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4 道试题
1 . 2024年2月10日,“熊出没”系列电影第10部《熊出没·逆转时空》上映。10年来,“熊出没”系列影片聚焦环保、亲情、爱等共通性主题并且不断拓展、升华、深化,逐渐走出低幼,更加成熟、多元,被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接受。这说明,文艺创作(     
①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应把握人民群众积极的共性文化需求
③应跨越观赏者的年龄性别界限                 ④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来宾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三模)政治试卷
2 . 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     
①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使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③为建设中华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④立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3年7月,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新时代文明E+公益广告网络征集展示活动”正式在网上启动。本次活动广泛宣传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主流价值。开展此次活动旨在(     
①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③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向心力
④引导人们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3更新 | 27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广西专版)05
4 . 近年来,汉服悄然流行起来。襦裙、马面裙、云肩褙子等中国传统服饰,以及仙鹤、花纹、刺绣等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仿佛一场穿越千年的相遇,成为国际时装周上一抹不可或缺的亮色。如今,从街头巷尾到沉浸式景区,从日常生活到顶级时尚圈,中国传统服饰元素无处不在。这说明(     
①中国人民对自身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不断增强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超越时代限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③创新文化传承的手段和方式能维护传统文化的稳定性
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文化的含义就是指发生在革命战争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全体人民一起建立新中国时艰苦奋斗努力创新的文化,包含着浓郁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材料一   历史从来没有走远,红色文化是上一代人的记忆,更要成为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记忆。一些地区在传承红色文化中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见下表:

某地将区域文化、非遗文化、革命文化相互融通,探索出“采茶戏+革命+音乐歌舞+地方民俗”这一故事模型。

取材于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外观大楼,将峥嵘岁月铸就的“八一”精神凝聚,为办公用品增添红色情怀。

综合了声、光、电的高科技手段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将过去被动地灌输式展览转变为观众主动体验历史的展览。

材料二   现在,微博也作为一种“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方式进入了公众视野。微博在方便人们传播、交流和分享红色文化的同时,因其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带来不少困扰。一名忧心忡忡的网友认为:“微博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制造了机会,严重危害了红色文化的“颜”,应该切断微博这一传播途径,以保持红色文化的纯净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创新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知识,谈谈对这名网友观点的认识。
(3)红色文化源远流长,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新时代,我们要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建设者,把革命精神传承发扬光大。请运用所学知识,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200字左右。)
2024-01-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中、南宁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文综试题
6 . 2022年3月17日,国家网信办一声令下,2022年“清朗”专项整治行动正式鸣枪,国家将出台一系列制度规范,对网络直播、短视频等重点领域加大整治力度。一些群众意见集中、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问题,势必会遭到全网封杀, 杜绝死灰复燃。这表明(     )
①国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②要用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培基固本,铸魂育人
③国家努力改造腐朽文化,依法取缔落后文化
④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大众传媒具有商业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文综试题
7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就要(       
①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②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弘扬主流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物质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仿真卷(一)政治试题
8 . 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创新续写盛世繁华。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如今的“盛唐密盒”,大唐不夜城近年来持续推出的文化类互动节目,不仅一直稳居当地文旅界的“顶流”,而且大唐不夜城已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张魅力名片。这张魅力名片(     
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交融,满足世界人民的各种文化需求
③表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④有利于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3年春晚荟萃了歌舞、戏曲、相声、小品、武术、杂技、少儿等多种类型节目,以“非遗+春晚”模式为优秀文化融入当代审美提供了新形式;同时邀请诸多普通人参演,节目内容积极反映老百姓的乐观、努力和奉献,让我们感受平凡中的伟大,引起了观众共鸣。春晚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
②坚持文化多元化发展道路,丰富精神食粮
③坚持市场化创造导向,只要赚钱就好
④不忘本来开辟未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1更新 | 60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靖西市靖西中学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2023年是我国乡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过去这些年热度不断升高的“村晚”,在2023年以“四季村晚”的形式进入常态化、机制化的新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村超”“村B”继“村晚”而起,火爆异常,并逐渐升级为全国性比赛。乡土文化的发展(     
①活跃了乡村文化市场,守护了乡村意识形态阵地
②盘活了基层文化资源,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③融入百姓文化生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民风貌
④反映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