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观(1049-110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本词大约写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因党争被贬,初抵郴州、寄居旅舍之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语双关,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月色暮霭的凄婉迷茫,更写出了词人的失意怅惘。
B.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前面用“可堪”二字领起,表现了词人虽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的坚毅。
C.“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词人在被贬途中收到亲友的问讯,不仅没有得到慰藉,反而增加了他的离恨别愁。
D.“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寄托了词人不愿流落异乡、想有所作为的愿望。
2.词中说“此恨无重数”,请结合全词,分析其主要蕴含了哪几重“恨”。
2024-04-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①绍圣四年(1097),朝廷再度贬谪元祐党人,苏轼被流放惠州,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也被贬郴州,停留约一年,又被贬横州(今广西横县)。秦观在离开郴州前写作本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两句描写当时的郴州景色。天空弥漫着浓浓的雾气,楼台在雾里消失了:月影朦胧,夜色昏暗,渡口一片凄迷。
B.“桃源”一语双关,既指桃源县,也指美好的政治理想。所谓“桃源望断”实际是说自己理想的失落,是对当时政治形势感到迷茫。
C.“驿寄梅花”三句连用两则典故,写自己漂泊在外,渴望得到亲友的慰问和消息,但地僻路遥,全无音信,更增离愁别恨。
D.最后两句词人似无理而问,郴江之水已经注入了词人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间接表达了词人对不幸命运及现实政治的不满。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变而凄厉矣。”请赏析这两句词的凄厉意境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4-04-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调研语文试题
23-24高一上·四川·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释:①此词写于宋绍圣三年,秦观被冠以私撰佛书的罪名,削秩贬官郴州。②丽谯:华丽的高楼。③小单于:唐代曲名,其音呜咽悲凉。
1.下列选项不符合词作内容的一项是(     
A.“湘天风雨破寒初”一句,描写满天风雨冲破了南方的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词人枯寂的心也因此燃起了希望。
B.词人用词极为精审准确,“迢迢”突出夜之长;“清”突出夜之静,心之凉。写出了词人辗转难眠,思绪万千的情态。
C.“峥嵘岁又除”交代了词人年复一年流徙在外的处境,在阖家团圆的除夕,痛楚之情溢于言表。
D.尾句“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两句运用对比和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哀苦之情。
2.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为人生失意之作,试比较二者在营造意境和抒发情感上有何不同。
2024-02-21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十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各题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1.下列对秦观的《鹊桥仙》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两句点出了织女会牛郎时的情景,“弄”和“传”字运用比喻手法,云霞为他们的相会感到高兴,流星为他们传递着离愁别恨。
B.“柔情似水”,“似水”照应前面的“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之水,既深且长。
C.“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句,词人以“金风玉露”映衬这次相会,表现了这种爱情的纯洁和超凡脱俗。
D.就全篇而言,这首写神话故事的词,句句写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成为千古抒情绝唱。
2.对范成大的《鹊桥仙》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用“满眉颦”形容新月当空,情景交融,匠心独运。
B.本词的主旨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出一辙。
C.本词借神话故事诉说人世悲情,蕴含作者对人生的深切体悟。
D.整首词用质朴的语言再现复杂的情感,词意隽永,感人肺腑。
3.两首《鹊桥仙》用了哪种共同的抒情方式,分别对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表达了怎样的看法,请简要分析。
2024-01-15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调研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①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所作。②丽谯,绘有彩纹的城门楼,后指楼,即城门上的更鼓楼。③小单于,唐代大角曲名。④雁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出了词人长夜难眠的苦闷,一个“虚”字,既写出环境的深幽空寂,又流露出贬谪生活的寂寥与空虚。
B.“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两句写出词人听尽乐曲、思虑万千、仍未入睡的情态,虚实相生,内涵丰富。
C.“峥嵘岁又除”交代了词人年复一年流徙在外的处境,尤其是在他人阖家团圆的除夕,痛楚之情溢于言表。
D.明人沈际飞评此词曰“伤心”,确是道出来这一首词的情感特点。从词的内容到词的音调,无不充满了凄婉哀伤的色彩。
2.前人评价秦观“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请说说“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2024-01-08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点出时间为春日早晨,点出地点在家中小楼,点明主人公的心境百无赖。
B.这首词通过“晓阴”“淡烟”“飞花”“丝雨”等意象,情景交融,刻画了一位闲居闺中、内心充满轻轻寂寞和淡淡哀愁的女主人公形象
C.“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句,把“飞花”比作“轻梦”,把“丝雨”比作“细愁”,化抽象为具象,给人强烈的新奇之感,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D.整首词中,词人并未正面刻画女主人公的外在形象,而是借助气氛的渲染和环境的烘托,着力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晚清词家陈廷焯曾说:“《浣溪沙》结句,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请赏析此句之妙处。

7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三首

秦观

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需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B.第二首前两句写碾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自有闲适情趣。
C.两诗都写秋日,时间都在秋夜,而地点有别:一为舟中,一在家里。
D.两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但观察都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动人。
2.两首诗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3-11-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杏园:园林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大雁塔南。②捻(niǎn):持取,捻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端“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三句,描绘了一幅细雨霏霏,杜鹃啼叫的初春图景,语言清秀柔丽,深美婉约。
B.上片末,总括一句“无奈春归”,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上述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但也只是一种“无奈”之情,并没有断肠长恨的呼号,这使得全词有一种纤柔婉丽之美。
C.下片“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两句中包含幽微深婉的情意。这两句是由冯延巳“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捻红杏蕊”的词意化用而来。
D.词的下片,侧重写伤春之人。抒情主人公独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树枝头的画楼,斜倚栏杆,手捻花枝,一会儿又放下花枝,默默无语上视天空,心中无限怅恨。
2.上片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2023-11-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①娟娟:美好的样子。②月姊:月宫中的仙子。③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前三句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态、神情的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
B.上阕后三句承上“妒”字,借月中嫦娥之悔恨,风姨之风流善妒突出牛郎织女爱情之可贵。
C.下阕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复杂心态,七夕相会过于短暂,徒增无限新愁,不如不见。
D.全词虽辞无丽藻,语不惊人,但通过反衬笔法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
2.试比较本词与秦观《鹊桥仙》所抒之情的异同。   
2023-10-09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小孤山

秦观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将小孤山置于汹涌的江流中,借以突出长江千回万折的磅礴气势。
B.“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表明小孤山是大自然造化的杰作,以此衬托其所处环境的凶险。
C.下片以两岸群山衬托长江中流的小孤山,“却把此峰孤绝”既写小孤山的傲然独立,又暗示作者的处境。
D.“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用典,写行人驻足喝彩的情形,与上片“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呼应。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激浪飞珠溅雪”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卷起千堆雪”都运用了比喻,把浪花比作雪,形象生动。
B.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都是从大处着笔,写得大气磅礴,境界宏阔。
C.秦观创作风格大气雄健,同苏轼、辛弃疾等人都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本词就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学过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通过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作者理想的爱情观。
D.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主题健康,歌咏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又深感余味不尽,颇受启迪,成为七夕诗词中经久不衰的佳作。
2023-10-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