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21-22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拴红头绳的鸡腿子

张爱国

1985年大年初三,一大早,我们堂兄弟姐妹十一人就冒雪来到二十里外的大姑家。每年的这一天都是我们最盼望的,因为我们在大姑家有好吃好喝的,还可以疯玩。今年更不一样,三伯家的大哥腊月结的婚,新嫂子是第一次到大姑家,按风俗,大姑是要给她备个鸡腿子的。嫂子有鸡腿子,依大姑的性格,我们也不会没有。

一进大姑家的门,我就看见大姑家的大桌子和小桌子上都摆好了油果、麻饼和方片糕等茶点。大姑高兴坏了,先是拉着嫂子一番嘘寒问暖,又一个个摸摸我们的脸,和她比比高,然后叫我们坐席,吃茶。我年龄小,往年都是坐小桌子的,不料大姑却说:“国子,你今年十二岁了,该坐大桌子了。”我高兴得泥鳅一样挤进哥哥姐姐们中间。

当大姑笑着捧来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鸡腿子时,我们一个个眼光呆直——这几年家里虽然养了几只鸡,但除了年三十晚上,至今连一块鸡皮都没吃过。

“这是你的,云儿。”大姑首先将一个鸡腿子放到嫂子面前,笑着,又像是命令,“你吃,一定要吃。”然而,当看到大姑放到我们面前的鸡腿子时,我们的眼光突然暗淡——这些鸡腿子上,都拴着醒目的红头绳。

昨天晚上,奶奶一再告诫我们:“明天到你大姑家,大姑一定给你们准备了鸡腿子,你们要看有没有拴红头绳。没拴,你们就吃;拴了,就是你大姑借来的,不许吃!”奶奶眼睛红红的,“你们去了,你大姑恨不得把她腿上的肉挖给你们吃,可是,唉……”

原来,这些鸡腿子只是大姑借来做做样子的,是为了尊重“一桌无二席”的习俗。

“大姑,我茶点吃饱了,吃不下。”我姐似乎吞了一口口水,笑着,把她的鸡腿子放到盆子里。

“我也饱了,大姑。”胖姐跟着说。

大姑看着她俩,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转而对嫂子说:“云儿,你吃,我撕给你吃。”大姑三下两下将嫂子的鸡腿子撕碎,还将一块鸡腿肉塞进她的嘴里。

我看着嫂子吃。虽然她想努力保持新媳妇的矜持,想尽量把嘴巴张得小一点,但只要鸡腿肉一进嘴,她嚼上三两下就吞进肚子里。我狠狠地吞下几口口水,目光又落到我的鸡腿子上:油晃晃的,散发着热气,热气里全是鸡肉的香味,直钻鼻孔。那根红头绳已浸透油水,变成暗红色,刺眼得很,可恶得很。

大姑又到厨房里忙去了。门外,谁家放起了鞭炮。弟弟妹妹们开始闹起来。我悄悄指着我的鸡腿子,低声对身旁的胖姐说:“我这个怎么没拴红头绳?”

胖姐看了看,惊异地说:“对呀,你的怎么没拴?”

“我今年十二岁,第一次坐大桌,大姑有意让我吃的吧?”我说,“奶奶说,没拴红头绳就能吃,对吧?”

“嗯。你运气好,吃吧。”胖姐看着我的鸡腿子,咂了咂嘴。

大姑过来时,发现我还在啃鸡腿骨上的那一小块脆骨,很吃惊,却连忙笑着走开。

不一会儿,我姐悄悄把我叫到大姑家后院,一把揪住我的耳朵:“谁叫你把大姑借来的鸡腿子吃了?你知道大姑借了多少家才借来这些鸡腿子的?”我姐恨不得一口把我吞掉。

“我的没拴红头绳,能吃。”我疼得龇着牙,“胖姐也看到的,真没拴。”

“扯谎!”我姐丢开我的耳朵,伸手从我口袋里掏出那截油乎乎的红头绳,“扯谎!打嘴!”我姐一巴掌打来。我急忙躲开。我姐又一把揪住我的耳朵,狠狠一拧。“啊——”我一声惨叫——我的耳朵本已冻伤,被她这一拧,撕心般地疼。

我哇哇大哭。

我姐也哭了,用袖口擦我耳朵上的血:“谁叫你好吃的?你把大姑借来的鸡腿子吃了,叫大姑拿什么还人家?你不懂事,你不知道心疼大姑,你不知道大姑都没了大姑父……”

“我的两个心肝儿。”大姑压抑着哭声跑出来,一把抱过我和我姐,将脸紧紧地贴在我们的脸上,眼泪决堤一般,“都怪大姑,大姑没本事……”

直到现在,每年去给大姑拜年,七十多岁的大姑都要给我们准备一个鸡腿子,虽然我们早已不再稀罕吃它。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一进大姑家的门,“我”首先看到的就是茶点;当大姑捧来鸡腿时,我们又一个个眼光呆直,可见当时生活的贫困。
B.文章写了两次口水,在鸡腿子面前,“我姐”是“似乎吞了一口口水”,“我”是“狠狠地吞下几口口水”,二人年龄不同,反应也有差异。
C.文章写大姑从厨房出来,看见“我”在啃鸡腿骨上的一小块脆骨,吃了一惊,又笑着走开,神情转换里传达出她对侄儿的疼爱。
D.文章写现在去给大姑拜年,她仍会给每人准备鸡腿子,可我们“早已不再稀罕”,说明生活富裕之后,人们很容易忘记曾经的贫困。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气候和地点,大年初三、冒雪、大姑家等富有生活气息的词句,让读者很快进入特定的年代、气氛之中。
B.文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写“我”像泥鳅一样挤进哥哥姐姐们中间,写大姑的眼泪像决堤一般,生动贴切,能准确传达出人物心理。
C.文章补叙头天晚上奶奶对我们的反复告诫,写她的眼睛红红的,说话时欲言又止,这一情节与后文姐姐说出大姑没了姑父形成照应。
D.文章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虽着墨不多,却将大姑好客、热情、慈爱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3.本文中间写“我”的鸡腿子没拴红头绳,这一突转在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本文为何以“拴红头绳的鸡腿子”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瓷瓶
薛长登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他如实说。
“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瓷瓶”是贯穿小说全文的线索,“瓷瓶的真假”这一悬念直到小说结尾才见分晓,王家两送瓷瓶的情节安排深化了主旨。
B.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家送的瓷瓶,可见他并不是恩图报的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被救者的馈赠。
C.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医院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铺垫了下文,为顾林去卖瓷瓶埋下伏笔。
D.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边看边摸,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E.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2.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
3.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