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是“愚”的表现。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之间的特殊语言,即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是不会懂的。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

“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特殊语言”常常特别有效,因为它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这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梗”是网络用语,最初含有“滑稽有趣”之意,后来它被当作某个特定圈子的专属用语,围绕它所产生的文化现象便是“梗”文化。“梗”语言则是“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梗”语言形式丰富,不仅有语言、文字,还有图像、动作等。作为“网络原住民”,青年群体通过缩略字词、谐音替换等方式,对现有词句进行再加工,创造出了大量的“梗”语言。具体表现为:文字图像化,如“表情包”;使用拼音缩略语,如“YYDS”表达称赞、惊叹;数字代替文字,如一连串“999999”字符寓意祝福对方天长地久;增设语义,如“呵呵”作为语气助词被赋予“冷笑”“嘲讽”的词义。可见“梗”文化承载了青年群体的自我认知,反映了他们独具个性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

“梗”文化是线下社交向网络世界的延伸,它使圈层里的青年产生了广义上的情感共鸣。懂“梗”意味着心意相通,可以增进彼此的认同感。“梗”文化犹如一条坚固的文化纽带,为不同的圈层建立起无形的边界,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集合体,将在现实生活里毫无交集的个体联结起来,实现了青年在彰显个性和寻求共性间的平衡。

互联网虽然提供了情感表达的“便利感”,却没有提供思维外化和主观体验的“多维化”。年轻人沉溺在“梗”语言里,不断创造模板化、趋同化的语言符号,这无疑会助长思维的惰性,使他们丧失对优美文字的感知力。比如,面对壮丽的山河美景只会大喊“绝绝子”,经典古文诗句早已被抛之脑后;与人交往只剩下“jrm”(意为“家人们”),把真诚与坦荡隐藏在字母缩写背后。规范的语言文字逐渐被“梗”语言反噬,这会给汉语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笔者以为,由于“梗”文化具有天然的时代感,一味地抵制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数字化生态环境下,需正视以“梗”语言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力,在主流话语体系与“梗”语言的互动演化过程中,既要满足不同文化形式间的价值沟通需求,也要强化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推崇正能量的“梗”文化,比如“赶考”“上新”“中国制造yyds”等,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将“梗”语言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相结合,以传播网络语言的正能量。

(摘编自周子星《青年网络交往“梗”文化的特征及其引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群的相同经验是产生共同语言的前提,共同语言越简单,意味着群体的共同经验越多。
B.字句有固定意义,这会影响实际情意的表达,于是人们交流时常会选择更为直接的会意。
C.“梗”文化能给青年提供情感表达的“便利感”,同时也推动了线下社交向网络世界的延伸。
D.“梗”语言是对主流话语体系的一种丰富,它的兴起演变与当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
B.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附着某些共认的意义,这种观点在两则材料中都有体现。
C.材料一剖析了乡土社会中人们使用特殊语言进行交流的原因,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D.材料二以“相对”“一定程度”“笔者以为”等语对论述作出限制,体现语言的严谨性。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咏叹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礼记》
B.“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
C.“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刘勰《文心雕龙》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乡土社会中特殊语言的主要特点。
5.学校组织学生调查大学生使用“梗”语言的情况,下面是某同学拟写的调查报告大纲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材料二,完成空缺处。
标题大学生“梗”语言使用的调查研究
调查背景信息化网络时代,“梗”语言发展迅速,流行面广。
调查摘要“梗”语言构成方式有缩略字词、谐音替换等。
①“梗”语言受到大学生追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
②存在问题___________
③改进建议____________
2024-02-1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武汉·期中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引得青年男女排起长龙,只为一饱耳福;一方园林浓缩天下山水,白天熙熙攘攘、碧叶红花,夜晚清净优雅依旧光影斑斓……这,是2500多岁的不老古城苏州的城市腔调

以全国0.09%的土地创造全国约2%的GDP,作为制造业重镇和现代产业集群高地,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前十强……这,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苏州的发展基调。

苏州等城市恰如苏作“双面绣”:一城双面,面面精彩。千百年来人文与经济的精巧调和、相得益彰,造就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绵延发展传奇。如果说人文是城市的腔调,那么经济就是城市发展的基调。人文与经济协调共生,犹如腔调与基调的匹配融合,是成就优美乐章的核心所在。

城市的发展基调至为重要,但城市的文化腔调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基调。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长期活跃的经济促成了持续的文化繁荣,长久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奠定了城市发展的风格特质。精致、创新、内涵等文化特质,也是苏州等地经济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内在追求。文化影响人的创造,将腔调注入,融成独特的物质和精神发展成果。

城市的文化腔调越是醇厚鲜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就能更加深厚持久。小桥流水、丝绸刺绣、戏曲弹唱,丰富的文化元素在苏杭等江南城市汇聚,既塑造了千年文脉遗存、城市精神,更使得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长盛不衰。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中心更容易成为特色的产业聚落,坚韧的城市精神助推创业者深耕产业促成经济繁荣。城市也随之不断提升功能和品质,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

强化城市的腔调,稳住发展的基调,我们的城市就能激活人文基因,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深沉的腔调赋能发展,让发展的基调独特而可持续,能让城市生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动人的城市之美,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展现。

(摘编自新华网·新华时评《城市的腔调里有发展的基调》)

材料二:

王澍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其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一个迁居至杭州的“新杭州人”,他与这个城市的过去有着灵魂上的共鸣;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对“建筑”这一概念有着存在主义式的危机感,这与他“冷眼”经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体两面。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新周刊》专访了建筑师王澍。

《新周刊》:或许因为文化上的厚重,杭州的城市建设一直很受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王澍:杭州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和一千年前区别不大,变化是80年代才开始的。20世纪初,西湖边的新新饭店只6层楼高,但造起来之后,被全国人民议论。杭州高度的破界是80年代末,西湖边上出现了第一栋50米高的高层建筑。突破这个高度之后,几十栋高楼就陆陆续续建起来了。

杭州可以说是中国城市登峰造极的样板,城是一半,湖山是一半,就这样维持了一千年。这个结构对中国城市的影响特别深远。颐和园就是西湖的翻版,而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西湖”。现在的杭州则是“1比20”,1份湖山,20份城市。但我只在“一半湖山一半城”的结构里活动,出了这个范围,对我来说就相当于出差,去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地方。

《新周刊》:对城市的过去您怎么看?挖掘历史身份的做法贯穿了许多城市,大家把城市最辉煌的历史再次装裱,不断强化类似的形象输出。包括杭州,也一直在寻找宋韵。

王澍:一个城市是需要有追求的,不能忘记过去。跟原有的生活历史脱钩之后,你除了抄别人没有出路。杭州追求宋韵是很自然的结果,因为宋朝对中国的艺术来说可以说是巅峰。但真正生命力的所在,并不是简单地拿宋朝来说事儿。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追求的高度。对文化在历史中的变化,要有更高更远的认识;只是单纯地模仿或重现,恐怕很难让一个城市获得真正的生命力。我们这个时代不是历史的高峰,物质上特别发达,但难以保证就是文化上的高峰。你需要找自己到达过的最高点去比较。反过来,这个时代也有野心,想找最厉害的高手过招。

这个时代的城市风貌是不是有可能重现一千年前的美感?但重要的还是当下。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千年根本就是一刹那;在更长远的尺度上,还是看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对城市的打造,有没有留下点有意味的东西。这点意味,可以给当下的人以温暖,让一座城市成为融化在现实生活里的“精神高地”。

(摘编自《新周刊》2023年第19人物专访《慢下来,西湖才会出现》)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腔调”是指融合了市民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生活等内容的城市人文风貌。
B.“优美乐章”实际上是指城市人文风貌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而带来的良好状态。
C.“冷眼”是指建筑师王澍以一个学者的客观与审慎,冷静地看待杭州的变化。
D.“再次装裱”是说杭州城市现代进程的实质是复刻历史,缺乏新时代的创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杭丰富的文化元素促成了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的繁荣,证明人文因素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如果一个城市不能生发出强大的力量,那么它在秉承自身独特的人文基因、促成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两方面必然有所缺失。
C.建筑家王澍欣赏、推崇杭州原有的“一半湖山一半城”的城市结构,对于现在的城市结构特点并不认可。
D.王澍对于杭州寻找宋韵的做法做出了客观评价,既认可了这一做法的必然性,也思考了这一做法应具备的文化高度。
3.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都涉及城市与人文的关系,但前者重在阐述经济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后者重在探讨城市发展的具体做法。
B.材料一以苏州真实的生活画面和具体的发展数字,引出“人文需要与经济协调共生”这一观点,入题方式巧妙生动。
C.材料二中,《新周刊》由杭州的城市建设入手,重点讨论城市发展与当下时代的关系,这展现出由浅入深的访谈技巧。
D.材料二中,王澍作为访谈的另一方,以更高远的视角审视当下时代的城市建设,这显示了一个优秀建筑师的素养。
4.好的新闻评论既要能对接生活,又要能引领生活。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
5.《城市愿景》栏目将采访你,希望你谈一谈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期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表达你的想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做香囊、包粽子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多样化水上活动颇受追捧……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了健康文明过节,使健康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有助于我们真切感受文化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许多新的元素。原有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就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文化发展自有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最近几年的端午节,内涵丰富的具有端午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文艺演出、民间游戏、特色旅游等活动接地气、有人气,让人们得到文化的滋养。再如,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让文化传承创新获得强劲动能,开启无限空间。以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好多种文化业态,有助于提升大众参与度,增强审美趣味,提升美育素养,也有利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的节日文化,总在传承发展中别开生面。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端午节不少地方推出读诗、赛诗活动,诗意过节过出清新感。从更广视角看,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大浪淘沙的实践再造,还有奔腾澎湃的创新汇流。因为坚守正道,所以敢于推陈出新、海纳百川;因为主动求变,所以时代气息更浓、生机活力更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节日具有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也必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摘编自王巍《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

材料二:

岁至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传统佳节之所以被我们摆在极高的位置,正是因为它对于中国人骨血中的精神传承,有着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塑造。对于端午节来说,它在传承和赋能中更加生机勃勃。看这一节日里的经典场景,能让我们对端午节根脉绵延、千年不绝的文化轨迹有更加清晰的感知。

情怀端午,缅怀爱国爱民的先贤。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说到端午节,自然会联想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汨罗江那一泓江水历经了时光的淘洗,让以爱国情怀为核心要素的屈原精神走过了千年,历久弥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把家国放在心中的先贤们,已由历史中个人的纤纤一脉汇聚成民族的精神丰碑,为端午这样的传统佳节赋予精神内涵。

文化端午,品味岁月积淀的底蕴。传承是最好的记忆,开创是最好的永存。对于积淀了千年底蕴的端午来说,后人对于它的打开方式,始终离不开念兹在兹的文化二字: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包起粽子是有模有样,文化广场上《离骚》的诵声朗朗,大江大河里的龙舟在劈波斩浪,纪念屈原的原创音乐剧《九歌》正火热上演……深奥的传统文化看起来不易破题,但很多人已经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端午模样。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端午节里的文化表演、民俗体验、非遗展示等活动遍地开花,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有了亲身感悟。

健康端午,乐享辟邪祛病的安康。端午时节,许多人家都会将艾草、菖蒲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对于卫生健康的看重,绝不仅仅是美好的祈愿——艾香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具有东方智慧的先祖们早已经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积攒了辟邪祛病的诸多经验,并在代代相传中注入了关于安康的理解和诠释。

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从时光轴上看,端午节所走过的岁月太过久远,好在它并没有无奈蒙尘,也没有被时代抛落,而是在后人的传承中越擦越亮。解析端午佳节的深厚内涵,无需拉开太长的视野,一场仪式、一次咏唱、一片粽叶、一身汉服,都能从中感受到传统佳节里的灿烂辉煌。这种文化传承久久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肌理下、血脉里,让无数的人向着更开阔的未来奔涌而去,同时也将端午的坚守与传承无限拉长。

(摘编自韦丰《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但材料一强调要在传承中有创新,材料二强调要在传承中追溯文化根脉。
B.材料一告诉我们,传统节日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这里的“乡土社会”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
C.材料二指出,与传统经典、传统技艺不同,传统节日因其独特的精神传承,被人们摆在了最高位置,其他形式无法取代。
D.材料二认为,每逢端午节,每家将艾草、菖蒲绑起来插在门楣上,的确具有辟邪祛病的功效,这一做法值得代代相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能够帮助我们感受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B.当下,以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这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
C.在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中,如果纪念屈原的活动缺失,端午就没有了文化底蕴。
D.既然端午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端午非遗展示活动就要开展起来。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端午活动说起,然后进入“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的论述。
B.材料二引用屈原和纪念屈原的诗句,凸显了屈原的伟大精神,增强了文化底蕴。
C.材料一以除夕守夜、诗意端午为例,论证了节日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创新的观点。
D.材料二从情怀端午、文化端午、健康端午和千年端午这四个方面依次展开论述。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打开方式”和“越擦越亮”在文中的含意和作用。
5.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下面这个端午活动的认识。

2023年端午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沉浸式实景演出以峡江两岸为天然幕布,将山水美景、人文气象与文艺表演融合,让千年文化以文艺之美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钟情的一种娱乐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少人一方面拒绝着短视频对时间的吞噬,一方面又无法控制自己在闲暇时刻打开熟悉的短视频App。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有人下载了某类手机应用程序,通过强制锁机的模式让自己放下手机,专注学习进行自我提升。有人直接将手机丢入手机监狱——一种带计时的如手机大小的盒子,防止自己对手机的沉迷。这都是借助外界手段摆脱手机对自己的控制,但取得的效果并没有那么显著,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让我们沉迷于短视频的深层原因。那么,为何我们会如此沉迷短视频呢?

App的精准推送只是将内容推送到手机程序中,我们完全可以拒绝浏览,但是恰恰相反,不少人抱着手机熬夜刷短视频。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放不下短视频呢?深层原因在于短视频给予我们即时满足的快感。短视频内容的轻松愉悦,对深度的放逐,对用户口味的迎合,使我们当即获得愉悦感。不需要十年寒窗苦读的漫长时间积累,也不需要如王羲之般苦练出一个墨池,只需要一个短视频的时间——长则几分钟,短则十几秒——就能使我们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种低投资、高回报让我们放不下短视频。虽然,我们的生活需要轻松愉悦,但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显然是不可取的。总是能听到身边人或者网友对自己长时间刷短视频行为的自责:闲暇时间都在玩手机中度过,每次都很后悔,但是下次还是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呢?

我们应该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为更长远的满足放弃当下的即时满足。闲暇之余,阅读一本书、学习一项技能,不仅时间长,过程还可能枯燥无聊;这远远不如放逐深度、迎合用户趣味的短视频对我们的吸引力大。但刷完短视频的我们除了哈哈大笑,还能收获什么呢?几乎没有。而阅读带给我们的是苏轼所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作家三毛所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是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是一种延迟满足,它带给我们的是进步、充实和成长。延迟满足的培养,让我们从心理到行动来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而不是借助外物强制拒绝。

我们还可以合理利用算法技术。既然算法技术能通过播放、点赞、关注获悉我们的喜好,然后精准推送,何不利用算法技术为我们推送更多优质实用的短视频呢?如有意识观看、点赞、关注实用类、学习类、传播正能量的短视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短视频App推送更多优质视频,从而脱离算法技术的陷阱。

(摘编自王园园《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有删减)

材料二:

如今,短视频以其个性化、碎片化、高黏度的特点,成为网民广泛应用的视频媒体之一。下班路上刷一刷,等电梯时抖一抖,吃美食前拍一拍……各类短视频应用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大家记录生活和自我表达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

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适应信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垂直深耕、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

据统计,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5.01亿人;2019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2亿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人。无处不在的传播场景、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超乎想象的惊人流量,彰显着短视频旺盛的生命力,但也应看到,短视频在急速生长的背后,难免存在种种乱象,短视频拍摄的花费问题日益凸显,短视频侵权成为知识产权问题的新表现;移花接木的剪辑手段制造拼接真实,把公共场所当成取景地,公众成了群众演员,影响到公共秩序;未经过滤的劣质内容引发社会担忧……今天,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影响下,传播业态加速换代、应用场景不断更新,如果疏于治理,短视频平台将面临更多风险挑战。

可喜的是,近年来有一批优秀短视频创作者正在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尽管审美风格不同,讲述方式各异,有的精致,有的粗放,有的安静,有的热闹,但都鲜活蓬勃,与社交媒体时代负面内容更吸睛不同,短视频时代更看重记录美好生活——点赞风雨中坚守岗位的交警,记录消防员逆行的最美背影,歌唱普通人的亲情与爱情……时代需要更多把中国故事讲得有意思、有意味、有意义的拍客,用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作品向世界展现一个朝气蓬勃的中国。

(取材于牛梦笛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短视频能给人带来即时满足的快感,这是人们沉迷于刷短视频的直接原因。
B.培养延迟满足感,是借助外物手段防止人沉迷手机,摆脱手机对人的控制。
C.短视频是一种新媒体,因其很容易传播扩散,具备较强的视觉感染力。
D.短视频发展迅速,生命力旺盛,但其未来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这个中心问题,材料从当下现状出发,探究为何沉迷,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材料使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增加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有力地支撑了论点,论述生动。
C.材料在论述“如何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的具体方法时,采用了递进式的结构,分别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D.材料第三段通过苏轼的诗句和三毛所说的话语,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延迟满足形式之一的阅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用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讲好中国故事”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某自媒体平台邀请明星代言产品,增加了流量和广告效应,吸引无数粉丝。
B.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中有一群“银发知播”,他们平均年龄77岁,在网络间用心讲课,认真传播知识。
C.热词“上海郁金香吸引了众多网友前往拍照打卡,真相却是武康大厦门口根本不见花丛的身影,只是一小盆红色郁金香而已。
D.当下吃播行业的队伍尤为壮大,一些“大胃王”在镜头前大吃大喝,从而拥有了超高人气。
4.围绕“短视频”这一共同话题,两则材料各有侧重,请简要说明。
5.未来短视频这一新媒体形式怎样才能持续发展?结合材料,你有哪些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基因逐渐融入乡村发展中,特别是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8年以来,抖音引爆短视频,随着“山货上头条”“山里DOU是好风光”“乡村守护人”等项目的启动实施,通过短视频形式传播乡村风景文化和产品,让更多农民加入其中,成为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

在新媒体融入乡村发展的进程中,一个新兴的群体逐渐出现。他们是一群有乡土情怀、具有新思维、怀有新创意、拥有新技术的新时代追梦人,具有“四新”特征。一是利用“新载体”。该群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展示农业与农村,如运用抖音、快手等平台制作农业生产、经营、销售过程的短视频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新鲜、安全的认可度。二是开创“新思维”。该群体具有互联网思维、数字思维、营销思维,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农学、管理学、生态经济学、营销学、网络与新媒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三是聚起“新人群”。该群体不局限于农民,而是一群从事创新农业的人,其来源非常广泛,不仅有在农村出生、成长的,即在地缘上、亲缘上与农村关系密切的农村乡土人才,还有从城市跨界的新生代,其中不乏高知、白领、海归。四是树立“新形象”。该群体的身份不再是农民,而是转化为“新农人”,新农人已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群体,这些人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温饱,而是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去创造。我们把这些以新媒体为“新农具”,以数字内容为“新农资”,以网络空间为“新农田”,分布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组织等各个生态点位,通过进行内容生产(含内容创作、加工、改编、演绎、纠正等)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容创作者,称为“数字农人”。

数字农人不限于以农为主的生产经营者,更有来自城市里的跨界青年、乡愁群体,这些多元化的主体让数字农人行列充满生机。调查数据显示,抖音数字农人中有82.7%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下;有85.6%的人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62.96%,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占比33.33%;有9.47%的人荣获优秀党员、劳动模范或“三八”红旗手称号;有12.35%的人是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多人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党代表。他们树立起新时代农人的良好形象。

数字农人借助数字新媒体平台经营农业、展示农村,运用直播、短视频等手段,通过富有创造性、创新力和亲和力的表达方式,将乡村风貌、乡风文化、乡土商品迅速传递给全社会,持续吸引各类人群关注“三农”。调查数据显示,抖音万粉以上数字农人有3.3%的账号拥有千万级粉丝,剔除数字农人中粉丝人数在1000万以上的样本,其余数字农人平均拥有粉丝44.47万人。数字农人粉丝中活跃粉丝占比54.63%,展现出数字农人传播乡土文化、绽放青春力量的巨大潜力。此外,有近1/3的人接受过新闻媒体采访,乡村和乡村人正逐步被社会所熟悉和认可。

思路决定出路,数字农人挖掘乡村中的细节“点石成金”,带上一部手机,随时随地成为乡村创业者。调查数据显示,抖音数字农人中,约有70%通过抖音、今日头条等字节跳动旗下平台销售产品,2018年以来这一比例还在快速上升。从销售内容看,包括干货、休闲食品、粮油、纺织品、手工艺品、民俗文化产品,甚至化妆品等,销售范围逐步拓展。从销售收入看,六成左右的数字农人年销售收入在5万元以下,19.28%的年销售收入在5万~20万元,20%左右的数字农人年销售收入在20万元以上。从销售质量看,数字农人对产品货源稳定性、品质可控性、标准化、品牌化影响和产品价格竞争力等总体表现出肯定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抖音数字农人中,有23.87%的人曾与建档立卡户签约收购过农产品。其中,2021年平均签约农户数135户,平均额度181.5万元;有31.28%的人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平均带动员工数30人。经抽样调查测算,2021年抖音“三农”创作者直接带动10.6万个“三农”领域就业岗位,直接间接带动的就业岗位合计达54.84万个;带动二次创业并建立10372个农林牧渔、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型企业,保守估计,直接整合带动130万周边农户发展。而且,抖音数字农人通过电商销售、视频播放和直播打赏等渠道,直接实现了125.5亿元的收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73.7亿元,平均每户增收1.34万元,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可见,数字农人利用新媒体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为有效破解乡村在产业、生态、文化、治理以及生活等方面的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摘编自张璟等《数字农人:带动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新力量》,《科技中国》2023年3月)

材料二:

你们好!来信收到了,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很欣慰。

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摘自《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多的农民跨越新媒体技术门槛成为数字农人,这与短视频形式及其传播优势有关。
B.数字农人通过新媒体平台,以直观可见的方式展现产品质量,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C.必要且多元的知识储备是成为一名优秀数字农人的重要条件,并影响其持续竞争力。
D.数字农人与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在兴农方面借助的知识、技术、平台等截然不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农具”“新农资”“新农田”等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表现农人的“载体”新。
B.材料一从背景、特点、定义到抽样调查,由点及面介绍数人,符合事理逻辑顺序。
C.材料一用数据说明数字农人在主体、粉丝、销售、助农等方面的情况,具有科学性。
D.两则材料都谈到乡村振兴的话题,从语言表达上看,材料一准确通俗,材料二饱含深情。
3.根据材料一的调查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农人主体多元,年富力强,部分成为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发挥了引领作用。
B.数字农人活跃粉丝占比超过一半,这展现出他们较为持久的传播力、吸引力。
C.从销售收入看,大部分数字农人收入相对较低,可见他们的新媒体技术能力较差。
D.部分数字农人签约收购农产品,带动就业岗位,有明显的联农带农边际效应。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数字农人”如何体现材料二中“自找苦吃”的精神。
5.费孝通在《乡土本色》中说:“(人口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请结合这句话,简要概括数字农人给乡村社会关系可能带来的变化。
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和国家传播力的不断增强,网文出海力度和绩效均呈大幅增长之势。有统计表明,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络文学已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0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网文出海的热门线路。

中国的网络文学沿民间渠道、以文化软实力的魅力走向世界,一方面是发展壮大后的网络文学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内在刚需和必然选择;另一个促动因素则在于它搭上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快车,一跃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文化输出前端;于是,由改革开放开启的网文出海之门,便以不同形态延伸自己的传播半径。20175月阅文旗下的起点国际的上线,标志着中国网文出海步入3.0时代,即从单纯作品传播走向更深层次的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输出,把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网络文学创作、传播、线上经营和IP内容跨界分发模式,整体性输出到网文落地的所在国家和地区,既移植原创模式,也根植构架与原创模式相配套的付费阅读机制和翻译模式,使中国网络文学以落地生根授人以渔的方式提升世界影响力,为网络文学成为世界性文创产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

以新时代的历史站位看,中国的网络文学能够仗剑天下,跨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其彰显的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文学表情,同时也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故事魅力。随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加速,以好故事为切入口的中国网络文学,在从阅读吸引力走向文化影响力的过程中,必将成为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国家形象、传递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梦想的有生力量,成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赓续和光大人类文明的一方精神领地。

(摘自欧阳友权《网络文学,面向新时代敞亮歌喉》)

材料二:

网络文学的出现及兴盛,给传统文学带来了一重新的含义。以前人们所谓的传统文学指的是古典文学,与之相对应的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现在的传统文学,指的是纸质文学,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文学。

五四新文学的出现,是以反对旧文学即古典文学为标志的,然而在新的网络媒介的映衬下,新文学却与它所反对的古典文学被归为一类,统称为传统文学

正如任何命名都意味着一种权力一样,在一个以为正面价值的时代,将纸质文学命名为传统文学,代表了网络文学将纸质文学扫进历史的冲动。

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之,就文学载体而言,是语体文取代了文言文;就价值观念而言,是横向移植来的现代价值取代了中国的传统价值。网络文学之,首先也体现在媒介的转换,以及由媒介转换带来的文学生产方式对纸质媒体限制的突破。

今天的人们提到网络文学,往往指的是网络类型文学,因为无论在作品数量、受众以及所凝聚的资本与流量方面,类型文学显然都是网络文学中一个巨无霸式的存在,以至于被当作网络文学的代称,许多网络文学的从业者和支持者宣称网络文学已经取代纸质文学成为主流文学时,所指的也是网络类型文学。网络类型文学由于媒介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自然产生了许多与传统纸质文学不同的特质:譬如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网络类型文学彻底以读者为本位,以模式化的方式分门别类地为读者制造爽点,网络写手成为白日梦的织造者,对读者进行麻醉式的心灵按摩,使其满足于梦游式的一晌贪欢

网络类型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流程,真正体现了顾客就是上帝这一俗语的精神。网络类型文学的核心要点在于功能性的网络,而非审美性的文学

不过如果撇开既定的来看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的话,则可以看出网络类型文学得其实很有限,甚至呈现出似新实旧的特点。

如果我们在古典本土意义上理解传统的话,则网络类型文学与传统(而不一定是传统文学)之间联系的紧密度其实远甚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甚至可以说网络类型文学是传统文学越过新文学的隔代遗传。这是因为网络类型文学既以读者为本位,要为读者提供更为友好的阅读界面与阅读体验,尽量避免太过陌生化的审美冲击,自然要迎合而不是挑战(如五四新文学那样)读者的审美趣味、心理结构、伦理观念,所以反而显出更具保守性的文学观念。从文学渊源上说,网络类型文学以中国传统话本、明清通俗小说为远祖,以五四以来被新文学主流压抑的武侠、言情等为近祖,更具有本土性。

(摘编自王晴飞《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可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和国家传播力不断增强,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覆盖了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世界各国认可中国网络文学的价值。
B.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的最重要促动因素,是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文化输出前端。
C.网络类型文学彻底以读者为本位,网络写手对读者进行麻醉式的心灵按摩,这可以体现出商业资本介入对网络类型文学的影响。
D.在一个以“新”为正面价值的时代,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代表的“传统文学”对立,代表了网络文学将纸质文学扫进历史的冲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网络文学,不过二者的侧重点和对网络文学的认识是有差异的。
B.网络类型文学“似新实旧”,相比五四新文学而言,网络类型文学更具保守性的文学观念、更具本土性。
C.中国网文出海步入3.0时代,其机制和模式为网络文学成为世界性文创产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
D.网络类型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有许多不同的特质,原因之一是二者所采用的媒介是不同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网文平台书阅将优质的版权内容,通过授权分销和付费阅读App触达海外用户,以获得内容收入和商业化的收入。
B.网文《天道图书馆》中设计了三个大境界,每一个大境界,再细分为九个小境界,融合了道家、儒家等许多中国传统文化。
C.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资深网络文学研究者邵燕君认为,中国网络文学能够出海,并不仅仅是因为单纯讲“中国的故事”,而且是讲“好故事”。
D.网络文学在保持叙事活力的同时,逐步向主流文化、主流审美靠拢,现实主义潮流开始兴起。
4.中国网文出海现象备受关注,请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中国网文出海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5.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5-26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压轴卷(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有强大的战略定力,越是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始终站稳脚跟。

(摘编自202277《人民日报》,蔡文成《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动画就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成功塑造了诸多影响至今的典型形象。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上映于1961年的《小蝌蚪找妈妈》真正做到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该片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创造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小蝌蚪形象,在中国动画史上,为南齐画家谢赫所言的“气韵生动”留下最初的注脚。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旨在说明形象表达的不只是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意蕴。《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的民族风格表现为浓重、绚丽的格调。在山川、石头、草木等景物以及宫殿建筑的造型设计上,华美的视觉造型和活泼的内在情绪融为一体,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与华丽鲜艳的神奇景色相得益彰,传统绘画的形式美感和装饰美学意味有机融合,呈现出一个灿烂丰富的意象世界,于情景交融中揭示作品的内在意蕴。这些经典作品以丰富的审美意象,体现中国传统美学“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原则。以历史反观当下,走向更高层次的审美意象,以崇高和优美涵养时代、涵养人,仍是中国动画高质量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在今天,动画电影的竞争力主要在于承载的价值观念。呈现与表达价值观念,是典型形象塑造的目的。近年来,一批国产动画电影赓续传统,从传统题材中寻找素材,结合新的时代语境,创造出贴合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表达方式。这既是创作者文化自信的表现,也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从上世纪的《哪吒闹海》到近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形象发生了显著变化,形象内涵也被赋予新价值、新理解和新呈现。

(摘编自202262日《人民日报》,饶曙光《中国动画:从塑造典型形象到创造经典作品》)

材料三:

近些年,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化类节目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演绎、跨圈层运作的文化策略,推动传统文化节目频频“出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类节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让文化符号生动起来。从形成热点的节目来看,跨界已成为创新节目形式、“活化”文化经典的重要方式。《中国考古大会》《舞千年》将舞蹈作为展现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有效表现手段。前者借由舞蹈复现古代人的生活图景,较好地平衡了节目的专业性与通俗性;后者以中国古典舞透视中华文明,发挥舞蹈长于抒情的特性,将舞蹈的表现性和影视艺术的叙事性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节目的感染力。融入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并非简单地拼凑、组合,创作者要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和加强,由此满足观众多元审美需求,重新释放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叙事视角更加多元。相较于曾经流行的“讲坛式”解读,当下的文化类节目呈现出更多元的叙述视角,和更加差异化的“解码”方式。一些节目“解码”文化基因,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国家宝藏》通过“国宝”的“前世今生”激活沉淀千年的中国灿烂文明,讲述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故事,让历史的光芒照进现实。文化类节目在进入网络文艺的生产和传播场域后,也尝试以更具“网感”的表达方式阐释传播传统文化。然而,也有一些节目充斥着吐槽、调侃、玩“梗”、解构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的深度和意蕴,使节目趣味有余、内涵不足。如何既能适应网络文化审美特征,又在创新表达方式中坚守传统文化根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让表达空间更加开阔。圈层化是网络时代的典型特征。当下部分创作者围绕圈层文化做文章,将其当作文化类节目创新表达形式、实现节目迭代的突破口。《舞千年》就是跨圈传播的产物。该节目追求的国风表达和审美旨趣与当下古风圈、汉服圈高度契合,以精准的圈层定位,成功吸引互联网年轻受众的注意。同时,节目也通过挖掘古风视觉符号背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小众文化进行大众化转译,从而实现圈层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同频共振。跨圈层运作的关键还在于借助圈层粉丝赋能,提升节目的传播力。《舞千年》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参与式文化的特征,通过设置互动活动号召不同文化身份的网友录制节目“反应视频”,以他们的二次创作打通圈层壁垒,激发更多年轻人关注中华传统文化。

总之,跨圈层运作是有效链接“Z世代”文化空间,实现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接合的一种尝试,它既能对小众文化、圈层文化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也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表达空间和传播路径。

(摘编自202273日《光明日报》,马立、周星《文化类节目:在跨界融合中赓续优秀传统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立足自身、薪火相传,又汲取外来、面向未来,才能在当今复杂的环境中守护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B.《小蝌蚪找妈妈》形象地诠释了画家谢赫“气韵生动”的观点,体现了传统美学对中国动画的深远影响。
C.《舞千年》将舞蹈的表现性和影视艺术的叙事性有机结合,重现古人生活图景,节目感染力大大提升。
D.文化类节目可以通过精准的圈层定位、挖掘深层次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设置互动活动等策略实现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孙悟空、哪吒的形象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对高层次审美意象的追求,更是对科技进步的有力促进。
B.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将先贤自述、经典内容再现、跨时空对话有机结合,可谓叙事视角多元。
C.文化类节目如果过度追求趣味性、高流量,就可能会消解文化的深度和意蕴,难以坚守传统文化根脉。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上世纪6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一方面追随当时的审美潮流,另一方面保留性格鲜明的艺术神韵,成功塑造了一个集勇敢与活泼于一体的孙悟空。
B.《大鱼海棠》的主题是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庄子的“道”作为一种精神意境,突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大鱼”正是这样的主题。
C.《新神榜:杨戬》中一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乐舞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敦煌壁画中的绝美奇景,将传统美学诠释得含蓄优雅。
D.《白蛇:缘起》在借鉴经典神话原型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讲述许仙与白蛇的前世传奇,传达出现实中“亲、友、爱”的价值观念。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动画和文化类节目的创作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3-01-1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态度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鳢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馈赠了人类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但对人有亲疏之别、差等之爱,对于人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也是有差别的。
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C.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最终导致环境危机,是因为人们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D.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和“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都属于此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名句,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C.恩格斯的话说明,急功近利的观念最终将祸及自身,所以人们不能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D.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完全不同。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B.“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C.“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4.简述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5.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结合材料谈谈其理论依据。
2022-12-3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体的显性教育课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体现育人方向和宗旨。其他课程作为隐性课程,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要潜移默化地渗透育人价值,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其他课程的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课程思政”的指导作用。

“课程思政”理念下,各类课程都有其亟待挖掘的价值元素。学生学习多学科知识,旨在通过达到对人类之知的整体认识,形成素质底蕴。这就要求教授的学科知识应是内在整合的、完整的,这样才能实现育人的整体效应。基于此,“课程思政”中教师不仅要系统而科学地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建立知识与人、与生活多向度的交融关系。

价值问题是推动“课程思政”绕不开的本源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要选择正确的价值维度。首先,“课程思政”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的关系。知识导向不能没有价值作支撑,失去了价值导向就会失去人才培养的方向。其次,“课程思政”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以德为统领,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塑造,对文化知识,体育精神、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等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全面发展要注重个性培养,在全面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再次,“课程思政”应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主导性和课程丰富多样性的关系。既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有所侧重,使主导性与多样性紧密结合。

“课程思政”以课程为平台,旨在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勾连,实现课堂内外的联动,实现多学科教师的相互配合,达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的育人价值的聚焦,育德才兼备的当代青年学生,只有“课程思政”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一门学问,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出育人本质。

(摘编自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有删改)

材料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等举措,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好“大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遵循。

“蒙以养正,圣功也。”思政课的价值在于培根铸魂,开好“大思政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当前迫切需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实质上是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和格局再拓展。

从实践看,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大思政课”是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突出问题的有效路径,我们必须善用之、常用之,不断增强铸魂育人实效。从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再到建构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工作方案》着手整合思政课资源、推动综合改革、完善教学内容,为的就是以全方位系统化部署激活社会“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大能量”。

中国航天员为“天宫课堂”担任“太空教师”,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建设者、科研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代表在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大思政课”上共同讲述冬奥故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必须聚焦“课程”属性,坚持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积极开发现场教学课程和资源。只有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多样,师资更加庞大,“大思政课”才能取得大效果,收获大反响。

讲好用好“大思政课”,必须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抓好落实执行,确保“大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一定能让“大思政课”发挥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功效,激励广大学子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摘编自鲁阳《以全社会之力开好“大思政课”》,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思政”理念要求要把除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作为隐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与思政课相统一,不能与其背向而行。
B.“课程思政”理念下,不论是专业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引领,都呈现出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C.讲好用好“大思政课”,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有着内在的关联性,能够充分体现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
D.课堂教学是落实“大思政课”的主要渠道,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也会对“大思政课”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如何让思政课发挥更高的教育效能,在具体举措上都关注到了各种学科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B.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学科的特殊性,改革专业课程话语体系,找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契合点,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
C.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学科的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紧密关联。知识导向是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科的支柱,而价值导向则为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D.目前,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应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围绕“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教学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和规划。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语文课教师在课上适时讲述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求新知,鼓励学生传承科学家科研报国的奉献精神。
B.截至2021年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较2018年增加5万多人。
C.学校教育以培养“面向高科技”人才为目标,注重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特点,进行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和规划。
D.“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4.语文课也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育理念已被人们广泛认可与积极实践。请结合两则材料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5.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大思政课”的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0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网瘾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熊培云

是正在享受自由,还是已罹患疾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专家说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可认为是网瘾。和许多人一样,我被网瘾了,而在去年,玩网络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

上网十几年,我也时常想过信息斋戒的日子。记得刚上网时,我也算是网民自嘲的半夜上厕所都要检查email的人,然而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需要医治的病。对于一种新科技,尤其是彻底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与交流方式的传播工具,以及随之而来的全新文化体验,人们充满喜悦与好奇,甚至有迷恋之情,本在情理之中。我至今未忘幼年时得到第一支铅笔时的喜悦。我终日握着它,显然不是因为我有拿铅笔的瘾,实则是因为我喜爱更需要它。

很多人迷恋网络,也是因为需要。事实上,我并不认为网络是最理想的所在。如卡尔维诺所说: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如果能有那样一个图书馆,又有一群智性的朋友可以交流,我倒是可以不用互联网而终日泡在图书馆里的。而且我敢说,无论是在上网还是泡在图书馆里,对我而言都只是一种文化上的沉浸与享受,而非病理上的成瘾。更重要的是,怎样打发自己的时间,完全是个人自由。

写下《美丽新世界》的赫胥黎曾经感慨医学已经进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我想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科技越来越发达;二是越来越多的人以发明疾病为业。这不是说所有的医生都在玩弄病人,操控疾病,但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地球上的确存在着无数疾病发明家,他们将医院变成卖场,将医药当作唯利是图而非治病救人的工具,企图实现地球人都病了之宏伟目标。人一天天衰老,或因为某种劳累,出现某种不适,本是最自然的事情,然而在疾病发明家那里,衰老也是一种病。

当然,发明疾病并非目的,更重要是推销被发明的偏方。至于效果如何,就全靠广告里异想天开的演示图片或者视频。今天,影像的发达使传统的医疗试验开始让位于图像处理。

与此相关的是,这一新兴疾病已经带动网瘾治疗产业的异军突起。有消息说,中国的网瘾青少年已经增加到1300多万,戒除网瘾已经悄然成为了一项拥有300多家机构,规模达数十亿元的产业。最让我吃惊的是,有些地方甚至连电击成瘾青少年这样的矫治集中营都已经出现。可怜的是那些孩子,如果没有这些自以为是的心理医生,世界会美好得多。

每周40小时!这个标准不由得让我想起法国作家于勒·罗曼的一出戏剧。1923年,罗曼的三幕剧《柯诺克或医学的胜利》在巴黎首演,并大受欢迎。通常我们会说医生是为人们去除疾病的,但在罗曼的这出戏剧里,主人公柯诺克却成了去除人们健康的鼻祖。柯诺克是20世纪初的一位法国医生,他创造了一个只有病患的世界:健康的人都是病人,只是自己还不知道而已。(多像现在心理医生的话!)柯诺克到一个叫圣莫希斯的乡村行医。当地居民个个身强体壮,根本不必看医生,原来的老医生虽穷困潦倒却也怡然自得。柯诺克来了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设法吸引这些活蹦乱跳的居民来诊所。为此,他拉拢村里的老师办几场演讲,向村民夸大微生物的危险;接着又买通村里走报消息的鼓手,公告民众新医生要帮大家免费义诊,以防堵各种疾病大幅传播。

村子里的平静被打破了。当村民们知道自己生活在巨大的危险之中,正遭受各种疾病入侵时,候诊室很快被挤得水泄不通。就这样,无病无痛的村民被柯诺克诊断出大病大症,并被再三叮嘱务必定期回诊:许多人从此卧病在床。根据医嘱,每晚十点都要量一次体温。接下来的情形大家可想而知,整个村子简直成了一间大医院,原本健康的人束手就擒,躺在病床上喝开水,而医生柯诺克、药店老板以及附近开餐馆的都成了有钱人。

柯诺克成了白衣里的黑心人的代表人物。然而,这样的故事对于生活在今日的人们并不陌生。搞演讲的老师、被买通的鼓手、别有用心的免费义诊,我们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人物。

想想今日大众媒体更是让你欢喜让你忧。欢喜的是,不通过它们你不知道世界原来这么多灾多难啊,这儿火车出轨,那儿火山爆发,相比之下你过得真是幸福安宁;忧愁的是,医药方、媒体与各色代言人合谋,散布虚假与夸大其词的医疗广告,甚至不忘制造恐怖气氛,比如你睡觉打个鼾都可能一命呜呼……就这样害得原本腰缠不多的老百姓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想不病都难。

补充一下,上面的故事我是在一本名为《发明疾病的人——现代医疗产业如何卖掉我们的健康?》一书里偶然读到的,作者尤格·布雷希是德国《明镜周刊》的医药记者。和他一样,我并不反对医药带来的文明,但反对生命医疗化。至于那些发明网瘾的人,还请读读布雷希写在书里的一段话:再造医病互信,每位医生都能贡献一己之力,其实很简单,只须牢记一条医事美德:别打扰健康的人。

材料二:

发明疾病的人——现代医疗产业如何卖掉我们的健康?

尤格·布雷希

今天,让病房灯火通明的并不是招摇撞骗的乡下医生。帮人类祛除健康的,是一股更大的势力———现代医学。在新世纪初,医生组织和药厂(通常在病患团体支持下)持续鼓吹一种让健康人永远消失的医疗技术。

布局全球的大型制药公司,还有形成国际网络的医生组织,联合起来重新定义了我们的健康:生命的自然变化和正常的行为方式被有系统地扭曲成病态。制药公司出资赞助各种疾病的发明,为自家产品开拓新市场。

要找出新疾病和新治疗方法很容易,《英国医学期刊》单刀直入表示,生命中许多正常的过程,如生、老、性、死和不快乐,都可以拿来医疗化

在工业国家,诊断行为已膨胀到怪诞的地步。有医生自称在现代人类身上找出传染病、症候群、失调症共约3万种。

每种疾病都有药可治。相对的,每产生一种新药就出现一种新病,也已成了大势所趋。英文早已有一个名词专指这种现象:“diseasemongering”,即贩卖疾病。

发明疾病的人不断说服健康的人相信自己病了,以便从中获利:你是不是偶尔觉得倦怠、心情不好或凡事兴趣缺失?会不会有时觉得注意力难以集中?是不是很害羞?

一接触媒体,保证你浑身不大对劲。你将发现自己也有媒体所讲的一堆毛病:高血压、社交恐惧症、飞行时差、上网瘾、胆固醇过高、面罩式忧郁症(larvierteDepession)、过重、更年期、纤维肌痛、大肠激躁症———医学专业社团、病患团体和药厂轮番上阵,大肆宣传种种疾病,他们不停说明问题多么重大,治疗的人却又多么少。

卫生教育资讯实际上已遭疾病发明家全面垄断并充分利用。杜塞尔多夫的奥美保健公关公司某名员工估计,媒体里面的医药专题文章,七到八成是公关的杰作。有时公关公司还公开找电视台做造势活动的媒体伙伴

德国境内所有人都有维他命不足的毛病。这是亚琛的饮食医学暨营养学会发表的消息。在鲁尔地区,三分之二的45岁以上的成年人有血管梗塞的危险,这条消息出自《医师报》。

至于惊讶眼、鹰勾鼻、帆船耳和骑马臀等症状在德国有多少病例,虽然没人一一细数,但是杜宾根的许温册医师讲得振振有词:不利的外表本身就有治疗的需要。据估计,德国整形外科医生每年进行美容手术30万到50万次———而且每次必划开健康的肌肤。

在西班牙马约卡岛度假的德国退休老人也亟需医生。尽管当地有最优美的环境,但或许正是这样才使得老人们深受天堂忧郁症折磨。

还我青春来!这是歌德写的《浮士德》里对魔鬼讲的一句话。如今则新出现一个恶魔集团。一个由医生、药厂、病人所组成的联盟,正朝只有完美人类的乌托邦迈进。健康的人活得好还不够,还要追求更好,于是吞下享受人生药。这类药品的使用近年来明显增加,例如益智剂、精神药物、荷尔蒙、维他命A或肉毒杆菌,都被宣扬成为使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拥有完美的健康状况。

健康已变成无人可达的境界。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说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就算网瘾,作者并不认同。
B.“白衣里的黑心人”中外皆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翔峰就是掉进钱眼里的“黑心人”。
C.作者以铅笔类比上网,说二者都是对一种工具的特别喜欢而已,不算“瘾”。
D.“如果能有那样一个图书馆……我倒是可以不用互联网而终日泡在图书馆里的”句子讽刺了现实中缺少那样让自己沉浸、享受文化的图书馆。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上的“疾病发明家”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地球人都病了”之宏伟目标。
B.两文都认为“衰老”等都不算疾病,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
C.“医学已进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与“发明疾病的人”这样的表达都极具讽刺意味。
D.“贩卖疾病”其实就是贩卖医和药,其实就是谋取利益。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两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社会上常有为解决难解问题便说这人精神有问题,“精神病”是服务现代社会某些人的一项“伟大”发明。
B.有什么别有病,缺什么也别缺健康。
C.身冷的人和衣裳亲近,有病的人和医生亲近。
D.生命由天赋,寿命靠锻炼,生身靠父母,健康靠自己。
4.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使“健康已变成无人可达的境界”的人或机构。
5.请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在主要内容方面的异同。
2022-10-0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