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言应用场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9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校学生会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推出公众号“你——让我怦然心动,征集‘感动你我的一本好书’”

请你推荐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阐释出让你“怦然心动”的推荐理由。100字左右。

2024-04-23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九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为了更好地办好服装专业,紧跟时代潮流,学校教导处拟邀请××服饰有限公司的技术主管黄诚先生,于本月30日下午三点在学校六楼会议室,为服装专业的师生开展一次服装产业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请你以××职业学校教导处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语言得当,100字以内。
2024-04-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三校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冲刺(五)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3 . 请根据对联的写作要求,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完成上联。(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上联:            
下联:伤今众求学有长幼尊卑(取材于韩愈《师说》)
2024-04-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10-2 师说课后作业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a     )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在中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b     )吃饭的事情最大。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c     )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农业生产图景便是袁隆平先生毕生的理想,正如他所说:“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

1.请依次填写文中括号a~c处的标点符号。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并将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用了毛泽东的诗句,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下面是一副赞美袁隆平的对联的下联,请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拟写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
下联:造福亿万众,充盈口粮之仓
5.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下面是《人民日报》评出的2021年上半年新闻好标题中的一个标题,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引题和主标题进行简要点评。
(引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主标题)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
2024-04-19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按要求选择.

(1)今天对小宁来说有点特别:大伯七十大寿、舅舅迁居、同学新婚,他打算各送一副对联。下列对联与所送对象最贴合的一项是(     

[甲]春融花并蒂,日暖树交柯

[乙]东风开画栋,旭日映华堂

[丙]三千岁月春常在,六一丰神古所稀

A.甲联送大伯,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同学
B.甲联送舅舅,乙联送同学,丙联送大伯
C.甲联送同学,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大伯
D.甲联送同学,乙联送大伯,丙联送舅舅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在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进而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城乡差距。可以说,              ,更重要的是,              

①信息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力之一
②信息技术可被视为现阶段调节城乡差距的一个均衡器
③它会产生“数字红利”效应
④持续科学配置信息技术资源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并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
2024-04-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11月26日上午,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以下简称“丽香铁路”)正式建成通车。

由于丽香铁路的通车填补了滇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空白,②增加了内陆和该地区之间的联系,③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巩固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丽香铁路的开通扩大了香格里拉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辐射范围,减少了游客前往香格里拉的时间     A      (此处填写词语),提高了丽江等核心节点城市的游客深度游转化效率,为云南的大环线旅游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也为香格里拉的高品质休闲度假产品提质升级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丽香铁路起点为丽江站,向北经过虎跳峡和小中甸镇,      B      (此处补写不超过10字的句子)。丽香铁路沿线有 C      (此处填写成语)的旅游资源,迪庆州拥有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梅里雪山、茶马古道等多个世界级旅游品牌,自南向北贯穿香格里拉市和德钦县的国道214线,被誉为“中国最美最低调的景观大道”,汇聚虎跳峡、小中甸花海、松赞林寺、巴拉格宗等景点;而云南丽江拥有三项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根据要求填写恰当的词语或句子,使前后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3.为避免形成旅游特种兵现象(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请你为迪庆州的国道214线设计一则竖立于景观大道入口处的宣传标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语言优美,不少于10个字。
2024-04-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7 . 按要求做答。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讨论媒介文化必然要讨论消费社会,后者不仅是前者赖以产生的氛围,也是前者必要的社会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费社会的逻辑之中包含着媒介文化的发展逻辑。

①因此,解析媒介文化的最佳途径就是解析消费社会
②即现代大型技术统治组织是怎样引起无法克制的欲望
③而且又是怎样创建了用以取代旧的不同阶级的区分的新的社会等级
④消费社会的到来揭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图景
⑤而媒介文化正是这一社会图景的最显眼的标志和最突出的表征
A.④②③⑤①B.⑤②③①④C.②③④⑤①D.①④⑤②③

(2)以上语段摘自《媒介文化十五讲》,某校图书馆想把这本好书推荐给高三年级的同学们,以下推荐语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A.此书被收录于名校通识课程系列丛书
B.此书力图引导读者认识复杂的文化现象
C.阅读此书必能助力高三学子考入理想学府
D.诚意推荐给有志报考新闻专业的同学们
2024-04-15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卷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联多内涵,书写各有方。我在战地所睹联句,用笔墨纸砚书写的只是一部分,的则有更多。在大山浇注的有之,在石块勒刻的有之,在帐篷涂抹的有之;用彩砾镶嵌的有之,用泥丸摆列的有之,用蕉叶裁剪的有之……不过分追求奢华或复杂,而是注重在简陋条件下把事情办好。

有道是,这联那联,联联射放英雄主义;这句那句,句句闪映乐观主义。看作战一线联句:“大洞小洞猫耳洞洞洞藏龙卧虎,步枪机枪冲锋枪枪枪怒火满膛”,这是步兵的联;“挥千炮炮炮长眼,发万弹弹弹生刺”,这是炮兵的联;“破敌障当开路先锋,打头阵做无名勇士”,这是工兵的联;“驾铁骑执枪保边关,举钢盾飞矢破敌胆”,这是坦克兵的联;“电波哒哒望长空不愧千里眼,键铃嘀嘀贯四方当好顺风耳”,这是通信兵的联;“车轮滚滚横神州东西,马达鸣鸣纵关山南北”,这是驾驶兵的联;“时时想战友煎炒炖烩饭菜香,处处为同志锅碗瓢盆叮当响”,这是炊事兵的联;“战刀刺刀手术刀边疆闪铸英雄刀,战台擂台手术台白衣守固烽火台”,这是医院救护队的联。

打得赢为强军之要,战得胜揽战争之纲。战地春联,只是一个缩影。这样一支,能有什么仗不能打赢,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战胜呢?

1.请在文中横线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聚焦材料第二段,完成下面小题。
(1)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列举的战地春联具有的特点。
(2)2024年是甲辰龙年,围绕“龙”创作一副对联,要求表达祝福或赞美。
2024-04-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明育科技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土飞扬的田野,面孔黝黑的汉子……说起唢呐,很多人或许会有这样的印象。然而,乡野田间是唢呐匠人传艺的重要土壤,却不是唯一的舞台。唢呐历史悠久,气质与音色独特,充满穿透力,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乐器。近年来,唢呐热度不断攀高,甚至登上国际舞台,以鲜明的民族风貌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

重新进入人们视野的,不只是唢呐。古筝、胡琴、琵琶、马头琴等许多传统乐器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从古老到潮流,从小众变火热,从本土向国际,以新的姿态开辟更广的舞台。这样的热潮因何而来?唢呐等传统乐器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使其本身就拥有广大的、潜在的受众基础。传统乐器具有余音不绝的美感,讲究气韵生动的意境,能以简洁的方式描绘出意蕴丰富、变幻无穷的美妙画面。刻在血脉基因里的情感认同、审美取向,让很多人沉浸在乐声中久久回味;这种中式表达、东方韵味所造就的独特感染力,征服了丕少海外观众,让他们叹为观止。

①随着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意趣不断更新,②曾经的传统不能仅满足于进非遗”“开展览,③还要参加生活、融入时代。④我们要下功夫承继,挖掘、梳理一件件传统乐器背后的历史文脉和技法曲谱,⑤既赓续传统,⑥也继往开来,⑦把传统的根扎深,⑧把创新的路走宽。

1.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对联,作为我国的古典文化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下面和二胡、唢呐有关的对联有空缺,请用适当的文字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二泉映月,一把二胡拉断腰,_________
下联:百鸟朝凤,________,勿忘绳锯亦能木断。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请根据课本上《屈原列传》和《苏武传》的两幅插图,分析上联,对出下联,要求对联能够概述人物事迹,表现人物精神。(可不考虑平仄)

上联:行吟泽畔,怀石自沉,忠魂传千古。
下联:
2024-04-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