了“3·15”的由来、标志以及意义等,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各班级召开了“3·15”消费维权主题班会,班主任结合媒体曝光的假冒伪劣、欺诈、虚假宣传等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培养辨别不安全食品的能力,自觉抵制购买辣条等“五毛“”三高“”三无”等不健康食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学校还通过社交平台向家长普及生活中的维权知识。家校共同携手,树立健康、理性、文明的消费理念,掌握更多合法的维权方式。

(摘编自《消费维权进校园食品安全从娃娃抓起》,央广网,2022年3月15日)

材料二: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部分酸菜企业的生产乱象,“土坑酸菜”引发大量网民关注。此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没有双重标准。涉事企业之所以敢铤而走险,对国内生产劣质“土坑酸菜”,而对国外出口的酸菜则用标准化生产工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查处后国内处罚力度相对较轻,国外却是重罚。国内食品安全的低违法成本,对部分不法企业来讲,无疑成了钻空子、赚黑钱的“法门”。劣质“土坑酸菜”既对消费者不负责任,也自毁了特色产品的金字招牌。

相关地方政府重视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是一方面,但也要警惕行业野蛮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乱象,要守住食品安全生产底线,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食品安全大于天,对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而言,始终是底线也是生命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更要带好头、作表率,严把产品质量关,对得起消费者的信任。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要进一步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治理不松懈,特别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口,落实法律规定的各项标准和要求,从流程管理上严格执行。

(摘编自《食品安全没有双重标准》,《经济日报》,2022年3月17日)

材料三:

近些年,部分商家为了让所销售的食品看上去更加高端、上档次,开始给食物“镀金”,于是出现金箔巧克力、金箔蛋糕甚至还有金箔牛排、金箔寿司……金灿灿的金箔的确可以让食品卖相更佳,但对人体无营养价值,可为什么有些商家还如此热衷给他们的产品穿金戴银?很简单,可以卖得更贵。5元的冰淇淋,贴一片金箔就能卖58元。甚至有的巧克力贴上金箔,一块就能卖出12万元的天价。听上去离谱,却不乏有人买单。

针对这种情况,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指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金箔银箔、金粉银粉类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此次三部门联合叫停金箔食品,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食品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遏制这股奢靡之风。

(摘编自《金箔类物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科技日报》,2022年3月2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了解消费者权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设立的目的。
B.学生知晓“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标志以及意义,有助于消费维权进校园,营造宣传教育氛围。
C.“土坑酸菜”企业对国内生产劣质食品,而对国外出口的酸菜却采用标准化生产工艺,这是双重标准的体现。
D.金箔对人体没有营养价值,却能使食品卖相更好,部分商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便将金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3·15”主题班会的召开,班主任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就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B.学校周边小店出售的诸如辣条等小食品,价格低廉,口感刺激,但可能出自没有营业执照的小作坊,很不健康,对学生身体无益。
C.一些企业敢于铤而走险,钻空子、赚黑钱,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是由于相较于国外的重罚,国内处罚力度比较轻,违法成本低。
D.三部门联合叫停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金箔银箔、金粉银粉类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食品安全隐患,有效地遏制奢靡之风。
3.食品安全是“国之大者”,需要多方努力。该如何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8-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是中国美术史的黄金时期,宋人山水作品又是整个宋代美术宝塔上的一颗最璀璨的明珠。宋代山水画的画风多样,而且规律特殊。每隔一段时间便出现一种新的画风,而且新出现的画风与之前的传统样式又天差地别。宋代山水画领域内的这种活跃,为宋代山水美术史带来了极大的繁荣,也为今天的学者理清宋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但从创作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宋代山水画发展的脉络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理论先行与观念更新迅速是宋代山水画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画家都是以相对新的观念带动整体画面的调整。如果我们将一系列不同时期的宋代山水画作品排列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如何看待自然山水,以及如何通过自然山水来进行理想化造境这两个问题,之后画面中的一切都变成了这些伟大的画家表现他们理想化山水的手段,进而催生了不同的山水面貌。

如果说宋代山水画具有统一的时代风格,那就一定是再现风格。在宋代山水画作品的一些局部中,我们可以找到具有再现风格的山水元素,这正是五代、北宋早期的大师对山水画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画家们采用了三维与平面两种观察、表现方式,得到了比之前作品更为真实的幻象。此外,画家运用多边形来概括物象,继承与发展了笔墨、皴法、渲染等一系列技法,改变了山水画的整体面貌。宋代画家在画面中表现出的单个物象与整体空间的纵深感同样也是宋代山水画作品的突出特征之一。宋代画家通过对原有作品的形状、空间、技巧等一系列图式上的修正,使画面中的局部图像比之前任何时期的山水画作品都更为接近客观对象,更能够唤起观者对于自然的视觉感受与视觉记忆。

宋代山水画作品在山水空间布局上也有着一定的发展脉络。山水空间布局从北宋早期宏大的全景式山水空间的表述到南宋时期多元化的诗意性山水空间,从早期的引入式到随后相对自由的观看方式,山水画空间的发展在宋代从未停止。宋代山水画的空间讨论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宋代山水画的山水空间只是相对的合理,而且随着山水画的发展,这种相对的合理性不断的增加。根据沈括对李成的批评,我们可以得知,在宋代,画家李成曾经尝试过站在一个固定视点来描写对象,但后来的宋代山水画家并没有选择这种空间表述形式,而是普遍选择了“折高折远”的画法,我们可以认定,宋代画家对山水空间的表达是选择问题,而非能力问题。

对自然界的树、石、云、水、时间、天气等山水画元素的选择与精简,画家可谓绞尽脑汁,这些山水元素都要为表达画面的情境与画家所追求的理想服务,所以画面中的宋代山水元素事实上都具有理想化的特征,都是由画家在自然界挑选与精简的结果。从北宋到南宋,山水元素的演变可以说是在再现的前提下逐渐完美化与理想化的过程。

画家的造境行为是贯穿于整幅作品创作过程的,宋代画家的造境行为本身是主动的。画家在画中空间布局的调整、山水元素的选择与精简、笔墨技法的运用等一系列因素的叠加,使画家创造了一个在自然界中永远都无法找到的完美景色;画家通过对画面中完美景色的营造来感染观者,以便画家理想化的造境能够通过视觉传递给观者。这一过程可以说是“以情造景,借景达境”的创作过程。

(摘编自边凯《论宋代山水画中景的再现与境的营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画风多样且新画风与之前的传统样式差别极大,使宋代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黄金时期。
B.在宋代山水画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画家理念上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如何看待自然山水上。
C.宋代画家通过不同的途径再现客观对象,体现出宋代山水画具有鲜明的“再现风格”。
D.“以情造景,借景达境”即宋代山水画家通过营造完美景色达成理想化造境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肯定五代、北宋早期大师的贡献,是为论证宋代山水画所具有的“再现风格”。
B.文章比较李成等画家不同的空间表述形式,旨在阐明沈括对李成的批评是正确的。
C.第五段论及宋代山水画中山水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及这些元素在两宋时期的演变过程。
D.全文围绕“宋代山水画中景的再现与境的营造”这个主要论题展开论述,思路明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把握宋代山水画的画风多样和规律特殊,有助于理清宋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
B.宋代山水画中的局部图像之所以更接近客观对象,源于画家的一系列图式上的修正。
C.从宏大的全景式发展到多元化的诗意性,作者认为宋代山水画的山水空间趋于合理。
D.若没有宋代画家对自然界山水元素的精心取舍,作品山水元素的理想化特征就会弱化。
2023-08-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人类天生就有三大敌人:自然、他人和自己。这三者中,又以人与自然的矛盾最为主要和明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其个体的存在就受到诸多生理上的局限。为了生存,人不得不想方设法躲避野兽的攻击,费尽心思地寻找食物,还得随时面对死亡的威胁:衰老、疾病、天灾,甚至是极小的一次意外。总之,人的生命如此脆弱,有限性如此之多,这与外部世界的无边无限形成鲜明对比。大自然在时间上永恒运行、在空间上广袤无垠,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也有着令人恐惧的破坏力。

毫无疑问,这一矛盾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最深刻的动力。在羡慕和崇拜自然的同时,人类开始不满和痛苦于自身的种种局限,并企图打破和超越这些束缚。人的解决办法,就是创造了文化。这一创造首先是物质上的,即工具的使用和发明。越来越多的工具被引进到我们的生活中,使得人类有能力去完成许多其自然器官本无力完成的工作。工具的发明、物质文化的创造突破了人自身的局限,促使其向更多的可能性迈进了一大步。

在渔猎时代的大规模狩猎活动中人们发现,通过协作分工和取长补短,他们可以获得比单纯的个人累加大得多的力量。这样,不但食物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个人受到伤害的可能也得以大大降低。于是这一分工协作机制得以渐渐固定下来,并一步步走向完善和细节化。不仅如此,社会生活还逐渐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并建立起相应的有效机制,比如经济的开发与协作、社会秩序的维持、文化的学习与传播等等。

然而人类在不断地突破自然给自己的束缚的同时,也不停地往身上添加着人为的锁链。其中,社会制度本身的限制就是最坚固的一环。在每一个社会中,人们都被划分到不同的利益阶层或集团,贴上相应的身份标签,也意味着个人的可能性被严重限制。

我们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对物质工具的巨大依赖,马克思主义称之为物对人的异化。一个经典的例子是人对货币的崇拜:尽管货币从本质上说只是一种交换和流通的工具,但它却拥有远远超出它本身应有的巨大魅力,成为大众顶礼膜拜的对象。其奥秘何在?货币能扩展人的可能性,使人在很多方面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实际上这一可能性本来就是人自己创造并赋予自己的,我们却转而崇拜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可能性。类似的本末倒置对物崇拜的例子比比皆是,极大地阻碍了人类更多可能性的实现。

尽管工具和社会大大地拓展了人的可能性,它们也反过来带来了新的束缚,人类被重新禁锢在自己铸造的桎梏之中。如何解决这个困境呢?就在这时,艺术担当了解脱的任务。

艺术是人类开辟的另一个人化自然,所不同的是个人和主观是这片自然的主宰。这一特点意味着,不论艺术的创造者或是欣赏者都站在了造物主的位置,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任何物体从纷繁复杂的世相中抽取出来,并在一种无限可能的状态下观察其本质。无限可能性在艺术中的实现是依靠物的独立的、不受挂碍的呈现来实现的,而不以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为转移。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平时惯说的艺术品的美丑问题。事物的美丑是我们通过平时经验得出的价值判断,而艺术并不涉及这种判断。相反,这种判断同样是对该事物可能性的束缚,有可能会妨碍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其内涵。正因为这一点,我们看到艺术家们往往竭力打破常识的美丑限制,甚至致力于从丑恶中找出美来,我们甚至可以说,所谓美感也许就部分地来源于人突破有限实现可能的满足感。

(摘编自陈晋《无限可能性所引发的遐思》)

材料二:

一般人遇到意志和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半让现实征服了意志,走到悲观烦闷的路上去,以为件件事都不如人意,人生还有什么意味?所以堕落,逃空门种种的消极的解决法就乘虚而入了,不过这种消极的人生观不是解决意志和现实冲突最好的方法。因为我们人类生来不是懦弱者,而这种消极的人生观甘心让现实把意志征服了,是一种极懦弱的表示。

然则此外还有较好的解决法么?有的,就是我所谓超现实。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他方面征服现实。超脱到哪里去呢?超脱到理想界去。现实界处处有障碍有限制,理想界是天空任鸟飞,极空阔极自由的。现实界不可以造空中楼阁,理想界是可以造空中楼阁的。现实界没有尽美尽善,理想界是有尽美尽善的。

姑取实例来说明。我们走到小城市里去,看见街道窄狭污浊,处处都是阴沟厕所,当然感觉不快,而意志立时就要表示态度。如果意志要征服这种现实,我们就要把这种街道房屋一律拆毁,另造宽大的马路和清洁的房屋。但是谈何容易?物质上发生种种障碍,这一层就不一定可以做到。意志在此时如何对付呢?他说:我要超脱现实,去在理想界造成理想的街道房屋来,把它表现在图画上,表现在雕刻上,表现在诗文上。于是结果有所谓美术作品。美术家成了一件作品,自己觉得有创造的大力,当然快乐已极。旁人看见这种作品,觉得它真美丽,于是也愉快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美感。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主要是因为自然一方面时间永恒,另一方面有着令人恐惧的破坏力。
B.人类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文化,是因为对有着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的羡慕和崇拜。
C.工具的发明、物质文化的创造和分工协作使人摆脱了局限,但又给人制造了新的枷锁。
D.艺术是对现实的主观呈现,艺术品的美丑与人们日常对事物的美丑认知有很大不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体魄强健,长生不老,那么人与自然的矛盾会减少很多,也会丧失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B.物对人的“异化”是指人对自己创造的本可扩展可能性的物质非常依赖甚至崇拜,它会导致新的束缚。
C.朱光潜先生认为,一般人遇到意志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可采用征服现实和超脱现实两种方案解决。
D.理想界和现实界是有很大差别的,理想界是人源于现实而想象创造出来的超脱了现实局限性的世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
B.毕加索创作的《哭泣的女人》用极杂乱的人物五官来表现穷人的痛苦生活。
C.“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荀子·性恶》)
D.抗日战争期间的音乐作品《保卫黄河》展示出抗日军民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
4.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所谓‘美感’也许就部分地来源于人突破有限实现可能的满足感”这句话的理解。
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艺术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传统的意义大小是由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哪里,传统的意义才能到达那里。只有不断激活传统,使之成为后人创新的源头活水,才有资格如屈原般无所愧怍地吟唱帝高阳之苗裔兮

意法论就是一个值得激活的文学批评传统,它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意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明代,而从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则到清初才出现。文学作品中的就是由所指代表的内容,而就是由能指代表的形态。在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就创作而言,诗人要透过以完美地呈现;就批评而言,读者要从能指把握其所指。它强调不可以将内容和形式强行割裂,反对完全以内容为评判作品优劣的主要依据,而将形式的功能视为若有若无,这就是意法论的基本含义。虽然这一概念出现得较晚,但蕴含了这一意涵的不同表述可谓由来已久。

这样一个概念意味着什么呢?它至少意味着,或者说内容和形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经过百年以来现代学者的层累涂刷,其心目中对中国文学批评的认识恐怕不出以下印象:要么是言志”“载道等空洞的判断,要么是神韵”“肌理等含混的名词,再不就是如王夫之的价值观:情为至,文次之,法为下。但王夫之的话有其特别的针对,即反对法则主义,并非一概否定的作用。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当时王室藏书分作六略,也就是六类,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五类都是根据其说什么也就是其内容划分,唯独诗赋略是根据其怎么说也就是其形式划分:不仅如此,赋类之中的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和杂赋,也还是从如何结撰成篇的视角所作的区分。中国目录学史上首次对文学作品的分类,无论是整体分类还是细部分类,形式的重要性已经有所显现。齐梁时代的刘峻,将文学作品分作形文”“声文情文,而区分非文的标准是(俪对)和(音律),是文学形式的因素。至于载道的意思,其含义不是对于的否定,而是一种提升。如果我们再重新检讨《尚书·尧典》中诗言志的提出,或许也能得到新的认识。诗言志谓诗歌说什么,而从歌永言无相夺伦都是怎么说神人以和”“百兽率舞则是音乐的效果,这些都取决于音乐表现上的和谐,感动人神百兽的秘诀是在怎么说。这么看来,强调说什么言志”“载道,其实也包含了对于怎么说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总体脉络中,意法论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同等重要,就很容易得到理解了。

(张伯伟《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有删改)

材料二:

意法论的提出者是清初杜诗学者陈之壎。其《杜工部七言律诗注·注杜律凡例》云:

诗,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故诗解不合意与法者,虽名公钜手,沿袭千年,必为辨正。

意法论是指诗意与诗法并重,两者互为表里,体现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与前代学者运用以意逆志法时特别强调读者之的主体性原则不同,清代学者有意识地把以意逆志法纳入到文本的--即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进行探计。陈计《戏》之德此书,谓其长处即在能以意递志。从之塘注社《几例》来看,他认为要达到理解诗《亦即作者之》。必须从诗入手,二者相为表里,如果缺少了任何一方,不但不能得作者之意,亦不能得作者之法,并且坚信这是杜诗解意最为重要的原则。

意法进行诗解是陈之壎《社工部七首诗律注》遵塘的主要原则,卷一《题张氏隐居》注云: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曲。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麇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前四句教入山之情与景,后四句写张隐之高,章法井然。曰润道馀寒,曰石门斜日,虽公自述所历所到,而山居幽渺,便为下杏迷二字地。乘兴二字,蒙首二句来,香迷二字,梦次二句来,木句,蒙不贪二句来,意法层次如此。

陈之壎着眼于此诗的章法意:此诗从总体上看为四句分截,前四句叙入山情景,后四句赞张氏品格之高。从畑处看,第七句以乘兴”“杳然分别照应首联和领联,木旬则与联关合。由诗法入手将诗中的层次缕清后,诗意便自然显示无遗,之壎将此称之为意法

由以上例子不难看出,之壎解诗的关注点在于章法意法之间的浑然一体:章法、联法层次的丰富性与诗人感情的曲折变化相一致。这与其《注杜律凡例》中所说的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这一诗学阐释的方法是一致的。

(刘重喜《杜诗学视角下清初学者意法论诗学理论和方法》,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意义取决于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而不仅仅是传统本身。
B.激活传统,使之有利于创新,是我们为自身传统而自豪的必要条件。
C.明代及以前“意法论”不是一个批评概念,但此意涵在汉代前已存在。
D.现代学者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存在空洞、含混、反对法则主义等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及中国目录学史上对文学作品的分类,意在证明古人意识到作品形式的重要性。
B.材料一头为,“意法论”这一概念意味着古代“说什么”和“怎么说”具有同等重要性。
C.清代学者将“以意逆志”提升到新阶段,强调读者“意”的主体性和“法”形式性互为表里。
D.材料二陈之壎解诗的着眼点与其提出的诗学阐释的方法是一致的,都强调诗意和诗法并重。
3.下列选项中的文本阐释没有运用材料中所说的“意法论”的方法的一项是(     
A.解读《答司马谏议书》时,要注意王安石的回信之所以简短有力,不仅因为北宋积贫积弱、改革势在必行,还因为变法得到皇帝支持,王安石信心十足,将反对派视为保守、苟且、不恤国事。
B.解读《陈情表》时,要结合作者从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本图仕宦”的心理,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念为行文思路,以及“圣朝”“伪朝”“贱俘”“至陋”的语言,可以解读李密的心曲。
C.《蜀相》从首联开始就不断蓄势,服务于主题:对诸葛亮的景仰缅怀和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例如,用“丞相”而非“蜀相”,表示尊敬,“寻”字表明专程探访,遣词用字均为主题服务。
D.解读《谏逐客书》时,要注意文章在回顾历史时强调外来人才的贡献,而写当代时则强调外来之物的优点,这种“互文”结构不仅论证了“逐客”之非,也有利于避免秦王的猜忌。
4.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及“意法论”,请分析二者在侧重点上有哪些不同。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意法论”对你的阅读与写作各有哪些启示。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童话叙事文学包括历史悠久的民间童话和现当代作家创作的艺术童话、童话小说。在人类文明史上,童话是最古老、最具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相关研究表明,最早的文字记述童话当属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故事“命有劫难的王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童话叙事文学不仅承载着人类的历史经验和文化记忆,而且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作者独具的人生体验、生活感悟。作为传统童话的历史发展和艺术升华,“童话小说”是童话本体精神与现代小说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但它的内核因素始终由童话本质所规定。其基本特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本质特征:爱的礼物(刘易斯·卡罗尔语)。人们一旦认识到童话最适宜儿童时,它就必然要承载人类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关爱。这种爱的意识要体现童话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精神美学特质:“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童话的幻想性(非写实性与荒诞性)和美丽动人是童话内含的“珠玉”,其解放心智和想象力的乌托邦精神,使“童话山水”变得绮丽动人。

艺术特质:亦真亦幻的叙述艺术(设幻为文,以实写虚,以实写幻,用最自然随意的语气和方式讲述最异乎寻常的遭遇和故事),是神奇性(奔放不羁的神话思维与想象)与写实性(日臻精湛的小说艺术手法)的完美结合。

作为人类个体生命中一个特殊的初始阶段,童年本身具有与成年迥然不同的特殊性,尤其体现在生理发育程度及心智与精神活动的差异等方面。“道德的基础是美好的情感而不是理性规范”,对少年儿童尤其如此。事实证明,对于幼年期的孩子,基于“规范伦理学”的理性教育总是收效甚微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内心体验缺乏逻辑秩序和理性秩序,无法像成人一样去理解和认识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而把“不相信悬置起来”的童话叙事文学,具有卓越的心理真实性,通过独特的审美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儿童跨越现实世界与理想的生活状态之间的差距,在满足他们追求生活理想的种种愿望的同时,将有关基本人性、基本伦理和基本现实认知的命题传递给他们。

(摘编自舒伟《童话为何历久弥新?》)

材料二:

童话的意义有二,一是让孩子明白应该保存什么和舍弃什么,二是成人在其创作和欣赏中重新寻回自己在童年时代曾经拥有的真纯的梦想。在此意义上,童话世界是我们共同需要的,无论是何种族与年龄。艺术世界中对真、善、美的赞颂和呼唤,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曾放下的精神执念,人性的复杂多重性决定了人在精神世界里的诉求也会存在多种可能性。艺术世界使人类不再匍匐于现实世界中的灰色地带无法自拔,人们能够运用瑰丽的想象力再造一个神奇的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飞升。这个想象的世界看似虚幻,但它的根基恰恰是现实中的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品质创造的一个更高层面的存在,表达了人类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意愿。因而像《美女与野兽》这个童话母题,能够拥有一代代的作家、编剧、导演、读者和观众,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也可以证实,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极其必要的。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美女与野兽》的电影自然比文学拥有更多的声音和视觉优势,让人于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次精神的欢愉和洗礼。然而剥去华丽的画面,最根源的,乃是电影和文学所共同分享着的童话精神。

(摘编自葛旭东《长大后,我们依然需要童话》)

材料三:

尽管“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的说法得到广泛认可,但实际的童话阅读与评介,或者说对童话文体的关注重心,始终与儿童文学界的“言必称欧美”传统一以贯之,对国外童话投以大量的关注,对中国传统童话多停留在概念层面。

中国童话的发端,与别国童话一样,源自广袤的民间故事,散见于历代文人典籍之中。其中那些充满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与趣味性的作品,散发着自有的吸引力,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儿童幼小的精神世界,满足着他们享受故事、开拓思维、习得语言、丰富生活的需要。然而,我国古童话缺少了像《贝洛童话》《格林童话》那样不断发掘、整理、传诵、升华的自觉过程,而是直接进入到文人创作童话这样一个自觉发展阶段。于是,中国古童话与中国现代童话之间呼应与承继明显不足。这便造成了中国本土童话在实际阅读场中的被动隐身。

“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系列从某种程度上复苏了历朝历代散佚的充满魅力的童话故事,传递着中国古典文字、文学的韵味,体现着中华民族自有的幻想模式与原型;同时梳理了中国幻想文学一路前行的足迹,兼具中国童话的阅读推广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一卷在手,令人振奋。这种振奋,来自对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精神的感应与接续,诚如梁启超面对“彬彬哉”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发出的感叹,“光焰相续何绳绳”!

(摘编自崔昕平《愿彬彬哉的中国童话光焰相续》)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童话最早诞生于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这是根据现有的相关资料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就是确切的最终的结果。
B.鉴于对幼年期的孩子实施“规范伦理学”的理性教育收效甚微的现状,我们只要介入童话这种叙述艺术就能取得根本上的突破。
C.“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这一现象说明中国是一个不太注重概念或理论建设的国家。
D.中国本土童话在实际阅读场中被动隐身的原因之一是缺少对传统童话的发掘整理,致使古童话与现代童话之间呼应与承继明显不足。
2.下列对材料二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话精神是一种解放心智和想象力的乌托邦精神,承载着人类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关爱。
B.童话通过独特的审美艺术创造,将有关基本人性、基本伦理和基本现实认知的命题传递给少年儿童,哺育他们的精神世界。
C.童话能运用更多的声音和视觉优势,让人于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次精神的欢愉和洗礼。
D.童话运用瑰丽的想象力再造的一个神奇的世界,表达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赞颂和呼唤。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童话的“艺术特质”的一项是(       
A.孤儿叶限受继母虐待,和一只被她救起的小鱼共同经历了一系列神奇、有趣、动人的故事,还意外地共同帮助了落难的国王,迎来了新生活。(《叶限姑娘》)
B.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类,历尽艰难险阻,炼出五彩石,终于把天空的窟窿补好,赞美了女娲善良和不畏艰险的优秀品质。(《女娲补天》)
C.胖头胖脑的浣熊阿布和最亲密的兄弟松鼠大板牙、果子狸阿澍一起在宝濠思学校度过了5年的学习时光,以不同的方式长大。(《阿布》)
D.借稻草人的眼目,观照惨痛的世情:可怜的农妇、可怜的渔妇、可怜的自杀者、可怜的鲫鱼等。(《稻草人》)
4.请从内容的角度分析三则材料组合的内在逻辑关系。
5.丑小鸭变成了妇人盘中的美餐;睡美人变成了复仇的女巫……近日,频频有网友晒出身边各式各样、阴暗残酷的“黑童话”,引发了众多家长的争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等五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22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52亿,占网民整体的52.6%。行业发展势头仍十分强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游戏市场实际收入2965.13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78.26亿元,同比增长6.4%。

网络游戏成瘾是指由于过度玩游戏而导致的一种社会、心理损害现象,属精神成瘾行为。201952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疾病。据权威机构Niko Partners测算,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PC网络游戏市场,共有3.12亿网络游戏玩家,7970万付货玩家,预计到2023年,中国玩家的数量将增长到3.54亿人,将高于美国全国人口。

成瘾行为是一种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和习惯性,这种嗜好和习惯性是通过刺激中枢神经而造成兴奋或愉快感而形成的,本质上是一种依赖行为。

成瘾行为为什么会出现呢?这是因为在成瘾物品消费的过程中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均会产生一种愉悦快感,一旦减少这种消费,则会产生强烈的不愉快和不满足,因此只有持续的不间断使用才能够避免心理落差。

通俗简单来说,成瘾行为就是对某个事物厌恶并渴望、想摆脱又无力做到、想戒掉又困难重重的行动和心理过程。上瘾者通常有着复杂矛盾的心理,对于上瘾的游戏心情浮躁焦虑不安,既想戒掉游戏又控制不住自己,经常陷入反复悔恨的境地。他们常常表现出以下特征:冲突,即内心或是外在行为出现自相矛盾,常常表现出悔恨的情绪;消极,即在戒除网游时会产生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复发,即试图戒除却常常不能成功,但反复多次后有可能成功。

(摘编自陈国平《以和平精英为例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材料二:

网络游戏成瘾主要是指个体过度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将游戏作为对现实中无法满足愿望的一种替代性补偿,如对归属感和成就感的渴望。若是脱离游戏,就会产生失落、挫折、自闭等诸多心理问题。研究发现,社会舆论对游戏的片面宣传和对网络游戏内容的过分接纳,学校和老师管控游戏的行为因缺少政策支持和制度依据显得苍白无力,亲子沟通不畅和亲子时间短暂以及个体自我调控力不强等因素都与网络游戏成瘾有密切关系。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中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无形之毒,如果中学生染上这种无形之毒,就会给自己各方面都造成巨大的危害。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各个器官发育的关键阶段。长时间打游戏容易造成眼部疾病,同时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疲惫状态,可能出现失眠、头疼、食欲下降等。媒体曾报道莆田市一名12岁男生就因暑假沉溺在一款网络游戏里,经常一玩就是5个多小时,最后突然头痛胸闷,意外猝死。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快速发展且极不稳定的时期。然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使游戏中的理想我与现实中的真实我无法融合,无法客观地认识自我与他人。同时,由于长时间从事单一活动和被动式思考,严重影响中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逻辑能力的发展,使心理受到创伤。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行为自控能力不强。由于很多网络游戏都涉及暴力、凶杀甚至色情内容,等于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其负面的榜样,稚嫩的中学生极易在现实世界进行模仿,导致自己在行为方面很容易冲动、偏激。

(根据网络相关资料摘编整合)

材料三: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长时间用手机打游戏,极容易形成网络游戏成瘾,12岁到16岁的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另有研究显示,亚洲国家在1220岁男性青少年中网络游戏成瘾患病率最高。另一项来自亚洲的研究显示,在1519岁的青少年中的时点发病率,男性为8.4%,女性为4.5%。

而一个孩子容易网络游戏成瘾,主要有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原因。生理方面,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问题,可能与吸毒一样,造成对成瘾者的脑损害,从而难以戒断。在心理方面,许多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的青少年确实存在一些心理病理性因素(如焦虑、抑郁、强迫等),这使他们表现出内向、害羞、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爱幻想等人格特点,变得孤立且对社会不太适应,从而容易在网游中寻找成功,以满足自己被人尊重、认可等心理需求。在社会方面,不良的教养方式、在学校被忽视、不良的人际关系等,使得他们对现实生活满足度比较低,从而增加了网络游戏成瘾的几率。

(摘编自《专业诊断|网络游戏成瘾诊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度玩网络游戏会导致社会、心理损害并在精神上形成依赖,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疾病。
B.人们沉溺于网络游戏的时候,游戏行为通过刺激中枢神经,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种“愉悦”和“快感”。
C.网络游戏成瘾者将游戏作为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成就感的替代性补偿,脱离游戏就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
D.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的青少年会出现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状态,表现出内向、害羞、爱幻想等人格特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的扩大和游戏市场实际收入的不断增加,导致我国青少年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
B.据权威机构测算,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市场,预计到2023年,中国玩家的数量将超过美国全国人口。
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男性青少年游戏成瘾的患病率高于亚洲其他国家。
D.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中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无形之毒”,对青少年造成生理、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危害。
3.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电子海洛因”,请你就如何有效减少青少年游戏成瘾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几点建议。
2023-08-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南阳市二中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