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绿油油的麦芽

王哲

在我国的最北边,大雪封山的时候很冷,冷到一口唾沫掉地上都能结冰碴子。大栓在村口发现洪恩的时候,洪恩已经被雪埋住了。大栓开始以为是傻狍子被人撵急了钻雪窠子里了,他上去一脚踢在隆起的雪包上,然后便看见一个人撅着屁股趴在雪地上。

大栓费了很大劲儿才把洪恩弄到家里,但洪恩浑身都是冻伤,躺在炕上已经不能说话了。

这时候大栓想到了老胡,老胡懂点儿医道,村里谁有个小灾小病的都先找他捅咕捅咕,他要没辙了,再去镇上请郎中。

老胡给洪恩把了脉,又把眼睛翻开看看,然后说,没事儿,都是冻伤,缓一阵子就好了。

洪恩敷上了老胡用獾子油熬制的冻疮膏,躺了没几天勉强可以开口说话了。他告诉大栓和老胡,他是一家生药铺的二柜,因为和大柜有矛盾被东家开除了,他本来是来投一个朋友的,可朋友如今已经不在了……说到这里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大栓说,洪大哥没事儿,你要不嫌弃以后就在这儿待着吧!

老胡说,大栓说得对,你现在无家可归了,以后就把这儿当你的家吧!

洪恩看着大栓和老胡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流泪。

老胡说,大栓,洪恩既然倒在咱村口,那说明和咱村有缘,好人也不能让你一人做了。

尽管大栓不愿意,但老胡还是说服大栓把洪恩送到自己家里。

老胡说,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半拉郎中,他现在还有病,你有啥能耐和我争?

洪恩对大栓千恩万谢,住在了老胡的家里。后来村里人知道有个外乡人遇难了住在老胡家里,都纷纷拿着东西前来看望,还有人拎着酒和肉。

洪恩在这个村子一住两个月,病好得也差不多了。他几乎成了吃百家饭的,只要随便走进一家,大家都会热情地招待他。

但最让他感动的还是老胡,他全身大面积都有冻疮,开始的时候躺也不是坐也不是,很难受,老胡就给他熬草药喝,让他少受不少痛苦。

另外老胡给他单独收拾出一间屋子,从不让老婆孩子进去。他虽然是个落难之人,但老胡对他一向很敬重,跟他说话也是商量的口气。

洪恩曾经问过老胡,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好?

老胡说,谁让你遇上我了?

洪恩明白,换做任何一个人落难了,只要遇上老胡,他都会这样对待的。

洪恩感叹地说,老胡哥,我真不知怎么谢你了!

老胡说,我又不是为了让你谢我!

洪恩本来对人性丧失信心了,他一门心思地为东家劳碌从无二心,可东家还是不信他,把他扫地出门了。是这个村子和这个村子的人让他对生活又有了希望。

老胡在听完洪恩对往事的诉说后,对洪恩说,但凡人做事儿,老天都看着哪!不是老天没长眼,是我们求的太多了。

老胡家过得还不错,在村南有好几垧地的麦田,播下种子以后,洪恩经常陪着老胡在麦地边儿走走。

天蓝得仿佛像刚用水洗过了一样,几只山鸟儿落在麦田里吱吱地叫着,刚刚萌芽的麦田绿蒙蒙的,有一股清香飘浮在空中,很好闻。

洪恩说,老胡哥,我看种地真不错,比做生意强多了!

老胡说,种地是靠天吃饭,旱涝成灾的,弄不好就会颗粒无收。

洪恩说,起码省心。

老胡说,我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你不一样。总有一天你会离开这里的。

老胡说得没错儿,刚要收麦子的时候,洪恩所在的生药铺东家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找到这里,说错怪洪恩了,现在他已经把大柜撵走了,要请洪恩回去当大柜。

洪恩临走的时候,全村人都出来送他。老胡和大栓套了一挂马车一直把洪恩送到城里。

洪恩拽着老胡和大栓的手说,大恩不言谢!

送走了洪恩,大栓和老胡回到村里天已经黑了。

大栓对老胡说,哎,你说这小子以后发达了,能不能把咱哥俩忘了?

老胡说,你说啥呢?

大栓说,我怎么看他不把咱哥俩当回事儿了?

老胡说,你知道啥!依我看洪恩是个有心人,再说了,我们帮他是看他落难了,又不是图他啥!

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洪恩走了以后再也没回来。一次大栓去城里看亲戚,听说洪恩做了生药铺大柜后发了大财,便去生药铺看他。他一到生药铺门口,正好洪恩从屋里出来上了一辆黄包车,他赶紧喊洪恩的名字,可洪恩连头也不回坐着车走了。

大栓很生气,回村便把这件事儿告诉了老胡。

老胡沉吟一下说,他可能没听见呢!

大栓说,我离得那么近,他咋会听不见?明明是听见了也不搭理我!

老胡说,大栓,这事儿过去了,以后不要再提了!

大栓说,怎么能不提呢?当年我们那么帮他,要不是我把他背回来,他早冻死了。

因为这年天旱,附近的几个村子都颗粒无收,大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好不容易盼到春天要下种了,大家都很犯愁。

这时候,洪恩忽然派了一个伙计赶着大车挨家送麦种,只是没有老胡和大栓的。

大栓问赶车的伙计,为什么没我的。

伙计说,这你要去问我们东家。

大栓气得真想揍洪恩一顿。

老胡呵呵地笑了,然后调侃大栓说,你也别着急,也许咱的恩太大了,他一时还不上。

大栓说,啥?小恩都还了,大恩反倒不还了,这世上就没这个理儿啊?

所有的村民得了麦种以后,都在欢天喜地地播种。只有老胡和大栓的地里冷冷清清的。

老胡架不住大栓撺掇,还是套了一挂车准备到城里去看看洪恩。他只想和洪恩叙叙旧。

当车经过自己和大栓家地头儿的时候,老胡被两片地里绿油油的麦芽惊呆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恩被东家开除,在投靠朋友不得之后遭遇雪难,而恰巧被大栓发现,故事便由此展开。
B.大栓和老胡都是热心肠,他们争着收留洪恩,最后还是老胡以懂医道的理由占了上风。
C.村民纷纷看望洪恩,热情招待他,体现出费孝通所说的“乡土社会”具有温暖人情的特点。
D.大栓从城里生气而归,一是气洪恩三年都没有回村里看看,二是气洪恩故意不搭理他。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细节描写生动,如洪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只是一个劲儿流泪”,这些细节表现出洪恩对被开除的往事难以释怀。
B.小说的语言独具匠心,如“傻狍子”“獾子油”等北方物产,“雪窠子”“捅咕捅咕”“半拉”等方言,都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C.小说插叙老胡为洪恩单独收拾出一间屋子的情节,既体现出老胡对洪恩的敬重,突出人物形象,又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D.小说善用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如老胡多次说帮洪恩不图什么,表现了老胡不求回报的心理,反衬了大栓的自私狭隘。
3.小说中画横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并非闲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4.高三(1)班举办“学写小小说”主题活动,李老师提出小小说要注意写好结尾,通过巧妙构思在结尾处完成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突转。请据此简要赏析本篇小说的结尾。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头发的故事

鲁迅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乖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他说:“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A】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我不堪纪念这些事。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

⑤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至于髡,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们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又闹起来了。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

⑥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太不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

⑦N收回目光望向我,继续他的絮叨:“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辩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⑧N用胳膊在空中比划着手杖,说:“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撅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⑨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

我说:“回去么?”

⑪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⑫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

⑬他戴上帽子说:

B】“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一九二○年十月

(有删改)

【注】①双十节:191110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时间,后被中华民国政府定为国庆纪念日,世称“双十节”。②扬州十日,嘉定屠城:指顺治二年清军攻破扬州和嘉定后对当地民众大屠杀。③洪杨:指洪秀全和杨秀清,太平天国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军留发而不结辫,被蔑称为“长毛”。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我发现日历上没有关于“双十节”的提示,“原来”“一点没有”等词语表达了“我”的失望与悲哀。
B.N先生对北京“双十节”情形的感慨,既有对“挂旗”各家的佩服,也有对“忘却的”各家的讽刺与批判。
C.文中的N先生与《阿Q正传》中的钱大少爷同是留洋归来的人,都被骂作“假洋鬼子”,但他们思想并不相同。
D.文章中N先生的讲述让我们看到革命其实并未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这与《阿Q正传》揭示的问题相似。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段看似与头发无关,实际上是通过“双十节”将叙述设定在辛亥革命这一历史背景上,引出后文对头发的故事的讲述。
B.第⑧段画浪线句叙议结合,交代学生们剪辫子的风波,为后面N先生发出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等感慨做铺垫。
C.本文运用多层面对比,如N先生与“我”的对比,革命者的大义和牺牲与后人流于形式的淡漠纪念的对比等等,引人深思。
D.本文通过讲述与“头发”相关的一系列故事,表达了作者鲁迅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小见大,具有警示意义。
3.鲁迅的小说常带批判色彩,请文中以A、B两处画线句为例加以分析。
4.本文几乎通篇以N先生独白的方式展开情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好处。
2024-05-2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语文试卷(一)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鼓王

沈念

山里瑶民寡言,一棒子打不出三句话。冯茂山是个例外,到底是在外打工见过世面。他刚从学校回来,坐在屋前抽烟。儿子读乡里的寄宿中学,最近不想读书了,逃课泡网吧给逮住了,学校把他从广西南宁叫回来了。

他长了张蛮面,眉头紧锁,手指夹着吸烟,烟快抽到过滤海绵,烟雾从鼻子眉毛前袅娜上升,穿过发丛。我赶紧按下快门,额头的皱纹里,像是向外冒着白雾。他屋里的墙贴得花花绿绿,其中有一张《梅山图》,画的是盛装打扮的瑶民聚在一起打长鼓。

你会打长鼓?

十六岁就跟父亲学会了。

容易学吗?

那时节白天田里活忙,只有晚上学,我学了36套动作,复杂的是72套,现在怕是会打的没剩几个人了。

你父亲从哪里学的?

他是跟乡上中学朱校长的爷爷学的,那是一个老师公。乡里的师公都会打,他和盘修年是老搭档,还有朱校长的父亲,我们习惯叫朱老伙计,套套动作打得精妙,可惜瘫痪卧床好几年了。

你打的年头也不短,也是老师傅了?

朱老伙计盘老哥才是真的老师傅,当年两人打的桌上长鼓,站在一张四方桌上围着烛火穿来转去,轰动过整座大瑶山。这几年我在外打工,很久不打了,我做娃的时候,打鼓的节庆日子,跳唱作乐,三天三夜,现在没那个氛围了。过去永城歌舞团的来请我教学生,是他们团长带队来学的,我猜那几个学会的现在怕也不打了。

能不能打一套?我举起相机,做了个拍摄的动作。

②冯茂山犹豫,抱着歉意地说,大瑶山打长鼓是有特定时间的,腊月十五后正月十五前,祭祀还愿,婚嫁喜丧,开春放炮,重大的文化活动,别的时间我们不打,再说,我屋里的长鼓都封存在阁楼上了。

我不愿强人所难,就和他聊教育儿子这件事。

我们离开,冯茂山送到半坡口。

刚把晚饭吃完,黄旺生跑来,冯茂山明天上午想请我去看打长鼓。我心中一喜。

第二天我到冯茂山家中时,他已经换好了瑶服,穿一双青色圆口布鞋。我四处搜寻,没有看见长鼓。黄旺生也陪着来了,悄声说道,民间保管长鼓有讲究,平常放在阁楼上,过春节或还愿时就摆在神台上,打鼓前要拜神,民间说法是请鼓。有的还去庙里拜祭,请法师请鼓,打完后再送回庙里收鼓。老班子打长鼓,师公必须净身、穿瑶服,表示有诚心,这样才灵验。

说话之时,冯茂山已从阁楼取下来一个雕花杉木长鼓,摆在堂屋神龛前。他点燃香和几张纸钱,蹲在地上念念有词,纸钱烧成灰烬后,他起身站立,双手持香放在额头前,面对神龛三拜,将一支香插到神龛上盛米的碗中,另两支香分别插到前后门的地坪上,最后走进堂屋,持起神台上的长鼓,宣告请鼓仪式结束。

想看文打还是武打

老叶第一次看,请鼓仪式搞得如此庄严,也来了兴趣,何为文,何为武?

我说,两种风格,与地域有关。

黄旺生站在身后,低声补充,文打步伐活,人墩得矮,动作平稳缠身,也显灵巧。武打的动作舒展幅度大,节奏感强,粗犷有力。

老叶说,都晓得村书记是吹鼓手,没想到也是个打鼓手?

黄旺生憨笑,连忙摆手,没吃过猪肉还不允许见过猪跑路啊。

冯茂山先给我们演示几个基本动作。他左手手心朝上,握住鼓身中部,横于身前,虎口朝着一端鼓头,这是阳手横鼓。左手握鼓中端,手心向上,鼓头朝左下方,鼓前低后高,这是下阳斜鼓。他又摆一个姿势,左手虎口朝上握鼓中部,竖立身前,这是正竖鼓。

老叶急性子,听得一头雾水,催说赶紧打一段,说多了记不住。

冯茂山缓步退到屋坪中央,说给你们打一段走角吧。

黄旺生对老叶说,走角就是走路。过去出门肩挑背扛,山路窄,人不能挺直身体,都是趴着往上爬。

冯茂山立定身,调匀呼吸,原地右脚轻跳,左脚屈膝勾脚前抬,脚落定,身体左转一圈,左手下阳斜鼓,经右手拍击后于左肩旁反竖鼓,双脚作跪蹲状。接着左手前翻腕,长鼓划出一道上弧线,落至左侧阳手横鼓,上右脚来一个大八字半蹲,右手拍鼓,鼓向左经立圆划到右边成正竖鼓。又接着左脚上勾前抬,右脚原地小跳,鼓向前立圆一周成正竖鼓,右手击鼓尾。他曲蹲吸跳,上肢手臂变换鼓花,透着股刚劲气,动作流畅得像条水中游鱼,扑溅出一朵朵水花。

我端着相机,咔嚓不停。老叶看得津津有味,鼓掌叫好。

瑶山长鼓有讲究,打鼓拜四方,待冯茂山东南西北各打一遍,立身收鼓,额头上冒出一层细密汗珠。他气息起伏,说这只是打了几套动作,到了正式演出,全部打完要个把多小时,打完下来一身湿淋淋的。

我说,冯师傅打得这么好,不接着打太可惜了。

可惜什么,地球离了谁都照常转。

没想过带几个徒弟?

老师傅不打也不教,年轻人不学更不爱。

讲心里话,是不是觉得没引导、少扶持?

③冯茂山不吭声。老叶说,应该把你们当长鼓传承人养起来,大家四处讨生计,不是个办法,长鼓作为非遗文化也难发扬光大。

④冯茂山露出怅惋之色,凡事都有个命数,世界变化太快,前几年有一回县里文艺汇演,请了盘修年老哥带我们去表演,一个舞蹈教练排练节目,非把动作改得花里胡哨的,把盘老哥肺都气炸了。

说完,冯茂山进屋收拾,准备回南宁。

(选自中篇小说《长鼓王》,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描写了初见冯茂山时他留给我的印象,其中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使这一形象的展现更具生动性和画面感。
B.句子②冯茂山的“犹豫”,有对遵从传统习俗的考量,长鼓表演充满仪式感,一般在重大的场合、特定的时间进行表演。
C.句子③冯茂山“不吭声”,表现出他默认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着“没引导、少扶持”的问题,此时他内心复杂又难以言说。
D.句子④冯茂山的“怅惋之色”,体现了他内心对舞蹈教练随意更改表演动作的无奈以及对长鼓表演受到这种“待遇”的惋惜。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细致描绘了冯茂山打长鼓的场景,使用连续的动词,突出其技术纯熟,运用比喻体现其动作流畅。
B.本文与《祝福》都采用限知视角叙述故事,也都借“我”表现出知识分子面对困境时“彷徨”的一面。
C.“相机”作为小说中的物象,不仅捕捉了瑶民生活中真实的瞬间,同时也记录了非遗文化的精彩画面。
D.小说结尾“冯茂山进屋收拾,准备回南宁”,叙述简短,耐人寻味,丰富了人物形象,暗示小说主题。
3.文章写我与冯茂山初次见面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4.有人说本文讲述当下乡村文化在传承中遭遇的尴尬,乡村(民族)文化在消失中被唤醒,以及被推到前台的希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5-20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一片戈壁

李玲

那一天,我突然出现在这片戈壁油区,茫然地看着班车挽起的尘土尾已缓缓地落到地上,班车消失于一个山包拐弯处,将新员工往更远的地方送。光秃秃的土地,从我脚下铺向远处的青克斯山,山上则是火烧火燎后般的苍寥景象。

志平师父站在我对面,我看到他脚下的光秃向他背后无边的戈壁一溜烟跑远了。他的手脸和戈壁一个色,深浅褶皱里藏着条条黑色油污,像是岁月的符印贴在脸上。他穿一身被油污腌得可以挂住蟑螂的红工服,手持一根新折的红柳枝,帽檐转到后脑勺。如果不是看到他手里的红柳枝在摇晃,会让人怀疑他就是一个套着衣服的铜像。很多天后我才知道,这是我们采油班的传统:徒弟报到那天,师父要接,不管手头有什么要紧的活儿。

嘁。他说,从红柳枝上掐掉一小段,衔在嘴巴里,上下打量我。

我不妥协地把背着黑背包的腰板伸得直直的,崭新的红色工裤、工服、工帽和土黄色夏工靴,是合规的三穿一戴,白色手套耷拉着手指塞送裤子口袋。点缀着粉色桃心的飞巾缠脖,黑色口罩遮脸,墨镜让我的视野镀上一层茶色。我把帽檐拉到眉峰,变本加厉,撑开一把遮阳伞抵御戈壁强烈的紫外线,另外一只手把耳机往耳朵眼里使劲塞。手机单曲循环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包裹成木乃伊一样的身体不情不愿地走到他跟前。

师父拿着红柳枝的手背在后面,像是一个私塾老先生拿着戒尺,他围着我转了一圈后,猫着身子睁大眼睛看我的墨镜。嗯,我没收一个瞎徒弟。他吐掉嘴里的红柳枝,看,现在驴头停在了上死点。相反,驴头把头低得不能再低了,就是下死点。他突然将教杆空中一挥,得意地说:我成群的钢铁驴牲就养在这片庄稼地里,我只要鞭子一挥,它们就齐扬齐俯,它们是我指挥有方的兵马。他的目光顺着红柳枝,指向了天空,俨然一个将军。我定睛一看,明白了他所说的钢铁驴牲就是磕头机。每台磕头机有每台磕头机俯扬的频率,正在我们周围远远地、错落有致地上扬下俯。

师父,今天咱们可以下课了吗?我把口罩、飞巾统统扔到地上,因为脸上被汗水蜇得有点儿疼痒了。扔掉的那一瞬,炎热的戈壁送来缕清凉,我贪恋地呼吸着拖尘带土的空气,不远处正在钻新井,推土机正在推钻井井场。耳机里,刘若英在唱:请允许我尘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过去,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才隐居在这沙漠里。

为了摆脱自己对磕头机的恐惧,在那一年冬末,我心里突然生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动,扔掉管钳,踢翻清洗剂桶,将磕头机停在驴头高高仰起的位置,徒手爬到横梁上,去看驴头指向的远方。可是我除了光秃秃的戈壁和成群结队的磕头机,什么也没有看到。我迎着粗犷的风,发出一声叹息。毕竟我没有那么长的舌头,伸进千米油层,汲取大地深处黑色的血液。我下来后,腿脚开始发软,无望地张着嘴巴,看一股风旋在一台停止运转、高高昂起头的磕头机的驴头上,又从我的脚底吹起被太阳舔得所剩无几的雪,我使劲往外吐吹进入口腔的沙子。

吐什么吐,沙子入胃助消化。师父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背着手,握着一把小榔头。这里的采油工已经换了好几茬了。师父驻足感叹,我蹲下来观察他的脚尖印出来的脚窝,有轻有重,各怀心事。蹲的时间久了,我抬起和膝腿一样酥麻了的头。巡井路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猪毛菜给一截巡井小路串联起珠翠项链。等到了深秋,猪毛菜开花,姹紫嫣红,就像是给小路戴上了花环。我猜我之前的女师傅是个极爱美的人,才有心收集起猪毛菜的种子,播撒在这条巡井小路上,给我的心情也戴上了项链和花环。

师父突然想到了什么,踏起纷飞的尘上,跑掉了。只见他走到一台磕头机前,开始操纵刹车。但是手刹蹄片老化,反复了几次,还是抱不死刹车轮,磕头机一再溜车。他失落地跟说我:这些磕头机是不是和我一样,老了?

我开玩笑说:天天有闲力气对我‘嘁’,怎么会老呢?

他没有接我的话茬,我低头看他印在井场的脚窝,有几个脚窝凌乱、无秩序。他放弃了刹住磕头机的打算,任驴头上上下下摆动。

你看。突然,他指给我看远处。一前两后,三只黄羊在梭梭间赛跑,扬起十二只蹄。这戈壁路长着呢,以后还是你们年轻人走。他语气牵拉下来,我还有一年就退休了,都成一头老驴了。我们以前叫我们的师父老八权,哈哈,不知道你心里咋喊我的。

又是长时间的卡壳。

我有点儿心酸,没有接一句话。

天裂了!师父突然大声喊起来,把我的注意力从十二只蹄上拉回来。我好像看到经久不变的剧本里的字在颤抖,急忙问:哪里?哪里?师父一脸认真地说:你看,闪电。它把天空劈开了大口子。他刚说完,大风过后阴云密布,夏雷破空而来,大雨漫漶而至。我们一起跑进狂风骤雨里,伫立在这突至的风雨中。当我被雨水完全打湿,放眼望去,上百台磕头机依旧在扬俯起伏。我突然听到,有种声音正在挣脱磕头机和我的身体。

我们扔掉手里的工具,仰起头朝向密密匝匝砸下来的雨滴,把头昂成了磕头机。我看到驴叫声五光十色地冲向了天空。我在这些声音里认出了自己的声音,但又好像不是我的嘴巴在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见面时志平师父的“嘁”,表现出对采油班的传统和“我”这个新徒弟的不以为意。
B.为符合工作要求,“我”不仅“三穿一戴”,还准备了飞巾、墨镜、太阳伞等物品。
C.“我成群的钢铁驴牲”,这一称呼带着亲呢、得意以及能指挥它们齐扬齐俯的骄傲。
D.师父“突然想到了什么,踏起纷飞的尘土,跑掉了”,是想去证明自己还没有变老。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那一天”开篇,用追述的方式开启“我”的回忆:用“突然”一词,引发了读者对“我”来到这片戈壁油区的好奇。
B.文中引用歌词,不仅与前文手机循环播放歌曲这一内容相照应,也含蓄地表达了“我”告别旧日来到戈壁,初次参加工作的内心感受。
C.将串联巡井小路的猪毛菜比作珠翠项链,并想象它们深秋开花时姹紫嫣红的景象,这暗示了终有一天“我”也会成长为戈壁中的奇迹。
D.把头昂成磕头机,驴叫声五光十色冲向天空……文章以“我们”置身于狂风骤雨的场景结尾,充满激情,让人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
3.文中两次写到师父脚窝的印痕,各有怎样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4.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师父的形象的。
2024-05-16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张进德是一个没有家室的人。曾有过一个衰老的母亲,他是很爱她而且很孝顺她的。然而她不幸于他最后一次的回乡时死去了。自从母亲死了之后,这乡间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牵得住张进德的一颗心了——在这乡间他不但没有房屋,没有田地,以及其他什么财产,而且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了。他决定在城市中或在矿山上,永远地过着那种群众的工人的生活。那生活并不舒适,所受的压迫和痛苦,并不较农民的生活稍微减轻,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那生活较为有趣。

他整登过了四年的矿工的生活,做工吃饭,这是穷人的本分,他从没曾想到自己本分以外的事。不料他回到矿山不久,工人们便闹起增加工资的风潮,而他在这一次的风潮中,莫名其妙地被推为罢工的委员。于是他的生活,接连着他的思想也就从此变动起来了,他遇见了不知来自何处的革命党人。他们的宣传使他变换了观看世界的眼睛……

在此以前,他以为这座矿山是给穷人们以生活的工具的,没有了这座矿山,便没有了几千个人的饭碗。现在他明白了,工人们从这座矿山所得到的很微末,而他们的血汗,尽为资本家所吸取去了,他们却并没有得到十分之一的代价。他很会思想,于是他思想到工人生活的困苦,矿山上一切情形的黑暗……②最后他思想道,这世界是不公平的,应有改造的必要,而他,张进德,应如他所认识的革命党人一样,努力做这种改造的工作。

他渐渐变成了矿工的领袖……公司方面对于他的仇恨,和着工人们对于他的拥护,同时增加起来。不久,在半月以前,他在矿山上宣传革命军快要到来了,而他们,矿工们,应当赶快起来改良自己的生活……公司方面听到了这种危险的消息,便沟通了当地驻防的军队,决意将他捉到,以至于处死。因此,他不得已又逃回到自己的乡间了。

乡间差不多还是半年前的乡间,可是张进德却完全不是半年前的张进德了。半年前的张进德所能告诉乡人的,不过是些矿山上的琐事,半年后的张进德却带回来了一些无形的炸药。无声的巨炮,震动了这乡间的僻静的生活。自从他回到乡间之后,一般青年的农民得到了一个指导者,因之,③他们的心已经不似先前平静,而他们的眼睛变得更为清明……

张进德住在他的表姐夫吴长兴的家里,他明白他这次的回乡,虽然是不得已的事,但是他想,他的任务在于改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他都应当不要忘记了这个……

这乡间终究与他有密切的因缘,而且这一次的回乡,这乡间突然引起了张进德的趣味。在半年以前,当他离开它的时候,他决定不再留恋它了,因为在这里已经没有使他留恋的东西。④那时他只觉得它僻静,没有趣味,抵不得那城市或矿山的生活。但是现在呢?对于张进德,这乡间的面目改变了。矮小的茅屋,农民们的困苦的生活……以前他觉得很平常,因之,也就从没想过这些现象是不合理的,可是现在他却觉得了:这是不合理的现象,所以也就有改造的必要!……于是他决心将自己的思想向一般年轻的农民们宣传,而对于年老的农民们,他以为他们的脑筋太腐败了,不大容易新鲜起来。

他的宣传得到了效果。青年们都渐渐地蠕动起来了。每一个人的脑筋里都开始活跃着一种思想:现在是时候了,我们应当干起来!……

(节选自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

文本二:

俄国十月革命的耳闻目染,促发光慈在回国的岁月里,始终将革命作为文学创作的中心语汇。蒋光慈是第一个以革命视角为出发点来从事小说创作并获得较高成就的作家。《少年漂泊者》回答了时代青年的道路选择问题,《短裤党》创作于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发生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显示了作家为革命斗争自觉服务的责任感:《咆哮了的土地》是一部以革命现实主义的笔触,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研究早期农民运动的长篇小说,标志着作家的革命思想已经走向成熟。

蒋光慈不仅从文学创作和理论层面宣扬革命,而且还与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组建社团,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阵地,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拓荒者和开辟无产阶级文艺批评阵地的战斗者。1927年,左翼文艺运动蓬勃展开,蒋光慈与洪灵菲,钱杏邨等人成立革命团体太阳社,太阳社的文艺刊物《新流月报》后更名为拓荒者,成为中国左联的机关刊物。

(节选自侯敏、刘丽《东亚革命的歌者蒋光慈及其文学创作》)

《咆哮了的土地》是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创作于1930年,当时正是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发展时期。作家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贴近现实,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以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出路问题:中国革命事实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革命必须走井冈山道路!这就在主题思想方面超越了此前的乡土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节选自余学玉《咆哮了的土地》的文学史地位)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张进德的基本情况,看似无关紧要,但为下文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做了铺垫。
B.文中将张进德带到乡间的思想比作“无形的炸药”,是为了体现乡间农民思想的愚昧与落后。
C.文章成功塑造了张进德这个革命形象: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有斗争才干,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
D.文章既有浓郁的革命激情,又有细致的客观描绘,生活真实感和现实感很强,堪称“红色经典”。
2.对文本一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本分”,是指除了“做工吃饭”再不关心其他的任何事情,表明此时的张进德还没有革命意识。
B.句子②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张进德的内心世界,说明他已成为一个矿工领袖,对“改造”旧世界充满信心。
C.句子③写“他们的心”和“他们的眼睛”的变化,这种细节描写深入人物内心,突出了张进德对青年农民思想的影响。
D.句子④将乡间生活与城市或矿山的生活进行比较,借以突出乡间生活“没有趣味”,此处描写与文章开头形成了照应。
3.文本二中提到的《咆哮了的土地》中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问题,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向的。
4.蒋光慈是一个“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请结合两则文本,谈谈你对文学创作中“革命现实主义”的理解。
2024-05-1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核心考向(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拜谒赣江源

四平

①通向赣江源头的小路,对我来说,显得格外平和自然、亲切宁静。

②在我小的时候,暑假里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在赣江游泳,然后躺在江边的榕树下睡觉。有很多次看着江面往来的船只、顺江而下的竹排,就猜想这些流水的源头在哪里,它们怎么会没完没了地流。后来离开赣南,浩荡赣江浓缩成心中记忆,源头梦想偶尔在心间闪现。

③章江和贡江分别从南岭与武夷山流下,两江汇合成赣江以后就一路滔滔北去。千里赣江,纵贯江西南北,它不仅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象征,也培育涵养了独特而悠久的赣地风情与文化,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

④离家千里的游子,总有自己的故乡;奔流千里的江河,总有自己的源头。赣南地区东北部的石城县,在历史上有闽粤通衢之称,这里就是赣江的发源地。深藏在武夷山西麓密林中的石寮河,就是赣江的源头。

⑤当初,那些因为战乱而逃出中原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辗转来到江西以后,就在远离战祸的赣南居住下来,使家族的香火、中原的文化在青山绿水间延续。那些继续迁徙的人当中,有的人南溯章水,越过大庾岭,到达岭南地区;还有的人则东逆贡水而上,到达武夷山西麓的石城县,穿越武夷山进入福建宁化,再向闽粤各地扩散。在漫长的时间里,江西石城与福建宁化之间的曲折山路,不仅成为人们行走赣闽的天然通道,也逐渐成了许多客家人的心灵驿路。

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当初的迁徙队伍中,一户范姓人家选择在武夷山西麓的古道边住了下来。天长日久,这里就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家园,看护这里的山岭、溪流和林木,就成了他们的天然使命和具体内容。后来,行走在闽赣之间的人们有了这样一个亲切、温馨的七岭驿站,武夷山两边的人知道了一个叫作七岭村的地界。

⑦尽管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七岭村也改叫了源头村,但这个被山林环抱的小山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宁静、质朴,除了规模不大的祠堂用青砖砌成,其他顺着地势高低错落而起的房屋,都是用一样的黄土夯筑而成,屋墙上开出一样的门窗,屋顶盖着一样的黑瓦,在山林中平和、朴素地存在着,并静静地向世人传达着家的原本含义。村舍前面积不大的稻田里,静默的禾斗、堆积的稻草,显示出紧张收割以后的放松、宁静;黄牛静卧在田埂上咀嚼、回味自己的日子,鸡群奔忙在稻田里享受着发现与收获的快乐,它们与在田间闪烁穿行的小溪一起,成为一幅平静、自在的山村生活图画,传达一种我们已经生疏却依然美好的音韵。

⑧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眷顾之情,总是通过森林来传达,花开叶落的景象,生死枯荣的规律,始终在传达造物的启示。行走在赣江源头的秘密山林里,清静、自在地呼吸着清新的山林气息,轻松、悠闲地聆听着活泼的溪流清音,不仅有了回归山林的喜悦,也清楚意识到不息的赣江流水,得益于赣南茂密的山林,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真切写照。

a山林,在涵养赣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里不仅有常见的以松杉为主的针叶林、竹林、阔叶林等,还有罕见的成片原生榉树群落,栲木、楠木、枫香等珍贵树种在这里安然生存,香果树、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这里平静生活,并显露出远离欲望的宁静、不忧刀斧的从容。

⑩人类对自然的感恩,也总是通过对草木的珍爱,对环境的保护体现出来。林间的小路,是一代代源头村人巡山护林时踩出来的,它虽然细小得若有若无,却极具韧性地把周边多座山岭连在了一起。在某种意义上,b道路既是经济状况的标志,也是人类欲望的反映,这里的小路既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拓宽,也没有因为时代变化而改观,一直保持自己的本色,就如源头村的人一直信守祖辈传下来的规矩:除了在林中拣点柴草、挖些冬笋、采采蘑菇,就连采药这样的事村里也没有人干,更不会有砍伐林木、毁林造田的举动。小路在岁月中、山林间无声地延续,它不仅延续着一种集体的生活方式,也延续着一种朴素的人生态度。

沿着林间小路,走过一片片山林,跨过一道道山溪,在一阵更加激越的溪流声中,赣江源头的流水呈现在眼前……

c无言地跪拜在不竭的源流前,心里感觉到一种回家的踏实和幸运,还有深深的感激和祈望。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文章的抒情主人公,“我”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构成了文章的主体内容。
B.对客家人迁徙过程、定居生活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他们深深的敬意,丰富了文章内涵。
C.文本点染得当,以七岭村为点细描细绘,渲染了赣江源头平静、自在的生活画面。
D.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依次写来,表达了对从容恬静的生活的向往。
2.下列对文段和画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⑦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出七岭村宁静、淳朴的特点,真实还原了田园生活的本来面目。
B.句子a用拟人手法,指出山林涵养了水源,水源又使山林更加繁茂这一事实,引起下文。
C.句子b表达作者的观点,既有对赣江源头原始、古朴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物欲生活的贬斥。
D.句子c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写出作者对赣江源头深厚悠长的情感,又照应了标题。
3.为什么说千里赣江“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联系全文回答。
4.文章写的是“拜谒赣江源”,却在文中多处写到山间的小路,请结合文本说明这样写的用意。
2024-05-06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大联考(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串门去(节选)

李娟

进入二月后,白天越来越长,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当我们迎来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阿孜拉和她的妈妈后,也憋不住了。在当天的晚餐桌上大家商量着列出了一份计划表,开始挑选合适的日子陆续出门拜访邻居。先由年轻人开始,然后是嫂子,接着是居麻。

其实早在一月,我和加玛就说好了二月一起出去串门的事。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因为,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话,白昼一晃而过,哪怕去最近的人家拜访,也未必能当天去当天回。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

我很早就开始期待这趟行程了。期待的同时却发愁没有像样的外套。都脏得不像样子,脏得洗都没法洗……随着二月一天天来临,大家也替我着急起来。我决定穿我的皮大衣,虽然臃肿不合身,毕竟是干净的。大家都说:豁切,又不是去放羊。太邋遢了。

我又想穿我的短羽绒衣。因为它是深色的,不太显脏,而且合身又利落。大家说:不行,太冷!

我说:天不是已经热了嘛。

加玛用汉语说:去,热。回来,冷。——回来的话,太阳就西斜了,温度迅速降了下来。

居麻大方地说:行啦行啦,我的衣服借给你吧!

我伤心地说:豁切!

终于到了出门那一天。一大早加玛就提醒我,一定要穿刚洗过的那条裤子!这天她洗脸的时间格外漫长,然后又足足打扮了半个小时。

我坚持穿我相对体面的那件但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反对。我只好妥协,只好把肮脏的长羽绒衣套在短羽绒衣外面。依大家说的,一到地方就赶紧脱下来塞在马鞍后。

本来这天打算去北面牧场拜访加玛的一个同学家,但因一时找不到散养在外的坐骑,耽搁了些时候。等备好了马要出发时,突然东北面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人。走近一看,正是那个同学和她的妈妈!真不愧是最适合串门的一个日子啊。两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

于是我们又卸了马鞍,脱去衣服。大家回到地窝子里亲亲热热地叙话。嫂子去毡房割了一块肉,为客人蒸了手抓饭。

送走客人后,已是半下午了。大家在赶牛之前摆开餐布重新喝茶,还开了个会。这回决定第二天改去西面牧场上加玛的一个远房兄弟家。那里也很近,骑马只需一个小时。

第二天,赶完小牛后,加玛继续花大半个小时洗脸、打扮。这回我们顺利出发了。我还是长羽绒衣套着短羽绒衣。郁闷的是,短羽绒衣虽短却宽松,长羽绒衣虽长却瘦窄。为了能把胳膊挤进袖子并且合上胸前的拉链,我折腾了老半天。

两人一路向西。走到旷野尽头的沙梁时,又沿着沙梁折向西北方向。渐渐走到两座沙丘间的豁口处,那里有明显的两条汽车辙印。我们拐上汽车路,在起伏的沙梁间走了很久。又渐渐离开车辙,继续向西。

每当小路带我们走向高处时,加玛就为我指向大地的各个方向。详细地告诉我哪个地方住着谁,谁又是谁,谁和谁有什么关系,谁的谁离此地多远……说了许多,似乎这片大地其实也是热闹的。可举目四望,苍苍茫茫。走着走着,脚下的小路越来越清晰,牲畜蹄印越来越密集、匆忙。渐渐又行至高处,这时我一眼看到前方沙丘起伏处有一小团漆黑的角落——到了!沙漠是黄的,雪地是白的,天空是蓝的。整个世界都是浅色的,唯有历经无数个冬天的这一小块人畜栖身地是深色的。像一小块镇纸,稳稳压在起伏动荡的大地上。在那团黑色之上,天空和大地的距离最远。

我们放慢速度靠近。我一心想的是如何在被人看到之前从紧紧裹在身上的脏外套里挣脱出来……那拉链可真难拉!……很不巧,还没到地方,就被人发现了。先是两个孩子站在地窝子门口呆呆地张望。渐渐认出加玛后,他们大喊一声,欢乐地奔跑过来……

那时我们已经走到沙窝子一侧的平地上,那儿栽着粗粗的马桩。我下马后,尽量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挣扎了一番才脱离那件又脏又窄的外套。但孩子们毫不在意,一声不吭充满期待地看着我们系马、整理衣物和头发。当我们向地窝子走去时,孩子们又赶紧冲在前面,提前为我们开门。看我们走得慢慢吞吞,又从门边冲回来,陪我们一起慢慢走。等走到地窝子近前,再次冲上前开门。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地笑。

(节选自《冬牧场》)

[注]①豁切:哈萨克语,意思是行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反对我仅穿相对体面的短羽绒服上路,可见他们并不像我一样在意衣服的整洁,而更注重保暖。
B.送走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后,我们也憋不住要去拜访邻居,可见冬牧场生活的枯燥与寂寞。
C.快到要拜访的客人家时,我匆忙脱掉脏外套,虽然装作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但内心充满了尴尬和慌张。
D.在迎接我们的时候,孩子们一会冲到我们前面,一会冲回来和我们慢慢走,可见客人来访时他们的兴奋。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记述了哈萨克牧民在冬牧场生活中的几个小片段,内容真实,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如临现场的感觉。
B.互相拜访的客人并非亲近的亲属,如同学、远房兄弟,既表现出牧民生活的寂寞,也现出牧区人们的热情和洒脱。
C.我们终于准备好要去拜访加玛的同学,却因为她们正巧来访而打乱了计划,这种延宕让我们激动的心情变得失落。
D.冬牧场上人畜的栖息地被广阔的天地衬托得极其渺小,作者用镇纸来比喻它,流露出对艰苦环境中的生命的赞美。
3.作者擅长描写人物,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往往三言两语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语言描写的特色。
4.冬牧场环境的艰苦并没有削弱哈萨克牧民对生活的热爱,这一点始终渗透在李娟的散文中。请结合文本对串门过程的描写,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牧民们对生活的热爱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杨头的大老黑

魏永贵

大老黑在春天的一个夜晚莫名其妙地不见了,或者说飞走了。

老杨家的孩子们都觉得这是一个不祥之兆。

大老黑是一只八哥,一身羽毛油黑发亮,嗓音清亮,通人性,擅与人对话。对老杨头来说,那可是他的宝啊!眼下,孩子们都不知道如何跟躺在床上的老杨头交代。

多年前老杨头老伴走的时候,孩子们把母亲送上了山,突然觉得老杨头矮了许多,饭量小了,话也不多说了。孩子们提议轮番接他去家里住,老杨头对墙上的遗像说:“我得守着你们的妈。”大家只好默许了。过了很久,孩子们发现老杨头开始偶尔下楼跟邻居们聊天了。再后来突然有一天大女儿发现,邻居们开始着手给老杨头介绍老伴了。

大女儿一个电话把兄弟姊妹召集回来了。大家委婉的说笑明确表达了一个中心意思:老杨头找老伴是万万不可的。大女儿转天买了一对绿色金刚鹦鹉,配了一个金色笼子。鹦鹉叽叽喳喳热闹不已,老杨头的脸上却什么表情也没有。精明的二女儿第三天就把鹦鹉送了人。二女儿说:“大姐你什么脑子!你不是故意刺激爹吗?你咋不干脆买一对小鸳鸯再配一曲《天仙配》循环播放呢?”

二女儿很快去花鸟市场买了一只八哥。卖鸟的老板说:“这个品种的八哥,稍微调教调教就能说会唱。”老板让旁边的一只八哥现场演示。可是,一周下来,买回的八哥不光不开口,几乎还不吃不喝。一边枯坐的老杨头说:“你把人家单个儿弄来了,人家没准还惦记着老婆孩子呢!”二女儿一听,赶紧又去市场买了一只。两只八哥在一起,依旧没有啥动静。老杨头又说:“它俩本来就不是一家的,你硬把它俩凑在一起,它们能开心吗!”没多久,第二只八哥在一个夜晚没了——死了。二女儿问:“咋就没了呢?”老杨头望着安了栅栏的窗户外,说:“你问我,我问谁去?没了好,一个不用被关着了,一个落了个清净。”

八哥到底还是只剩原先那一只了。老杨头对二女儿摆摆手:“你不用瞎操心了。”老杨头开始自己伺候八哥了。他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大老黑。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俩都单身了,咱谁都别嫌弃谁了。”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都不找老伴了,不给别人惹麻烦了。”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先把饭吃了,咱往后的日子还得过下去。”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下去遛遛弯,晒晒太阳,憋在屋子里就成傻子了。”

老杨头吃饭前要先喂大老黑,喝茶前要给大老黑喂水,洗澡前也要先给大老黑刷一刷。老杨头还拿出以前老伴留下的梳子给大老黑划拉划拉,老杨头说:“大老黑你好,你看你的头发多么黑多么密多么亮。”

那天老杨头刚刷完鸟笼子坐着喝茶,突然听到一声:“你好!”老杨头一愣,以为产生了幻觉或者谁在卧室里,接着又听到一声:“你好!”这一声字正腔圆,还带着他的几分南方口音。

这一次,老杨头明确听到——准确说是看到——声音来自大老黑。老杨头急忙上前:“大老黑你好。”大老黑随即回应:“你好你好!”

老杨头哈哈笑了,手舞足蹈。

很快,大老黑会说的短句越来越多了,比如“拜拜”“恭喜发财”“回来回来”……一般四字的口语偏多。后来有一天,它还模仿老杨头的笑声,嘎嘎嘎的,猛一听就是老杨头自己在笑。孩子们偶尔回来的时候,大老黑就成了焦点,好不热闹。

那天是老伴的忌日,送走回来聚的孩子们,老杨头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老杨头很久没有喝酒了。他举起酒杯瞅着墙上老伴的照片,正要说话,大老黑却先说了:

“别喝酒。”

老杨头愣住了,举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老杨头缓过神来,急忙问:“大老黑,你说什么?”

大老黑又一次清晰地回应:“别喝酒。”

老杨头彻底蒙了。不是因为大老黑说了他从来没教过的这几个字,而是因为,大老黑说话的腔调、语气,几乎跟老伴生前一模一样。

自此之后,大老黑似乎无师自通了。老杨头出门的时候,大老黑会说:“带钥匙。”老杨头吃饭的时候,大老黑会说:“别噎着。”老杨头睡觉的时候,大老黑会说:“喝药药。”——都是老伴的语调,都是老伴生前爱说的那些话,几乎都是三字一句。而且,这样的话,大老黑只给单独在场的老杨头说。

老杨头好多次泪眼婆娑。

时光不居。这个春天,儿女们频频聚在老杨头的家里,老杨头病入膏肓了。

儿女们在客厅背着老杨头商量墓地的事,大家意见不统一,声音有些大。突然,一个声音在他们身边炸响:“吵死了!”大家都愣了:这不是老娘生前的腔调吗?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大老黑。大老黑又说话了:“快走吧!”还是那个曾经熟悉的声音。

儿女几个在疑惑且有几分恐慌中匆忙下楼走了。

第二天他们再来的时候,大老黑不见了,笼子空空的。老杨头躺在床上,两眼看着天花板。

“大老黑怎么就没了呢?奇了怪了。笼子好好的,窗户也是关闭的。”眼下,大家不知道该不该告诉老杨头。不祥之兆啊!

最后,二女儿拿了主意:不告诉他。二女儿说:“爹已经这样了,哪还有心思管这个邪乎的八哥?”

两天后,老杨头走了。

后来的一天,物业的老李碰到老杨头的大儿子,犹豫了一下,说:“你爹走之前的一个晚上,干了一件事。”大儿子很警惕地问:“你什么意思?”

老李就把老杨头大儿子拽到物业监控室,让他看一个回放的画面:深夜里,老杨头费力地推开窗户,愣了许久,然后把手中的一个黑东西往外一抛。那个被抛的东西没有落下去,而是在窗前悬停了一会儿,最后在夜幕里消失了。

老杨头大儿子看清楚了:那是大老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杨头因为妻子的离去而感到十分失落。但随着年月的流逝,老杨头渐渐开始重拾生活的信心。
B.天生聪明的八哥来到老杨头家一周后仍然不开口说话,是因为老杨头在家并没有调教它的兴致。
C.老杨头对大老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起初觉得彼此处境相似而心生悲悯,后来则把它视为老伴。
D.大老黑说话,将在老杨头的家中商量墓地的儿女们赶走,是希望给老杨头最后阶段独处的宁静。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倒叙起笔,将飞走的大老黑作为故事的开头,既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文章写老杨头与大老黑的对话时,多次用到相似的句式,使得文章叙述节奏张弛有度,彰显了小说语言的魅力。
C.文章中不仅灵活运用动作、心理描写,还使用了丰富的语言描写来展现主次人物间的对话,使得画面更加形象生动。
D.文章最后借物业的老李这个次要人物来揭示事情的真相,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增添了文本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3.老杨头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老杨头的儿女们并非真正关心他,只是在寻求自我安慰。请结合文本,为这一看法提供相关依据。
2024-04-30更新 | 57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白鹿原(节选)

陈忠实

白嘉轩背着褡裢朝县城的方向走去。秋末冬初的黎明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凝滞不前。冬走十里不明。浓雾笼罩着的村庄仍然有驱狼的火光明明灭灭。雄鸡的啼叫没有往日的雄壮,而显得黏稠滞涩,像是鸡脖子里全都塞满了鸡毛。白狼的凶讯持续流传。后来又传闻朱先生凭一张嘴、一句话,就解除了从甘肃反扑过来的二十万清军,朱先生因此被张总督任命为第一高参。白嘉轩忙于修复围墙而不闻姐夫朱先生的种种传闻,是昨天晚上鹿子霖带着一脸惊奇询问他关于朱先生的消息时他才知道的。他带着验证传闻和反正以来的种种疑惧和慌乱去找朱先生,听他断时论世。

朱先生在他的书房里接待白嘉轩,他一如往常,看不出任何异样的神态。白嘉轩脑子里顿时蹦出“处世不惊”四个字来。他忍不住说起乡间关于白狼的传言,朱先生笑笑说:“无稽之谈。”姐夫对白狼的冷漠,使白嘉轩感到扫兴,他随之问起朱先生斥退二十万清军的事。朱先生用像冷漠白狼一样的口气说:“传言而已。”白嘉轩不好再问,却又忍不住:“哥。我想你是不会为张总督当说客的。”朱先生却笑了:“你又猜错了,我这回乐意当了张总督的说客。”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诵读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他生命的需要。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已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朱先生诵读圣贤书时,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如同进入仙界。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先生正在晨诵。”两位差官对门房张秀才上了火:“我这里有十万火急的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他接也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朱先生说:“我正在晨诵。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他们自便。”差官听了更火了,再三申明:“这是张总督的手谕,先生知道不知道张总督?”张秀才说:“皇帝来也不顶啥!张总督比皇帝还高贵?等着!先生正在晨诵。”两位差官只好等着,张秀才不失礼仪为他们沏了茶。

朱先生晨诵完毕,挽着袍子来到门房,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的信慷慨陈词,婉约动人,言简意赅地阐释了反正举事的原义,摆置出目下严峻的局势,又说反正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决一死战。张总督说他的革命军同仇敌忾,士气高昂,完全可以击败方升的乌合之众,只是战事一起,市民百姓必遭涂炭,古城必遭毁灭,于理不通于心亦不忍。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这里亦不追击,由他自去陇西。如果方升情愿留住西安,张总督可以保护其颐养天年。

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回去告知张总督,免得贻误战机。”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立即告诉妻子:“快点给我收拾行李。”朱白氏担心地问:“你到哪达去?不是说不去吗?”朱先生说:“我得出去躲几天。我算定张总督还要派人来缠的。”

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嗔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

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

朱先生已经踏上咸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代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要他坐上汽车,带上十二名经过特种训练的卫士以防不测。

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

(有删改)

[注]①《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写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的故事。②朱先生:白嘉轩姐夫,书中最具智慧的人。他自幼苦读,饱学儒雅,淡泊名利,慧眼看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嘉轩由于白狼的传闻带领白鹿原上的村民修复村中的围墙,朱先生对此传言却加以否定,并轻描淡写地回答了白嘉轩所问之事。
B.朱先生没有惊动张总督,而是选择只身一人前往退敌,这是因为朱先生想给张总督一个惊喜,也表现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气。
C.张总督吟诗时“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这与朱先生吟诗时的“热泪涌流”形成对比,两种不同的反应与二人当时不同的心境有关。
D.小说开头部分写朱先生劝退了从甘肃反扑过来的二十万清军,但文章内容对朱先生劝退清军过程只字未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倒叙的叙述方法,先叙述朱先生退敌成功,再叙述退敌的过程,这样的叙述方式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雄鸡的啼叫没有往日的雄壮,而显得黏稠滞涩”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听觉去写触觉,拓展了文本的意境。
C.张总督的书信从侧面写出了朱先生的德高望重,同时“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一句也为朱先生能够劝退敌军做铺垫。
D.本文和鲁迅的《阿Q正传》故事背景都是辛亥革命,本文主人公朱先生是个读书人,而阿Q是一个无业无家的贫苦雇农。
3.本文语言富有特色,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1)秋末冬初的黎明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凝滞不前。
(2)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提出一个关键词:儒道结合。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咳嗽天鹅

铁凝

天越来越冷了。早上,刘富在被窝里拿被头围住下巴,想着今天无论如何得再给省城的动物园去个电话。院子里那只天鹅,说什么也要给动物园送去。

刘富在镇上给镇长开车。他从小就爱干净,后来离开村子去省城当兵,在部队学会开车,虽然刘富最终还是回到家乡的镇上,但他毕竟去外边开过眼界,滋长着一点从前并不明显的小傲气。比如他经常对香改说:“就你,要不是为了让我妈高兴,打死我也不会娶了你。”

香改是刘富的老婆,人长得好看,却生性邋遢,手脚都懒。结婚之后,刘富从来没在自家的大衣柜里找到过要找的衣服。这很让刘富受不了,就为了这个,他和香改闹起离婚。香改说离就离,缺了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话没说完突然大声咳嗽起来,从此这咳嗽没有一天断过。

刘富钻出被窝洗漱完毕,西屋响起香改的咳嗽声。刘富朝东窗根望望,那儿有个半人高的临时小窝棚,是刘富给天鹅搭的。那只天鹅,刘富一睁开眼就想起的天鹅,在这时好似响应着香改的咳嗽一样,从窝棚里伸出雪白的长颈也“咳、咳、咳”地高声叫起来,又仿佛是同它的临时主人刘富打着招呼。

这只天鹅是镇长亲戚送的,镇长说这天鹅就归你刘富了,你看我忙成这样哪有工夫管天鹅呢。刘富便不敢不接下这天鹅。他拉着天鹅往家走,心里有几分恼火。天鹅来到刘富的家,刘富的女儿热烈欢迎。女儿立刻上网查了天鹅的资料,它的学名应该是咳声天鹅,属鸟纲,鸭科,全球易危物种。刘富把“咳声天鹅”听成了“咳嗽天鹅”,从此没改口。女儿上网查到省城动物园天鹅馆里的天鹅吃胡萝卜、鸡蛋、蚯蚓。现在这只天鹅就得每天吃家里一个鸡蛋,刘富很心疼。

这天鹅在家里养了些日子,还显出和刘富挺亲,每天早晨刘富一出屋门,它准在东窗根的窝棚里“咳、咳、咳”地大叫几声。常常在这时,西屋的香改也会咳嗽起来,好似迫不及待和天鹅比着赛。

一天早晨,刘富在院子里迎接了天鹅的问候之后,就见它步履踉跄地从窝棚里钻出来,站也站不好,走又不敢走似的。刘富立刻发现了问题:这天鹅的脚蹼已经干裂。天鹅是候鸟,刘富的小镇既寒冷又没水,能管天鹅一时,却管不了它的一世。

哪里能管它的一世呢?女儿想了想说:动物园。

省城动物园有个天鹅馆,专门养天鹅的。刘富一连打了很多天电话,终于有一次打通了省城动物园的天鹅馆,说了要送天鹅的事。景班长说对不起我们不直接从私人手里收养天鹅,你给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打电话,我们只接收他们批准派送的动物。刘富就给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打电话,几天之间打了五次,到第六次通了,对方说考虑考虑再决定给他开介绍信。

过了一个礼拜,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还没消息。刘富就又打电话,对方说我们没见这只天鹅,不好下结论是不是能送给动物园。刘富说那你们可以来看看。对方说你那个镇离省城200多公里,我们为了看一只天鹅得花多少行政成本啊。刘富有点不悦,说你们这个协会不就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吗?不在这上花成本你们还干什么呀!对方听不得这个,啪地挂断了电话。

就又打。经过十多天四五个回合,终于批准他把天鹅送往省城动物园。女儿说,明天早晨我要再喂它一个鸡蛋。刘富把香改叫到东屋说,明天你也跟我去趟省城。你那咳嗽从来也没好好治过,离婚之前,我得给你把咳嗽治好。香改不吭声,不吭声就是同意。第二天天刚亮,刘富就带着天鹅和香改趁着早起开赴省城。

刘富带着天鹅来到动物园门口,对检票员说了要送天鹅。刘富就随景班长进了天鹅馆,馆中的水池里,果然有一对对的天鹅在游动。在池边溜达了一会儿,景班长领刘富进了旁边的值班室。叫他不要客气,说饭就在这个值班室吃。两人说着话,有管理员已经在桌上摆出两副碗筷,两只青花瓷酒杯,二两装二锅头,一碟花生米。

一会儿粉条菜端上来了。

一会儿管理员叫景班长出去了。

一会儿景班长回来了。

一会儿一只热气腾腾的黑铁锅端了上来,锅里炖着灰褐色的大块的肉。景班长举起筷子冲着铁锅对刘富说,来,尝尝。

刘富说这是鸡呀?景班长说是鹅,你送来的那只天鹅。

刘富放下筷子,似懂未懂的样子。

景班长只好给他解释说,动物园医生为这只天鹅做了体检,结果是它太老了,足有25岁了,体内脏器严重老化,基本不再有存活的意义。

刘富说可它正活着哪。

刘富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天鹅馆的,只记得他掉了眼前一个酒杯。刘富的整个脑袋轰鸣起来,他没有想到,这只麻烦了他几个月的天鹅,竟会让他的心有那么大的说不出的难受。这时从后排座上传出一阵咳咳咳的咳嗽声,他看见了歪坐在那里不急不火的香改。

是啊,咳嗽,刘富曾经那么厌恶香改的咳嗽,他也同样不喜欢天鹅的咳嗽。每当女人和鹅同时在院子里咳嗽起来,他就觉得他的生活纷杂、烦乱,很没有成色。但是就在刚才,当他听见后排座上突然响起的咳嗽声时,竟意外地有了几分失而复得般的踏实感。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富嫌弃香改闹离婚,香改说离就离,缺了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可见香改并不懦弱。
B.天鹅每天吃家里一个鸡蛋,刘富很心疼,所以他多方联络尽快把天鹅送给省城动物园。
C.刘富对景班长“摔了眼前一个酒杯”,这一行为体现出刘富对景班长做法的强烈愤怒。
D.结尾处刘富听到咳嗽声,“有了几分失而复得般的踏实感”,暗示他打消了离婚念头。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补叙手法,补充交代了刘富收养天鹅、父女俩一起饲养天鹅等情节,表现了刘富对咳嗽天鹅的照顾与善意。
B.每天早晨天鹅的高叫声和香改的咳嗽声同时响起,作者在天鹅和香改之间建立关联,使“咳嗽天鹅”具有丰富意蕴。
C.对天鹅的死,景班长解释其“基本不再有存活的意义”,而刘富以天鹅“正活着”来反驳,理与情的冲突中,突出了对生命的尊重。
D.小说叙事与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异曲同工,都是双线并行,本文主线是刘富送走天鹅,副线是夫妻闹离婚。
3.小说叙述景班长留刘富吃饭,连用四个“一会儿”,这样叙述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详细叙述了刘富送天鹅的曲折过程,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