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读书(节选)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选自20124月《社会科学论坛》,有删改)

1.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
B.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C.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2.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B.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C.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D.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
C.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D.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
4.文末划线句子“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B卷综合能力提升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Sora远不是人工智能终点

①无论什么大模型,贴近产业才有未来。人工智能只有赋能千行百业,才能发挥出更大价值。要正视中美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差距,但也不必妄自菲薄。中国在制造业、服务业、交通业、健康教育等领域拥有丰富应用场景,加之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能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②大语言模型ChatGPT的热潮还未退去,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又惊艳亮相,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车轮滚滚向前。ChatGPTSora都证明,人工智能所孕育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领头羊Sora远不是人工智能的终点,作为一项使能技术,人工智能还会有更大空间、更多可能。

Sora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学习、理解和___________,这是人工智能的精髓所在。此前推出的文生视频产品大多只能生成几秒到十几秒的连贯视频,而Sora能将简短的文本描述转化成长达1分钟的高清视频,且视频更为真实立体,场景复杂、角色多元,画质卓越、连续稳定。以假乱真的背后,靠的是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海量视频,实现生成视频,还能基于视频扩展视频,Sora延续了OpenAI的规模法则,即大力出奇迹。正是这种学习模拟能力,使得Sora看起来是一个文生视频的工具,本质是一个通用的物理世界模拟器

④无论什么大模型,贴近产业才有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早期出现的技术大多着眼于解决虚拟世界的问题,因而没掀起太多波澜。此前,ChatGPT写诗作画的表现虽令人震撼,但业界很快明确,聚焦特定领域、针对特定场景、解决特定问题的行业大模型才有更多市场机会。此次,Sora距离产业就更近了些。正如不少人发问,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视频,电影还需要人拍吗?市场机构预测,Sora将率先在短视频、广告、互动娱乐、影视制作和媒体等行业中应用,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用户体验。人工智能只有赋能千行百业,才能发挥出更大价值。

⑤要正视中美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差距。Sora的惊艳登场,也让人工智能产业从业者看清了差距。一直以来,中美两国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梯队。从科研成果、投资排名、大学排名等多项指标来看,中国多年来保持全球第二的水平。但类似ChatGPTSora这样的原始性创新、颠覆性技术却没有出现在中国,差距在哪里?人才、数据、算力被视为关键三要素,也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亟待突破的瓶颈。

⑥当然也不必妄自菲薄。要看到,中国仅用了一年,就实现了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的迅速追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技术进步飞快。更要看到,中国具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和数据规模,将为人工智能训练提供海量的资源支持。同时,中国在制造业、服务业、交通业、健康教育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加之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能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在人才、教育、专利产出等方面均有所进步。

⑦新时代催生新技术,新技术创造新时代。进入数据要素和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有了更多原料出路,具备更大的赋能力量。ChatGPT也好,Sora也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奔涌而来。谁能牵住人工智能这只领头羊,谁就能靠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激发更多新质生产力,在重塑全球竞争新格局中掌握关键引擎。

1.结合下文,填入第③段中“Sora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学习、理解和_____”空白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A.应用B.综合C.模拟D.反馈
2.根据文意,不属于“使能技术”的一项是(     
A.ChatGPTB.SoraC.传统报业D.纳米制造
3.下列关于“Sora”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Sora证明了人工智能所孕育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它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领头羊”。
B.Sora能将简短的文本描述转化成高清视频,且视频更为真实,场景复杂、角色多元,画质卓越、连续稳定。
C.虽然中美两国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梯队,但类似Sora这样的原始性创新、颠覆性技术却没出现在中国。
D.Sora已率先在短视频、广告、互动娱乐、影视制作等行业中应用,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4.你的朋友小东从小就对电影艺术有浓厚的兴趣,长大想成为一名电影导演,如今Sora的横空出世,让他担心以后电影都不需要人拍了,请你结合本文观点,拟一条100字左右的微信劝说他。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诠释、新解读、新创造,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真正让非遗文化的优秀内容在创新表达中绽放时代芳华。

②推动非遗文化的内容创新,科技手段当仁不让,尤其是艺术和科技有机融合的影像作品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将其自然地融入火热生活与时代大潮。非遗文化的荧屏亮相,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传统之美的再认识,也是引领观众对时代与生活的再感知、再体悟。释放非遗技艺在改善百姓生活方面的新动能,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③非遗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核与价值理念,在时代进程中被传承和发扬。目前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 MR(混合现实)等新技术,使视听生产者突破了传统创作藩篱,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审美体验,也为非遗文化注入了创新的活力和再生的力量。例如,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借助虚拟影像技术,呈现了地上建筑复原动画。此时文物不再是静止的,观众可以在真实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的运动变化间,为鲜活的中国故事和先辈们对历史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所感动。纪录片《昆曲涅槃》则让观众透过 VR“亲临江南水榭楼台,一睹昆曲传承人穿越时空的对话。现代视听技术正在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一步步变为现实。

④当下的影像艺术创作既要深谙内容为王的真谛,也需要在全媒体传播中见真章,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故事积极走进大众视野。近年来,电视荧屏中的非遗文化吸引了不少年轻受众。未来,在知识化、情境化、活态化方面的探索尝试,是非遗作品在年轻态创作与传播方面可以发力的方向。当更多电视作品用创新表达让沉潜在岁月深处的非遗宝藏焕发光彩,以沉浸化、移动化、交互化的融媒方式让非遗项目得以全息呈现,秉持中华美学精神让更多的中国非遗感染世人之时,非遗文化便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心中,也就实现了其应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闫伟、杨阳《用影像彰显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删改)

材料二:

①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多样等现实情况,文化产业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创新科技形式为文化新业态赋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②人工智能(AI)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文化产业内容生产的成本,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依托数字新技术使文化内容的呈现更为生动、更具沉浸式体验感,也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随着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入融合,未来将催生更多的文化新业态和新模式,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一方面,AI等新技术能够助力文化内容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文化数字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文化产品创新的效率和呈现效果;另一方面,AI将不断促进创造力的提升,新技术通过跨形式、多形式的融合创作,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③事实上,由于人类社会对文化内容的需求一直存在,且越来越丰富,因此,无论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还是出现之后,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载体一直在不断升级变化。而数字时代,随着人们对高质量、个性化、有创意的文化内容需求的增加,加之受AI相关技术发展的推动——超大规模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语音、环境背景、音乐渲染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营造出更为震撼的效果,人们对文化内容生产的多元融合才有了更多的设想和展望。

④对于如何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打通二者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这还需要跨界合作,即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知识的人才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需要培养“AI +文化 的复合型人才——既懂文化产业,又能够理解创新科技的不能。有了复合型人才,还要打造面向文化产业的通用人工智能平台,通过开放新技术,让开发者无须重复创造,才能有效助力文化与科技融合。

⑤当然,科技催生的文化新业态和新模式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文化发展与复兴的重要一环。文化发展既要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又要能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而文化产业中的大量数据、信息、知识的运用和再创作等,都需要加强原创性,确保内容安全不被侵蚀。因此,自主创新高水平的科技体系对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主动权至关重要,我们要用科技自主为文化创新护航。

(摘编自周志军《科技力量赋能文化新业态发展》,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用创新的形式加以表达,让其与现代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中站稳脚跟的基础。
B.艺术与科技有机融合的影像艺术创作需将“内容为王”与创新传播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将生动的中国故事讲好。
C.当前的创新科技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呈现和传播方式产生影响,对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有一定助益。
D.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载体的升级变化贯穿人类文化发展史,但是对文化内容生产的多元融合拥有更多的设想则是进入数字时代后才有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遗文化的内容创新需要借助新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性转化,否则难以自然地融入火热生活和时代大潮。
B.非遗文化之所以能吸引当代年轻受众,是因为它在知识化、情境化、活态化方面的尝试让其走进年轻人心中。
C.当今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现状需要文化和科技兼顾型人才,还需要打造面向这种产业的人工智能平台。
D.传统文化无论怎样和科技融合,都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华佗五禽戏传承人将五禽戏的功法改编成适合年轻人的舞蹈和操课形式。
B.百度地图上线圆明园大水法三维全景模型,让游客获得更加沉浸式的观感体验。
C.故宫博物院借助数字技术将上万文化典籍数字化收藏,让典籍收藏更加安全可靠。
D.某地政府以小视频形式将当地剧种推向全国,发挥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4.两则材料都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但侧重点不同,请加以概括。
5.假如你的家乡有着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当地政府计划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对其进行大力推广。请你结合材料对当地政府提几条建议。
2024-04-1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4年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如约而至,透骨的寒冷和暖心的激情在这一刻交汇,碰撞出充满希望的火热。

哈尔滨的冷,与生俱来。作为我国最北边的省会城市,这里冬季漫长,动辄出现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因此哈尔滨有了响亮的名号——“冰城”。

冷是阻碍,对发展构成制约。粮食作物只能种一季,基建工程也因低温、冻土等面临重重困难。由于室外寒冷,东北人曾有宅在家里“猫冬”的习惯。冷也是资源,别具特色优势。每年12月,松花江上的冰冻了,太阳岛上的雪厚了,“冰豆腐”和“大雪垛”在能工巧匠手中“华美变身”,成为美丽的冰雪胜景,吸引着不远千里络绎而来的游客大军。

以高寒为气候特质的哈尔滨,成为当下社交媒体上最热的文化符号。这座地处北疆的东北城市,正在把制约发展的“冷”转化为吸引游客的“热”,在聚光灯下焕发无限生机。今日的哈尔滨,寒冷不变,热度却“只增不减”,背后是这座城市深挖冰雪资源禀赋,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推出各种“有求必应”举措,从量变走向质变的主动作为。

让哈尔滨在这个冬天“走红”的,还有中外文化在哈尔滨碰撞、交融带给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东北大花”主题与火车、汽车融合,将冻梨改刀、切块、摆盘,用勺子吃烤红薯,路边新增温暖驿站,东北大汉学会“夹子音”,哈尔滨的建筑、饮食、洗浴文化以及市民的热情好客,也被大家津津乐道。

“土”与“洋”的对话与融合,使哈尔滨更添奇妙丰富的色彩。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映衬着白雪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很多国外游客驻足欣赏货架上的传统手工艺品。一家铺着浓浓东北风的大花布的摊位上,摆着多款俄式“大列巴”。

哈尔滨,曾经是松花江边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百姓,带着开天辟地的豪迈,历尽千辛万苦“闯”到这里,成为重要的开发建设者。这座城市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埋头探索,焕发青春荣光。

“85后”郑好是新时代“闯关东人”,2022年,他从日本北海道大学毕业回国,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短短几个月,他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围绕寒区冰雪路面开展研究。

寒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也是冰雪游的宝贵财富。抓住“文旅热”的风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新经济、新业态,让城市发展尽显青春与活力。

(摘编自新华社《“冰城”缘何成“热点”——人文经济视野下的哈尔滨观察》)

材料二:

这个冬天,“东北冰雪游”火爆出圈,但好运气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水到渠成: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推动冰雪经济蓬勃发展,让冰天雪地也能变成金山银山;伴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正加快从实物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换;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持续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用“掏家底”的诚意,千方百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努力接住了这轮流量。

消费的潜能,藏在对美丽山河的热爱里。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奇谲壮丽,文化瑰宝灿若星辰,可以全方位满足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好奇与探索。2024年元旦假期,北上赏冰滑雪、南下赏花看海的“南北互跨”长线游成为热点。网络数据显示,广东、浙江、上海是冰雪游客源地前三名,贡献了全国三成左右的冰雪游预订量。更要看到的是,我国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差距意味着潜力,不断提高的城市生活品质将激发更多需求,新型城镇化带动的内需潜力将以万亿计。

消费的潜能,藏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现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不仅从“吃饱穿暖”转向了“吃好穿美”,也对价值实现和情绪满足有了更高要求,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高期待。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要加快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消费的潜能,还藏在对身心体验的追求里。花钱消费,图的是花得高兴玩得开心,甚至期待下次再来,这也对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2024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实现“开门红”,为新年消费市场开了一个好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消费潜能向何处寻,不在别处,正是在民生所盼、高质量发展所需之中。

(摘编自赵晗、张翀《从哈尔滨“出圈”看中国消费潜能》)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粮食作物只能种一季,基建工程因低温、冻土等困难重重,加之室外寒冷导致的“猫冬”习惯,制约东北发展。
B.哈尔滨以高寒气候特质为出发点,突出自身优势,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C.哈尔滨主动作为,推出各种人性化举措,因此能够深挖出这座城市所深藏的冰雪禀赋。
D.中西文化在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对话与融合带给了这片土地独特魅力。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着我国消费结构转换,冬奥带动冰雪经济发展,且哈尔滨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才有了东北冰雪游的火爆出圈。
B.广东、浙江、上海是冰雪游客源地前三名;北上赏冰滑雪、南下赏花看海成为热点,占据最大旅游市场份额。
C.中国人当今的消费需求不再是“吃饱穿暖”,而是对价值实现和情绪满足的更高要求,希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只要在民生所盼、高质量发展中所需寻到消费潜能,就可以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3.下列选项对哈尔滨的描述,更偏向经济视野的一项是(     
A.冰雪大世界展出青花瓷雪雕、冰雪水墨画、冰版画。
B.中央大街89号马迭尔宾馆的“阳台音乐”倾情上演。
C.老建筑具有巴洛克风格,但图案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D.开发“滨滨有礼”、冰雪服饰等100多种工艺品和纪念品。
4.要激发深藏的中国旅游市场消费潜能尚需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注重文化融合,要有闯荡和创新的意识。
B.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促进新型城镇化。
C.加快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扩大中低等收入群体,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D.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5.哈尔滨爆火,校报“壮游天下”栏目选取了材料一,你作为小编请为其写一段富有文采的导读,概括内容,吸引读者,要求110字以内。
2024-04-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优质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中华民族苦难的100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较早地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据统计,1848年时,中国、美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0.9%、10.6%,而到 1949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是10%左右,美国已接近70%。发达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辐射。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运动,使得乡村经济和文化一起得以重构和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断拉大。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亟须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各个地区可以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村古镇进行整体的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用具、生产生活遗物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乡村博物   馆”,集中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增强当地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古村落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古村落,要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尽可能地保留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传承好文化根脉。古村落、文化名镇的开发要杜绝“千篇一律”的开发模式,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要在以保护文化和生态的前提下,适度控制开发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镇建设要注意有文化特色,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分门别类,将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资料逐一进行数字化采录、存储,以 便长期保存。通过调查、采访,将各类非遗项目以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的形式记录下来。

(摘编自李长庚《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材料二:

特色小镇被人们寄予“记得住乡愁”的遐想。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各地域、各民族都有拿得出手的文化特色。知名特色小镇中,苏州震泽丝绸甲天下,浙江横店以影视拍摄而闻名,大理喜洲白族民俗独具一格……

可惜的是,很多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精神和文脉的延续,丢失了烟火气息和人情味,在商业化、地产化、同质化的路上走偏了,造出大量的赝品景观,让人审美疲劳。背后的问题值得反思。

特色小镇建设,重外观,轻内核。这个内核就是当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常见的误区是用做地产的思维建小镇,大拆大建,迁出原始居民和生产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公寓酒店,处处是“人造盆景”,照搬欧式洋房别墅,或江南小桥流水。初看富丽堂皇,古 色古香,细看各地造型都差不多,给人一种“南橘北枳”的感觉。人们寻找的是与拥挤喧嚣的城 市不一样的感觉,是千姿百态、小而精致,而不是大而划一。

特色小镇建设,重商业、轻文化。开发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资本搭台、文化唱戏”。

不错,商业是文化的重要经济支撑,然而很多地方在开发的时候,过度重视商业利益,导致商人来了,艺术家走了;消费产业来了,文化产业走了。也有重视文化建设的,但多用舶来文化,甚至是低俗文化,这也等于没有文化。

文化和商业,不是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感召力和神秘感,激发人们来旅游学习、投资创业、安居立业。有了人气支撑,地方的经济产业才能自我循环,反哺文化培育。我们并不惧怕商业化,担心的是过度商业化、唯有商业化。

失败的经验教训已经不少,切莫再商业至上,让人去了一次不想再去第二次,使得小镇陷入死亡的“陷阱”。特色小镇回归文化,充满烟火,才能生机四射。正如那首著名的小曲唱道:“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摘编自《没有文化的特色小镇,是没有灵魂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乡村文化是从近代走向衰落的,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也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B.中国和西方国家乡村文化要发展振兴,前提是推进或完成城市化进程,以城市文化反哺乡村文化。
C.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
D.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忽略精神和文脉的延续,要重视当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批判借鉴外来文化。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知名特色小镇都有拿得出手的文化特色,被寄予“记得住乡愁”的遐想,都有烟火气、人情味。
B.许多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因为过度追求商业利益,造成大量的赝品景观出现,让人审美疲劳。
C.建设有文化特色的小镇,既要体现地方风情、风俗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又要融入现代文化气息。
D.建国之后,我国为了迅速积累资本,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战略,导致城乡文化差距越来越大。
3.请结合两则材料,为乡村文化振兴提出建议。
2024-04-1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散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摘编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材料二:

媒体融合背景下,典型人物通讯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新闻宣传形式和载体,要冲破博人眼球的新媒体产品的重重围堵,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从而实现亮眼、动心、吸引受众、撼动人心的目的,就需要记者用专业能力捕捉挖掘有故事的典型人物,并把握采访和写作两个环节,用讲故事的形式将典型人物的形象传递给受众。

报道典型人物,既要把握人人皆有的共通情感,又要展示其“不凡人性”的光辉之处。建国以来,人物通讯不乏精品力作,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等但是,更多的作品常常为了塑造而塑造,缺少了典型人物作为鲜活生命的生动性和立体性,忽略了其做出不乎凡事的心理动因,这往往使得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甚微。“永远拥有一颗像儿童一样的好奇心,物的发展充满疑问,才能催生探究事物本质的激情。”唯有带着好奇心和新闻敏感性,新闻工作者才能错过一个个好的新闻素材。

当然,典型人物通讯要想在诸多新媒体产品中获取受众的关注度,并获得预期影响力,就需要记采访环节开始,更加用心地做足功课、列好提纲、观察揣摩、层层击破、捕捉被采访者身上的新闻点。每个新闻当事人的身上都会有若干亮点,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应分清主要与次要,矛盾冲突和发展趋向不是刻意求全,只要把典型人物的典型特点和最具新闻价值的闪光点说深说透就行。也就是说,在媒体背景下,对典型人物的采访更要注重深度和细节,“寻找人物自身、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环境的对立冲突关系。故事要有情节,情节就需要矛盾冲突,记者在采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设置矛盾冲突”。

此外,我国电视新闻界的前辈陈虻曾提出好的纪录片或电视节目需要“用结构深化主题”,于通讯稿而言亦如此。典型人物通讯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细节,借助语言还原出一个个场景。在具体的采写实践中,笔者形成了如下两点思考:其一,典型人物通讯的开篇要使受众有阅读下去的欲望。在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过程中,需要运用更多构思与技巧。其中,亮眼的标题和充满矛盾冲突的新闻事实的导语会让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获得成功的一半。其二,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过程是呈现事实、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典型人物报道过程中存在着人物形象“脸谱化”、报道方式说教化的问题,往往过多强调典型人物在国家与民族等宏大价值观层面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教化功能,形成了“高大全”的形象,却缺少生活化气息。为了避免说教,写作典型人物通讯时要善用细节,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并借助白描的写作手法,以简短的描写新闻事实的句子呈现典型人物的形象,最大程度上给典型人物“去脸谱化”,使其成为“他自己”。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背景下,典型人物通讯采写更加考验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扎根一线,讲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做展现人性光辉的报道,才能真正实现正面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摘编自梁璐《媒体融合背景下典型人物通讯的采写策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描写了袁隆平边教学边深入早稻试验田的场景,表现了他敏于发现、重于实践的科学素养。
B.材料一记叙了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培育杂交稻的过程,体现了研究起始阶段的欣喜及发现。
C.材料二重点探讨了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记者要使典型人物葆有其魅力需要采取的采写策略。
D.材料二指出了典型人物通讯是主流媒体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彰显主流价值观的一种重要载体。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媒体融合背景下,作品都是为了塑造而塑造,没有体现典型人物生动和立体的一面,也忽略了其做出不平凡事的心理动因。
B.唯有记者带着好奇心和新闻敏感性,不错过好的新闻素材,典型人物通讯才能实现亮眼、动心、吸引受众、撼动人心的目的。
C.记者采访时要注重深度和细节,分清主次,把握矛盾冲突和发展趋向,力求把最典型人物的特点和最具新闻价值的闪光点呈现出来。
D.为了最大程度上给典型人物“去脸谱化”,使其成为“他自己”,需要避免说教,善用细节,会用动词,并借助白描的写作手法。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中“典型人物通讯的采写策略”的一项是(     
A.《第一书记在冲刺》以“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坚持做同一件事”突出第一书记的敬业精神,塑造其“高大全”的人物形象。
B.记者在《老郭脱贫记》中以“致贫一帮扶一致富一脱贫”谋篇布局,讲述了老郭一家因病致贫,后接受政府帮扶就业慢慢脱贫的经历。
C.《甘肃教师“化繁为简”反哺教学:让学生的眼睛“发亮”》选取了鲜有的情况进行采写——教师张立中提出把难题简单化的公式,从而让学生减少了运算程序。
D.《蒸馍小伙转型记》以亮眼的标题讲述了年仅23岁的蒸馍小伙米红军在缺少系统学习的情况下,凭借脱贫攻坚的东风,通过规模化养兔、养牛脱贫致富的故事。
4.材料二指出了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可参考的一些采写策略,请结合材料二梳理概括。
5.材料二提到在具体的人物通讯采写实践中形成的两点思考,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2024-04-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午休片刻,人们点开手机里的阅读App,读几段喜爱的散文、小说,工作的时间也变得温柔曼妙……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阅读已成为阅读者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情的重要方式。可以说,数字比特技术联合移动互联网,已从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对社会阅读场景的整体性重构,数字阅读迎来全民时代。

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拿起就能读的数字阅读,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群,让阅读变得更便捷、更高效。《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5亿。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也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2021年有77.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27.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阅读时间不断延长,覆盖人群不断拓宽,数字阅读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精品佳作连连涌现,用户黏性持续攀升。

更为重要的是,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数字阅读正在为全民阅读带来新的增量与新的体验,实现各类新型文化业态的深度对接和融合聚变。在某平台上,《论语》成为2021年最受欢迎的读物,全年站内阅读人次接近3000万,超过80%的阅读用户是30岁以下的年轻读者。读者们在评论区讨论经典,答疑解惑,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的国民思想在数字空间里碰撞出新的火花。数字阅读体验馆里的各类新型阅读产品,为观众提供了专业化、场景化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有了数字技术的加持,传统的文化业态壁垒正在逐步被打破,全方位传播、全场景阅读、全产业链构建的数字阅读新趋势正在形成。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宋朝的苏东坡,秃笔如山终究挥毫出万千气韵,书破万卷方能领悟和践行经典奥义。从古至今,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与阅读息息相关。2022年,全民阅读连续第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对相关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全民阅读也由倡导转向深入推进阶段,阅读推广的纵深度显得愈发重要。无论是传统的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读书都是传承文明薪火、涵养道德品性、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引擎。依靠数字技术,新时代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普通读者皆可参与,数字阅读大有可为。

(摘编自康岩《让数字阅读更好赋能书香社会》)

材料二:

未来,互联网与数字技术迭代升级后的应用场景与现实融通,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激发效应和赋能效果,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就阅读而言,我们不妨暂且设想一二。

三维数字媒介形态可以创设虚拟原生应用场景,也可以开发虚拟孪生应用场景。未来的数字图书馆、网上书店等阅读服务提供者,完全可以实现虚拟场景化应用,乃至与现实场馆融通;未来的读者,则可以随时随地以视听全感官接受模式进入阅读场景,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视听体验跨入三维沉浸模式下的视听体验;未来的人工智能,可能成为人格化的图书管理员”“阅读服务员,提供面对面、一对一、全天候的交互服务……这些都将是可以广泛普及的服务应用模式,能够提升人们的日常阅读体验。

而更加深刻的变化则在于未来的图书本身。未来数字媒介形态带来的视听融合沉浸式阅读,不仅仅是对阅读环境而言,更是对阅读行为本身而言。基于外围服务的应用场景想象,远未触及三维视听阅读形态的核心特征。三维视听阅读是对信息的综合感官接受方式,沉浸不仅仅是虚拟应用场景带来的环境沉浸,更多的是在有声语言、文字语言、视觉语言诸形态同时并存或自由即时切换,乃至与内容信息发生高复杂度、高拟真化的交互行为中,所带来的内容沉浸,人类阅读行为有史以来一直存在的”“分割,至此将消失。这种沉浸感受,之前只能通过人的阅读想象在个体脑海中实现,未来却可以通过科技转化,在数字媒介形态下的虚拟时空中实现,成为真实、可感、可听、可视、可触、可塑的信息体

阅读形态对内容生产和服务模式必然具有重塑和再造作用。我们仍以图书馆和数字阅读内容服务提供者为例。未来的图书馆或许将在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一系列技术应用充分发展之后,整合为一种具有游戏化意味的图书馆,服务方向不仅在于进行的数字化场景设置,更在于开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在于如何充分利用三维数字媒介形态的阅读体验,打造全新服务内容,而不是将传统业务模式简单搬进虚拟环境。同样,视听阅读形态下的图书应该如何生产,其作者是否将从个体为主转换为群体、团队为主,抑或加入人工智能手段,我们尚难以测度。但作为雏形的有声阅读内容生产,当下可见的生产模式已经迥异于传统文字图书,这不能不让我们对未来视听阅读的内容生产模式产生丰富的想象。

总体而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驱动数字阅读加速走向新形态,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届时,人们将能够在虚拟与现实融通的无限制时空内,回到全感官传播场景,使阅读克服单一感官所造成的各类时空障碍、符号障碍和体验障碍,甚至新的阅读形态亦会反向催化和规约未来数字空间的社交、传播、内容服务等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这将是未来数字社会的重要建构力量。

当然,无论未来的数字阅读走向何处,传统的纸质阅读都会相随相伴。人类历史上每一种阅读方式、阅读形态,都有其独特价值与意味,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体验与感受。未来的阅读社会,必然是不同阅读形态相互叠加下的学习型社会;未来的书香中国,将呈现数智赋能与纸韵墨香相互辉映下的全民阅读氛围。不同阅读方式的价值与特征,只会在数字阅读新形态不断生成、不断融入的进程中,愈加鲜明突出、意味隽永。

(摘编自杨凤《未来我们可能会怎样阅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午休片刻,人们点开手机里的阅读App,读几段喜爱的散文、小说,这体现了数字阅读已经成为阅读者重要的阅读方式。
B.数字阅读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数字阅读更加便捷、高效,它不受时间、地点、方式的限制,并且覆盖的用户群更多。
C.数字技术的加持,传统文化业态壁垒被打破,使得全方位传播、全场景阅读、全产业链构建的数字阅读新趋势正在形成。
D.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今人们能够在虚拟与现实融通的无限制时空内,回到全感官传播场景,使阅读克服各种障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用户群庞大,人们在线阅读时间不断延长,阅读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B.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数字阅读将会使人们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加场景化和专业化,为全民阅读带来新的增量与新的体验。
C.设想中,未来的阅读服务提供者可以实现虚拟场景化应用,未来的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入阅读场景,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全天候的交互服务。
D.未来的图书馆或许在技术应用充分发展之后,其服务方向不仅在于开发“书”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更在于进行“馆”的数字化场景设置。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的“让数字阅读更好赋能书香社会”的观点的一项是(     
A.学生使用成语词典App进行学习。
B.某机构完成“史学双璧”多媒体出版项目。
C.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款精彩绘本。
D.某小说阅读App利用AI朗读吸引了一大批用户。
4.材料一引用苏东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5.数字阅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4-04-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和穿老虎腰肚,以及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邻居互送节物等活动。至于那一年之首的春节,活动事项就更加繁多了。宋人陈元靓编纂的《岁时广记》,元旦这部分的资料(包括活动和故事),就占了三卷。18世纪中叶文人学者所写作的新年民俗诗集《武林新年杂咏》里,关于艺术、技艺一类事项的题目就有四十多个。这些表明民间的许多节日,是包括着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的。从社会文化的门类说,它包括着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它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

由于上述这种特点,民间文化的功能必然也是多方面的,关于人际的团结,社会规范的保持,技能的表现,医药的运用,以及对各种心理的慰藉……总之,民间节日,在过去,尽着各种社会的功能,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应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以旧文化、旧生活模式一笔抹煞它。

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解放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青年节、劳动节、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还有些地方把重九改为老人节)。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或局部沿用,如春节、清明、中秋节等。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的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新的内容(慰问军烈属等);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我以为,传统节日行事中,还有些是颇有意义或情趣的,像上文所提到的晒衣物、掸尘等,符合于新学理和新社会的要求,此外,如清明踏青、踢毯子,重阳登高(南方并放纸鸯),甚至如七夕的女儿月下穿针、中秋的玩兔儿爷等,虽没有显著的社会或科学意义,但作为民族的传统生活情趣,以某种适当形式给以保留,也是可以考虑的吧?

(选自钟敬文《节日与文化》)

材料二:

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社会已逐渐被工业社会、互联网社会所替代,科学话语的介入不断地冲击着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传统节日创立和存活的原生态水土逐渐式微。用网络流行话语来说,几乎所有的节日都被过成了情人节和购物节。这句调侃隐喻了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下步履维艰的原因——节日的同质化倾向严重。

不同的利益共同体,比如政府、社会资本、学者、媒体等在不同的目的导向下,积极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重塑民族文化自信。为了扩大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地方性去地方性的结合成为了当下地方社会复兴传统节日的最主要手段。比如在九华立春祭中,地方性指以向春神敬献花篮、诵祭文、唱祭谣、鞭春牛等为核心的传统祭祀仪式;去地方性则指以卡通角色扮演、春神冒险游戏、年糕制作体验等娱乐性、消费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市集。

并不是只有传统的、原始的仪式才能建构起我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活态传播和继承往往能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活需要。

首先,节日仪式的传承应遵从活态性。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节日,是民族社会生活中的创造物和传承物。它是由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完善和变更的。当节日发生的社会语境发生了转变,其功能也应适应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机理和民众诉求。春节作为目前生命力较强的传统节日之一,其节日习俗的传承与创新给予了我们复兴传统节日的启发和经验。自古以来,春节仪式的内容变化并不大,但形式却日新月异。当下,微信红包代替了纸质红包,群发祝福代替了走亲拜年……有人质疑这是削弱传统仪式感的行为和现象,但这又正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原有仪式的传承和发展。如果没有这样的创新和发展,原有的仪式不具备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的功能,被淘汰、消亡也是正常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节日仪式的本真性”“原生态,不顾及当代社会的语境,传统节日就无法嵌入当代民众的生活。

第二,节日仪式的展演应重视公共性。一方面,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仪式表达了地域民众共同的信仰,具有创造民族集体感、社群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感的作用和功能。另一方面,公共性来源于国家和社会的认同。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节日通过法定节假日的形式被正统化。

(选自吴薇《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与生命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民间节日包括着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多种活动事项在内,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
B.有些颇有意义或情趣的传统节日行事,或符合新学理和新社会的要求,或作为民族的传统生活情趣,应当以某种适当形式给以保留。
C.科学话语的介入冲击了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传统节日创立和存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绝大多数节日都被过成了情人节和购物节。
D.传统的、原始的仪式能建构起我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活态传播和继承则往往能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活需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节日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也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应用,所以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以旧文化、旧生活模式一笔抹煞它。
B.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礼制和观念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要想传统节日得到延续,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的修改
C.不同的利益共同体,在不同的目的导向下,只有将“地方性”与“去地方性”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
D.如果节日仪式不顾及当代社会的语境,不具备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的功能;传统节日就无法融入当代民众的生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节日文化“地方性”与“去地方性”相结合这一手段的一项是(     
A.上海豫园中秋游园会将传统浪漫节日灯彩与二次元结合,古装虚拟偶像形象和月亮彩灯吸引众多年轻人拍照留念。
B.江西安福在元宵节举行“表嫂茶”(请茶碗)习俗表演,请茶主妇要用茶点热情款待乡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C.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不仅再现了两千年前放水盛况,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并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全球网友“云互动”。
D.广州乞巧(七夕)文化节恢复乞巧拜祭仪式、及笄礼,配合文艺汇演、全息灯光秀等多种形式,将人带进一个古韵时空。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节日文化创新,两者的角度有何不同?
5.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生动再现了农民田间插秧的过程,如果要将这一劳动习俗以节日文化的方式进行推广,适合放在哪一个传统节气?该如何推广?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节选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遐迩。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勘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精益求精,就连今人也定会竖大拇指。

《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王世贞《奔山堂别集》记载,明朝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而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总之,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如今,尊重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

(摘编自张勇《古代的工匠精神》)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同当今企业对技术的追求不谋而合。
B.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
C.工匠精神的内涵不只是将一门技术掌握纯熟。
D.工匠精神能疗治社会上浮躁、短视的坏风气。
2.恨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就努力追求的,许多古文献都有对工匠精神的描述。
B.北宋工匠预浩建造的开宝寺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优于西方设计的典型例证。
C.工匠精神在明代非常受重视,蒯义、徐杲、郭文英等都仰仗技术做了高官。
D.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工程技术和器物制造上,也可以体现在艺术创作中。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成语最能体现工匠精神核心的一项是 (     
A.炉火纯青B.精益求精C.切磋琢磨D.匠心独运
2024-03-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征精神的内涵与外延看,党的初心使命始终贯穿其中,二者内在契合,统一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彰显了党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不懈追求。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即“为国”与“为民”。“为国”就是为了国家富强;“为民”就是为了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实质上都是“为国、为民”的集中体现,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的基本内涵相通于此。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无产阶级之利益”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此后,不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党都始终将人民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为践行初心使命而奋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从生成发展上看,长征精神与党的初心使命息息相关。一方面,党的初心使命既体现在长征精神的内涵之中,又是长征精神生成发展的重要动力。长征精神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中淬炼形成的伟大精神,蕴含的“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等内容就是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长征途中之所以能够铸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气概,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和红军始终将初心使命铭记于心。另一方面,伟大长征精神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最好滋养,“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等内容不仅丰富了党的初心使命的精神内核,更为党践行初心使命做出了指引。

从价值功能上看,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具有内在一致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激励党和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初心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体现,是百年来党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一方面,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力量,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砥砺前行的精神动能,新时代新征程,长征精神不会因革命战争的远去而失去意义,反而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民族血脉而发扬光大;党的初心使命内蕴着党的性质、宗旨,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这两者都具有穿越历史、直抵当下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王珊珊   王黎锋《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逻辑》)

材料二: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今天,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利益趋向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变性,都要求我们党不断寻求与长征精神对接的路径。长征精神之所以未被尘封,这一集体记忆到今天仍能被唤醒,是因为它兼具历史的厚重性和时代的延续性,具有两大鲜明的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标杆,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正是因为它有顽强执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成为一个团体、一个人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长征路上,红军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残酷处境和激烈战斗,却始终百折不挠,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经受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地坚持与敌斗争,直至胜利。这正是我们党、我们的人民、我们伟大的民族勇往直前、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这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和续延。长征精神有着内在的科学价值和外在的感召价值。内在的科学价值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当中,为民族求生存、为人民求解放的革命理想与信念,在任何强敌与艰难面前坚韧不拔的革命气节与情操,蓬勃向上、团结一致的浩然正气,与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良好作风,今天仍然是我们党需要不断保持和大力弘扬的精神。长征精神的外在感召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力、辐射力上,其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蔑视和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都将对当今社会产生积极的感召、引导和教育作用。

我们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摘编自江伟《长征精神的五大要素和时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党将人民的拥护与否作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不忘初心,不断胜利。
B.在长征途中我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够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使长征胜利的“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气概。
C.长征精神意味着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延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是我们党、人民以及民族的力量源泉。
D.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在新征程中必须不断保持和大力弘扬的精神,其外在感召价值和时代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去发掘和实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长征精神”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之一的长征精神,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淬炼而形成的伟大精神。
B.长征精神具有的历史的厚重性和时代的延续性特征,决定了它不会随革命战争的远去而消失,不会被记忆尘封。
C.长征精神无论是生成还是发展都离不开党的初心使命的推动,所以长征精神就是党的初心使命,二者一脉相承。
D.在长征精神内在的科学价值和外在的感召价值的共同作用下,我党一定能团结人民,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断取得胜利。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纲举目张,先指出长征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内在契合,再具体论证。
B.材料二通过引用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发表的讲话,自然引出论证对象。
C.两则材料都论证结构清晰,思路严谨,但材料一采用“总一分”结构,材料二采用层进结构。
D.“索尔兹伯里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这一论据两则材料都适用。
4.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内在逻辑上有哪些契合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1935年9月底,在长征即将取得胜利之时,毛泽东挥笔写就《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全诗无一处描述红军艰难困苦、敌军穷凶极恶的字句,却处处体现和讴歌了红军长征精神。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谈谈你对这首七律的认识。
2024-03-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