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永遇乐•投老空山

辛弃疾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注】①投老,将老,临老。②政,通“正”。尔,如此,这般。③停云,停云堂,是词人在铅山居所的西北隐湖山上修建的一处建筑,按陶渊明诗意,取名为“停云”。陶渊明的《停云》诗为思念亲友而作。④催诗雨,杜甫诗中有“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主要抒发了由新种杉松和修书未成而引起的感慨,表现了词人此时的处境和复杂的心情。
B.“政尔堪叹”,词人感慨自己将来恐怕看不到杉松成荫,更感叹繁华和欢娱多么令人留恋。
C.“万事不关心眼”,词人想要归隐后不再理会闲事,欲以超然物外的态度来摆脱内心的挣扎。
D.词人梦醒后,起身欲给亲友写信。片刻间狂风怒号,倒翻纸笔;又突然片云昏暗,急雨催诗。
2.这首词思想情感丰富,词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注】,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飞鞚(kòng):纵马疾驰。鞚,马笼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浓密的柳树旁边纵马疾驰,露水拂落,衣衫湿润,行人心里感到沉重压抑。
B.宿鹭孤影轻动,词人猜想它应是梦见常以为食的鱼虾,想像合理,生动有趣。
C.词人上片写景,过片由景及人,摄取的沿途的几个镜头动静相生、形神俱到。
D.本词语言风格简朴淡雅清丽,环境清新秀洁,人物风韵悠然,富有诗情画意。
2.简要赏析“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两句的妙处。
2021-08-2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楚狂声:指楚国的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接舆曾路过孔子的门口,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③“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上片反用屈原诗句,并用“滋兰”、“树蕙”之词,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节和情操。
B.词的下片在批判轻重颠倒、是非不分的社会现实的同时,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处世态度。
C.“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D.与一般的离别之词不同,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虽是答别之词,却无常人的哀怨之气。
2.本词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2021-02-06更新 | 49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0-2021 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①,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②。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③。

【注】 ①鸣髇血污:鸣髇(xiāo):即鸣镝,是一种响箭。《史记·匈奴传》载匈奴太子冒顿作鸣镝,射杀其父而夺位。此借指金主完颜亮被部属杀死。②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③射南山虎:《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富民侯:《汉书》载:“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日塞尘起”开篇营造气氛,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下文“胡骑”“汉家”对举,进一步写出两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场面。
B.“谁道投鞭飞渡”一句,以前秦苻坚南侵东晋投鞭断流却不免败亡的典故,暗指宋朝军队虽规模宏大,却终究不堪一击,令人痛惜。
C.“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二句,正是词人自己当年飒爽英姿的写照。词人以“季子”自比,突出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意气风发的少年锐进之气。
D.全词上阕颇类英雄史诗开端,下阕转而表达了壮志消磨之悲,多处用典故寄寓情志,颇见雄豪之气,体现了辛词一贯的风格。
2.请简要分析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