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大战中的插曲(节选)

聂荣臻

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留给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时间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一想起来,好像并不遥远。百团大战中,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之中。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里,我们的部队——三团一营的战士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殁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的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她脱离了危险。前线部队不能带着两个孩子参加战斗,他们请示我如何处理,我答复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

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至于究竟怎样办,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或是把她们送回去。我想,如果养起来,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再说,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大的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妈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总还会有亲戚朋友可以照应吧。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把她们送回去。

半天工夫,部队就派人把两个孩子送到了我的指挥所。我先抱起那个受伤的婴儿,看到伤口包扎得很好,孩子安详地睡着,我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这个孩子,看看附近村里有没有正在哺乳期的妇女,赶快给孩子喂喂奶。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喜欢,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小孩子还挺有意思,开始不肯吃,我用水把梨冲洗了以后,她才接了过去。

把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让炊事员做了一盆稀饭,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我问她叫什么名子,她“嗯嗯”地回答着。翻译在旁边说,她说叫“兴子”。我听这个名字差不多,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女子很多都叫什么子什么子的。其实,这个小姑娘叫美穗子。她1980年来我国探望的时候,对我说,在日本话中,“兴子”的发音和“死了”的发音相近,当时她很小,问她叫什么名子,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只知道说“妈妈死了”,翻译就由此认为她叫“兴子”了。

[文本二]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樱

姜维朴   编文

这里是百团大战的一个侧面,井陉煤矿一片火海浓烟。侵略者妄想用疯狂的屠杀把人民征服,在血洗的土地上建立恐怖的强权。

炮火再猛也挡不住英勇的老三团,孩子的哭声却震动了战士的心弦。啊,年轻的母亲已被夺走了生命,赶快抢救孤儿脱离危险。

不满周岁的妹妹得到中国母亲照看,四岁姐姐却不吃不眠惊恐不安。怎样才能使幼小的心灵感到温暖,这件特殊的任务落到战士封奇书的面前。

难怪十七岁的小封有些畏难,谁听说八路军战士当起日本儿童保育员?语言不通,又不懂生活习惯,病倒了孩子,责任可怎么承担……

首长的叮咛使小封勇挑重担,小姑娘的哭声把战士的心震撼,尽管一句话也不相通,从那悲伤的目光,战士领会了万语千言。

兴子啊,乖孩子,快擦干泪水,叔叔一定把你送到妈妈身边,喝下这杯冲好的奶粉,老炊事班长还为你准备了早点。

也许“妈妈”一语触动了伤痛,小姑娘的哭声更难以收敛。首长和同志们都来看望,会说日语的王干事好不容易把姑娘劝转。

兴子啊兴子,请唱一支歌吧,让叔叔的心稍稍放宽。你看这美丽的土地已经洒满了中华儿女的血泪,为什么又把日本人民的苦难增添?

叔叔把河滩上的弹坑变成“大水库”,叔叔捉来鱼儿和兴子游玩……悲伤和恐惧从孩子心头慢慢消逝,阵阵笑声响起在古月河畔。(注:古月河在河北平山县古月村附近)

初升的朝阳多么明媚,遍地的野花向小姑娘点头召唤。叔叔帮你捕一对蝴蝶,好带给小妹妹做个纪念。

蝴蝶啊你可懂小姑娘的心愿,你快把女儿的笑声送到妈妈耳边;蝴蝶你还要告诉小妹妹,好心的叔叔会帮助我们团圆。

这一夜小姑娘睡得十分香甜,她梦见八路叔叔领着爸爸妈妈和小妹妹来到古月河边。叔叔在灯光下飞针走线,抢在秋风之前让姑娘换上新衫。

一身中国衣裳是这样可体,小姑娘心里更觉得温暖,低低地用日语向叔叔问候,叔叔只顾把姑娘梳洗打扮。

一日三餐叔叔给姑娘端汤喂饭,在叔叔身边姑娘越觉得饭菜香甜。每等到姑娘把饭菜吃完,炊事班长笑声朗朗,满面皱纹都舒展。

眼看小姑娘恢复了健康,同志们都把小封夸赞,姑娘也好像明白大家的心意,“叔叔!叔叔!”用中国话连声呼唤。

为什么古月河今天分外明亮?为什么钻天的杨树奏着欢快的乐章?为什么小姑娘的歌声那样动听?啊!原来是叔叔带领她去把妹妹探望。

小妹妹长得又白又胖,见了姐姐咿咿呀呀地拍着手掌。姐姐一遍一遍地把妹妹亲吻,中国妈妈止不住眼角闪着泪光。

太行山的初秋天高日朗,聂司令员凯旋归来把小姐妹探望,温暖的怀抱,香甜的梨汁……一对异国孤儿仿佛回到了父母身旁。

山村早已夜阑人静,独有这里亮着灯光。伟大的胸怀波涛激荡,苍劲的笔锋写下盖世华章。司令员的信汇聚了千山万水的控诉、反抗,一副挑筐担起了多少正义的力量。让那些罪恶的心在挑筐前战栗吧,而苦难的人民——从太行山到九州岛却看到了无限的希望!

巍巍的太行山啊请闪开你的山梁,让我们把远离的小姑娘再仔细看望。滚滚的消沦河啊慢一点奔流,你那满含血泪的波涛可曾谱下这友谊的篇章……

[注]文本二根据刊登于1980529日《人民日报》的报道《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编写。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用质朴平实的语言回忆过去,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流露出作者理性又真诚的感情。
B.文本一中聂荣臻照料孤女,给孩子找哺乳期妇女、拿来梨子给孩子吃、用小勺喂稀饭等细节,表现了聂荣臻将军的细心慈爱、和善亲切。
C.文本二“火海浓烟”和“天高日朗”前后对比,表现日本侵华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和八路军取得胜利后人民的美好生活。这样的景物描写在文本一中还有不少。
D.文本二中“蝴蝶啊”“兴子啊”“太行山啊”等“啊”带有强烈的呼告色彩,不仅体现作者对中国崇高人道主义的热烈颂扬,也自然而然把读者带入充满温情的氛围。
2.请简要分析文本二的语言特色。
3.文本二保留了文本一喂饭吃梨的真实细节,同时也虚构了文本一中没有的捉鱼捕蝴蝶的细节,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
2024-04-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虏障:指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以“飞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意气风发的雄姿。
B.颈联指出李侍御远赴安西所经之地,“虏障”与“秦城”之间,遥隔万里,临发之际,回望秦城,自不免有所系恋。
C.尾联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继“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之后,以看宝刀的动作,既有离别的愁绪,又有豪壮气概。
D.这首送别诗既边塞意象的描绘,又有广袤的空间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同时也焕发出盛唐的时代精神。
2.“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的精妙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2024-04-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航

陆颖墨

①巨浪猛扑过来,掠过甲板,迎头浇盖了整个舰桥。舰长肖海波心头一凛,死死盯着海面。一个巨浪更加猛烈地狂扑过来。他冷笑:“果然是你!”紧接着,舰身大幅度左斜。他扶牢站稳,对那个把身躯捆在座椅上的操舵兵果断下令“右满舵!”

海情这么糟,一切都在预料之外。原来预测的台风是九级,谁知风力骤升到十一级,上级命令五艘驱逐舰迅速撤离驻泊海湾。偏偏,肖海波的西昌舰却无法离开,围着防风水鼓打转。

肖海波任舰长已有三年。他知道一般的台风不算大事。但他下达出航命令时,立即感到了异常:兄弟舰很顺利地解缆起锚,西昌舰却无法解开缆绳离开防风水鼓。预报的台风风向向南,军舰只要统一迎着台风向北航行就可以了。西昌舰遇到的麻烦是,一股更大的台风从偏离航向九十度的方向扑来。巨浪一次次冲上甲板,水兵根本无法过去解开缆绳。肖海波马上反应:军舰被狡猾的土台风咬住了。这太平洋上的土台风,来无影,去无踪,根本没法预防。

军舰左右猛烈晃悠,有几次和钢铸水鼓擦肩而过,有些官兵开始慌神。一个老水兵在腰上系上保险带,要冲出舰桥试图解缆,他半个身子刚出舱门,肖海波一把把他拽回,吼道:“想喂鱼呀?!”

怎么办?!肖海波把头伸出舰桥舱门,看着那几千吨的水鼓上拽住军舰的缆绳异常结实,随着风浪和军舰的摇晃,缆绳一下子沉入水中,一下子又划破海面从水里跳出,绷得笔直。②一沉、一拉,一沉、一拉,这每一次变动,都扯动着肖海波的心肺。突然,一个更大的浪过来,缆绳猛地蹦出拉直,肖海波一咬牙,一把斧子从他手中飞了过去,斧刃准确地砍中了绳子的中间,但舰身随着波浪左斜,绳子也开始下垂,斧刃和缆绳的撞击远远没有产生应有的力度。他心中大叹:“晚了!”

“只剩一把斧头了!”肖海波对自己说。他握住斧把的手有些颤抖,如果这次失败,等更大的风浪过来,西昌舰就只能和钢铁铸就的水鼓不停地碰撞了……

台风不允许他犹豫,他努力对自己说:“你能行,能行!静下心来!”缆绳刚弹出水面,斧子就飞了过去,在缆绳绷得最直时,一下子给斩断了!

西昌舰像脱缰的野马,飞速驶离锚地。

肖海波不敢放松,他还从没遇过这么凶狠的土台风。果然,不一会儿,更猛烈的风变换着方向来回推揉着舰身,能听到舰上的龙骨在嘎嘎作响。巨浪中,几千吨的西昌舰像一叶小舟左晃右摆。有两次。倾斜角度超过了六十度,似乎就要翻身沉入海底,但它还是倔强地回过身来,昂起舰首。

肖海波抱着柱子。努力不让自己滑倒。一定要赶紧救出西昌舰!他有点慌神,但很快镇静下来。也当过舰长的父亲曾对他说过,海情简单时,不能大意;海情复杂时,千万不能害怕!

他久久凝视着海面。

突然,他问操舵兵:“看见左边那个大漩涡了吗?”

操舵兵立刻点头。

“朝那儿开!”

操舵兵诧异地回头:“朝漩涡开?”

“是的,执行命令!”

没有犹豫,舰艇马上左拐三十度,猛一加速,一下子冲进了那片有漩涡的海面。好像,舰身变得平稳起来。

肖海波长吁了一口气。判断正确了。

那漩涡。正如他的判断。不是海流汇出来的。是风在水面吹出来的。舰桥里的几个兵都回过神了。用钦佩的目光看着他们的舰长。肖海波羞于接受这种钦佩:暂时是安全了。但依然在最危险的地方。下一步怎么办?

什么时候风能小下去?这是他现在最想知道的问题。土台风无法预测。上级也没法告诉他。怎么办?

忽然,他心中一阵发空,几乎同时,他听到报告:“舰长,我舰已进入公海!”

每次离开祖国领海,肖海波都会感觉心里空空的,但现在立刻变沉重了。以往对付土台风。如果冲不出去,就拖时间,台风闹腾一阵。就会慢慢变弱。而今天这个土台风,看样子绝非善类,铁了心让军舰跟着它走。他们已经和台风搏斗了八个小时,再这样被台风胁持着漂下去,不知会漂到哪个国家,会不会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肖海波的心揪了起来!

肖海波脑中飞速盘算——不能一直这样,要冲出去!可冲出去,行不?台风旋转无规律,要突围,军舰的速度和航向只能靠他判断,稍有差错,军舰就可能被掀翻。

他深深地看了看身边的几个兵,下达了突围命令。几个兵没有吱声,都回首看了他一眼,他用眼神给予了回答。按规定,遇到突发海情变化航线是合理的。水兵们的眼神告诉肖海波,他们有信心,也赞同舰长的决定:突围!

很快,军舰调过身来。冲进了狂风巨浪。庞大的舰身,在他和水兵们的操纵下,竟然变得如此灵活!④不管风向怎么变,巨浪怎么打,舰首总是紧紧咬住台风的风头。台风好几次绕到了舰身的左侧,想咬住它,把舰掀翻,就是没有成功。舰首和左甲板都像勺子一样伸进了巨浪,但是每一次都把巨浪的牙齿击碎。每一次快要冲出台风包围的时候,总有一个更高的巨浪张开大口,似乎要把西昌舰吞掉。肖海波知道这张大口的后面,就是平静的海面。他下定决心指挥操纵军舰冲进了那看似凶猛的大口……

突然间,舰身一震,恢复了期待已久的平静。肖海波眼睛一闭,凉凉的东西从他的面颊流下。他回过头,身后一条“巨龙”翻滚着远去。再回过头来,霞光万道,风平浪静,一条金色的航道在前方展开。

“向着祖国,归航。”他呢喃了一声,但水兵们都听到了,响亮地回答:“归航,向着祖国!”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肖海波对巨浪袭来时的果断处理展现了一个成熟的海军军官的风范。这也与后文介绍他任舰长三年形成呼应。
B.作者从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方面对其他官兵做了简要勾勒,展现了海军战士们上下一心,齐面危难的团结精神。
C.面对如此险恶的情形,有些官兵开始慌神,而肖海波则迅速冷静,沉着地面对危险,指挥战士及时展开自救,保卫西昌舰的安全。
D.小说通篇运用第三人称来讲述军旅生活的故事,通过大量心理描写、烘托等手法塑造了以肖海波为代表的勇毅果敢的军人形象。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扑”“掠”“浇盖”等动词描绘了触目惊心的画面,既突出了西昌舰所处环境的恶劣,也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B.句子②中用“一沉、一拉,”描写缆绳在水中起伏的场景,用顿号和逗号的停顿功能,与“扯动”一词照应。生动地表现了肖海波此时的焦急。
C.句子③的心理描写既表现了肖海波紧张的内心活动,也借此交代了西昌舰想成功冲出台风中心,要面对的困难之大。
D.句子④再现了西昌舰与台风巨浪奋力搏击的激烈过程,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西昌舰灵活勇敢的姿态,让人心生感佩。
3.小说的结尾段写出了人物丰富的感受。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本文叙事精彩,扣人心弦。班级读书小组准备从赏析叙事节奏的角度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围绕该角度简述你的短评要点。
2024-01-15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六校联盟实用性联考(二)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柳絮

朱淑真

缭绕晴空似雪飞,悠扬不肯著尘泥。花边娇软黏蜂翅,陌上轻狂趁马蹄。

贴水化萍随浪远,弄风无影度墙低。成团作阵愁春去,故把东君归路迷。

南柯子·柳絮词

贾探春   贾宝玉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注】①朱淑真:南宋女词人,出身宦家,自号幽栖居士,与李清照并称“词坛双璧”。相传嫁与俗史为妻,志趣不合,抑郁而终。②东君:司春之神。③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第七十回,该词上片为贾探春所作,下片为贾宝玉所作。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诗开篇以雪作喻,生动描摹柳絮回环旋转、连绵飞扬的轻盈之态;同时赋予其清白自持、不落俗尘的人格魅力。
B.朱诗柳絮远近高低,变化多端,花边、陌上、流水、矮墙处处呈现柳絮丰富情态,可见作者观察之细和用情之深。
C.朱淑真笔下的柳絮灵动密织且别有寄托,首尾内容相应,情感相合,体现作者严谨的艺术构思和独特的人生体验。
D.贾词上片叠词勾勒出柳条婆娑纤长之貌,“空”“徒”平添无可奈何的愁绪,而下片在此基调上着了些许温暖的底色。
2.这两首诗词虽然都是吟咏柳絮,但流露出作者不同的心境,试结合诗词内容简要分析。
2024-01-15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六校联盟实用性联考(二)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注】①岳阳:湖南洞庭湖边岳阳城。这首诗为诗人途经岳阳所写。②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③失江路,指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④清辉:皎洁的月光。⑤阕:乐曲终止。⑥短楫:小船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途经岳阳而暂泊,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诗人闲卧舟中,心中不由生发思绪。
B.“空江”,写出了洞庭湖口冷寂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从遐想中回过神来的茫然。
C.诗人的视线由明月转向江面,江面云水茫茫,烟霭沉沉,诗人探寻那归去的水路。
D.当诗人的注意力重返现实时,夜已深,诗人眼前呈现一片“江月弄清辉”的美景。
2.这首诗的后四句与杜甫《登岳阳楼》的后四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达的情感和情感抒发的方式均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①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杜甫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草堂,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②盘飧:盘盛食物的统称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群鸥”起兴,以问可否邀邻陪酒作结,兼顾了空间与时间顺序,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
B.首联写“春水”“群鸥”等意象,渲染居处之景的秀丽幽静,“但见”透露出诗人些许寂寞之情。
C.颈联选取彰显宾主情谊的场景着意描画,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有勉励客人安贫乐道之意。
D.诗人把门前情景、家常话语、身边人情编织成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2.《客至》《登高》都写到了酒,各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垃圾箱里的玫瑰

[美]卢·基利安·泽威克

这张请柬用的是贵重的羊皮纸,上面印有烫金字:“为最好的朋友举行最好的聚会。”

一想到要参加在童年时代的老朋友家里举行的聚会,我就满怀期待,激动得发抖。

星期六那天是聚会的日子,我早早就起了床。一路上,我边开车边回想着过去20年里我们的生活历程,5个小时就这样飞速而过。

凯茜正在东岸为竞选国会议员而四处奔忙;吉姆成了大学教授和知名的作家;吉娜是我们表演小组中唯一还在演戏的人;麦克——我小时候的亲密伙伴,现在是一家大公司的副总裁。我在一所高中当教师,从事特殊教育,是小组里第一个结婚的,也是唯一一个儿女成群的人。

沿着林荫小路一直往前,就到了位于湖畔的麦克家。他的家大得像一座度假村,漂亮的花园给美丽的房子增添了风采。麦克曾提起过,他为这个花园雇了一个全职园丁。

那天下午和晚上,正如我期待的一样美好。我们在湖上滑水,在湖里游泳,10个人聊着、笑着,一直闹到深夜。第二天早上,我和麦克端着咖啡到他的花房散步,他想让我看看园丁正在培育的长茎玫瑰。隔着绸缎般的紫红色花朵,麦克很随意地看着我。

“你知道吗,罗尔,在大学里你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更有能力。我们都认为你不应该只是一位母亲和教师。”

他的话犹如一声惊雷在我耳边炸响,我内心那种重逢的喜悦顷刻间烟消云散。这就是老朋友们对我的看法吗?我现在真的比不上他们?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但因为过于不安,我没有作答。当我觉得我可以礼貌地离开时,我决定马上回家。他们逐个拥抱了我,说今后会多联系。我很快上路了,然而麦克的话却让我怀疑他们的真诚。

我从来没花太多时间反省过自己的生活,我一直太忙了。现在,我一路祷告着:“上帝,我是否正确地运用了我的天赋,你也对我失望吗?请告诉我,我是否在按你希望的方式生活?”

当我回到家里,4个孩子上前拥抱了我,还对我们周末聚会的细节问这问那。这倒给了我很大安慰。第二天我不必上课,因为我要参加一个会议,一位代课教师将代我管理班级。我盼望着趁这个机会能安静地反省一下。

我曾向学生们保证过,要在星期一去开会之前向他们介绍一下代课教师。尽管我叮嘱过那位代课教师史密斯女士要早些来,这样我可以为她做些准备,但她还是来晚了。她从走廊里喘着粗气冲向教室。看来我不得不抓紧时间向她介绍一下每个学生。我和她一走进那间没有窗户的狭小教室,14个学生便立即向我们致意。他们已经等得不耐烦了,都争先恐后地和我说话。

“罗尔,他们希望你来上课。”一个名叫坎迪的学生说。

我点点头,转向一个男孩:“皮特,今天你来负责给史密斯女士介绍一下情况,告诉她通常我们都怎么做。”

我轻拍了一下史密斯女士的手,表示我知道她能行,就转身离开了。

“罗尔,等一下,你去办公室之前我必须跟你谈谈。”红头发、粉白小脸的坎迪请求道,“我今天早上从病房逃出来了,你算我缺席,好吗?”

“这事我们明天再说。”我赶紧往办公室跑,高跟鞋踢打地面发出的一连串响声在走廊里回响着。

10分钟后我又回来了——我实在放心不下孩子们。我想,反正少了我一个人,会议也会照常进行。“史密斯女士呢?”

“不知道。”皮特说,另外13个人都一脸无辜地附和着,“我完全是按你的吩咐做的。我向她介绍了每个人,就像平常每个星期一样。我们交流了周末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最好的事,然后我们开始读上周写的小故事。史密斯女士看起来像要吐的样子,然后就离开了。”

坎迪说,“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我打电话通知会议取消我的座位,然后通知办公室史密斯女士不见了。在这混乱的一天即将结束时,副校长走进教室,停留了一会儿。

“罗尔,谢谢你今天留在这儿。”她微笑着说,“孩子们离不开你。感觉怎么样?”

我给了她一个开心的眼神。

“说真的,这些孩子需要你。我真高兴你在这里做老师。”

两张熟悉的脸出现在门口,轻声问我是否可以进来。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坎迪和皮特就跑进来了,皮特手里还捧着一束精致的长茎红玫瑰。“我们觉得很抱歉,罗尔,因为我们,你没能去开会。这是我们在里克的垃圾箱里发现的,我们想你会喜欢。”

这两个十几岁的孩子默不作声地站在那里,满怀期盼地盯着我的脸。我可以感觉到有某种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我们之间,但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等待着。

最后,还是坎迪打破了沉默:“罗尔,大多数人都害怕像我们这样的患病少年,他们不愿跟我们在一起或是教我们。只有你愿意做我们的老师,更重要的是——你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他们两个分别拥抱了我一下,然后就飞也似的逃开了,留下了他们对我的深厚感情。

我抚摸着玫瑰丝绒般的红色花瓣。“麦克,这些玫瑰比你花园里的那些要美得多。”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请柬”用的是“贵重的羊皮纸”,并有烫金字“为最好的朋友举行最好的聚会”,说明麦克等人都很重视这次朋友的聚会。
B.小说将凯茜、麦克等人的事业现状与罗尔从事特殊教育、儿女成群相提并论,旨在凸显在大学时能力超群的罗尔目前生存状态糟糕。
C.罗尔原本在星期一要去参加一个会议,可最终还是放弃参加会议,一方面是放不下这些患病少年,另一方面是因为史密斯小姐不见了。
D.坎迪和皮特因为“我”没能去参加会议觉得抱歉,捧着一束红玫瑰献给“我”,并分别拥抱了“我”,这说明了他们的师生感情非常深厚。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朋友聚会始,以坎迪和皮特献玫瑰终,将友情和师生情进行对照,凸显了师生情的纯真。
B.罗尔珍视与童年朋友之间的友情,关心爱护学生,小说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和对话刻画这一形象的。
C.小说善于运用比喻,如“他的话犹如一声惊雷在我耳边炸响”,形象表现了麦克的话带给“我”的震惊。
D.通过对孩子们“满怀期盼地盯着”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强烈希望罗尔老师能够留下来。
3.小说两处写到了物象“玫瑰”,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史密斯女士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奥斯加要知道

[美国]迈克·奎恩[注]

方加斯·芬克巴顿先生舒舒服服地在一张他喜欢的椅子上坐下来,戴上眼镜,打开了当天的晚报。

“爸爸,”小奥斯加说,“机会是什么意思?”

“玩你的小电车去,不要来打扰我。”方加斯说。

“回答孩子啊,”芬克巴顿太太说,“他是你的儿子,是你的继承人,你不能这样对他说话呀。”

“你干吗给他穿成这副样儿?”方加斯先生说,“我一看见他就心烦。”

奥斯加穿着一套小福特莱劳公爵装,一对斜视眼,戴上副大眼镜。

“可是,他穿上这套衣服,看起来就和别人家的小孩大不相同了。”芬克巴顿太太说,“你应该为他感到骄傲才对呢。”

“爸爸,”奥斯加又说,“机会是什么呀?”

“机会就是赚钱的机运,好了,玩球去吧。”方加斯先生说。

“爸爸,你是怎样赚钱的?”奥斯加又问。

“回答他啊,”芬克巴顿太太说,“孩子想知道呢。”

“我靠做生意来赚钱。”方加斯先生一面说一面还想继续看报。

“爸爸,是不是谁都可以做生意?”

“当然谁都可以。”

“如果人人都做生意,他们都会当老板吗?”

“是的,儿子,如果他们都做生意,他们就都是老板。”

“那么谁去做工呢,爸爸?”

“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艾米里娅,叫孩子去玩他的象吧,我想看一下杜威的演说。”

“回答他呀,”芬克巴顿太太说,“他想知道呢。”

“那么谁去做工呢,爸爸?”奥斯加又问。

“总不能人人都做生意,”方加斯说,“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你说了可以的。”奥斯加一个劲儿地坚持。

“我没有说过这种话。”方加斯说。

“你说过的,”芬克巴顿太太说,“答复孩子呀。”

“好了,好了,那么他们不能。”

“为什么不能呢,爸爸?”

“因为他们没有钱。”

“如果他们有钱,他们能不能呢?”

“当然能啦。”

“那么,如果他们都有钱,他们全都做生意,是不是他们都能当老板呢?”

“是的,他们都能当老板。”

“艾米里娅,如果你再不把这孩子叫去骑小脚踏车,我就要淹死他啦!”

“回答他吧,方加斯,他在渴求知识呢。”

“谁做工呢,爸爸?”奥斯加问。

“他们不能够全都做老板。”方加斯生气地说。

“就是他们有钱也不行吗?”奥斯加问。

“就是有钱也不行。”方加斯说,“总得有人做工,而且能够做的生意也是有限的。”

“有多少人能做老板呢,爸爸?”

“唔,也许一千或五百人中间有这么一两个吧。要知道,孩子,如果你没有工人,你就不能当老板,所以每个老板都有十个到一百个或者一千个工人。”

“你有多少工人,爸爸?”

“嗯,我们的是一个大公司,奥斯加,我们有一万个工人。”

“那么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了,是吧,爸爸?”

“你在说些什么呀!在美国人人都有均等的机会。”

“但是,爸爸,如果只有少数人能当老板,其余的人怎么办呢?”

“如果他们有创业的才能,他们也可以当老板的。”

“但是你说过,只有少数人可以,大多数人都得做工人。”

“好了,好了,不谈了,孩子,去看好玩的书吧。”

“那么大多数的人是工人,而且老是做工人,这样就是他们想做老板也不行,是吗,爸爸?”

“但是他们自然能够……不,我想他们不能。你这些想法是从哪儿来的,孩子?”

“那么,如果大多数人都是工人,而且老是做工人的话,那他们永远都不可能赚钱了,是不是?”

“嗯,如果他们挣到足够的工钱……如果……艾米里娅,是孩子睡觉的时候了吧?”

“如果大多数人是工人,而且老是做工人的话,那他们赚钱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挣到高一点的工钱,对不对呀,爸爸?”奥斯加问。

“艾米里娅,”方加斯说,“我不愿相信——,就是说,我不想说——他是个孩子。他简直是个梦魇,如果他是我的儿子,好……”

“回答他的问题呀,”芬克巴顿太太说,“孩子要知道,他在渴求知识呢。”

(有删改)

[注]迈克·奎恩,美共产党员。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经常在进步报刊上发表讽刺小品、政论、诗和广播稿。著有《危险的思想》《大罢工》等短篇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斯加要知道”一连串事情,他接连提问,父亲方加斯不断地回答,故事情节在提问、作答、劝说中推进。
B.奥斯加提出了“机会”“赚钱”“生意”“工钱”这些社会问题,身为老板的父亲既不愿回答,也很难说得清。
C.艾米里娅频频劝方加斯回答儿子的提问,方加斯却厌烦奥斯加,甚至一度打算淹死他,可见方加斯不爱儿子。
D.方加斯拥有一家大公司,他赚钱的机会远高于普通工人,“在美国人人都有均等的机会”只能是一句空话。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标题富有悬念感,其适度的留白促使读者去思考探求“奥斯加要知道什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以家庭日常对话来反映社会现实,大量人物对话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完成了人物性格的刻画。
C.小说结尾处多次使用省略号,表现了方加斯说话时的迟疑和语塞,显示出他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窘态。
D.小说中三人的语言多寡不同,儿子说话最多,性格展现最早,母亲只有少量话语,所以其性格在结尾处才显现。
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4.这篇小说具有较为明显的戏剧化特征,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
2023-12-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雨后河水流动发出震天动地的声音。
B.颔联运用比喻,将万亩禾苗比作青色锦被,层层山峰比作千座玉屏。
C.颈联一“遥”字,表现了雨后因水涨而河宽,两岸相距更为遥远。
D.颈联运用镜头式描写,描绘了鹭因人们大声说话、惊惧而飞的情形。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喜悦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年

齐川红

盼着,叨念着,新年到了。那一年来得早,因为没有腊月三十,二十九就是三十。

爹一直没有去赶集,卖猪的钱还没要来,没要来就没有钱,没有钱就赶不了集,赶不了集就买不了年货。二十八晚上钱才到手——猪201斤,6毛一斤,一百二十块零六毛,我早算过了。少给了1毛。爹说存一百到信用社,攒着翻修瓦房子,二十留着过年用。爹早早起来赶集。天阴沉沉的,刮着尖风。本来爹说带我一起去,可是太冷。爹用扁担挑着两个筐子独自走了。

已经下午了,我在堂屋烤着炉火,望着空空的院子。下雪了,洁白的雪花从空中飘飘悠悠落下来。

爹终于回来了,我赶紧蹿出去,看到筐子里空空无物,吃惊又失望。爹不说话,进屋放下扁担、筐,一言不发,拍打着身上的雪。串门子的娘也回来了,看到爹第一眼也笑吟吟的,可是往筐里一瞟,脸当即凝固了:买的东西哩?

爹坐下垂着头:没买。

没买你上街干啥?没有卖的?年三十是叫花子集,娘怀疑都收摊过年了。不是,我……钱丢了……爹吞吞吐吐。

我哭丧着脸,娘气得发抖,语不成声:恁大个人,咋能丢?你咋不给你丢了!说着滚下泪,哽咽着:这年咋过?啥也没有!

爹气弱小声地说:隔不到年外。

你是没本事人说话!大人好说,娃咋过年?连个糖疙瘩也没有!听见提到我,我哇一声哭了。

爹给我擦泪:乖,不哭,爹不好。

娘叨唠:我起早贪黑,养了一年的猪,生产队收工回来抽空薅一把草,顿顿饭舍不得吃完,给它留一点儿……

理亏的爹不说话。每次娘一发火,爹都这样。外面谁家孩子放了几个炮,提醒了娘。想着爹可能还没吃饭,娘就笼火气呼呼拉着风匣给爹炕个馍干。

爹偷偷问我:你不是有一块钱?前几天娘带我给一个亲戚家送几双新做的棉靴,走时,亲戚大方地给我了一块钱。娘推让着不叫我要,亲戚还是塞给了我,我一直装在贴身的口袋里。我不吭气。爹有点儿低声下气:一年到头,咋说也要给先人送点儿纸钱。娘撇撇嘴:丢人不,问娃要?我看爹难为情的样,凉手伸进棉袄里掏出了那带着体温的一块钱。

气归气,心疼归心疼,大过年的,不能吵架,不能骂人,只能忍着。娘重重叹叹气,不再埋怨爹。娘去准备扁食馅儿,没有肉,只好包素的,好在还有点儿猪油渣。

爹从坟上回来,赔着小心帮娘包。沉默了一会儿,娘说:我串门子,听说前头大奶肚子疼得厉害,一大早大爷拉上街了,他儿子还没回来,唉!我知道那一家,辈分高,儿子在东北当兵。爹心不在焉,了一声。娘像安慰爹,说:大过年的,看来人好好的比啥都强。

雪更大了,一会儿地上全白了,夜色也暗下来了。爹娘包好了扁食,等煮好出锅,我就可以放炮了。炮是前几天去舅家玩时那儿炮厂的姑娘媳妇塞给我的零炮,表姐给编成了串。这时进来了一个人,娘一看,叫道:哟,大叔回来了?来人穿着军大衣,笑着说: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块腊肉、一条干鱼、一个报纸包的啥子。娘疑惑地说:这是咋?大奶她——?娘住了口,怕说出来不合适。

来人看着爹说:多亏了大侄子。要不是他,我妈恐怕没命了。娘看着不说话的爹,又看看来人,迷惑不解。来人掏出一沓钱:这是一百二,点点。娘更糊涂了。

我妈不美气(方言,身体不适),我爹拉上街,半路遇上大侄子帮助拉到了医院。是盲肠炎,再晚一点儿就没命了。我爹钱带得不多,是大侄子……来人说完事情的缘由,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子弹壳,递给我:做个掉炮玩。我高兴地接住了。

来人走后,娘问爹:你咋不说清?

还不是怕你不愿意?也说不准啥时候才能给。

娘说:买不来东西算了,反正在屋里吃红薯疙瘩也没人知道。年晃一下就过去了。开春再逮个猪娃。

我点燃了鞭炮,鞭炮噼噼啪啪响了起来。紧接着,整个村子都响起了鞭炮声。

(摘编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关于“天阴沉沉的,刮着尖风”的环境描写,为后文描写爹赶集“丢钱”没有置办年货的情节做铺垫。
B.爹没买回年货,在全家没有过年盘餐的情况下,爹还想着“给先人送点儿纸钱”,主要突出爹的封建迷信思想。
C.“我”把亲戚给的一块钱一直放在贴身口袋里,把它拿给爹时,还带着体温,说明这一块钱对“我”的重要性。
D.通过来人的叙述,娘终于明白爹没有置办年货的原由,知道了“丢钱”的真正原因,此时爹的形象变得丰满。
2.下列对本文的艺术手法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娘看到爹的第一眼笑吟吟的,内心喜悦,听到爹丢钱后,一系列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娘的吃惊与失望。
B.本文使用第一人称叙述,以“我”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拉近文本与读者的距离,使文章亲切感人。
C.本文插叙来人的自述,揭开爹“丢钱”之谜,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D.本文用了大量的方言,如“叫花子集”“笼火”“我妈不美气”等,文章语言充满浓郁的地域方言色彩。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爹”的人物形象。
4.如今过年,我们都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作者谈创作本文的目的时也说“怀念过去的年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理解的“年味”是什么?
2023-11-22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