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2 道试题

1 .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了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多地相继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宁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从1995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夕都会组织师生喊着响亮的口号,擎起鲜红的旗帜徒步108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意义在于(     
①用脚步感受革命艰难,创新教育形式             ②用心灵领悟革命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③于缅怀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④于实践中发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没有充足的体能,不能顺利完成徒步任山河。为此,学校提前一个月就利用体育课、早操或课间开展体能训练。以此作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①如果具备充足的体能,就能顺利完成徒步任山河
②只有具备充足的体能,才能顺利完成徒步任山河
③没有利用体育课,就一定利用了早操和课间
④没有利用早操和课间,就要利用体育课训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政治试题

2 . 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在全国引发热议。其片名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有关“正当防卫”的内容,电影以现实题材、小人物视角为切口,通过艺术形式讲述了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十条长期以来被称为“沉睡条款”,主要因为: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往往事实证据比较复杂,或缺少证据,导致在认定时会出现一些较大的争议;受传统司法理念影响,司法人员不敢去适用;很多人认为“死者为大,谁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客观上也对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唤醒“沉睡条款”,需要(       )
①国家和社会支持执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②司法机关遵照客观事实,坚持疑罪从无原则
③司法工作者敢于作为,为人民伸张公平正义
④推进全民信法守法,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聚焦“正当防卫”法治题材,电影在情与理、公序良俗与法律法规的平衡求索中探寻有关公平正义的真正解答。电影中不少台词堪称经典,让人印象深刻:“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以法治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播出的时代价值在于(       )
①形成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影响人的是非观念
②弘扬法治文化,提高人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③寻求司法最佳的处理效果,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④丰富文化作品的类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3年9月23日是我国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举办欢庆活动,展现我国“三农”发展成就、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在于(     
①传递了重农崇农的价值取向
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享受农耕文化熏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④确立了农耕文化在农村文化的主导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福小宣”是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探索打造的基层宣讲品牌。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福建省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新思想耀八闽,‘福小宣’在身边”宣讲活动,让人民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先进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②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主旋律,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创新基层宣讲的形式
④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文化多元自由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村超”等民间体育赛事,将传统民族节日叠加体育竞技赛事,复合多种元素,在宣传体育赛事、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乡亲们对家乡的自豪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村超”等民间体育赛事能成功得益于(       
①引领当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扎根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福建自古就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推动全社会高扬主旋律、充沛正能量、精气神昂扬向上。福建省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旨在(       
①弘扬传统文化以丰富时代精神       
②完善上层建筑以巩固经济基础
③坚持凝心铸魂以服务人民群众       
④发展社会存在以完善社会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0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2023年7月,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新时代文明E+公益广告网络征集展示活动”正式在网上启动。本次活动广泛宣传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主流价值。开展此次活动旨在(     
①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③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向心力
④引导人们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3更新 | 27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福建专版)05
8 . 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让中华文明再次站到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沿。我们要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要求我们(     
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②借鉴吸收人类一切文化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③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④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优先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并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重大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     
A.是回答时代之问的产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指导
B.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武器
C.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基础,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D.将经义与治事有机结合,阐明了理论源于实践的重大意义所在
10 . 为让革命文物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某市有关部门注重革命文物外部空间环境的纪念性与开放性,与街区绿地、步行街道、小区广场等活力公共空间的更新激活相结合;在革命文物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逐步开展资源整合、共享联动,如打造“红色一平方公里”行走路线、“鲁迅小道”等。上述做法(     
①丰富了革命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提升了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②通过创设全环境育人空间,增强了市民对革命历史的共情
③弘扬了革命文化,提高了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④挖掘了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彰显出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