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1 . 《论语》章句默写。
(11)君子务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1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____________;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____________。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
(13)子曰:“为政以德,____________,居其所而____________。”(《为政》)
(14)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仁》)
(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16)子夏问曰:“‘巧笑倩兮,____________,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____________。”(《八佾》)
2024-01-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 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等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等价值思想。
C.《论语》每篇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即使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也取前两个字。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言志”的一段话,再现了孔子和学生-起畅谈理想的情景。
2023-08-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3 . 按要求填空。
(1)______,如礼何?(《论语·______》)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陈情表》文末,李密以“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自己的期许。
2023-06-02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检测语文试题
4 . 《论语》常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抽象的道理,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用“北极星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众多的星辰环绕着它”这一天文现象作比,说明“仁德”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用“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就无法行走”作比,说明人如果没有信誉,就无法立身处世。
C.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用“风吹草伏”这一自然现象作比,说明在上位者的德性一定会对老百姓产生明显影响。
D.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用“日食”“月食”的天文现象作比,说明君子有过错时,就会有人见到;再犯这样的错误时,人们便都能看见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较易(0.85) |
名校

5 . 《论语·公冶长》载:宰予昼寝。子曰:“       ,粪土之墙不可也,于予与何?”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

宰予字子我,名列孔门四科“言语”门下,自是孔子高足,不虞有此差评。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宰予的判词是“利口辩辞”,也就是不仅话说得好,而且反应还快,所谓雄辩是也。一众弟子中能入“言语”门,这本是自然。不过,话说得好云云,往往会有场景语气褒贬之歧义。于是,能说会道的人,不免会在道德的某些层面遭际负面。所以,夫子“又说”的那段话,即便不出自他老人家金口,也不妨有广泛的认同度。

(选自《论语》“粪土之强”新解   有删改)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杇:可译为“粉刷”   诛:谴责,责问   是:指上文听其言而信其行。
B.文中“不仅”“而且”不能删除,若删除会改变文章原意。
C.文中“遭际”一词可由“遭遇”替换。
D.“所以,夫子‘又说’的那段话,即便不出自他老人家金口,也不妨有广泛的认同度。”这句话标点使用均正确。
(2)请在_________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与后面一句结构一致,形象地表达孔子对宰予的评价
6 . 下面是对子路的志向和性格以及孔子“哂之”原因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子路的思想是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中等国家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
B.文章的第二段通过神态和语言刻画了子路率直自信的性格。
C.孔子“哂之”,其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
D.孔子“哂之”,是笑子路太不谦让,子路不配治理千乘之国。
2021-06-10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随堂练习B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