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司马光(1019-108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燕太子丹尝质于赵,与王[1]善。王即位,丹为质于秦,王不礼焉。丹怒,亡归。

燕太子丹怨王,欲报之,以问傅鞠武。鞠武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媾匈奴以图秦。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令人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顷之,将军樊於期得罪,亡之燕;太子受舍之。鞠武谏曰: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愿太子遣樊将军入匈奴!太子曰: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以求安,造祸以为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太子不听。

太子闻卫人荆轲之贤,卑辞厚礼而请见之。谓轲曰:今秦已虏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则祸必至于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何足以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若不可,则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破秦必矣。唯荆卿留意焉!荆轲许之。于是荆卿于上舍,太子日造门下,所以奉养荆轲,无所不至。

及王翦灭赵,太子闻之惧,欲遣荆轲行。荆轲曰:今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也!荆轲乃私见樊於期曰: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太息流涕曰:计将安出?荆卿曰:愿得将军之首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樊於期曰: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遂自刎。太子闻之,奔往伏哭,然已无奈何,遂函盛其首。太子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药烨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轲,以燕勇士秦舞阳为之副,使入秦。

荆轲至咸阳,事终不成,为秦王左右斩于咸阳宫。王使王翦伐燕,遂亡燕。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秦纪》)

注释:【1】王:秦王嬴政。嬴政出生在赵国,并于此度过了童年。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太子遣樊将军入匈奴       疾:尽快
B.何足以             当:抵挡
C.于是荆卿于上舍       舍:安置
D.太子求天下之利匕首       豫:出巡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问傅鞠武/破秦必矣
B.太子受舍之/今行无信
C.秦遇将军,可谓深矣/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
D.愿得将军之首献秦王/遂函盛其首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这就好比把肉弃置在饿虎往来的小道上
B.连结一人之后交
结识一个人而后与他交流
C.数困于兵
屡次被战争拖累
D.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血沾湿衣裳,人就没有不立即死亡的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与燕丹同在赵国时,秦王未以礼对待燕丹,为燕丹的报复埋下伏笔。
B.燕丹向荆轲陈说秦国蚕食诸侯国,表示自己要招募勇士劫持或刺杀秦王。
C.荆轲希望樊於期献出自己的头颅,确保自己能赢得秦王好感并接近秦王。
D.燕丹派遣荆轲报复秦王,行动失败,反招来秦国的攻打,导致燕国灭亡。
5.司马光为何认为燕太子丹“轻虑浅谋(考虑不全面,计划不周密)”?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明。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燕子之1为王三年,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攻子之。齐王令人谓太子曰:寡人闻太子将饬君臣之义,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使市被攻子之,不克。市被反攻太子。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人,百姓恫恐。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

齐王问孟子曰:或谓寡人勿取燕,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诸侯将谋救燕。齐王谓孟子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千里畏人者也。《书》曰:‘篌我后,后来其苏。’2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3止其重器,谋燕众,置君而后去之,而犹可及止也。齐王不听。

已而燕人叛。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陈贾曰:患焉。乃见孟子,曰:周公何人也?古圣人也。陈贾曰:周公使管叔监商,管叔以商畔也。周公知其将畔使之与?曰:不知也。陈贾曰:然则圣人亦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取材于《资治通鉴》)


注释:【1】子之:姬姓,战国时期燕国权臣。【2】本句意思是“《尚书》说:‘盼望我们的君主,他来了我们就可以获得解救’”。【3】旄倪(máo ní):老人和幼儿。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子之位   明:申明
B.五旬而   举:攻克
C.王患焉     无:没有
D.及其     更:改正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使市被攻子之                    周公使管叔监商
B.取之燕民悦则取之          周公知其将畔使之与
C.箪食壶浆迎王师             未闻千里畏人者也
D.民以为将拯己水火之中也     燕众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谓寡人勿取燕,或谓寡人取之。有人要我别攻占燕国,有人却要我乘机攻占它。
B.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假使新统治下的水更深,火更热,百姓只有转而心向别国罢了。
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各地有很多谋划来讨伐我的人,我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D.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代的君子,有错就改;现在的君子,有错听之任之。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王有意帮燕太子整饬君臣大义,却造成燕国内乱,百姓恐慌。
B.孟子用周文王的事例告诫齐王应该以仁义为重,不要攻占燕国。
C.孟子劝告齐王应该改变施政策略,推举新国君,然后离开燕国。
D.燕人反叛令齐王后悔没听孟子建议,陈贾则去找孟子调合关系。
5.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孟子所说的施行仁政的方法。
2023-12-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硃虚侯刘章,高祖孙也,年二十,有气力,宿卫长安中。孝惠帝崩,吕太后称制,立诸吕为三王【1】,擅权用事。章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高后燕饮,高后令章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高后曰:“可。”酒酣,章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高后儿子之,笑曰:“顾而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太后曰:“试为我言田。”章曰:“深耕穊【2】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吕后默然。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还,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自是之后,诸吕惮硃虚侯,虽大臣皆依之,刘氏为益强。

明年,高后崩。吕禄、吕产聚兵以威大臣,欲为乱。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己为内应,以诛诸吕,立齐王为帝。齐王既闻此计,乃与其舅父谋发兵。汉闻齐发兵而西,吕产乃遣大将军灌婴东击之。婴至荥阳,乃谋曰:“诸吕欲危刘氏而自立,我今破齐还报,是益吕氏资也。”乃留兵屯荥阳。齐王闻之,亦屯兵于齐西界。

吕禄、吕产内惮绛侯周勃【3】、硃虚,外畏齐、楚兵,又恐灌婴畔之,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犹豫未决。当是时,群臣莫自坚其命,勃不得主兵,乃使郦寄绐吕禄曰:“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为上将,为大臣诸侯疑。何不以兵属太尉,与大臣盟之国。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吕禄信然其计,遂解印之,而以兵授太尉。太尉遂将北军,令硃虚侯监军门。

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徘徊往来。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乃遣章谓曰:“急入宫卫帝。”章请卒,太尉予卒千余人。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击产,产走,逐产,杀之。

章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之。章则从与载,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驰入北军,报太尉。太尉起,拜贺章曰:“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于是太尉勃等得尽诛诸吕,遣章以诛诸吕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

及孝文帝立,闻硃虚之初欲立齐王,故其功,封城阳王。

(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

注释:【1】诸吕:太后(高后)吕雉一族,即三王等西汉外戚;三王指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2】穊:稠密。【3】周勃:官太尉,封绛侯。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后儿子                  畜:抚养
B.乃与其舅父谋发兵        阴:暗中
C.遂解印                      属:叮嘱
D.故其功                         绌:削减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拔剑斩之                 与大臣盟之国
B.立齐王为帝                 节信驰走
C.为上将                       得尽诛诸吕
D.为大臣诸侯             患独吕产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而父知田耳:只是你父亲知道种田的事罢了
B.群臣莫自坚其命:群臣没有人觉得能保全性命
C.未敢讼言诛之:没有敢公开宣言诛杀吕䘵
D.帝命谒者持节劳之:皇帝派谒者持符节慰劳他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章因为得不到职位而忿忿不平,借唱耕田歌旁敲侧击,使吕太后无语。
B.灌婴率军迎击齐王军队,未敢贸然行事,与齐王对峙,保存了吕氏力量。
C.郦寄晓之以理,以国家大义劝服吕禄,为周勃诛灭吕氏一族奠定了基础。
D.周勃遇事沉稳,巧妙布局,智取兵权,并联合硃虚侯,解除了汉室危机。
5.将下面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
6.古人评价刘章“硃虚仕汉,功大策长”。请根据文章内容,概述硃虚侯“功大策长”的表现。
2023-11-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铁路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成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朕尽忠力,何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赵高治之,贲斯与子由①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佘,不胜病,自诬服。

赵高使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复讯斯,斯更以其实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逆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②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初,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过。高前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及项羽虏王离等,而章邯等军数败,上书请益助。自关以东,大抵尽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八月,沛公将数万人攻武关,屠之。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八》,有删改)

[注释]①由:李由,秦朝时期将军,丞相李斯的长子。②中子:排行居中的儿子。一作仲子,即次子。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        己:停止
B.二世以赵高治之               属:委托,交付
C.斯更以其实                                          对:认为……正确
D.大抵尽秦吏                                          畔:通“叛”,背叛
2.下列各组 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子所以贵者                                                       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
B.次不朕尽忠力                      谓鹿
C.何在位                                                                    或言马阿顺赵高
D.赵高使客十余辈诈为御史          莫敢言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恳请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或免除四方戍守边防的兵役、运输等徭役。
B.辄使人复榜之。
于是(赵高)就让人再次诽谤他。
C.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赵高于是暗中借法令诬陷那些说是鹿的人。
D.诸侯咸率其众西乡。
诸侯也都各自统率部众向西(进攻)。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高向二世提出建议,使其住在深官之中,不再坐朝接见大臣,以此独断专权。
B.冯去疾等向皇帝进谏后,赵高假托皇帝命令逼死冯去疾等,又不停地折磨李斯。
C.赵高为了惩治李斯,笞打他一千多下板子,李斯不堪忍受痛苦,被迫含冤认罪。
D.李斯三族的人都被诛杀之后,二世便任命赵高为丞相,事无巨细全由赵高决定。
5.把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
6.苏轼曾说:“始皇致乱之道,在用赵高。”请结合全文,分条概述苏轼这样评价的理由。
2023-07-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二十中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年十月,宋金刚之陷浍州也,兵锋甚锐。高祖以王行本尚据蒲州,吕崇茂反于夏县,晋、浍二州相继陷没,关中震骇,手敕曰: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河东之地,谨守关西而已。太宗上表曰: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精兵三万,必能平殄武周,克复汾、晋。高祖于是悉发关中兵以益之,又幸长春宫亲送太宗。

十一月,太宗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宋金刚相持。时河东州县,俘掠之馀,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太宗发教谕民,民闻太宗帅而来,莫不归附,自近及远,至者日多,然后渐收其粮食,军食以充。乃休兵秣马,唯令偏裨乘间抄掠,大军坚壁不战,由是贼势日衰。

太宗尝自帅轻骑敌,骑皆四散,太宗独与一甲士登丘而寝。俄而贼兵四合,初不之觉,会有蛇逐鼠,触甲士之面,甲士惊寤,遂白太宗,俱上马,驰百馀步,为贼及,太宗以大羽箭射殪其骁将,贼骑乃退。

寻而永安王孝基败于夏县,于筠、独孤怀恩、唐俭并为贼将寻相、尉迟敬德所执,将还浍州。太宗遣殷开山、秦叔宝之于美良川,大破之,相等仅以身免,悉虏其众,复归柏壁。于是诸将咸请战,太宗曰:金刚悬军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武周据太原,专倚金刚以为捍。士卒虽众,内实空虚,意在速战。我坚营蓄锐以挫其锋,粮尽计穷,自当遁走。

三年二月,金刚竟以众馁而遁,太宗追之至介州。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拒官军。太宗遣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当其北,翟长孙、秦武通当其南。诸军战小,为贼所乘。太宗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贼众大败,追奔数十里。敬德、相率众八千来降,还令敬德督之,与军营相参。屈突通惧其为变,骤以为请。太宗曰:昔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毕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

刘武周闻金刚败,大惧,弃并州走突厥。金刚收其馀众,欲复战,众莫肯从,亦与百馀骑走突厥。于是并、汾悉复旧地。

(取材于《旧唐书》《资治通鉴》)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精兵三万             假:借用
B.太宗尝自帅轻骑       觇:侦察
C.之于美良川             邀:邀请
D.诸军战小             却:后退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手敕曰             怀王悉发国中兵
B.宋金刚相持             为一
C.民闻太宗帅而来             天下笑者
D.为贼             不知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能平殄武周
必定能够平定消灭刘武周
B.人情恇扰
人情惧怕侵扰
C.初不之觉
起初二人没有察觉这种情况
D.金刚竟以众馁而遁
金刚竟然认为兵士饥饿逃走了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出了太宗在国家危难之时勇于挺身而出。
B.太宗发教谕民主要是为了告知百姓唐军已经到来。
C.在美良川大胜之后唐军依然采取坚壁不出的策略。
D.屈突通虽多次提请但没改变敬德统率旧部的现实。
5.结尾段中说“于是并、汾悉复旧地”,从全文内容来看,太宗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战果?请分条简述。
2023-01-2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硃虚侯刘章,高祖孙也,年二十,有气力,宿卫长安中。孝惠帝崩,吕太后称制,立诸吕为三王1,擅权用事。章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高后燕饮,高后令章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高后曰:可。酒酣,章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高后儿子之,笑曰:顾而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太后曰:试为我言田。章曰:深耕穊2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吕后默然。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还,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自是之后,诸吕惮硃虚侯,虽大臣皆依之,刘氏为益强。

明年,高后崩。吕禄、吕产聚兵以威大臣,欲为乱。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己为内应,以诛诸吕,立齐王为帝。齐王既闻此计,乃与其舅父谋发兵。汉闻齐发兵而西,吕产乃遣大将军灌婴东击之。婴至荥阳,乃谋曰:诸吕欲危刘氏而自立,我今破齐还报,是益吕氏资也。乃留兵屯荥阳。齐王闻之,亦屯兵于齐西界。

吕禄、吕产内惮绛侯周勃3、硃虚,外畏齐、楚兵,又恐灌婴畔之,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犹豫未决。当是时,群臣莫自坚其命,勃不得主兵,乃使郦寄绐吕禄曰: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为上将,为大臣诸侯疑。何不以兵属太尉,与大臣盟之国。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吕禄信然其计,遂解印之,而以兵授太尉。太尉遂将北军,令硃虚侯监军门。

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徘徊往来。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乃遣章谓曰:急入宫卫帝。章请卒,太尉予卒千余人。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击产,产走,逐产,杀之。

章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之。章则从与载,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驰入北军,报太尉。太尉起,拜贺章曰: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于是太尉勃等得尽诛诸吕,遣章以诛诸吕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

及孝文帝立,闻硃虚之初欲立齐王,故其功,封城阳王。

(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


注释:【1】诸吕:太后(高后)吕雉一族,即三王等西汉外戚;三王指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2】穊:稠密。【3】周勃:官太尉,封绛侯。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后儿子       畜:抚养B.乃与其舅父谋发兵     阴:暗中
C.遂解印     属:叮嘱D.故其功     绌:削减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拔剑斩之          与大臣盟之国
B.立齐王为帝          节信驰走
C.为上将                 得尽诛诸吕
D.为大臣诸侯       患独吕产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而父知田耳
只是你父亲知道种田的事罢了。
B.群臣莫自坚其命
群臣没有人觉得能保全性命。
C.未敢讼言诛之
没有敢公开宣言诛杀吕䘵。
D.帝命谒者持节劳之
皇帝派谒者持符节慰劳他。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章因为得不到职位而忿忿不平,借唱耕田歌旁敲侧击,使吕太后无语。
B.灌婴率军迎击齐王军队,未敢贸然行事,与齐王对峙,保存了吕氏力量。
C.郦寄晓之以理,以国家大义劝服吕禄,为周勃诛灭吕氏一族奠定了基础。
D.周勃遇事沉稳,巧妙布局,智取兵权,并联合硃虚侯,解除了汉室危机。
5.古人评价刘章“硃虚仕汉,功大策长”。请根据文章内容,概述硃虚侯“功大策长”的表现。
2023-01-0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智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当是时,晋国政皆决智伯。智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智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1】惧,乃奔保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2】;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参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率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三家分智氏之田。

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不祀。

(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


注释:【1】赵襄子:晋国臣子,赵地之主。后文的魏桓子、韩康子分别为魏地之主和韩地之主。【2】城不浸者三版: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城墙未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块夹板的高度。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及韩、魏矣             难:难免
B.而二子无喜                 志:心思
C.智伯不                       悛:悔改
D.晋不祀                       绝:灭亡
2.下列对句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伐四卿                              以:凭借
B.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             以:用
C.主何臣之言告二子也             以:把、将
D.子何知之                              以:依据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非反而何
这种情况不是要造反又是什么呢
B.臣见其视臣而趋疾
我看到他们一见到我就快步走开了
C.为之期日而遣之
为此确定了具体日子后送走了他
D.襄子将卒犯其前
赵襄子将最后攻击智伯军的正面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晋国的臣子智伯,一度掌控了晋国的大权,并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B.臣子疵见微知著,预见韩、魏必反,向智伯进言反被怀疑,只好求救于齐国。
C.张孟谈用唇亡则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二子,瓦解了智伯阵营,致使智氏灭族。
D.韩、赵、魏分别得到了诸侯封号,瓜分了晋国的国土,历史的格局发生了改变。
5.第五段中韩、魏二子对张孟谈说“我心知其然也”,请从文中找出可以佐证此话的动作描写语句。
2022-11-11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考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尽,颇有得色,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臾,裁决                    俱:全都。
B.谓紫微舍人齐浣曰             顾:回头。
C.以明皇太平政                    济:救济。
D.近者倦于勤                       稍:渐渐。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自才不及崇 / 皆美于徐公
B.爱身保禄从之 /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 若甚怜,而卒以祸
D.上览表,益加悼惜 / 今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            委积:聚积,堆积。
B.夫不肖用事                            用事:执政,当权。
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        相与:互相,交相。
D.公当出入为藩辅                      出入:指出将入相。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以卿坐镇雅俗耳。
(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
B.崇曰:“然则竟如何?”
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
C.一遵其法,无所变更。
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
D.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
没有顾及到国家的安全和危险,的确是有罪的行为。
5.请把文中“材料一”处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6.当时有人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含有说他是“吃闲饭的宰相”的意思。司马光则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
2022-10-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1]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庭,以悦刘夫人,优名谓之“李天下”。尝因为优,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

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能出气;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泽者,四方藩镇争以货赂结之。其尤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进好采闾阎鄙细事闻于上,上亦欲知外间事,遂委进耳目。进每奏事,常左右问之,由是进得施其谗慝,干预政事。自将相大臣皆惮之。

初,胡柳之役,伶人周匝梁所得,帝每思之。入汴之日,匝见于马前,帝甚喜。匝涕泣言曰:“臣之所以得生全者,皆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就陛下乞二州以报之。”帝许之。郭崇韬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帝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时亲军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莫不愤叹。

初,罗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一不报,皆以示崇韬。崇韬奏之,由是伶宦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亦以贯高伉,恶之,遣婢诉于皇后,后与伶宦共毁之,帝含怒未发。会帝自往寿安视坤陵役者,道路泥泞,桥多坏。帝问主者为谁,宦官对属河南。帝怒,下贯狱;狱吏榜,体无完肤,明日,传诏杀之。

(取材于《资治通鉴·后唐纪》)

(二)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取材于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释:【1】后唐庄宗李勖(885—926),五代后唐王朝的建立者,923年至926年在位。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尤政害人者       蠹:损害
B.常左右问之       屏:遮蔽
C.匝见于马前       谒:拜见
D.狱吏榜       掠:拷打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与优人共戏       而大声发水上
B.遂委进耳目       而此独钟名
C.伶人周匝梁所得       传其事以官戒也
D.与其所以失之者       此世所以不传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或时自傅粉墨
庄宗有时就自己在脸上涂上一些粉墨
B.由是进得施其谗慝
因此景进也乘机说别人一些坏话
C.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
陛下赞许的是和您共同夺取天下的人
D.当为我屈意行之
你还是为我委屈心意去做吧
4.把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1)进好采闾阎鄙细事闻于上。
(2)后与伶宦共毁之。
5.欧阳修认为后唐庄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段(一)加以分析。
2022-07-16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边邑,南越王守天子约,不敢擅兴兵,使人上书告天子。于是天子多南越义,大为发兵,遣大行令王恢出豫章,大农令韩安国出会稽,击闽越。淮南王安上书谏曰:陛下临天下,布德施惠,天下摄然,人安其生,自以没身不见兵革。今闻有司举兵将以诛越,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越,方外之地,剪发身之民也,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非强勿能服,威弗能制也;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自汉初定以来七十二年,越人相攻击者不可胜数,然天子未尝举兵而入其地也。臣闻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中国之人不知其势阻而入其地,虽百不当其二。得其地,不可郡县也,攻之,不可暴取也。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间独数百千里,险阻、林丛弗能尽著,视之若易,行之甚难。天下赖宗庙之灵,方内大宁,戴白之老不见兵革,民得夫妇相守,父子相保,陛下之德也。越人各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奉不给上事,自相攻击,而陛下发兵救之,是反以中国而劳蛮夷!且越人愚戆轻薄,负约反复,其不用天子法度,非一日之积也。壹不奉诏,举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七卷》

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也。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节选自《淮南子·汜论训》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南越王守天子              失之者,鲜矣
B.剪发身之民也              行有余力,则以学
C.而循俗未足              多乎哉?不
D.而皆于治                    君子本,本立而道生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间独数百千里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地图察其山川要塞              余始循
C.其不用天子法度                    羡长江无穷
D.是反以中国而劳蛮夷            师道之不传久矣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闽越王的进攻,南越王向汉武帝上书告急。汉武帝很赞赏南越王的忠义,准备发兵援救南越。
B.在淮南王看来,夏商周三代王朝认为越人的土地无法居住,越人野蛮无法统治,不值得烦劳中原王朝。
C.淮南王从地理环境和国家当前形势等角度规劝武帝不要出兵,否则战争就没有停止的时候。
D.选文二告诉我们,改变古法不对,因循守旧也不值得赞赏,法令制度要适合当时的情况。
4.淮南王劝阻武帝发兵的理由印证了选文二的哪一句话?请将原句写下来。
5.听了淮南王刘安的话后,你认为汉武帝该不该出兵?引用《论语》中的句子阐释你的理由。
2022-03-10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