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9 道试题
1 .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024-05-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2 .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社会主义荣辱观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24-04-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3 .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题干材料表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有利于(       
A.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B.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D.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说明(       
A.应全盘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B.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C.文化交流应坚持“古为今用”D.要弘扬我国的革命文化
2024-01-12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台高级中学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某村由政府出资、群众出力,盖起两层乒乓球馆,场地、球台、球拍、灯光都“鸟枪换炮”,大家打球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打球的人多了,打牌赌博的没了,邻里争吵的少了,孩子们沉迷网络游戏的也少了。”村民们朴素的话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大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B.要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C.要发展好乡村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D.要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2024-01-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1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仿真模拟卷0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双选题)2023年8月,《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旨在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这有利于(       
A.传承爱国主义,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B.创新传播方式,借鉴和吸收各种外来文化
C.增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重温峥嵘岁月,改造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
6 . 截至105日,2023年国庆档总票房达22.81亿元,影片《坚如磐石》以超8亿票房持续领跑票房榜。这种集合了反腐、罪案、扫黑、悬疑等多种元素的电影,满足了当下观众对社会话题的广泛关注。“不论是什么题材,或基于怎样的故事背景,电影都应努力回应人们在现实中的关注和疑问。这才是好的电影需要具备的特质。”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说。这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守世界文化立场
③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④有高度的文化担当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 . 人文盛会、江南情致,杭州亚运会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气派,“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中国元素刷新了体育盛会的审美,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这表明杭州亚运文化(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③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④是世界上更高级的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3年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圆满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第十一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榜榜首。中国体育健儿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追求卓越,奋勇争先,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中华体育精神是(     
①孕育中国体育事业的沃土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③对伟大中国精神的生动演绎
④中华民族发展中更持久的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高二·全国·学业考试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实证了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要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引向深入,必须采取“开展全面研究,以各地都邑性遗址作为工作重点,兼顾中小型聚落”“坚持跨学科研究,加强考古学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等举措,进一步回答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等重大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个特点。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
2023-10-29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2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真题汇编
10 . 古人曾说“不学诗,无以言”。《20223中国诗词大会》用全新的技术手段为经典诗词插上翅膀,带领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诗词遨游”。大会邀请的时代传诵者,用自己的故事诠释古典诗词的力量,搭建出一个个思接千载、沟通古今的通道,让古典诗词的美学内涵走进当代人的审美世界。由此可见(     
A.古典诗词是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B.科技进步和媒体融合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空间
C.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D.让古典诗词与时代同行以更好地传承中华先进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