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司马光(1019-108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则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向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帝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竞诛,故俗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班固赞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二十五卷》)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邻里共救之 / 幸而得息 / 于是杀牛置酒 / 谢其邻人 / 灼烂者在于上行 / 余各以功次坐 / 而不录言曲突者 /
B.邻里共救之 / 幸而得息 / 于是 / 杀牛置酒 / 谢其邻人 / 灼烂者在于上行 / 余各以功次坐 / 而不录 / 言曲突者 /
C.邻里共救之 / 幸而得息 / 于是杀牛置酒 / 谢其邻人灼烂者 / 在于上行 / 余各以功次坐 / 而不录言 / 曲突者 /
D.邻里共救之 / 幸而得息 / 于是 / 杀牛置酒 / 谢其邻人 / 灼烂者在于上行 / 余各以功次坐/ 而不录言 / 曲突者 /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秉权意思是执掌政权,“秉”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秉”字含义不同。
B.牛酒指的是牛和酒,古代用作馈赠、犒劳、祭祀的物品,文中指主人犒劳邻人的东西。
C.骖乘是乘车陪坐在右边的人,与《鸿门宴》“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的“参乘”含义相同。
D.社稷是土神和谷神,也泛称国家,“社”与陆游“箫鼓追随春社近”的“社”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福从霍氏奢侈,必行逆道,料到其必然自取灭亡,但又不希望见到霍氏败亡,就多次上书,希望皇上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B.霍氏家族被诛灭后,徐福因为察微知著,多次上书,他的功劳马上得到了皇帝十匹绢帛的封赏,后来又任命徐福担任了郎官。
C.曲突徙薪讲了主人不听客人意见,没有防患未然,终至发生了火灾的故事,后来论功宴请,主人请了救火和提出宝贵意见的人。
D.班固评论说:霍光肩负重任,功勋卓著,但是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理,欲壑难填,最终导致了宗族被全部诛灭的悲惨结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奢则不逊,不逊则侮上。侮上者,逆道也
(2)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2023-07-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