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观(1049-110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各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请简要分析“忍顾鹊桥归路”的“忍”字的表达效果。
2.分析这首词的修辞特点。
2021-03-10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古诗词诵读》(同步习题)-【新教材精创】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统编版必修上册)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望海潮

秦观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①金谷:指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②铜驼巷陌:古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相对,后称铜驼陌。③西园:宋时洛阳的董氏西园为著名的园林,后世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④茄:即胡笳,古代传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⑤兰苑:美丽的园林,也可指西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英”即梅花,“冰凘”意为解冻时随水漂流的冰块,“东风”则指春风,点明冬去春来的时间节点。
B.下片“碍”和“妨”,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C.“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心中情感,呼应上片“柳下桃蹊”。
D.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景起情结,今昔交错,虚实交融,含蓄委婉。
2.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1-02-24更新 | 354次组卷 | 5卷引用:《天天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
3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海潮

秦观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钟。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时秦观自会稽(今浙江绍兴)还里,访隋氏陈迹。②万井:古代以八家为一井,指人口稠密众多。③纹锦制帆:隋炀帝以锦缎制船帆。明珠溅雨:隋炀帝命官女洒明珠于龙舟上,以拟雨雹之声。爵马鱼龙:爵,同“雀”。指各种鱼龙雀马之类的戏玩之物。
1.对比柳、秦两首《望海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海潮”这一词牌为柳永所创制,柳词所写的城市是杭州,秦词所写的城市是扬州。
B.柳词下阕“羌管弄晴”三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画卷,“弄晴”“泛夜”互文见义,“嬉嬉”二字,将渔翁与采莲姑娘欢乐的神态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C.秦词上阕“豪俊”句写扬州多有才智杰出、气度宏伟之人才,“曳照”句写达官贵人络绎不绝,华丽飘曳的服饰映照着春光。
D.两首词都运用了铺叙和对比的手法描摹城市的盛况:疆域辽阔,人口稠密,景色优美,人们生活奢华。
2.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与秦观的《望海潮(星分牛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试做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①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观词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B.古人鸿雁传书,秦观词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字句句,触目成愁。
C.“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
D.全词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格,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营造的意境。
2020-12-03更新 | 346次组卷 | 7卷引用:古诗词诵读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纤云弄巧”,既写出了初秋夜空轻盈多姿的美丽,又将纤云与织女之巧联系了起来,形象地烘托了织女的美丽和聪慧。
B.“银汉迢迢暗度”中的“迢迢”二字,既是从空间上写出了牛郎和织女相距的遥远,又是从时间上说明牛郎和织女因久久不能相见而相思之情的绵长与渴见之心的迫切。
C.“金风玉露”一方面点明了牛郎和织女相会的节令、环境,另一方面又写出了景物的优美和相逢的可贵,烘托出了他们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
D.作者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了坚贞诚挚的爱情,表达了“欢娱苦短”之痛以及对朝夕相伴的向往。
2.这首词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2020-10-21更新 | 429次组卷 | 6卷引用:《鹊桥仙》(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6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诗词今译

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图案,飞驰的流星传递出相思的愁苦。牛郎和织女悄然无言,各自横越过漫长的银汉。秋风白露中的相会虽然短暂,却胜过人间无数寻常的白天夜晚。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怎么忍心回望由鹊桥回去的路。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守相伴!

诵读自测
1.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个精妙的比喻写尽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对男女主人公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C.本词的内容是歌咏牛郎织女的神话。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写依依惜别之情。
D.这首词主要运用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2.简要分析“忍顾鹊桥归路”的“忍”字的表达效果。
3.简要分析这首词中体现出的爱情观。
2020-10-13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古诗词诵读
19-20高二下·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名校

7 .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下列对《鹊桥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纤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
B.上片第三句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之清幽,牛女相距之遥远;“暗渡”既点“七夕”题意,又紧扣“恨”字。
C.下片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
D.下片末两句以振聋发聩之笔,否定了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2.下面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纤云”变化出优美图案,“飞星”传递着离愁别恨,可谓“化景物为情思”。
B.“金风玉露”描绘出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显示出这对爱侣心灵的高尚纯洁。
C.作者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了坚贞诚挚的爱情,表达了“欢娱苦短”的主题。
D.本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赋予一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感人肺腑。
2020-04-04更新 | 327次组卷 | 3卷引用:《鹊桥仙》(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8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阮郎归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1.本词上阕中的“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2.《红楼梦》的不少回目中,常把两个不同的情节并置在一起交替着写,如第九十七回,就是将“黛玉焚稿”和“宝钗出闺”两个情节放在一起来写的。请简要分析将“黛玉焚稿”和“宝钗出闺”交替描写的艺术效果。
2020-02-13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飞星传恨”中为什么是“恨”而不是“爱”?
2.“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运用这个意象有什么好处?
3.分析这首词的修辞特点。
2020-01-02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鹊桥仙》(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秦观是北宋时_________派著名词人,这一词派的代表词人还有_________等人。(请写出一位)
2.对本词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缘情写景,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B.“可堪”两句写自己所处之地:驿馆孤单周围是春寒日暮,杜鹃哀鸣,以自己凄凉的处境与所向往的美好地方相对比,更加深了处境的可伤,人生的可悲。
C.下片由叙实开始,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使客居他乡的词人略感安慰。
D.这是一篇抒发谪居之恨、羁旅忧思的作品,虚实相生的手法运用娴熟自然,构成了本词凄迷幽怨,意蕴深沉的艺术特色。
3.前人有读上片“杜鹃声里斜阳暮”一句,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重累,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2019-10-29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华东师大版高二第三册第六单元十八 宋词四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