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0 道试题
1 . 中国汉医学传入日本后称为汉方医学,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主要经典,目前,日本已获210个中国古方专利,日本汉方占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份额,其中包括真武汤、芍药甘草汤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伤寒经方。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被外国人转化为成果抢占市场,而我国在相关方面的市场份额明显落后。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②合于时代的需求,增强文化传承的自觉
③坚守中医学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推动中医学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政治试题
2 . 在联袂演出中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在互动体验中领略非遗魅力,在美食中爱上中华饮食文化,在展览中欣赏中国艺术,在商贸中探索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合作路径……10年来,“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世界各地红红火火开展起来,年味十足,洋溢五洲。“欢乐春节”系列活动(     
①是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促进各国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形式
②是用文化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文化品牌
③是增进文化交流、让中华文化得到各国人民认同的主要方式
④是消除中西方文明差异、推动世界文化走向繁荣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6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3 .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保护好、传承好革命文物,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这说明(     
①革命历史是传承革命文化的重要资源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③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④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文化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之后,我国美食纪录片蔚然成风,姿态万千。纪录片《风味原产地》系列走进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丝路美食之探寻米踪》沿着大米的踪迹寻访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水果传》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地;《奥利弗游中国》借助瑞士主持人奥利弗的旅行足迹,讲述中国发展的新鲜故事……这些美食纪录片的成功有利于(     
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②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化走向同一
③融通不同文化资源,推动文化综合创新
④迎合市场需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福小宣”是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探索打造的基层宣讲品牌。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福建省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新思想耀八闽,‘福小宣’在身边”宣讲活动,让人民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先进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②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主旋律,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创新基层宣讲的形式
④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文化多元自由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12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迪丽热巴在《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中跳新疆舞的视频,这段分享,不仅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新疆地区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从中可见,这一做法(     )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④能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北京市某中学组织学生来到首钢园区,开展《绘魅力新首钢,画北京新地标》活动。同学们有的描绘纵横的管道和交互的机车、有的表现巍峨的高炉和耸立的烟筒、有的写生硕大的厂房和独特的人文景色、还有的刻画出想象中辛勤的工人和炼钢的场面……完成了“钢铁巨人”“美在新首钢”“最可敬的人”三个主题的素描作品。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       
①在创作中融会贯通,实现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华传统美学相融合
②接受工业文明和首钢精神的熏陶,提升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通过绘画作品,助力首钢实现钢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动,承担起未来社会建设的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材料一   2017年以来,四川已先后接受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四川省委省政府严格对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指出的突出问题,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部门管行业”的思路,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文件,为整改工作提供行动指南,据此制定高标准的整改方案和任务清单。在整改过程中,四川始终坚持“一盘棋”思维,把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和国家移交四川的长江黄河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有机结合,统一标准和要求,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同时,四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继续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截至2022年8月底,两轮中央环保督察224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72项,信访问题办结率达到97.5%。值得关注的是,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成都市锦江流域治理、绵阳市磷石膏综合整治、攀枝花市矿山治理修复4个案例,入选全国督察整改看成效正面典型。

材料二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江西从未停步。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江西省精准施策,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以上,保持全国第二;靖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赣南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九江夹地合作“共抓大保护”等特色改革品牌持续打响;全流域生态补偿、国土空间规划、河湖林长制、生态司法改革、绿色金融创新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35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能引领全国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先进文化在四川生态环保整改工作中的作用。
(2)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不仅属于江西也属于全国。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知识加以说明。
(3)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请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两条建议。
2024-03-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主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释、道两家思想为辅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通过文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术、曲艺、节日、民俗等多种形式,表现出具有深厚底蕴与生命力的特色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重的封建印记,一度被认为是迂腐、落后、愚昧、僵化的代名词。但是,其中诸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谦虚好学、以礼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美德以及积极向上的拼搏态度、无畏的奉献精神等也为现代社会所颂扬。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以“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正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200字左右。
2024-03-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阜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近年来,面向铸就新时代文学高峰这一宏伟目标,中国作协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火热篇章呈现历史大势、发出时代先声,创作产生了一大批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的优质文学作品。中国作协实施的计划(     
①立足实践让文化创新活动向着充满活力的时代敞开
②旨在打通文学与读者之间的通道以彰显文学的价值
③以更多的好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实现传统与现代有机衔接,引领社会主义文化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01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卷-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