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2 道试题
22-23高一·全国·期末
1 .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深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在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源自于(     
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伟大成就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充分彰显
③外来有益文化对本民族文化改造与发展
④在文化交流中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互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传承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理念,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经济文化价值。近年来,我国老字号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但仍热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发展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老字号在建设自主品牌、全面促透消费、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实上,一些老字号频频“亮红灯”,背后往往存在着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情息心态,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具体而言,一些经营者仍然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等观念,坚持“传统必须一成不变”的原则,未能形成现代化的产品研发、企业管理和营销运营线,逐渐与时代脱节,与消费者需求脱轨。老字号价值在于“老”,但“倚老卖老”。导致观念老化、产品老旧、营销老套,被老的条条框框自缚手脚,势必会被市场淘汰。与此同时,在国潮崛起的背景下,王麻子、五芳斋、大白兔等老字号品牌不断焕发新生。事实证明:品质为王的铁律并没有改变。关键在于,如今的品质,已经不限于材料真不真、斤量够不够,也包括包装美不美、选择多不多、互动勤不勤、能耗省不省、故事好不好,等等。老字号在守住品牌核心价值的同时,也要着眼生产流程、产品标准、企业文化等领域系统施策,回应守正创新的必答题。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中华老字号应该如何应对新挑战。
(2)如果班级以“新时代的老字号”开一个主题班会,请你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写一份发言提纲,简要阐述你对老字号的见解。
3 . 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开拓创新、拼搏奉献、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龙文化以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发展
②要以高度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④龙马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常德等地考察。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习近平考察时强调,湖南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要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上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要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湖南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如何作为。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考察时强调,湖南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这里不仅是湖湘文化的重镇,更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等一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走向历史的舞台,群星璀璨,蔚为大观。

进入新时代,学校依托独特的校本红色资源优势,开发了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等12门校本红色课程,全面推进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探索了一条以大思政大先生、以红色血脉红色师魂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创新之路。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

【答好两道融合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两道融合命题: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据国家统计,2023年,我国国内游客出游人数已接近49亿人次,旅游总消费支出接近5万亿元;我国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答好这两道融合命题,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3)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以“答好两道‘融合’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新’翅膀”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春节期间,央视频联合CGTN推出中英文双语诗词文化节目《千古名篇》,以精良的制作、创新的形式、唯美的东方美学、中英文双语字幕等特色优势,打造了让大众喜爱的大众传播爆款精品。同时,该节目以当代人的解读创新诠释千古名篇,唤起海内外观众情感共鸣,并通过总台的国际传播,向世界生动地讲好中国文化与中国故事。此节目(       
①借助现代科技,丰富了诗词文化的时代内涵
②传承文化根脉,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③以科技为支撑,实现综合创新,坚定文化自信
④立足时代之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6 . 国内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呈现水墨国风的诗词动画,讲述中华经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和人间真情,首播收视率在所有上星频道动画片中高居第一。由此可见,该片首播告捷得益于(     
①利用科技创新,增强国人对古典文学的情感共鸣
②坚持现代与传统双向奔赴,展现中华文脉勃勃生机
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传播
④真实还原古诗词场景,表达古诗词的悠远意境和国风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循千年文化   展中国之学】

材料一   2023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文明探源,为我们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当代中国、认识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源泉。弦歌不辍,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出日益纷呈新气象,在文化创新发展中塑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走传承之路   塑非遗新颜】

材料二   湖南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工作原则,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开辟了非遗保护“新天地”;连接现代生活,打开了非遗保护“激活码”,非遗集市通过非遗数字服务、非遗智能装备等最新应用,展示蓝印花布印染、千两茶制作技艺、桃源刺绣VR数字化空间体验;讲好湖南故事,扩大了非遗保护“朋友圈”,通过“感知中国”“湖湘风华”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通过不断推出湖南计划、亮出湖南特色、发出湖南声音、形成湖南品牌,铺展开了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湖南非遗画卷,让人们在芙蓉国里感受湖湘文化的厚重底蕴,在湘楚大地上见证非遗的丰富多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阐释“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湖南是如何铺展开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湖南非遗画卷的。
2024-05-1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政治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由此可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
③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吸收国外的一切文化成果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 . 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紧扣“念青春故事、书家国情怀”的创作理念,以“美好理想、青春奋斗”为核心主题,广泛挖掘不同历史阶段各行各业中生动的青春故事、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以人物系列短剧的形式呈现,旨在激发观众的共鸣。这启示我们,文艺创作应(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高举理想信念旗帜
②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③传承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奏响时代主旋律
④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实现不同文化交流互鉴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4-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某市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提质工程,将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在市民家门口,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使之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该市的做法(     
①坚持便民利民的价值取向,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丰富高质量文化消费产品供给
③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④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