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年成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周游列国期间碰到一个人,那个人问他,你主张兼爱非攻,到处去游说,但是别人也没听,世界也没有变好;我什么也没做,世界也没有因此而变坏,那么你做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墨子给他举了一个例子,墨子说,一个房子着火了,我拿着水桶去救火,你冷眼旁观,最后火没救下来,你觉得你和我有区别吗?

这个故事引人深思。现实生活中像墨子遇到的这种人大有人在,他们自以为是,爱说风凉话。像墨子一样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是社会的脊梁,他们埋头苦干,舍身求法……请结合材料,选择以下其中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①针对像墨子遇到的这种人,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倡议。

②针对像墨子这样的社会脊梁,写一篇文章,讴歌他们的美德。

要求:不能脱离材料的含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18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考试(黄金二卷)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又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孟子说:“即使是美如西施的人,要是身上沾有脏臭的东西,人们从她身边走过时也会掩着鼻子;即使有很多缺点的人,只要斋戒沐浴了,也可以参与祭祀上帝的典礼。”

在复兴中学高三(1)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修课上,同学们围绕孔、孟上述观点展开讨论和探究。假定你是其中一员,请针对上述论断,根据你的联想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参与交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相继兴起,将人类带入了多种传播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对于即将高中毕业的青年一代来说,手机、智能手表等是常用的媒介,在各类社交软件、视频平台上花的时间不少。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借助各种渠道来了解社会,与他人沟通,与群体产生联系,与周围世界交换信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理性决策。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运用也会受到多方信息的影响。

班级将举行“我们身边的信息传播”主题交流会,请从下面三个方向中选择一个写一篇文章,准备参与交流。

方向一:介绍你的某一位家庭成员使用媒介的方式的变化,并谈谈你的思考。

方向二:选择一个热点事件,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进行理性分析与评论。

方向三:向同学推荐正确利用网络提升语文学习效率的方法。注意避免条款式的罗列。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能照搬本套试卷中的材料;不少于800字。

作文-话题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很多人从小就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古代文明的一大成果,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你是否思考过,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也会有二十四节气?人生二十四节气中,你认为哪三个节气最为重要?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和成长的力量?

请以“人生的二十四节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包浆”是中国文物鉴赏中的术语,指器物经过人的反复揩磨,并在长久的时间之后形成的光泽。包浆富有韵味,深得文物爱好者的喜欢。

包浆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上海昌平路桥完成灯光景观改造后,不少市民晚上漫步至桥下光复路路口时,会被马路对面的一面彩绘灯幕墙吸引。从色调看,这些彩绘颇有审美意趣,也很符合城市居民的品位。这面墙也被媒体称为“留在上海的理由”。尽管不会有人单纯为了一面墙而选择一座城市,但这面墙确实让人产生了“归属感”,让人感到一种关怀——自己非必需的情感得到了关注,心情得到了抚慰。所以,这面墙,也是一扇“窗”,连通了城市和人的精神。

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的灵魂就是“通”,当代“一带一路”倡议也追求“通”,“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基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通”,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种“软联通”的重要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通”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罗伯特·弗罗斯《未选择的路》)

读了上面的诗句,你有怎样的感触或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触或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与朋友对话,与对手对话,与自然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古人对话……好的对话可以相互启发,启迪智慧;可以消除误会,增加了解;可以反思自我,促进进步。可以说,对话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形式,能够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311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中说: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材料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材料三:

202310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说: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相继兴起,将人类一步步带入多种传播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近些年,网络媒介日渐成为主流,微信、微博、抖音、B站……社交平台多种多样,网络课堂、腾讯会议、线上博物馆、直播带货……资讯分享渠道便捷。与辉同行直播间让日益式微的《人民文学》再度回到大众视野,抖音小视频让各地的文旅掀起一次次高潮……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接收者、记录者、传播者,但与此同时,参与者媒介素养低下带来的格调不高、信息造假甚至网络暴力等现象也让人深切担忧。

学校准备召开交流分享会,主题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现邀请你发言,具体方向有以下三种。

方向一:向与会者介绍你在参与网络时代信息交互时所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方法。写作时注重联系现实生活,避免条款式罗列。

方向二:在网络媒介日渐成为主流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介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向与会者表达你的主张,阐述你的理由。

方向三:讲述一个你与某一信息传播媒介之间发生的故事,体现对“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请选定一个方向完成文章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