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1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律令中是否有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融汇和吸收,学界看法不一。传统认为秦“纯任法术”,与儒家的礼治相互对立。但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秦代不但不反对礼治,而且将“礼”的内容纳入“法”的制度框架之内,在“一断于法”的同时,实质上是将诸家思想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并通过法的强制力贯彻实施,进而实现秦王朝的治理。

众所周知,秦代施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政策,法家认为想要实现壹赏、壹刑、壹教,进而壹民于“农战”,法家之“法”是实现这一路径的关键。在法家看来,“法”应作为一切事物的客观准则,是天下之公器。凡“事皆决于法”,那么民间的异俗、异施自然会获得治理。这正是后来韩非提出“以法为教”的理论逻辑。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说:“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也。”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规定,有人在大道上杀伤人,在旁的人若不加援救,以罚款论处。因此,在秦律看来,见义勇为是法定的义务,秦律强制人完成这样的义务,说明秦代是通过法律强制执行道义,“以法为教”附带有法律的强制力。

秦代统治者认为“父慈子孝,政之本也”,要求官吏“除害兴利,慈爱万姓”。这表明秦代对于“礼教”“孝道”等封建伦理的重视,而且,这些思想主张也在秦律中得到落实,如岳麓秦简《徭律》规定,寡子单独与年老的父母居住,当需要承担徭役时,可免去服役。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规定,老人控告子女不孝要立即拘捕子女,不必经历三次还覆的过程。而除了“公室告”(即控告主体对其家庭以外的人所犯罪行的控告)外,子女告父母法律一律不接受,而且要治告者之罪。说明秦律对于维护家族伦理的高度重视。

今湖南出土的秦简说:农忙时,尽量不要征发百姓,官吏征发百姓“可省少弗省少而多兴者”,则据相应的律令论处。岳麓秦简《徭律》规定:农忙季节征发徭役,优先征发富有贤人,农闲时期则优先贫者。这与墨家的“节用”思想相一致。秦代对忠孝、慈爱的个人与家庭,每年将其人选上报,予以表彰或擢用,这些在以往的传世文献中几乎是看不到的。

可见,秦法并没有将儒墨诸家学说置于与法家一种绝对的对立面,其所排斥的只是儒墨诸家学说想要实现治理的方法和手段。在法家看来,“法”是第一位的,是一切行为规范的准则。秦法只需严密,做到“事皆决于法”,国家自然会获得治理。

然而,通过“以法为教”,法家虽然整合各家思想,将其纳入到法律制度中,进而导民向善,并迅速实现治理,《史记》在描述变法后的秦国时说:“行之十年,秦民大悦。”但问题在于,通过法律的强制来执行礼义道德或价值观等,实质上“严而少恩”,与纯粹的儒家思想仍有本质差异。因此,荀子观秦政,说:“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意思是说,秦政不能纯用儒术,而是杂用儒法,虽然能够称霸,但与王道相去甚远,这是秦国的不足之处。

综上,秦法是礼法结合的产物,其与儒墨等诸家学说并不完全对立。但对其过度解读,认为秦法并不严苛,秦代并非苛政厉法,又是误读,同样会在学界和大众中产生不利影响。

(摘编自齐继伟《由出土秦律令重审“以法为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秦将诸家思想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施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是众所周知的。
B.秦简中记载的老人告子女不孝以及子女告父母的相关内容,体现了秦律的公平公正。
C.在古代文献资料中,极少有对忠孝、慈爱的个人与家庭,上报予以表彰或擢用的记载。
D.荀子认为秦政虽然有儒术的成分,也能够称霸,但是仍比不上儒家所倡导的“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观点突破了传统,认为秦统治者并不反对儒家的礼治,而是“礼法”兼用。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多处引用了各地出土的秦简文字和其他言论,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法,具体阐述了秦政与儒墨诸家在治理方法和手段上的不同。
D.文章使用“可见”“然而”“综上”等词,使文章过渡更自然,论证层次更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认为秦“纯任法术”,与礼治背道而驰,《过秦论》中“仁义不施”就属于这样的观点。
B.法家“以法为教”的理论逻辑是:用法律来规范一切事物,以起到导民向善为善的教化作用。
C.作者认为“以法为教”的秦政和纯粹的儒家思想虽然在本质上有差异,但二者并无高下之分。
D.把秦法与儒家的礼治完全对立,和认为秦法并不严苛,二者都有失偏颇且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023-08-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甚么?究竟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回答得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吗?

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约有数种:第一是宗教家,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如”本性为“无明”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甚么世界,还有甚么人生呢?第二是哲学家,像那孔、孟一流人物,专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大道德家,大政治家,为人生最大的目的。又像那老、庄的意见,以为万事万物都应当顺应自然;人生知足,便可常乐,万万不可强求。又像那墨翟主张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为人生义务。又像那杨朱主张尊重自己的意志,不必对他人讲甚么道德。第三是科学家,科学家说人类也是自然界一种物质,没有甚么灵魂,生存的时候,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死后物质分散,另变一种作用,没有连续的记忆和知觉。

这些人所说的道理,各个不同,而我们现在时代的人所见人生真义,可以略举如下:人生在世,个人是生灭无常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社会的文明幸福,是个人造成的,也是个人应该享受的;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所以个人的意志和快乐,是应该尊重的;社会是个人的总寿命,社会解散,个人死后便没有连续的记忆和知觉,所以社会的组织和秩序,是应该尊重的……

总而言之:人生在世,究竟为的甚么?究竟应该怎样?我敢说道: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摘编自《陈独秀文章选编》,三联出版社,19846月第一版)

材料二:

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存分别。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这,有如旅行游山一样,地质学家与诗人虽同往游山,可是地质学家的观感和诗人的观感,却大不相同。人生的境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自然境界——最低级的,了解的程度最少,这一类人,大半是“顺才”或“顺习”;功利境界——较高级的,需要进一层的理解;道德境界——更高级的,需要更高深的理解;天地境界——最高的境界,需要最彻底的了解。

中国的所谓“圣贤”,应该有一个分别,“贤”是指道德境界的人,“圣”是指天地界的人。至于一般的芸芸众生,不是属于自然境界,便是属于功利境界。要达到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非常容易,要想进入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却需要努力,只有努力,才能了解。究竟要怎样做,才算是为宇宙服务呢?为宇宙服务所做的事,绝对不是什么离奇特别的事,与为社会服务而做的事,并无二致。不过所做的事虽然一样,了解的程度不同,其境界就不同了。

由此看来,做圣人可以说很容易,亦可以说很难。圣人固然可以干出特别的事来,但并不是干出特别的事,始能成为圣人。所谓“迷则为凡,悟则为圣”,就是指做圣人的容易,人人可为圣贤,其原因亦在于此。

总而言之,所谓人生的意义,全凭我们对于人生的了解。

(摘编自《理想人生:冯友兰随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月第一版)

材料三:

人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问题在安定的时代不十分受人注意,因为这种时代的社会形态与活动已经具备了稳固的目标,不会伤及整体生活的基础。不过,如果人生发生混乱和分裂,有了不正常的现象产生,先前提示的问题才会让我们动摇。其实,只要稍微细密观察现在的状况,就可知道:其中含有许多基本上完全不同的潮流,驱使人们猛力奔向各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方向。有时,我们会认为超越看得见的事物的世界才是我们生活的根基;有时,又会认为眼睛实际看到的世界就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有时,我们会认为与自然的关系很重要,却又认为与社会的关系比较具有决定性。

在这社会中,壮大的群体有时会发挥作用,但个人有时也会居于优先地位。由于对这些事物的决定不同,人生就变得完全不一样,重心也因之而变易,尊重之事物也慢慢变成另一种形态。需求改变,所走的道路也随着改变。因此,与其说对事物的看法改变,倒不如说现实本身变成完全不同的东西。纠纷并非只与解释有关,与人生本身也有关系。这时候,如果属于一个党派,身心都沉溺在一种潮流中,就可以脱却内心的混乱,与一切怀疑都不发生关联。可是,为了赢得这种虚幻的安定,却必须付出度量狭小、精神近视的极高代价。相反,如果一个人有透视整个时代的清澈眼光,敢尝试不受拘束的评价,并把人类的命运当做自己的命运来体验;那么,在面对刚才所说的分裂时,他往往会被投掷于极其困惑的处境中,无法轻松接受。

(摘编自德国鲁道夫·奥伊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新星出版社,20131月第一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家认为,世界根本就不存在,它不过是“真如”为“无明”所迷而产生的幻象。
B.人生境界高低不同,一般不需要经过多少努力就可以轻易达到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
C.社会安定的时代往往具备了稳固的发展目标,因而人们不会关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D.社会震荡中会产生许多基本上完全不同的潮流,这些潮流触发诸多不同的人生方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翟与杨朱的主张都有“人本”倾向,不同之处在于墨翟“利他”而杨朱“贵己”。
B.影响人生境界不同的关键因素是对于人生的了解,即认识的互异决定了境界的不同。
C.人生的奋斗目标依托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的需求发生变化,奋斗之路也随着改变。
D.奥伊肯对“纠纷与人生关系”的主张同荀子《劝学》中“用心一也”的观点相一致。
3.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持材料一相应哲学家观点的一项是(     
A.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B.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
C.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庄子·逍遥游》)
D.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述思路。
5.冯友兰先生归纳了人生的四个境界,其中“进一层的理解”“更高深的理解”和“最彻底的了解”应如何理解?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随着戏曲电影的拍摄,戏曲就已经开始了跨界的尝试。如今,融媒体的发展使得戏曲跨界极大跨越了以戏曲作为主体的表达边界,形成更加差异化、多样化的“戏曲+”跨界模式,成为戏曲艺术圈粉、戏曲文化“出圈”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

②被称为“跨界先锋艺术家”的京剧裘派第四代传人裘继戎,在2020年B站跨年晚会上以跨界表演《惊·鸿》惊艳全网。《惊·鸿》一改以往戏曲晚会呆板的唱段串联模式,而用一段段惊梦之舞作为戏曲转场的形式把六种地方戏曲拼接起来,使舞蹈和戏曲在审美意蕴上构成一个相互辉映的连贯整体,以互文的方式诠释了传统戏曲、现代舞蹈及两者跨界融合的审美特性。

③跨次元网剧《戏隐江湖》以国漫为主体架构,融合京剧文化与动画形式,把唱念做打与摇滚、说唱等流行艺术元素结合起来,讲述了以京剧生旦净丑为原型设定的甲、乙、丙、丁跨次元的奇幻冒险之旅,这一次跨界出圈,获得业内外一致好评。

④与跨界创作“出圈”不同的是那些直接以跨界传播“出圈”的综艺节目和短视频。去年,因其系列文化综艺节目爆火的河南卫视在“七夕奇妙游”中,用昆曲《牡丹亭》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豫剧《白蛇传》的经典唱词,融合水袖舞等戏曲绝活,短短几分钟就让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惊艳魅力。

⑤戏曲跨界超越了传统戏曲的表现方式和观演模式,表现为更加自由的个性化创作、更为开放的互动观演空间和更具多样性的审美风格,贴合了当下趋向于多元化、视觉化、娱乐化和碎片化的大众审美需求,因而能极大地开发潜在的戏曲受众,是把戏曲从边缘重新拉回大众审美视域中心而做出的创新性探索。

⑥传统戏曲的这些创新性探索除了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令人惊艳外,戏曲编创人员自身的艺术修养、专业素养,以及将其进行创造性转换的能力,亦是戏曲跨界出圈获得“1+1>2”审美愉悦的必要条件。《白蛇传·情》女主角扮演者曾小敏的表演跨越花旦、武旦和青衣三个行当,行云流水的水袖舞展现了几十年的功夫积累,靠实力成功圈粉。京剧余派老生王珮瑜利用短视频如京剧脱口秀《瑜你台上见》等方式传播京剧文化,以精湛的表演技艺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戏曲明星。如京剧大师尚长荣那样“做一个有血性的戏曲人,守护好戏曲的灵魂便是我的责任”的老一辈艺术家,更是以其德艺双馨的审美风范和强烈的艺术使命感成为大众演艺空间价值观引领的“正向标”。

⑦当然,无论“出圈”的是戏曲内容还是形式抑或是戏曲艺人,其宗旨均是以戏曲承载的艺术精神和人文关怀来昭示人性的希望,打动心灵,培养大众向真、向善、向美的审美情趣,并使其延展到其他流行文化的审美欣赏之中,由此引导大众自觉远离、抵制“文艺垃圾”“娱乐噪音”之类的庸俗趣味,在精粗美恶、崇高与低俗的辨别中提升审美感悟力,提高审美格调,回归到人自身的完善之中。同时,经典戏曲、主旋律戏曲亦能够借助于“出圈”效应扩大传播,弘扬核心价值观,强化正能量的辐射能力,从而不断加深民族文化认知的维度和深度,巩固正向记忆,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⑧当今时代戏曲传播与传承同等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播就是一种传承。因此,戏曲“出圈”依旧肩负着戏曲传承的使命。这就意味着,戏曲创新的前提是“守正”,不能为“出圈”而“出圈”,“出圈”的目的是引流,即让观众真正爱上戏曲,回归到剧场,回归到戏曲的美学精神世界。

(摘编自曾澜《“戏曲+”获年轻观众追捧》)

材料二:

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如今,新媒体平台正兴起一股戏曲风潮,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直播、短视频、线上互动,与传统的戏曲艺术重逢。在新媒体的助力下,戏曲开拓出一条新的传播之路。

来自宁波的陈誉是一名越剧演员,曾在浙江省内的民营剧团工作。民营剧团的收入主要来自演出费,而疫情期间演出大大减少,不少民营剧团演员无奈转行,离开了戏曲舞台。陈誉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直播。最开始她只有几十元钱的收入,但1个月后,直播为她带来的收入,已远超她在剧团演戏的收入。

陈誉并不是个例。同为越剧演员的余玉婵在网络直播中获得了收益,也收获了自信;河南民间剧团“麦田乡音”靠直播间的收入,养活了整个戏班,如今更是在网友支持下,由“家庭作坊”蜕变为囊括更多当地民间艺人的曲剧剧团;黄梅戏演员程程靠直播收入,给自己缴社保、学新戏、买更多的行头,既维持了生计又精进了业务……

如今,“国潮”“国风”的流行,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传统的线下剧场相比,新媒体平台的受众更为年轻化且用户黏性更高。


在任思媛的直播间评论区,有不少年轻网友留言:“这姿态真美呀!”“太有韵味了,要传承下去。”“不得不说太棒了!让我这个不怎么喜欢京剧的人都爱听了。”……在任思媛看来,作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京剧的观众出现了断层,而新媒体平台恰好补足了这一短板。通过直播和短视频,观众手指一拨就能刷到京剧,进而由停留到欣赏、由欣赏到喜欢、由喜欢而走进剧场,“借助短视频、直播的形式,大家能更便捷地欣赏到京剧,京剧能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任思媛坚信。

(摘编自黄敬惟《直播、短视频助力戏曲焕发新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融媒体的发展让戏曲跨界有了实现的可能,“戏曲+”跨界模式更加差异化、多样化,成为戏曲文化“出圈”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
B.京剧裘派第四代传人裘继戎因为在2020年B站跨年晚会上以跨界表演《惊·鸿》惊艳全网,被称为“跨界先锋艺术家”。
C.融合京剧文化与动画形式,把唱念做打与摇滚、说唱等流行艺术元素结合起来的跨次元网剧《戏隐江湖》是戏曲跨界创作“出圈”的成功范例。
D.戏曲传播就是一种肩负使命的传承,在戏曲跨界传播的过程中,借助各种创新形式,做到让观众喜爱并追捧就是一种传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的个性化创作、互动观演空间的开放和审美风格的多样性呈现,是对传统戏曲表现方式和观演模式做出的创新性探索。
B.在新媒体的助力下,戏曲开拓出一条新的传播之路,通过网络直播,既解决了戏曲工作者的生存问题,又精进了广大从业者的业务。
C.新媒体平台的受众更为年轻化且用户黏性更高,除了“国潮”“国风”的流行因素影响,或许还与直播间评论区的互动形式有关。
D.通过直播和短视频,观众能刷到京剧,进而由停留、欣赏、喜欢到走进剧场,回归到戏曲的美学精神世界,体现出了戏曲创新的“守正”。
3.下列选项不属于戏曲跨界的一项是(     
A.张险峰执导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
B.北京卫视戏曲文化创新节目《最美中国戏》。
C.《我们的歌》综艺节目萧敬腾演唱古风歌曲《武家坡》。
D.中国国家京剧院建院65周年纪念演出梅派名剧《贵妃醉酒》。
4.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⑥段论证的严密性。
5.宿迁市以戏曲节目“跨界出圈”为主题的新一届戏迷票友大赛正在紧张筹备中。请你结合材料,给参赛者提一些建议,谈谈如何让戏曲节目跨界出圈。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去年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宣布本国进入“气候紧急状态”,直到实现碳中和,并表示2021年联合国的主要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碳中和联盟。基于此,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这对全球减排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定义,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人为移除则是指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由于二氧化碳有不错的保温能力,这层“毯子”越厚,就越容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进而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多种生物因为栖息地环境的骤然变化而走向灭绝。

要消除碳排放对气候带来的影响,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采取行动,通过技术手段吸收与排放量相等的温室气体,此时“排放”就等于“没排放”,就实现了这个“0”,这也是碳中和的内涵。

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是碳中和的重要一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碳排放占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绿色生活的方式也越来越重要。绿色消费需要从居民生活方式、企业运营模式、政府政策引导三个层面来突破。

(摘编自王一《碳中和,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解放日报》2021年12月18日)

材料二:

近日,双流区、金堂县等8个区(市)县与中兴通讯、宁德时代等企业集中签约,这批重大项目将推动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规模能级、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成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此次签约也是成都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成都瞄准重点产业细分领域,不断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升级。以“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以“加法”壮大绿色产业,成都久久为功。出台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建成加氢站2座,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70辆,成都也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百台以上规模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的城市。

数据显示,随着成都大力推广低碳出行和智慧停车,成都共享单车日均骑行次数已超过185万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蓉e行”平台累计申报私家车自愿停驶36.8万天,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整合停车场2500个共享车位超50万个。此外,随着成都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逐步超过90%,并在全国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摘编自《成都:公园城市迈向碳中和》,《成都日报》2021年10月25日)

材料三:

实现碳中和,深圳怎么破局?葛兴安提出,深圳首先要大幅增加低碳电力,尽量利用工商业建筑室外空间来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同时,在工业领域要大力推动电气化,将使用化石能源的设备替换为电气设备,更多地使用电能,并深入开展工业节能工作。

在交通领域,葛兴安提出,要大力建设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大力推广纯电电动车,适时推广氢能燃料电池车,同时要建设大规模的公共和私家充电设施,包括充电桩、加氢站等。此外,深圳还应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增加城市绿色植被,恢复和保护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增加陆地和海洋的碳汇能力。葛兴安还建议,要建立惠及全体市民的“碳普惠”机制,激励市民参与减排活动。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生态组专家陈荔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除了要通过节能减排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要着力发展碳捕获技术和增汇途径。深圳要大力发展海洋蓝碳产业,在双目标的实现上做出先行示范,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深圳方案”。

(摘编自《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深圳方案”》,《深圳特区报》2021年7月2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碳中和的目标就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加碳吸收、碳捕集,吸收与排放量相等的温室气体,从而达到二氧化碳的移除与排放相抵消。
B.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碳中和联盟,世界各国领导人宣布本国进入“气候紧急状态”,这些措施的落实对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意义重大。
C.成都的智慧停车信息平台对停车场及共享车位的整合意义巨大,缩短了汽车驾乘人员寻找停车位的时间,相应地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D.葛兴安认为,深圳要实现碳中和,首先要从能源入手,要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来大幅增加低碳电力,并在工业领域大力推动电气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就越容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从而引发不可逆转的环境灾难,导致地球上的多种生物走向灭绝。
B.碳中和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吃穿用度,人类的各项生活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二氧化碳。
C.成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以及共享单车日均骑行次数均居国内前列,这使成都二氧化碳年减排约2万吨,减排效果明显。
D.葛兴安和陈荔都认为,深圳要依托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增强海洋的碳汇能力,同时恢复和保护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
2023-08-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科学立法是引领。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才能筑牢人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实平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关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解决好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问题,惩治执法腐败现象,才能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牢牢树立起法治权威。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障。“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无论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还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更好服务于民,或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都是为了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而应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担当起法治建设的责任。同时,也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2021118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在京召开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记者从会议获悉,在今后工作中,人民法院将继续严格依法办案,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杜绝人为“拔高”或者“降格”,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扫黑打伞”阶段性新形势新任务,紧盯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审理,加大“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力度,加强源头治理,突出标本兼治,确保打深打透、除恶务尽,推动实现“长效常治”。

此外,人民法院将严厉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犯罪,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依法惩治腐败犯罪,认真贯彻监察法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准确适用缺席审判制度,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依法严惩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严惩侵害留守妇女儿童、危害校园安全、妨害公共交通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同时提出,人民法院要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坚持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确保定罪公正、量刑公正、程序公正。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刑事审判全过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立法始终贯穿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关键,严格执法是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实基础。
B.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都是对法律没有敬畏心,这样的干部不能担当起法治建设的重任。
C.人民法院在“扫黑打伞”阶段性新形势新任务面前要紧盯重大涉黑涉恶案件的侦破环节,加强源头治理工作。
D.暴力侵财、假冒食品药品、侵害留守妇女儿童、危害校园安全、妨害交通、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都在严惩之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筑牢公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实平台,就必须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
B.只要腐败不铲除,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现象就会滋生,法律公正、法治权威就难以树立。
C.要想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必须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D.人民法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靠定罪、量刑的程序正确,保障被告人和辩护人行使诉讼权利。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维护公平正义范畴的一项是(       
A.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公布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举报方式,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欺行霸市线索。
B.某县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有失公平,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市中院判决撤销该决定。
C.某镇政府为了扩大乡镇企业规模,将农民的六百亩樱桃园林以租代征,有不少农民积极配合。
D.某校在期末考试语文科评卷前,组织阅读老师反复讨论评分细则,统一标准,以减少评分误差。
4.2021年1月18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提出的两项重要任务是什么?
5.材料一从哪四个方面阐述了以法治国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2023-07-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2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也是第1个联合国世界湿地日,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认识湿地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强调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湿地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为我们提供了几乎所有的淡水,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改善水质和维持区域水循环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如果没有湿地,就没有丰富的水资源。同时,水也是湿地的生存之本,离开了水,湿地也将不复存在,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因此,保护湿地必须从保护水入手,而水资源的保护,则必须从保护湿地开始。

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40%的物种在湿地生存繁殖,它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中国的湿地类型众多,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不仅物种数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国所特有物种。

湿地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泥炭地、红树林和海草储存了大量的碳,是地球上最有效的碳汇。湿地特别是泥炭地,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质。因此,湿地的消长会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势与速度。研究显示,尽管湿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8%,但却储存有约525Gt的碳,约占全球陆地碳库的35%。其中,占全球地表面积仅3%的泥炭地存储了30%的陆地碳。在当前全球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减少、工业减排仍将持续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发挥湿地调节气候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湿地农业、生态旅游等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使湿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强有力的龙头和载体,通过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创造性地发展湿地等特色产业,能够给当地经济注入活力,并且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提高就业率。可以以湿地公园为依托,引导贫困户参与到湿地公园建设中,开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旅游,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将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既保护好珍贵的湿地资源,又促进其稳定脱贫。

(摘编自《世界湿地日: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二:

为了使保护湿地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将于20226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立法保护,将引领湿地保护工作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

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立46个国际重要湿地,其中有8个分布在黑龙江省,但湿地保护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局面。接受采访的湿地管理部门、基层保护区等认为,我国湿地资源面临严重退化的问题,保护形势异常严峻,其中,全国性湿地保护法律缺失、经济社会发展与湿地保护长久失衡,已成为湿地生态保护中的主要障碍。

在湿地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湿地破坏严重,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在显现。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的一个苇场湿地,是三江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1982年苇场湿地尚有9700公顷,一度被开垦7000公顷。当地知情人告诉记者,当时,开荒毁坏湿地的现象难以杜绝的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土地收益增加。

十三五以来,黑龙江省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近5亿元,实施了湿地保护恢复、退耕还湿、生态效益补偿项目,退耕还湿29.5万亩。一些保护区在实施退耕还湿项目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大佳河保护区在实施退耕还湿项目中栽植湿地植物毛水苏等,形成优质蜜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湿地合理利用开展积极探索,使湿地斑块破碎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原始湿地植被逐步得到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摘编自郭煦《多措并举保护湿地》)

材料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达明27日说,力争到十四五末,我国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恢复湿地100万亩,营造红树林13.57万亩,修复红树林14.62万亩。

他表示,国家林草局将以《湿地保护法》实施为契机,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一是全面保护湿地。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基础,科学确定湿地管控目标,确保湿地总量稳定,并科学划定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湿地范围,优化湿地保护体系空间布局。二是修复退化湿地。采取近自然措施,增强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重点开展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加强重大战略区域湿地保护和修复,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三是加强湿地管理。建立完善湿地保护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保护湿地。完善湿地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湿地分级管理制度,发布重要湿地名录,制定分级管理措施。

(摘编自胡璐《十四五末我国力争将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

1.下列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26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可以看出,湿地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条件,关系到全人类的共同命运。
B.湿地拥有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类型多样,保护湿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C.湿地储碳量丰富,特别是泥炭地含碳量为全球碳量的30%,扩大泥炭地对气候变化的态势和速度有积极影响。
D.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合理地开发利用,能够使湿地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扶贫可以因地制宜,如依托当地湿地资源来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稳定扶贫成果。
B.湿地具有丰富的水陆动植物资源,其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境,比其它任何生态系统都更具有研究的价值。
C.我国目前虽然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仍面临很多问题,如湿地破坏严重,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
D.鲍达明在介绍我国未来的湿地保护目标时,特别提到红树林的种植和修护,可见红树林在湿地系统中较重要。
3.在我国湿地保护如何进行?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2023-07-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7 . 《乡土中国》中提到了血缘结合的社会现象,在以下《红楼梦》相关事件中不符合血缘结合的一项是(       
A.林黛玉住进潇湘馆B.探春住进秋爽斋
C.妙玉住进陇翠庵D.邢岫烟住进紫菱洲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党代会的报告。

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我们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不见了。二十大报告中劳动教育的回归,就是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现在社会上的教育焦虑,如担心孩子上职业学校等问题,根源在于对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态度出现了认知偏差。

(摘编自朱永新《二十大报告中,有这些关于教育的新提法新要求》)

材料二: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劳动教育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无处不在,这在古诗词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古诗词是几千年来历经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有音韵之美,还因为它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任。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数量,1-6年级共编排了112首古诗词,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使孩子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呢?

首先,学习古诗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我国古代有许多赞美劳动的诗词,这些古代的诗人们对劳动给予了很高的褒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一诗千载流传,它描写具体生动,字字振聋发聩,对后人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它警示我们,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过艰辛的劳动得来的,千万不要浪费粮食。

其次,学习古诗词能对学生热爱劳动以及热爱劳动人民进行积极的情感熏陶。从古至今,劳动养育了一批批中国人,我们通过读古诗词了解当时的劳动现状,让孩子们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我国最早记载劳动的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八个字便生动概括了我国远古渔猎时代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紧张的劳动获取食物。《诗经》中的《伐檀》,也是一首关于劳动的不朽诗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写出了奴隶伐檀造车的劳动场景,同时也痛斥了奴隶主的不稼不穑,坐享其成的恶行。《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也描写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这是一幅场面热烈的农耕图。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炉火照天地》,诗中是这样描写冶炼场景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将冶炼的场景描述得大气磅礴,荡气回肠,令人振奋,也表现出李太白对劳动人民深深的赞美。陶渊明在《归田园居》中这样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可以看出诗人的劳作之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最后,汲取古诗词中的养分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宋代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描述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夏日农村的劳动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一个“学”字,道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读来意趣横生,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让孩子们从古人的生活中感到劳动光荣,体验人对生活的能动创造;感到劳动有趣,去发现大自然对人的贡献;感到劳动快乐,在劳动中发现自我的才能。

希望通过阅读古诗词唤醒孩子对自然、对劳动的热爱之情,让孩子们的双手变得灵巧,智慧得到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摘编自万佳《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被遗漏了。
B.党的二十大重提劳动教育,是对过去学校以及社会上人们忽视劳动教育的一次重大纠偏。
C.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意在让学生受到劳动教育,进而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D.李绅《悯农》一诗堪称劳动教育的经典教材,它使我们懂得尊重劳动、感恩农民、珍惜粮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党代会报告中,可见我们党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
B.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热爱劳动,因此加强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题中之义。
C.我国古代有许多吟咏劳动的诗歌,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些诗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D.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读职业学校的这种教育焦虑,其实是对劳动价值和劳动者的态度出现了认知偏差。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郑板桥立嘱教子:“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C.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D.顾明远说:“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要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劳动的教育功能。”
4.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是最伟大的美,让孩子们认识这个美,是教育的奥秘之一。”请结合材料对这一名言加以理解。
5.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11年,当意大利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在其论著《第七艺术宣言》中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时,电影便与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同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文学和舞蹈并列的艺术门类。由于电影从建立自身艺术形式开始便成为一种叙事艺术,因而在众多艺术门类当中,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文学不仅以其丰富的经验为电影叙事提供了多种可能,并且以其悠久的传统为电影发展提供了丰盈的意义土壤。从电影艺术的研究来看,除了研究电影语言(摄影、音乐等)之外,关于意义和叙事艺术的探索基本上与文学一致。正因如此,大多数电影都是从文学那里寻求人物形象、故事框架和精神价值。文学改编就是从文学向电影转换的一种方式,也是电影创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研究百年中国电影文学改编可以看出,中国电影最初是通过与文学大传统中的戏剧相结合而走出了第一步,仍然具有教化的意味,接着便开始改编当时的鸳鸯蝴蝶派文学,走向了商业和娱乐,同时也开始在叙事艺术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对娱乐文学的改编使电影仅仅走向商业和娱乐,放弃了艺术的教化功能,所以,从20世纪30年代起便有了左翼电影。左翼电影是把电影当成启蒙和革命的利器,使电影重新走上了教化之路。20世纪40年代的电影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更是如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文学改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夏衍为当时文学电影改编指明了方向:改编要忠于原著。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十七年时期。但从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的介入,电影创作开始走上了几条不同道路:文学电影改编从忠于原著开始向忠于电影转向;电影尤其是电视剧开始大量改编武侠和通俗文学;出现电影文学即剧本的独立创作。21世纪以来,忠于电影的影视文学创作观念日渐成为电影剧作家的主导观念;文学的电影改编多是从原著中吸取部分内容,然后进行加工创造,文学只是个源头,其文学的整体性属性被放弃;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剧改编的主体部分,严肃文学被冷落;古典文学成为文学改编的源头,但被IP后往往面目全非,文学经典正在被解构。从这一百年的发展来看,当电影与文学紧密结合时,往往是电影在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的时期;当电影远离文学时,往往是电影走向商业和娱乐,而艺术上走下坡路的时期。

今天,因为网络的便捷,大众养成了多媒体视听习惯。如果是反映同样内容的长篇小说或电影摆在大众面前,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电影。电影还可以通过商业或观众自发的方式在新媒体上传播,其传播效果也是小说无法达到的。如电影《芳华》和《战狼II》引起的全民讨论就是非常惊人的。所以,从一个国家或人类精神的塑造层面上看,影视若不承担塑造意义空间、教育人类面向正面精神价值的责任,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而电影创作的基础是影视文学的创作,即写出好剧本。这就要求剧作家首先要担当大任,在重新塑造和弘扬中国精神方面走在最前列。如果剧本没有这样的精神追求,电影就不可能拍出这种精神来。

(摘编自徐兆寿《从文以载道影以载道中国精神的内涵与影视文学实践》)

材料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的人物形象、故事框架和精神价值都可以在文学中找到源头,这是电影与文学关系密切的表现。
B.早期中国电影与文学大传统中的戏剧的结合,以及对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改编,使其走向了商业和娱乐。
C.随着电影文学的发展,影视文学创作观念从“忠于原著”转向“忠于电影”,这加剧了文学经典的解构。
D.小说的传播效果在当下无法与电影相比,这与人们因为网络的便捷而形成的多媒体视听习惯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虽然是与文学并列的艺术门类,但大多数孕育于文学的土壤,是文学的再创造。
B.得益于新媒体的传播,《芳华》和《战狼Ⅱ》才能引起全民讨论,弘扬“中国精神”。
C.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依然可为当代影视文学的创作提供营养。
D.正确运用了新的电影技术和手段,就能让电影作品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古诗词重新谱曲演唱,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B.《华阴老腔一声喊》将现代摇滚乐和传统戏曲华阴老腔完美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无以伦比的听觉盛宴。
C.“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减轻参观活动对石窟遗址的影响,保护了珍贵文物。
D.《只此青绿》利用现代舞美展现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青绿”色彩,让文物“动”了起来。
4.文学对电影艺术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5.中国电影如何实现“影以载道”?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3-07-3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的登陆,除了作家们以开放的胸襟和创新的热望去自觉汲取外,他们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中的传统文学因子的迎合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传统文学本身就具有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认同空间。中国本来就有着极悠久的魔幻文学传统,中国文学中的志怪一脉源远流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译介进来以后,骤然契合并接通了中国已有的魔幻文学的审美旨趣。使中国作家很容易从心理上认同与接纳它。

作家汪曾祺曾说“中国是一个魔幻小说大国,从六朝志怪到《聊斋》,乃至《夜雨秋灯录》,真是浩如烟海。”中国确实有自己的魔幻文学传统。中国古代的魔幻文学主要由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组成。追溯起来,中国的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的始祖应该是神话《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断和原始思维的奇书,书中历述怪兽异人的地域分布和由此产生的神话和巫术幻想,其中有不少人神禽兽虫鱼异类合体的神奇想象,如人面鸟身,人面鱼身等。

西汉末年,因刘歆校定《山海经》,激起一股志怪小说的写作热潮,出现了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越发盛行。主要有干宝的《搜神记》等。在这些志怪小说中,写到了人鬼之间、人神之间、人与异物之间的种种变化互生,充满了神秘色彩,如《搜神记》“韩凭夫妇”写韩凭夫妇的精魂化为相思树和鸳鸯鸟的故事。在唐代主要是中、晚唐,以志怪述异为特色的作品有《玄怪录》《续玄怪录》,在宋代则有洪迈的《夷坚志》等。《夷坚志》记录了两宋之际政局变乱的怪异征兆,以及人们神神鬼鬼的生活,它把历史和虚幻、人事和怪异相交织,语多怪力乱神。

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最伟大的神魔小说,它将玄奘取经的真实事件杂以神奇传说和佛教故事,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明代的神魔小说还有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主要叙写殷商与周的争斗,即武王伐封的一段史实。小说中,同属道教的阐教和截教却分为有善恶正邪之分的神魔两方,他们出于各自的目的或辅助武王,或助封为虐。作品写了许多奇形怪貌的人物及其奇能怪技,如雷震子肋下生有可飞翔的肉翅,双手能发雷刮风;哪吒系莲花化体,生有三头六臂。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一部带有极浓志怪色彩的作品,它将狐鬼世界和现实人间相互错综,显得亦真亦幻,扑朔迷离。

可见,鬼魅玄怪的叙述在中国古典时期的小说中是较为常见的。这些小说尤其容易让人联想到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契合了我国魔幻文学传统,所以能受到中国作家的青睐。也正因如此,中国作家在对其进行借鉴时,比借鉴其他外国文学似乎来得更自然、更亲切和更成功。

(摘编自曾利君《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材料二:

现在我们再看六朝时的小说怎样?中国本来信鬼神的,而鬼神与人乃是隔离的,因欲人与鬼神交通,于是乎就有巫出来。巫到后来分为两派:一为方士;一仍为巫。巫多说鬼,方士多谈炼金及求仙,秦汉以来,其风日盛,到六朝并没有息,所以志怪之书特多。像《博物志》全是怪诞之说,是受了方士思想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种助六朝人志怪思想发达的,便是印度思想之输入。因为晋、宋、齐、梁四朝,佛教大行,当时所译的佛经很多,而同时鬼神奇异之谈也杂出,所以当时合中、印两国的鬼怪到小说里,使它更加发达起来。

明代的神魔小说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其时有方士李孜,释家继晓,都以方技杂流拜官,因之妖妄之说日盛,而影响及于文章。况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大抵是互相调和,互相容受,终于名为“同源”而后已。《封神传》的思想,也就是受了三教同源的模糊的影响。助周者为阐教,助殷者为截教。我以为这“阐”是明的意思,“阐教”就是正教;“截”是断的意思,“截教”或者就是佛教中所谓断见外道。总之是受了三教同源的影响,以三教为神,以别教为魔罢了。

(摘编自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材料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寻根文学”较多地受到了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他们以“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和写作手法来表达对中国神秘而古老的民族传统的寻根。

“寻根文学”是一次中国作家在文学艺术中寻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学和民族意识的一种自我觉醒。寻根作家在文学和美学上对民族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挖掘,寻找其积极向上的一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它以弘扬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为己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肯定和发扬。

总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走出了一条创新和独特的路。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在意义上、表现方式上,都变成一种独立的体裁,在世界文学上也得到应有的位置。通过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实验,中国作家发现,不用把现代与传统对立起来,从现代角度来看,传统文化中也有深刻思想。李杭育的说法,会代表许多作家的共识,“东方人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他的精神上的某些长处”。

(综合摘编自高岩《“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寻根文学”的影响研究》和伍来智《中国新时期文学接受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语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的原因之一是中外文学审美旨趣共鸣、契合的结果。
B.作为我国首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断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是我国古代魔幻文学的始祖。
C.六朝时,输入的印度思想与中国本土的鬼神奇异之谈相结合,使当时的志怪小说更为发达。
D.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在借鉴、融合之中有独创,在世界文学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运用引用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其中前者还有承上启下作用。
B.从材料一可知,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中国古代的魔幻文学同质同源。
C.材料三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深刻思想,要以现代眼光挖掘,寻根作家即是如此。
D.材料一、材料三的语言通俗易懂;材料二的语言则以白话文为主而又夹杂文言语句。
3.下列对“寻根文学”作品的阐释,不能作为材料三“寻根文学”特点例证的一项是(     
A.莫言“红高粱”系列作品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都是以村寨史、家族史为基点来找寻民族的根。
B.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将过去、现在,实物、虚境组接在一起,展现藏民族精神文化。
C.阿城《棋王》从道家文化中找到积极因素,认为这些是当今人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重要精神凭借。
D.邓友梅的“寻根文学”作品勾画了上至王孙贵族、八旗子弟,下至社会底层、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阐释了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的演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5.德国文学家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概念,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谈对待“世界文学”我们该如何“自己来拿”。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