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年成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恩格斯也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读书如此,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也会面临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是中华文化的立足点。可是在自我理想实现与个人小家,甚至于家国大义中,我们经常要面临抉择。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08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走宽广的大路,路上人越多越好。等你觉得自己有一定能力了,再去走一走“窄门”,走一走崎岖的山路。

——余华谈人生中的“窄门”

读了上述名言,正在成长中的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最重要。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为中央电视台2024年龙年春晚标识,是“龘”字(上面一个“龍”字,下面两个“龍”字)的九叠篆体的图案。对于这个标识,有的说:看到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原图为金色)和联通的线路,想到金榜题名之梦或想到芯片及国家的科教兴国蓝图;有的说:看到或曲或直的线条,想到冲刺高考有弯路有直路,有曲折有顺境;有的说:看到向上的龙头坚实的龙身有力的龙爪,想到巨龙腾飞的实力和昂扬精神或群龙共舞的和谐之美;有的说:看到多线条如同多桥梁,想到高考如桥梁,连接此岸和彼岸;有的说:看到迷宫,想到……你还可以补充所见所想……

(注解   龘龘dádá:龙或群龙腾飞。)

龙年新学期伊始,年级拟举行以“龙行龘龘,冲刺高考”为主题的励志演讲活动,请你以一班李强的身份,结合春晚标识的图形、内容、含义(含合理联想),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17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材料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中国科学院瞄准科技前沿,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我国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干细胞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研究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格局·突破”为关键词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在一场直播连麦中,有家长表示孩子数学能考140分,但却不想学理科。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回复称,“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儿,就是‘舔’”。此事很快引发热议。

据查,“舔”在网络用语中,一般用于形容毫无原则和底线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行为。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态度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说文质二者不可偏胜,只有配合适当,才能称得上是君子。《礼记·中庸》有言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强调了达到中和,天地万物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发育生长。这两句经典语句饱含着智慧的光辉,历久而弥新,给我们以启迪。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16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语文(全国甲乙卷通用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陆游功业难成坚持抗金至老不移,苏武羁留匈奴持节牧羊终坚守无怨,令人动容;王维半生浮沉乃于水穷处坐看云起,苏轼屡遭贬谪而身心河岳尽圆融,亦使人叹服。

“坚守”,抑或“圆融”?对此,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