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2014·福建·一模
1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对曰①:“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周祜④,以对⑤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这是孟子对齐宣王说的一段话。②旅:众。③徂莒:此处指来侵的敌众。④笃:厚;祜:福。⑤对:答。
(1)孔子和孟子对于“勇”的认识的角度有何不同?
(2)请联系上面语段,谈谈你对“大勇”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高三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论语·为政》)

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孟子·梁惠王下》)

1.这两则材料所说察人的角度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孟子察人观点的看法。
2019-10-2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3月教学测试语文试题
2014·福建漳州·一模
名著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

1.孔子和孟子观点中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2.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各自有着怎样的思想倾向?请简要分析
2014-10-10更新 | 149次组卷 | 7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第一中学高三摸底语文试卷
2011·福建宁德·一模
4 . 阅读下面《孟子》 选段,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②;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②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2016-11-18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卷
2013·福建漳州·一模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②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
(《孟子·尽心下》)
【注】 ①(tiǎn):探取,获取。②窬:从墙上爬过去。
1.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孔孟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个选段,谈谈你对“道听途说,德之弃也”一句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5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B
14-15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
(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1)子贡引用《诗》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指出“告诸往而知来者”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所包含的学习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11-12高三·福建龙岩·阶段练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两题。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葘,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1.沧浪之水的清与浊,在孟子看来,指的是:                       
2.孟子引用《太甲》中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一句,旨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2012-03-22更新 | 7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漳州五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