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鲁迅笔下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不蹈袭前人成法,不断追求新变,其对音乐之贡献。中国古代重要乐种清商乐,便创始于曹操。清商乐兴起于曹魏时期,此时文坛较活跃的是建安文人团体的核心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他们不仅促成乐府民歌的文人化转型,更让清商乐。曹操于戎马倥偬之际,不废吟咏,他填写的乐府诗如《蒿里行》《短歌行》等在当时就众口相传,风靡一时。曹操基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兼以宏伟之想象,对乐府诗的体制进行了大胆革新,发壮心,抒豪情,表现出尚实精神与通达作风。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历经1800年的岁月流转,清商乐依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增强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B.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C.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D.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改造文章的祖师”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在莎莉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小海伦终于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C.热情的“北京话”还告诉她,他爱人有个亲戚就住在站上。
D.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
2024-05-0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界的“势场”是多种多样的。有“电场”——驱动着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有“磁场”——驱动了磁子的定向运动,还有气压“势场”——驱动了空气分子自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

人类社会也处处存在着种种“势场”,并且存在一定的高低差异,形成“势差”,驱动着人们充满欲望的行动。官位“势差”驱动着谋官者由低阶向高位攀登;商品差价“势差”驱动着商品从低价区域贩运到高价地区;股票涨落“势差”吸引了多少白发翁妪捏着那点退休金凝眸于大屏幕的“绿肥红瘦”

事物总是“无形”支配着“有形”。电场、磁场,官场、名利场,这些“势场”都是无形的,那些为其所驱之物却都是有形的实体。它们都带有能够感应这些“势场”的因子,在“势场”的作用下,都能顺应“场”的指向,自行运动。这里绝对用不着你一个个去拨动,你所要做的只是营造好一个“势场”。

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种种”“一个个”,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2.文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都使用了“势场”一词,二者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用了引号,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2024-05-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热了,我只爱吃冷的。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得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呢!(甲)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的,命人暖来方饮。

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乙)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两阵罢了。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

1.文中甲、乙两处的感叹号均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文中句式灵活多变,请简要分析。
2024-05-0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多梅雨。

“梅雨”的命名,不得不赞叹古人的联想之美。陈岩肖在《庾溪诗话》中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贺铸在《青玉案》中也写下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寒暖空气相遇,雨水连日不绝,,由此便有了“梅雨”之名。

谚语说:“黄梅天,十八变。”梅雨期间,天气往往阴晴不定,片刻之前烈日当空,,待你连跑带颠躲至檐下,雨又停了。而此刻也是江南最温婉的时节。找片寂静的古镇、觅座宁静的园子、寻条安静的巷子,撑一把伞、过一座桥、行一段路、阅一本书,这无不是骨子里的江南。

梅雨时节,有恼人之处,躺下,席子、被单潮兮兮的;坐着,椅子、沙发湿漉漉的。“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因梅而“霉”,令人心生抵触。但是,,不仅因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它的“可爱”更在于执着、恒久,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润物无声的品质。在雨水浸润下,土地丰泽富饶,百姓衣食无忧,江、河、湖也有了别样的景致。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上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下列四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句“霉”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谚语说:“黄梅天,十八变。”
B.我今天想跟大家谈谈“合作”的问题。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给工人做饭吃。
D.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的呢,岂不冤枉!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前面只用量词“片”“座”“条”,后面用数量词“一把”“一座”“一段”等,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2024-05-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五次统测语文试卷

5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方玄绰近来爱说差不多这一句话,几乎成了口头禅似的;而且不但说,的确也盘踞在他脑里了。他最初说的是都一样,后来大约觉得欠稳当了,便改为差不多,一直使用到现在。

他自从发现了这一句平凡的警句以后,虽然引起了不少的新感慨,同时却也得到许多新安慰。譬如看见老辈威压青年,在先是要愤愤的,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罢,便再没有什么不平了。又如看见兵士打车夫,在先也要愤愤的,但现在也就转念道,倘使这车夫当了兵,这兵拉了车,大抵也就这么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他这样想着的时候,有时也疑心是因为自己没有和恶社会奋斗的勇气,所以瞒心昧己的故意造出来的一条逃路,很近乎于有是非之心,然而这意见,总反而在他脑里生长

1.下列对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引号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踢猫效应”是专有名词,指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加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B.“心宽体胖”是作者在强调心情愉快,身体自然舒坦,加引号表示强调。
C.“差不多”引自方玄绰近来爱说的一句话,加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D.“有是非之心”是对方玄绰为人处世态度的展示,加引号表讽刺反语。
2.下列对文本中划横线的“平凡的警句”这一表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凡”,为平常普通的意思;“警句”,语言简练,寓意深刻的意思。
B.“平凡”针对寻常生活而言,“警句”却含义深刻使人警醒。
C.“平凡的警句”把看似对立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却能表现出主人公的人生信条。
D.揭示了主人公奉“差不多”为人生信条,辛辣地讽刺了主人公的清醒意识。
3.文中加点处用“盘踞”“生长”而不用“出现”,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024-05-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近日,一批老科学家留下的手稿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其中,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的【甲】《微分方程笔记》,每一个字都工整得有如印刷体;有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院士的手绘彩色植物图,每一幅图都【乙】跃然纸上,不逊于工笔画作;还有数学家周毓鳞院士的书信,信中对后生晚辈的【丙】垂问具体到“另起一行的数学公式是否该退两格”的问题……这些手稿折射出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际上,这些手稿的流传,得益于一项抢救历史资料的工作,即“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这项工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11个部类启动,着眼于80岁以上、学术经历丰富、功勋卓著的老科学家,力求真实反映自【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情况,丰富我国的科技史文献。

截至统计时间,采集工程已经搜集到600余位科学家的手稿、书信等实物原件7万余件,视频、音频等数字化资料数十万卷。研究这些资料,不仅能了解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程,还能厘清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创新打好基础。

1.对文中画横线处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将“《微分方程笔记》”的书名号去掉。
B.【乙】处,将“跃然纸上”改为“呼之欲出”。
C.【丙】处,将“垂问”改为“指导”。
D.【丁】处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改为“20世纪20年代”。
2.学校将举办老科学家手稿展览活动,请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包含“手稿”“科学”两个关键词,句式对仗,不超过20字。
2024-05-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日初始,因工作从江南来到了首都北京。九月的北京,已然进入了秋季,虽然不乏秋老虎的光顾,相较于江南,已经有了显然的差别。虽然做足了准备,一下飞机还是觉得一丝凉意。秋天的北京再也没有了酷暑,再也没有了暴雨,轻云慵懒地飘在碧蓝的天上,清风吹动柳絮带来一丝的惬意:天气好了很多。几经周折转乘了地铁,不经意间发现了地图上的陶然亭。陶然亭?岂不是俞平伯笔下飘雪的陶然亭,岂不是映雪瑶台不远的陶然亭,岂不是慈悲庵上的陶然亭,岂不是“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亭!或许真该去看看了,去寻找这秋意里的“陶然”啊!

1.“秋老虎”一词生动形象,是指立秋后炎热的天气,像老虎一样凶狠霸道。请另写两个这样具有生动形象性的三字词语,并作出解释。
2.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一个“?”两个“!”,请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2024-05-0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ChatGPT是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模型,本质上是一种“生成型预训练语言转换器”。这款新产品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基于大量数据训练,它可以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并进行交流对话。有媒体列出了“被ChatGPT取代的10大高危职位”,这种担忧并非___①___。在图灵测试中,ChatGPT展现出了与人类交流对话的优越水平。

然而,即便心怀担忧,人们仍需认识到,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涌现,是社会技术革新的趋势,人工智能的未来_____②_____。对此,我们该如何看待?

曾经,照相技术的出现,让写实画家尤其是肖像画家感受到危机。可是,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看到,肖像画依然被需要,有着不可被替代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取代”之论,源于人工智能的无限“学习”和人之惰性的反差。AI在学会“思考”,而有的人却懒得思考,他们依赖于___③___的便利。

人的可靠性、同理心和想象力、创造力,这既是人工智能研发的瓶颈,也正是人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有道德约束,有价值伦理,会因悲落泪、因喜而笑,能眼见为实、天马行空,为过去立传,为当下评说,为未来畅想。毕竟,我们是算法的领导者、AI模型的内容提供者,能够创造算法无法“算”出的价值,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关键“变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项中的双引号,与文中“变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B.四位考上大学的同学胸前戴着大红花,像英雄一般。钟扬也渴望成为那样的“英雄”。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从前许多同志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常常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做“残酷斗争”,一个叫做“无情打击”。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语言表达既明快活泼又凝练文雅,且不失周密。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2024-05-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语言基础运用

202312月,《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人工智能大模型多巴胺××等赫然在列。②一年一度的流行语犹如一座观察哨,若是拉长时间轴,换上广角镜,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的变与不变,更令人回味。③科技创新方面,从互联网+区块链,再到今年的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大模型,不断变化的流行语背后,是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成果,是从2000年的第38位稳步上升至第10位的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定步伐。④生活方面,从蓝瘦香菇我太难了,再到今年的显眼包”“多巴胺××,不断变化的表达情绪背后,是人们在自我和解中对内蓄能、对外发力,在拼搏奋斗中走出困境、走向美好。⑤其中,始终不变的是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中的“发布”可以用“公布”替代。
B.①和②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引号的作用相同。
C.③中在“至”字后补出“目前”表意更明确。
D.④中“表达情绪”应改为“情绪表达”。

(2)根据语段,请把⑤中两处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要求: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两个语句结构对称。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智囊般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 A 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藏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当然,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惘的人———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约是失望,或另有使命,又神奇般地消逝他方。

在夕阳的余晖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留恋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是的,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愿埋骨乡梓,甚至不屑以他的同胞为伍,这难道不会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我写这篇文章时是真心感到了一种难以自掩的羞惭的。我的祖先怎么了?真的是堕落得 B 了吗?真的是不配这样的一位哲人来教导吗?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第一段出现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B.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修改。
3.在文中横线的AB两处填写成语。
2024-04-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